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77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速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速机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所述减速机输出端面板上紧固连接有电机装置及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所述电机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的输入轴端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两者分别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紧凑,用于RCS塔机起升机构,无需改动减速机和更换电极,只需更换电气控制部分,用较低的改造费用即可实现安全的制动和平滑的无级变速调速;本实用新型产品与现有的塔机起升调节机构相比,调速更为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减速机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速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减速机主要应用于制动器即时制动的变频调速起重减速机构及其他需要双旋转盘式制动器的机械中。起重重量较大的RCS塔机,采用的是两台带制动器的绕线转子电动机安装于起升机构减速机上,通过串电阻及电机轴伸端安装不同齿数的齿轮改变减速机的速比从而实现调速,起升机构工作时实际使用的只是一台电机,虽然采用双制动器,安全系数很高,但调速时会产生速度的跃变对减速机齿轮的冲击较大,容易使减速机齿轮损坏,这是这种起升机构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转速进行快速调节,现有技术中的减速机驱动装置难以实现无级变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减速机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减速机连接后能有效实现减速机的无级变速。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所述减速机输出端面板上紧固连接有电机装置及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所述电机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的输入轴端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两者分别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一端连接第一端盖,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盖,传动轴贯穿机座设置,且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转动支承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上;所述机座内腔中固定有绕组定子,传动轴上固定有绕组转子,所述绕组转子与绕组定子相配合;所述第二端盖外表面通过防护盖连接有制动器端盖,制动器端盖端面上固定连接防护罩,传动轴后端伸入制动器端盖与防护罩形成的腔体内,并在所述传动轴的后端轴径设置第一花键轴,第一花键轴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制动器端盖上还固定有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杆上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防护罩外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释放螺杆设置于防护罩上,且释放螺杆内端伸入制动器端盖与防护罩形成的腔体内,并在释放螺杆上连接第一动磁铁、第一定磁铁,所述第一定磁铁固定于支撑螺栓上。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第三轴承支承于第一端盖上,第三轴承通过第一轴承内盖限位固定于第一端盖内侧,并在第一轴承内盖与传动轴的结合处设置第一油封;所述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支承于第二端盖上。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一防护网。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撑架,手柄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手柄连接端通过铰接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与释放螺杆外端相连接。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接线盒。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紧凑,用于RCS塔机起升机构,无需改动减速机和更换电极,只需更换电气控制部分,用较低的改造费用即可实现安全的制动和平滑的无级变速调速;本实用新型产品与现有的塔机起升调节机构相比,调速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防护盖4、制动器端盖5、第一轴承内盖6、风扇7、传动轴8、第三轴承9、第一油封10、绕组定子11、绕组转子12、防护罩13、第一花键轴14、第一摩擦片15、第二摩擦片16、支撑螺杆17、压力弹簧18、释放螺杆19、支撑板20、支撑架21、手柄22、第一动磁铁23、第一定磁铁24、第一轴承25、第一防护网26、移动套27、接线盒28、减速机A、第一齿轮B、第二齿轮C、第三齿轮D等。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A,所述减速机A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B,所述减速机A输出端面板上紧固连接有电机装置及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所述电机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C,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的输入轴端固定有第三齿轮D,所述第二齿轮C、第三齿轮D两者分别与第一齿轮B相啮合。
[0015]所述电机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I 一端连接第一端盖2,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盖3,传动轴8贯穿机座I设置,且所述传动轴8两端分别转动支承于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上;所述机座I内腔中固定有绕组定子11,传动轴8上固定有绕组转子12,所述绕组转子12与绕组定子11相配合;所述第二端盖3外表面通过防护盖4连接有制动器端盖5,制动器端盖5端面上固定连接防护罩13,传动轴8后端伸入制动器端盖5与防护罩13形成的腔体内,并在所述传动轴8的后端轴径设置第一花键轴14,第一花键轴14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摩擦片15、第二摩擦片16 ;制动器端盖5上还固定有支撑螺栓17,所述支撑螺杆17上设置有压力弹簧18,所述防护罩13外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0,释放螺杆19设置于防护罩13上,且释放螺杆19内端伸入制动器端盖5与防护罩13形成的腔体内,并在释放螺杆19上连接第一动磁铁23、第一定磁铁24,所述第一定磁铁24固定于支撑螺栓17上。
[0016]所述传动轴8 一端通过第三轴承9支承于第一端盖2上,第三轴承9通过第一轴承内盖6限位固定于第一端盖2内侧,并在第一轴承内盖6与传动轴8的结合处设置第一油封10 ;所述传动轴8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25转动支承于第二端盖3上。
[0017]所述第二端盖3上设置有第一防护网26,通过第一防护网26实现安全保护的目的。
[0018]所述支撑板20上固定有支撑架21,手柄22铰接于所述支撑架21上,手柄22连接端通过铰接有移动套27,所述移动套27与释放螺杆19外端相连接。在工作时,通过扳动手柄22来实现对于第一动磁铁23的位置进行有效调节。
[0019]所述机座I上设置有接线盒28,通过接线盒28的接线柱实现与外接线路的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中的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包括一个机座,机座一端设置有凸缘端盖,另一端设置有后端盖,转轴转动支承于机座上,转轴两端分别从凸缘端盖、后端盖上的通孔中伸出;制动器端盖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后端盖上,摩擦盘固定于制动器端盖上,摩擦盘上固定有支撑螺栓,动磁铁通过其表面通孔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螺栓上,定磁铁通过锁母、第一螺母固定于支撑螺栓上,所述动磁铁、定磁铁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通过设置于定磁铁上的弹簧固定销限位;转轴后端伸入制动器端盖内的轴径上连接有花键轴,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固定于所述花键轴上,且所述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两者均能沿花键轴轴向滑动;编码器轴固定连接于转轴后侧端部,端罩固定连接于制动器端盖上、形成容纳空间,动磁铁、定磁铁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防护罩底板通过第二螺钉紧固连接于端罩上,编码器轴从所述端罩中伸出,并在编码器轴伸出端罩外侧的轴径上连接编码器,编码器外端与编码器轴轴端相齐平,编码器罩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罩底板上,编码器罩设于所述编码器罩内,所述编码器罩上连接有电缆接头,所述机座、凸缘端盖、后端盖三者通过双头螺杆、第二螺母紧固连接,所述转轴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转动支承于机座上;所述第二轴承与后端盖之间设置有波形垫圈,所述第一轴承通过轴承内盖固定于凸缘端盖内端面上,第一轴承与轴承内盖之间设置有油封,轴承内盖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于凸缘端盖上;所述轴承内盖与凸缘端盖的结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凸缘端盖上还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机座顶部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攀螺丝,机座侧部还设置有接线盒,所述制动器端盖与端罩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一螺母与定磁铁之间设置有弹垫,所述编码器轴与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蝶形弹垫。
[002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带制动器电动机的是原RCS塔机起升机构双电机中的一台带制动器的绕线转子电动机,把其电刷装置取消,在集电环上将三相绕组短接,形成三相连通的鼠笼转子,通过变频控制系统对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变频无级调速;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与电动机同步旋转,尾部的旋转编码器输出速度信号传递给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系统,从而实现闭环控制;两个制动器均属于旋转盘式失电制动器,断电制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A),所述减速机(A)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B),所述减速机(A)输出端面板上紧固连接有电机装置及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所述电机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C),带编码器旋转盘式制动器的输入轴端固定有第三齿轮(D),所述第二齿轮(C)、第三齿轮(D)两者分别与第一齿轮(B)相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I) 一端连接第一端盖(2),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盖(3),传动轴(8)贯穿机座(I)设置,且所述传动轴(8)两端分别转动支承于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上;所述机座(I)内腔中固定有绕组定子(11),传动轴(8)上固定有绕组转子(12),所述绕组转子(12)与绕组定子(11)相配合;所述第二端盖(3)外表面通过防护盖(4)连接有制动器端盖(5),制动器端盖(5)端面上固定连接防护罩(13),传动轴(8)后端伸入制动器端盖(5)与防护罩(13)形成的腔体内,并在所述传动轴(8)的后端轴径设置第一花键轴(14),第一花键轴(14)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摩擦片(15)、第二摩擦片(16);制动器端盖(5)上还固定有支撑螺栓(17),所述支撑螺杆(17)上设置有压力弹簧(18),所述防护罩(13)外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0),释放螺杆(19)设置于防护罩(13)上,且释放螺杆(19)内端伸入制动器端盖(5)与防护罩(13)形成的腔体内,并在释放螺杆(19)上连接第一动磁铁(23)、第一定磁铁(24),所述第一定磁铁(24)固定于支撑螺栓(17)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8)—端通过第三轴承(9)支承于第一端盖(2)上,第三轴承(9)通过第一轴承内盖(6)限位固定于第一端盖(2 )内侧,并在第一轴承内盖(6 )与传动轴(8 )的结合处设置第一油封(10 );所述传动轴(8 )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25 )转动支承于第二端盖(3 )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3)上设置有第一防护网(26)。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上固定有支撑架(21),手柄(22 )铰接于所述支撑架(21)上,手柄(22 )连接端通过铰接有移动套(27 ),所述移动套(27)与释放螺杆(19)外端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I)上设置有接线盒(28)。
【文档编号】H02K7-102GK204304695SQ201420723765
【发明者】黄洪权 [申请人]黄洪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