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46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所知的是一种这样的结构在马达的线圈附近配置配线基板或被称为汇流条的导电性的部件,通过该部件使线圈和外部电源电气连接。例如,日本特开2004-336897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电动机的定子的上端侧安装配线基板的结构,在该配线基板形成线圈终端电路(段落0020,图I)。配线基板构成为通过模制树脂将三个环状的分相终端部件一体化的结构(段落0022)。并且,配线基板具有与各线圈的卷线端部连接的多个端子片;和外部连接端子(段落0023 0024)。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336897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04-336897号公报的配线基板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挂钩。而且,通过该挂钩,配线基板和绝缘物被相互固定(段落0025)。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采用使挂钩的爪和绝缘物的挂钩承接部相互接触的设计的话,由于配线基板或绝缘物的尺寸的误差,可能会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或者无法固定。另一方面,如果采用使挂钩的爪和绝缘物的挂钩承接部相互分隔开的设计的话,只通过该挂钩的固定,无法精密地定位配线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汇流条的马达中,可将汇流条保持架轴向定位、并且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或者绝缘物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和承接部的结构。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一发明为一种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多个齿,所述多个齿排列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围;绝缘物,其安装于所述齿;线圈,其由缠绕于所述绝缘物的导线构成;汇流条,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方,且具备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多个端子;和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和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所述第一脚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所述保持架本体部具有在所述爪部的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爪部的上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绝缘物的承接部的下表面隔着间隙轴向对置,所述第二脚部的下端部与所述齿或所述绝缘物接触。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二发明为一种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多个齿,所述多个齿排列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围;绝缘物,其安装于所述齿;线圈,其由缠绕于所述绝缘物的导线构成;汇流条,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多个端子;和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以及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多个脚部,所述脚部具有与所述齿或所述绝缘物接触的下端部、和朝向侧方突出的爪部,所述保持架本体部具有在所述爪部的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爪部的上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绝缘物的承接部的下表面隔着间隙轴向对置。根据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一发明,通过齿或绝缘物与第二脚部的接触,汇流条保持架被轴向定位。而且,通过第一脚部的爪部和绝缘物的承接部,限制了汇流条保持架向上方的移动。并且,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或绝缘物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和承接部。根据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二发明,通过齿或绝缘物与脚部的接触,汇流条保持架被轴向定位。而且,通过爪部和绝缘物的承接部,限制了汇流条保持架向上方的移动。并且,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或绝缘物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和承接部。


图I为马达的纵剖视图。图2为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为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图4为汇流条单元的仰视图。图5为马达的在汇流条单元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6为马达的在汇流条单元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7为马达的在第一脚部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8为第一脚部的水平剖视图。图9为马达的在第二脚部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0为从径向内侧看到的将第一脚部组装于绝缘物时的情况的图。图11为从径向内侧看到的将第二脚部配置于齿的上部时的情况的图。图12为马达的在汇流条单元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标号说明I,IA 马达2,2A 静止部3,3A 旋转部9,9A中心轴线21 机壳22 电枢23汇流条单元24传感器单元25下轴承部26上轴承部31 轴32转子铁心
33转子磁铁34 轭35传感器磁铁41圆筒部件42底部件43盖部件51定子铁心52,52A,52B 绝缘物·
53,53A 线圈60,60A保持架本体部61,61A 第一脚部62,62A 第二脚部63B 脚部231,23IA 汇流条232,232A,232B 汇流条保持架233 第一端子233A 端子234 第二端子241电路板242霍尔元件511铁心背部512,512A,512B 齿521,521A,52IB 承接部601台阶部602,602A 贯通孔603 凸部611,611A,611B 爪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I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I.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图I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A的纵剖视图。该马达I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A旋转。静止部2A具有多个齿512A、绝缘物52A、线圈53A、汇流条231A以及汇流条保持架232A。多个齿512A排列于中心轴线9A的周围。绝缘物52A安装于齿512A。线圈53A由缠绕于绝缘物52A的导线构成。汇流条231A配置在线圈53A的上方。汇流条231A具有与导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多个端子233A。汇流条保持架232A为保持汇流条231A的由树脂制成的部件。汇流条保持架232A具有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60A、第一脚部61A以及第二脚部62A。第一脚部61A以及第二脚部62A从保持架本体部60A朝向下方延伸。第一脚部61A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61IA。并且,保持架本体部60A具有在爪部61IA的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602A。如图I所示,爪部61IA的上表面和设置于绝缘物52A的承接部52IA的下表面隔着间隙71A轴向对置。因此,通过第一脚部61A的爪部611A和绝缘物52A的承接部521A,限制了汇流条保持架232A向上方的移动。并且,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 232A或绝缘物52A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611A和承接部521A。另一方面,第二脚部62A的下端部与齿512A接触。由此,汇流条保持架232A被轴向定位。另外,也可以通过第二脚部62A的下端部与绝缘物52A接触来轴向定位汇流条保持架232A。< 2.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 2-1.马达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I搭载于汽车,用于产生动力转向装置的驱动力。但是,本发明的马达也可用于其它的已知用途。例如,本发明的马达也可作为汽车的其他部位例如引擎冷却用风扇的驱动源使用。并且,本发明的马达也可搭载于家电产品、OA设备、医疗设备等,以产生各种驱动力。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马达I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于汽车的车体。旋转部3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可旋转。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机壳21、电枢22、汇流条单元23、传感器单元24、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机壳21具有圆筒部件41、底部件42以及盖部件43。圆筒部件41为在电枢22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电枢22、汇流条单元23、转子铁心32以及多个转子磁铁33容纳在圆筒部件41的径向内侧。底部件42在电枢22的下方沿径向延展。底部件42的外周部固定于圆筒部件41的下部。在底部件42的中央设置有用于保持下轴承部25的下环状保持部421。盖部件43在电枢22以及汇流条单元23的上方沿径向延展。盖部件43的外周部固定于圆筒部件41。在盖部件43的中央设置有用于保持上轴承部26的上环状保持部431。电枢22具有定子铁心51、绝缘物52以及线圈53。定子铁心51例如由层压钢板构成,该层压钢板由多个电磁钢板轴向层压而形成。定子铁心51具有圆环状的铁心背部511、以及从铁心背部511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512。铁心背部511固定于机壳21的圆筒部件41的内周面。多个齿512在周向大致等间隔排列。绝缘物52由为绝缘体的树脂构成,且安装于齿512。绝缘物52设置于各齿512。各齿512的除径向内侧的端面以外的面被绝缘物52覆盖。线圈53由缠绕于绝缘物52的周围的导线构成。通过将绝缘物52设置于齿512和线圈53之间来防止齿512和线圈53电气短路。汇流条单元23安装于电枢22的上部。线圈53和外部电源通过汇流条单元23电气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23具有由导体构成的四个圆弧状的汇流条231、和保持这些汇流条231的由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232。四个汇流条231分别对应三相交流的U相、V相、W相以及地线。并且,四个汇流条231通过被汇流条保持架232保持,而维持在相互分隔开的状态。四个汇流条231在线圈53的上方具有从汇流条保持架232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第一端子233。构成各线圈53的导线的端部被焊接于相对应的汇流条231的第一端子233。由此,导线和第一端子233电气连接。并且,四个汇流条231具有分别从汇流条保持架232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二端子234。第二端子234与外部电源电气连
接。 传感器单元24配置在后述传感器磁铁35的上方。传感器单元24具有在与中心轴线9正交的方向延展的电路板241、以及设置于电路板241的下表面的霍尔元件242。电路板241在盖部件43的上方固定于圆筒部件41。霍尔元件242为检测传感器磁铁35的磁通的磁传感器。来自于霍尔元件242的检测信号用于检测旋转部3的旋转位置和转速。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为将旋转部3侧的轴31支撑为可旋转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使用通过球体使外圈和内圈相对旋转的球轴承。但是,也可以使用滑动轴承或流体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来代替球轴承。下轴承部25的外圈251固定于底部件42的下环状保持部421。并且,上轴承部26的外圈261固定于盖部件43的上环状保持部431。另一方面,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的内圈252、262固定于轴31。因此,轴31被支撑为相对于机壳21可旋转。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转子铁心32、多个转子磁铁33、轭34以及传感器磁铁35。轴31为沿中心轴线9上下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轴31被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支撑的同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轴31具有比机壳21的盖部件43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端部311。轭34的内周部固定于第一端部311。并且,轴31具有比机壳21的底部件42向下方突出的第二端部312。第二端部312通过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连接至汽车的转向装置。转子铁心32以及多个转子磁铁33配置在电枢22以及汇流条单元23的径向内侧,且与轴31 —同旋转。转子铁心32为固定于轴31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转子铁心32例如由层压钢板构成,该层压钢板由多个电磁钢板轴向层压而形成。多个转子磁铁33例如利用粘结剂固定于转子铁心32的外周面。各转子磁铁33的径向外侧的面成为与齿51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对置的磁极面。多个转子磁铁33以N极的磁极面与S极的磁极面交替排列的方式在周向等间隔排列。另外,也可以使用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磁化的一个圆环状的转子磁铁来代替多个转子磁铁33。从外部电源通过汇流条231向线圈53提供驱动电流的话,在定子铁心51的多个齿512将产生径向的磁通。而且,通过齿512与转子磁铁33之间的磁通的作用,来产生周向的扭矩。因此,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传感器磁铁35固定于由磁性体构成的轭34的上表面。轭34在机壳21的盖部件43的上方沿径向延展。轭34的内周部固定于轴31的第一端部311。传感器磁铁35为大致圆环状的磁铁。传感器磁铁35的上表面与霍尔元件242轴向对置。并且,在传感器磁铁35的上表面,N极与S极被沿周向交替磁化。< 2-2.关于汇流条单元的结构>接下来,对上述的汇流条单元23的更加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汇流条单元23的立体图。图4为汇流条单元23的仰视图。图5以及图6为马达I的在汇流条单元23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23具有四个汇流条231和保持汇流条231的汇流条保持架232。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23是通过所谓的嵌入式成型而成型的。也就是说,制造汇流条单元23时,首先在树脂成型用的模具的内部配置四个汇流条231。然后,使树脂流入模具的内部并冷却该树脂以使其硬化。然后,使硬化的树脂脱模。由此,成型出保持有四个 汇流条231的汇流条保持架232。汇流条保持架232具有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60、三根第一脚部61以及六根第二脚部62。三根第一脚部61以及六根第二脚部62从保持架本体部60朝向下方延伸。为了使汇流条保持架232的相对于定子铁心51以及绝缘物52的姿势稳定,三根第一脚部61在周向大致等间隔排列。并且,六根第二脚部62也因同样的目的而在周向大致等间隔排列。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从保持架本体部60的内周部附近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所以,在线圈53和第一端子233之间没配置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因此,容易从线圈53向第一端子233延长导线。并且,也容易进行导线相对于第一端子233的焊接操作。并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保持架本体部60具有从内周面的下端部附近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台阶部601。第一脚部61从台阶部60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并且,保持架本体部60具有从台阶部60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的圆弧状的凸部603。而且,第二脚部62从凸部603进一步朝向下方延伸。通过设置这样的凸部603,在上述的树脂成型时,能够使树脂容易地流动至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成型第二脚部62。图5以及图7为马达I的在第一脚部61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5以及图7所示,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611设置于第一脚部61的下端部。另一方面,与爪部611相对应的承接部521设置于绝缘物52的径向内侧的端缘部。爪部611的上表面和承接部521的下表面轴向对置。因此,汇流条保持架232如果要向上方移动的话,爪部611的上表面和承接部521的下表面接触。由此,限制了汇流条保持架232向上方的移动。并且,保持架本体部60的台阶部601具有三个贯通孔602。各贯通孔602在爪部611的上方沿轴向贯通台阶部601。在上述的嵌入成型时,模具的一部分配置在贯通孔602内。而且,爪部611的上表面通过模具的该部分的下表面来成型。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602形成于轴向尺寸比保持架本体部60的其他部位小的台阶部601。因此,能够缩短模具的配置于贯通孔602内的部分的轴向长度。由此,能够抑制模具的材料费。并且,如果缩短模具的该部分的轴向长度的话,与该部分长的时候相比,模具的强度将提高。因此,模具的耐久性提闻。
爪部611的下表面随着朝向径向外侧的端部而向上方倾斜。另一方面,承接部521的上表面随着朝向径向内侧的端部而向下方倾斜。将爪部611组装于承接部521时,在使爪部611的下表面与承接部521的上表面接触的同时,使汇流条保持架232向下方移动。此时,第一脚部61在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同时下降。而且,当爪部611的上表面到达比承接部521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时,第一脚部61的弯曲被消除,成为图5以及图7的状态。如图7所示,爪部611的上表面和承接部521的下表面隔着间隙71轴向对置。因此,假如即使在汇流条 保持架232或者绝缘物52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611和承接部52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脚部61的下端部和齿512的上表面隔着间隙72轴向对置。因此,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232或者定子铁心51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第一脚部61和齿512。并且,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脚部61的径向外侧的面和绝缘物52的承接部52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隔着间隙73径向对置。因此,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232或者绝缘物52产生了径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第一脚部61和承接部521。图8为从图7中的VIII -VIII位置看到的第一脚部61的水平剖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脚部61在与中心轴线9正交的截面成型为大致长方形。也就是说,第一脚部61的径向内侧的面612不是汇流条保持架232的圆筒状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而是成型为大致平面。这样的话,第一脚部61变得更容易向径向内侧弯曲。因此,相对于绝缘物52的承接部521,能够更容易地组装爪部61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脚部61的径向内侧的面612配置于比汇流条保持架232的台阶部601的圆筒状的内周面稍微向外侧凹陷的位置。像这样地将第一脚部61的径向内侧的面配置在与保持架本体部60的内周面相同的径向位置或者比保持架本体部60的内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话,能够抑制第一脚部61与旋转部3侧的转子磁铁33之间的接触。并且,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脚部61和凸部603在周向分离。因此,与第一脚部61和凸部603在周向连续的情况相比,第一脚部61变得容易向径向内侧弯曲。图6以及图9为马达I的在第二脚部62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6以及图9所示,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比第一脚部61的下端部位于下方。而且,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与齿512的上表面接触。由此,汇流条保持架232的相对于定子铁心51的轴向位置被确定。在制造该马达I时,在使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与齿512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从线圈53无松动地延长导线,并将其焊接于汇流条231的第一端子233。由此,防止汇流条231向上方的移动。因此,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和齿512的上表面维持在相接触的状态。上述的爪部611以及承接部521至少在将导线焊接到第一端子233之前的制造工序中,起到防止电枢22与汇流条保持架232的分离、且可容易地搬送这些部件的作用。并且,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脚部62的径向外侧的面和绝缘物52的承接部52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隔着间隙74径向对置。因此,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232或者绝缘物52产生了径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第二脚部62和承接部521。第一脚部61的图7所示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dl越小,向径向内侧的可弯曲性越提高。第一脚部61的可弯曲性提高的话,则能够容易地相对于绝缘物52的承接部521组装第一脚部61的爪部611。另一方面,第二脚部62的图9所示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d2越大,则强度越提高。第二脚部62的强度提高的话,汇流条保持架232相对于定子铁心51更稳定地被支撑。并且,如果增大第二脚部62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d2,则能够在嵌入式成型时更容易地使树脂流动到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基于这些观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脚部61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dl被设定得比第二脚部62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d2小。图10为从径向内侧看到的将第一脚部61组装到绝缘物52时的情况的图。图11为从径向内侧看到的将第二脚部62配置在齿512的上部时的情况的图。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与上述的径向尺寸dl、d2同样的观点,第一脚部61的周向宽度wl被设定为小于第二脚部62的周向宽度《2。由此,确保了第一脚部61的可弯曲性和第二脚部62的强度。并且, 确保了嵌入式成型时树脂向第二脚部62的下端部的流动性。多个绝缘物52设置于每个齿512。而且,在各绝缘物52设置有供第一脚部61或者第二脚部62嵌入的切口 522。切口 522在绝缘物52的上部的径向内侧的面向径向外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 522的周向宽度w3全部与第二脚部62的嵌入切口 522中的部分的周向宽度w2大致相等。因此,第一脚部61的嵌入切口 522中的部分的周向宽度wl小于切口 522的周向宽度w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口 522和第二脚部62,汇流条保持架232相对于绝缘物52被周向定位。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绝缘物52设置有相同尺寸的切口 522。并且,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绝缘物52的切口 522的内部设置有承接部521。也就是说,不只是与第一脚部61相对应的绝缘物52,在与第二脚部62相对应的绝缘物52和没插入脚部的绝缘物52也设置了承接部521。像这样将多个绝缘物52的形状设置为相同的话,即使相互交替地配置各绝缘物52也无妨。因此,马达I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绝缘物52的制造成本也得到抑制。<3.变形例 >以上,对于本发明所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在绝缘物的承接部的下部设置沿齿的上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平板部。而且,第二脚部的下端部也可以与该平板部的上表面接触。即使是这样的方式,也能够通过绝缘物与第二脚部的接触而轴向定位汇流条保持架。但是,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如果使第二脚部直接与齿的上表面接触的话,则能够排除绝缘物的尺寸误差的影响。因此,从汇流条保持架的定位精度的观点来看的话,更优选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使第二脚部直接与齿的上表面接触。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既可以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从保持架本体部的内周部附近延伸,也可以从保持架本体部的其他部位延伸。并且,爪部既可以从第一脚部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也可以向周向突出。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以与爪部的突出方向相对应的方式在绝缘物侧形成承接部即可。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的数量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数量不同也是可以的。但是,为了使汇流条保持架的相对于定子铁心以及绝缘物的姿势稳定,优选第一脚部和第二脚部至少各设置三根。并且,如果使第二脚部的数量比第一脚部的数量多的话,则能够抑制不与定子铁心以及绝缘物接触的第一脚部的数量,从而减少树脂的使用量,同时能够使汇流条保持架的姿势稳定。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各自不必一定在周向等间隔排列。并且,供第一脚部或者第二脚部嵌入的各切口的周向的中央与第一脚部或者第二脚部的周向的中央不同也是可以的。并且,也可以相对于多个齿安装单体的绝缘物。并且,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的汇流条的数量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数量不同也是可以的。例如,与地线对应的汇流条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以外的部件,只有与U相、V相、W相对应的三个汇流条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也是可以的。并且,上述的汇流条的结构为与星型接线相对应的结构,但是交流电路的接线方法也可以为三角形接线。三角形接线时,与地线对应的汇流条被省略,只有与U相、V相、W相对应的三个汇流条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三相交流作为驱动电流,但是本发明的马达也可以使用单相或者二相的驱动电流。并且,本发明的马达也可以为没有磁铁的SR马达(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开关磁阻马达)。并且,汇流条保持架也可以具有不区分第一脚部和第二脚部的多个脚部。例如,汇流条保持架也可以具有多个如图12所示的脚部63B。图12的示例中,脚部63B的下端部与齿512B接触。由此,汇流条保持架232B被轴向定位。并且,爪部611B设置于该脚部63B。而且,爪部611B的上表面和设置于绝缘物52B的承接部521B的下表面轴向对置。由此,限制了汇流条保持架232B向上方的移动。并且,在爪部61IB的上表面和承接部521B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232B或者绝缘物52B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和承接部。并且,关于各部件的细节部位的形状,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也是可以的。并且,出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要素可以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 静止部;和 旋转部,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 所述静止部具有 多个齿,其排列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围; 绝缘物,其安装于所述齿; 线圈,其由缠绕于所述绝缘物的导线构成; 汇流条,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多个端子;和 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汇流条,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 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和 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 所述第一脚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 所述保持架本体部具有在所述爪部的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 所述爪部的上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绝缘物的承接部的下表面隔着间隙轴向对置, 所述第二脚部的下端部与所述齿或者所述绝缘物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 所述第二脚部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脚部的下端部靠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 所述第一脚部的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脚部的周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 所述第一脚部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脚部的基端部的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 所述保持架本体部具有从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的圆弧状的凸部, 所述第二脚部从所述凸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 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凸部在周向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 所述多个端子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一脚部以及所述第二脚部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的内周部附近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 所述保持架本体部具有从内周面的下端部附近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台阶部, 所述第一脚部从所述台阶部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 所述贯通孔沿轴向贯通所述台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 所述旋转部配置于所述齿、所述绝缘物以及所述汇流条保持架这三者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一脚部的径向内侧的面配置在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的内周面相同的径向位置或者比所述保持架本体部的内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在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截面,所述第一脚部为长方形。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所述马达具有分别设置于所述齿的多个所述绝缘物,在所述多个绝缘物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脚部或者所述第二脚部嵌入的切口,多个所述切口的周向宽度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一脚部的嵌入所述切口中的部分的周向宽度小于所述切口的周向宽度,所述第二脚部的嵌入所述切口中的部分的周向宽度与所述切口的周向宽度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马达,在所述多个绝缘物全部设置有所述承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二脚部与所述齿的上表面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一脚部以及所述第二脚部的径向外侧的面从所述绝缘物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马达,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沿周向大致等间隔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脚部;和沿周向大致等间隔配置的多个所述第二脚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所述第二脚部的数量比所述第一脚部的数量多。
18.—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多个齿,其排列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围;绝缘物,其安装于所述齿;线圈,其由缠绕于所述绝缘物的导线构成;汇流条,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导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多个端子;和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以及从所述保持架本体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多个脚部,所述脚部具有与所述齿或者所述绝缘物接触的下端部;以及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所述保持架本体部具有在所述爪部的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爪部的上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绝缘物的承接部的下表面隔着间隙轴向对置。
全文摘要
一种马达,其中,保持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圆环状的保持架本体部、和从保持架本体部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第一脚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爪部的上表面和设置于绝缘物的承接部的下表面隔着间隙轴向对置。因此,通过第一脚部的爪部和绝缘物的承接部,限制了汇流条保持架向上方的移动。并且,假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或者绝缘物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也能够以不在两部件产生不必要的应力的方式配置爪部和承接部。另一方面,第二脚部的下端部与齿或者绝缘物接触。由此,汇流条保持架被轴向定位。
文档编号H02K13/00GK102957270SQ2012102869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芳贺英博, 右田贵之, 青野真乡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