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移动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03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移动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移动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对用电量的需求迅速增长,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的协调性日趋重要,架空线路给城市景观和和空间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使城市美观以及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为保证各类设施及人身安全的需要,输电线路采取电缆铺设成为电网规划中一项重要措施。

将高压电力电缆铺设在管道内为电缆铺设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如是在电缆通过河流、湖海时,水底铺设电缆较复杂,且运行事故较高,运用钢管内铺设线缆技术,可保证线缆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线缆不被破坏,可大大节省线缆铺设的开支。

目前的电缆都是通过夹具在钢管内固定铺设,如申请号为201220093882.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电缆隧道工程用三芯中间约束电力电缆金具,申请号为201410567552.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电缆夹具以及申请号为20142084939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电缆夹具,均是通过上下开合的夹具(或金具)将电缆固定设置,但由于钢管和电缆的热伸缩性能差异较大,因此在高压电力电缆铺设到河底、海底钢管中后,电缆和钢管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时,电缆与夹具之间的收缩程度不同,相互之间形成摩擦,易造成电缆表皮的破损,另外上述的固定方式的铺设夹具,因钢管内径较小,不便于在封闭的钢管内部布置铺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电缆在管道内铺设存在的线缆摩擦以及安装难题,提供一种线缆移动铺设装置,使管道内铺设的线缆可以随热胀冷缩的变化而产生相对运动,防止线缆与管道热胀系数的差别,造成线缆损伤,同时还可提高铺设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线缆移动铺设装置,包括若干移动支架1,所述移动支架沿线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线缆铺设的管道3内,所述线缆2固定在移动支架上,所述移动支架1与管道3的内壁之间相互滑移设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1为整体结构,所述移动支架1上设有定位线缆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1包括若干拼合的夹体101,所述夹体通过螺栓拼合包裹在线缆上。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2与移动支架1之间设有开口的橡胶垫103。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架1上还设有接地端子10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支架1和管道3的内壁之间设有滑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支架1上设有滚轮102。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架的滚轮102为万向滚轮。

进一步的,沿车体的周向布置有若干所述滚轮102。

本实用新型将移动支架包覆在线缆上,并通过移动支架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滑移设置,能够方便地将线缆铺设至内部空间较小的管道中,避免线缆与管道摩擦阻力大拉伤线缆,使线缆铺设顺利进行。另外在线缆发生温度变化时,管道内的线缆通过与之固定的移动支架做适应性位置调整,减小管道壁与线缆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实现线缆随温度变化在管道内的轴向伸缩运动,有效减小对线缆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支架和线缆固定连接,导电的橡胶垫实现线缆的石墨层与移动支架之间的电气连通,将电位传导至移动支架外侧布置的接地端子,同时橡胶垫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保证线缆的夹紧,采用开口的筒形设置,便于橡胶垫安装。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线缆与管道内壁因摩擦而损伤,尤其对铺设在管道内较长的线缆,适应线缆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收缩运动,并且安装方便,有利于铺设施工。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线缆移动铺设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移动支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移动支架,2-线缆,3-管道,101-夹体,102-滚轮,103-橡胶垫,104-接地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包括若干移动支架1,移动支架1沿线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线缆铺设的管道3内,线缆2固定在移动支架1上,移动支架1与管道3的内壁之间相互滑移设置。

结合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支架1为分体结构,包括若干拼合的夹体101,图示中的夹体101为大小相同的三块,拼合成环形,每块所占角度为120°,夹体101的内侧设置紧贴电芯外壁的弧面,每个夹体内侧弧面分别同时紧贴相邻的两线缆外壁,保证三角形布置的线缆夹紧。

夹体101的外侧连接设置若干滚轮102作为移动支架与铺设管道3内壁之间的滚动滑移部件,同时支撑移动支架和线缆,可实现线缆和移动支架沿铺设管道的内部轴向滑动。

夹体101上设有沿径向朝外布置的螺纹孔,滚轮102采用万向滚轮,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夹体上,其端部为可万向转动的球体或者万向接头连接的滚轮,实现夹体沿铺设钢管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万向球组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做赘述)。滚轮102可单独设置在移动支架的底部,用于支撑移动支架,也可在沿移动支架的周向均匀布置。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在移动支架1和管道3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滑轨,实现支架和管道之间的轴向滑移,可以不必过多考虑移动支架与管道之间的轴向滑移。

夹体10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法兰结构,通过连接螺栓将包覆在线缆上的夹具拼合固定,并且在夹体101和线缆之间设有导电的橡胶垫103,橡胶垫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起到夹体和线缆之间的弹性缓冲作用,并且保证线缆夹紧。橡胶垫103采用可扩张的筒形结构,其上设有一轴向开口,在设置夹具的过程中,便于将橡胶垫卡装在线缆上。

同时,夹体101上还设有接地端子104,夹体101采用铝合金材质,接地端子104通过导线与夹体电连接,橡胶垫103实现线缆石墨层与夹体101之间的电气连通。

本实施例对应铺设的是三芯电缆,三根线缆呈品字形分布,通过分体结构的移动支架固定线缆,而对应铺设的单根电缆或者是三芯并排的线缆,可通过采用整体结构的移动支架来固定,在移动支架上设置对应数量的卡扣将线缆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夹体101围成的夹具将线缆2铺设在铺设管道3中,夹体101沿线缆分段均匀布置,使线缆整体沿钢管轴线平直铺设,当线缆2因温度变化或其他外力原因导致的收缩变形时,会产生图示中的弯曲变形,线缆本身的应力作用在夹体101围成的夹具上,通过夹体上设置的万向球组件,推动夹具沿铺设钢管轴向运动,调整线缆整体恢复平直,避免线缆与固定的夹具之间存在的应力导致线缆破损。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