一种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2996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光取出效率高的保持屏体镜面 效果的光取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设计(英文全称为化ganic Li曲t血itting Device,简称为OL邸)作为下一代照明和显示技术,具有色域宽、响应快、 广视角、无污染、高对比度、平面化等优点,已经在照明和显示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典型 的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设计一般包括透明基板1、第一透明电极3、第二电极5、W及 设置在两个电极间的有机功能层4。通常底发光OL邸的阴极为平面金属,具有良好的反射 效果。该反射面可在多领域获得应用,例如化妆镜等。
[0003] 由于磯光材料的应用,其内量子效率几乎达到了理论的极限值100%,但其外量 子效率却只有20%左右,制约外量子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器件的光取出效率。为 了提高OLED屏体的光出射效率,通常会在屏体内设计光取出结构。例如内部的散射层、微 光栅或者外部的散射膜,透镜膜等。上述设计均会造成屏体表面的严重漫反射,从而破坏屏 体的镜面效果。
[0004] CN103700783A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光取出的光栅结构,在 玻璃基板和透明阳极之间设置有高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排列构成的栅格结构,折射率材 料的横截面为封闭图形,其中与玻璃基板相对的边a平行于与玻璃基板接触的边b,且 0《a《b化声0);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 8,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不 大于1. 5。该专利申请是在玻璃基板和OLED阳极之间加入折射率高低交替的光栅结构取 出波导模式的光,采用高折射率材料与基板接触减少全反射,从而提高0L邸器件或屏体的 效率。但该方案也是主要基于通过栅格,减少全反射方案,栅格密排,破坏屏体镜面效果。且 需要特殊折射率选材,原材料选择有限制。
[0005] 通常光取出层采用散射或者光栅等光学结构,通过改变发光的方向,将器件内部 的光提取出来。例如CN03147098. X中,通过加入散射颗粒提高光取出;另如KR20110035792 通过改变表面形貌提高光取出;还有在化化re photonics |WL 2 I AUGUST 2008中,作者提 出采用低折射栅格来提高光取出。因为上述都是从改变发光方向出发,将原本全反射的光 提取出来。但发光方向的改变意味着屏体表面镜面效果的损失。
[0006] 0L邸光反射过程中,其损失包括了反射电极表面等离子模式、IT0与玻璃表面全 反射、玻璃与空气界面全反射等。0L邸器件光损失模式包括表面等离子模式、ITO/Glass界 面全反射和基板/空气表面全反射=种,具体见图8所述光损失示意图,其中a代表1T0/ Glass界面全反射,b代表表面等离子模式光损失,C代表基板/空气表面全反射。上述两 份专利文献在于解决ITO/Glass界面损失和基板/空气表面损失两种,对于表面等离子模 式损失研究较少。
[0007] CN200410008012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巧L)显示器件组件包括衬底、有机化 部分、光损耗防止层和微隙层。有机化部分包含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该些层均被构图并堆叠在衬底的上表面上。光损耗防止层用于提高光射出效率。所述的光 取出层使用气体填充或者抽成真空的微隙层,其分别具有预定间距和预定高度的多个凸起 构成的衍射光栅,衍射光栅的图区间距为200nm-2000nm,高度为50-5000nm,每个凸起可W 是不同的形状,如圆柱体或者多棱锥体。该方案也是的光路变化图见图9,其发明目的基于 减少全反射出发,需要结构密集排布。而且对折射率有特殊要求,需要采用高低交替的折射 率,需要分别选择高折射率材质及低折射率材质,对选材有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000引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镜面屏体由于表面等离子光损失导致显示效 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通过设置在微柱体光取出层结构 或在光取出层上设置微孔的方式使得器件的表面等离子光被充分提取出来,不仅提高光取 出效率,还能够在保持镜面反射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有机电致发光 单元,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靠近所述基板设置;所述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 述基板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中设置有用W改变第二电极反射界面 平整性的若干不同质界面区域,所述不同质界面区域占所述光取出层面积的0. 1-30%。
[0011] 所述光取出层为若干微柱体构成的微柱体光取出层,相邻所述微柱体之间为空白 区域,所述微柱体构成所述不同质界面区域。
[0012] 所述光取出层包括光取出本体材料和在光取出本体材料中设置的若干微孔,所述 微孔构成所述不同质界面区域。
[0013] 优选地,所述不同质界面区域占所述光取出层面积的0. 1-20%,优选,0.5-10%, 最优选0. 5-5%。
[0014] 所述微柱体或微孔贯穿于所述的光取出层,所述微柱体或微孔的中屯、线垂直于所 述基板。
[0015] 所述微柱体或微孔的横截面为规则形状和/或不规则形状。
[0016] 相邻所述微柱体或微孔之间的最短距离0<d《100 y m。
[0017] 所述光取出层的厚度为1-10000皿,优选10-3000皿。
[0018] 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中的一层或其组合;
[0019] 所述光取出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 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层中任意相邻的两层之间。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W下优点: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创造性地寻求到解决表面等离子模式光 损失的方案,即采光取出层采用微柱体结构或在光取出层上设置微孔构成不同质界面 区域,所述的微柱体或微孔的面积占发光面积的0.1-30%,优选为0.1-20%,再优选为 0. 5-10%,最优选0. 5-5%。该是由于表面等离子模式光沿着反射电极表面传播,横向传输 距离大,只需在较大间隔内打破反射电极平面性,就可w获得较好光取出效果。因此设置的 构成不同质界面区域的微柱体或微孔的面积占比非常少,最有占比范围为0. 5-5%,且单个 尺寸小于人眼相应使用距离的最小分辨尺寸,所W外界进入屏体的光线,大部分W镜面反 射形式反射出去,较好的保持了发光屏体的镜面效果。该与【背景技术】的直接改善全反射光 出射的密集散射层或栅格微结构不同。大量测试实验验证表明,采用含有该光取出层的器 件,其光取出效率可W提高20% W上,且发光面保持OLED发光镜面效果,同时提高光取出 效率的目的。
[0022]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光取出层的材质及折射率等均无特殊要求,不需要特殊高折 射或低折射材质的材料,从而选材更加广泛。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的在保留屏体镜面效果的前提下, 具有较高的光取出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显示屏体、化妆镜、需要特殊金属质感的汽 车尾灯、OLED屏拼接装饰灯等。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持屏体镜面效果的光取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S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引图4为微柱体的横截面图;
[0029] 图5为微柱体另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
[0030] 图6为设置有微孔的光取出层横截面图;
[0031] 图7为微柱体呈六边形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OLED光损失模式示意图;
[0033] 图9为现有技术光路示意图;
[0034] 图中附图标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