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299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面板已广泛地被人们应用。其中液晶显示面板虽为主流,但因在其显示特性上仍具有难以突破的问题,因此业界逐渐致力于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03]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主动发光元件,其显示面板不需背光源,且当电流流过其发光层时才会发光,因此不会有像液晶显示面板因残余电场而漏光的问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亦具有轻薄短小、灵敏、可视角度大、可挠式…等好处。此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亦能够与触控面板结合,以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然而如何设计其结合结构,使得结合后的整体装置不致过厚与过重,为目前业界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触控感测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触控感测组件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置于第二基板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包含阳极层、发光层与共用电极层。阳极层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发光层置于第一基板与阳极层之间。发光层置于共用电极层与阳极层之间,共用电极层构成至少部分的触控感测组件。
[0005]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图案、多个第二电极图案、多个隔离电极图案、多个下连接元件、多个绝缘件与多个上连接元件。第二电极图案与第一电极图案交替排列,以形成一矩阵。隔离电极图案置于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之间。隔离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互相绝缘。下连接元件分别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相邻的二第二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隔离电极图案与下连接元件组成共用电极层。绝缘件分别至少置于下连接元件上。上连接元件分别置于绝缘件上,且跨接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相邻的二第一电极图案,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正交。
[0006]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还包含触控信号源、信号侦测器与共用电压源。触控信号源连接第一电极图案。信号侦测器连接第二电极图案。共用电压源连接隔离电极图案。
[0007]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图案、多个第二电极图案与多个隔离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分别呈楔形。第二电极图案与第一电极图案交替排列。隔离电极图案置于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之间。第一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与隔离电极图案互相绝缘,且第一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与隔离电极图案组成共用电极层。
[0008]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还包含触控信号电路与共用电压源。触控信号电路连接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共用电压源连接隔离电极图案。
[0009]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图案、多个第一隔离电极图案、多个第二电极图案与多个第二隔离电极图案。第一隔离电极图案与第一电极图案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一隔离电极图案组成共用电极层。第二隔离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正交。第二电极图案与第二隔离电极图案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的阳极层。
[0010]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共用电极层与阳极层之间的距离为约I微米。
[0011]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还包含触控信号源、信号侦测器、共用电压源与共用电压源。触控信号源连接第二电极图案。信号侦测器连接第一电极图案。共用电压源连接第一隔离电极图案。显示信号源连接第二隔离电极图案。
[0012]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图案、多个第一隔离电极图案、多个第二电极图案与多个第二隔离电极图案。第一隔离电极图案与第一电极图案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一隔离电极图案组成共用电极层。第二隔离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实质正交。第二电极图案与第二隔离电极图案组成触控感测层。触控感测层接触第一基板,并与共用电极层相隔一间隙。
[0013]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还包含触控信号源、信号侦测器与共用电压源。触控信号源连接第一电极图案。信号侦测器连接第二电极图案。共用电压源连接第一隔离电极图案。
[0014]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的共用电极层作为至少部分的触控感测组件,使得共用电极层兼具显示与触控的功能,有利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薄型化。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有分明的显示状态与触控状态,此二状态并不会互相干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0016]图2为图1的触控感测组件一实施方式的上视图;
[0017]图3A为沿图2的线段3A-3A的剖面图;
[0018]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感测组件的剖面图;
[0019]图4为图2的传输电极、接收电极、隔离电极图案与图1的阳极层于时间to至tn+1之间的信号图;
[0020]图5为图1的触控感测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上视图;
[0021]图6为图5的第一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隔离电极图案与图1的阳极层时间t0至tn+1之间的信号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0023]图8A为信号侦测器、共用电压源与图7的共用电极层的上视图;
[0024]图SB为触控信号源、显示信号源与图7的阳极层的上视图;
[0025]图9为图8A的第一电极图案、第一隔离电极图案、图8B的第二电极图案与第二隔离电极图案于时间t0至tn+Ι之间的信号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0027]图1lA为信号侦测器与图10的触控感测层的上视图;
[0028]图1lB为触控信号源、共用电压源与图10的共用电极层的上视图;
[0029]图12为图1lB的第一电极图案、第一隔离电极图案、图1lA的第二电极图案、第二隔离电极图案与图10的阳极层于时间t0至tn+Ι之间的信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触控感测组件300 —实施方式的上视示意图。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触控感测组件300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00。触控感测组件300置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00置于第二基板200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00包含阳极层410、发光层420与共用电极层430?阳极层410置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发光层420置于第一基板100与阳极层410之间,且置于共用电极层430与阳极层410之间。共用电极层430构成至少部分的触控感测组件300。
[0032]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400的共用电极层430作为至少部分的触控感测组件300,使得共用电极层430兼具显示与触控的功能。比起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本实施方式至少能减少一层触控电极层,有利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薄型化。另一方面,因触控感测组件300置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因此触控感测组件300便不需以外挂方式置于第一基板100(例如为玻璃基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100即可保护触控感测组件300,不需再另外加一层保护基板,也就是整个装置只需二个基板(即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即可,亦有助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的薄型化。
[0033]接着请一并参照图2与图3A,其中图3A为沿图2的线段3A-3A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组件300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图案302、多个第二电极图案304、多个隔离电极图案306、多个下连接元件308、多个绝缘件312与多个上连接元件314。第二电极图案304与第一电极图案302交替排列,以形成一矩阵。隔离电极图案306置于第一电极图案302与第二电极图案304之间。隔离电极图案306、第一电极图案302与第二电极图案304的材料均为导体且互相绝缘。详细而言,隔离电极图案306、第一电极图案302与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