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908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模,尤其涉及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节能降耗和环保减排”越来越成为当今人类活动的主题,因此具有空间和效率优势的盘式电机在电机领域的渐受关注。盘式电机的线圈为异型,且每个线圈之间的跨距长度不等或长短交替,从而制造难度极大。目前,这种线圈的绕制均为手工绕制,手工绕制存在的缺陷是线圈容易出现多匝或少匝的现象,或者绕线张力不均匀,从而造成产品一致性差、线圈的漆皮容易碰伤等;此外,手工绕制困难且工作者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批量化大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在绕线机上使用的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端头、隔板、线圈骨架、内芯、第二端头,隔板内孔截面与线圈骨架内孔截面一致,所述内芯的截面与待绕制的线圈骨架内孔截面相匹配,相同数量的隔板和线圈骨架从左至右交替套入内芯上,在内芯的左端设有第一端头,在内芯的右端设有第二端头,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外端部均设有顶尖孔,通过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端部的顶尖孔将套有隔板和线圈骨架的内芯固定在绕线机电机伸出端和绕线顶针座之间。所述第一端头与内芯之间以及第二端头与内芯之间的连接均为插入式卡接。为了适应线圈跨线长短交替的线圈绕制时隔板的通用性,所述隔板上设有两个过线柱,过线柱I的位置与短距离的线圈跨线长度相匹配,过线柱II的位置与长距离的线圈跨线长度相匹配。为了方便绕制好的线圈脱模,所述第二端头与内芯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在线圈绕制时将隔板和线圈骨架交替放置在内芯上,通过调节过线柱在隔板上的位置来匹配不同跨线长度线圈的绕制,由于整个绕线绕制过程是在绕线机上进行的,绕线张力均匀,且不会出现线圈多匝或少匝现象,由于机器绕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生产效率高,适于批量化大规模生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长短跨距交替的线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2]参见附图,包括第一端头I、隔板2、线圈骨架3、内芯4、第二端头5,螺钉6、过线柱7,待绕制的线圈为异型,每个线圈之间的跨距长度不等或长短交替,为了适应线圈跨线长短交替的线圈绕制时隔板的通用性,所述隔板上设有两个过线柱,过线柱I的位置与短距离a的线圈跨线长度相匹配,过线柱II的位置与长距离b的线圈跨线长度相匹配。隔板2内孔截面与待绕制的线圈骨架3内孔截面一致,所述内芯4的截面与待绕制的线圈骨架3内孔截面相匹配,相同数量的隔板2和线圈骨架3从左至右交替套入内芯4上。第一端头I与内芯4的左端通过插入式卡接连接在一起,第二端头5与内芯4的右端通过插入式卡接连接在一起。第一端头I和第二端头5的外端部均设有顶尖孔,通过第一端头I和第二端头5的端部的顶尖孔将套有隔板2和线圈骨架3的内芯4固定在绕线机电机伸出端和绕线顶针座之间。
·[0014]绕制时,引线绕过第一个隔板2上的过线柱7-1,穿过第一个线圈骨架3,然后开始绕第一个线圈,绕完设定匝数后,再绕过第二个隔板2上的过线柱7-1穿过第二个线圈骨架3开始绕线第二个线圈(该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的跨线长度与短距离a匹配),绕完设定匝数后绕过第三个隔板2上的过线柱7-2穿过第三个线圈骨架3开始绕线第三个线圈(该第二个线圈与第三个线圈的跨线长度与长距离b匹配),照此方法依此绕线和交替跨线,即可绕制如图2所示长短跨距交替的线圈。为了方便绕制好的线圈脱模,所述第二端头5与内芯4为固定连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跟本实用新型权力要求保护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力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其包括第一端头、隔板、线圈骨架、内芯、第二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内孔截面与线圈骨架内孔截面一致,所述内芯的截面与待绕制的线圈骨架内孔截面相匹配,相同数量的隔板和线圈骨架从左至右交替套入内芯上,在内芯的左端设有第一端头,在内芯的右端设有第二端头,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外端部均设有顶尖孔,通过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端部的顶尖孔将套有隔板和线圈骨架的内芯固定在绕线机电机伸出端和绕线顶针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与内芯之间以及第二端头与内芯之间的连接均为插入式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 隔板上设有两个过线柱,过线柱I的位置与短距离的线圈跨线长度相匹配,过线柱II的位置与长距离的线圈跨线长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头与内芯为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电机线圈用绕线模,其包括第一端头、隔板、线圈骨架、内芯、第二端头,隔板内孔截面与线圈骨架内孔截面一致,内芯的截面与待绕制的线圈骨架内孔截面相匹配,相同数量的隔板和线圈骨架从左至右交替套入内芯上,在内芯的左端设有第一端头,在内芯的右端设有第二端头,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外端部均设有顶尖孔,通过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端部的顶尖孔将套有隔板和线圈骨架的内芯固定在绕线机电机伸出端和绕线顶针座之间。由于整个绕线绕制过程是在绕线机上进行的,绕线张力均匀,且不会出现线圈多匝或少匝现象,由于机器绕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生产效率高,适于批量化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H02K15/04GK202696410SQ2012203826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谭咸伟, 徐卫东, 邓群, 周宇杰 申请人:湘电莱特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