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521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能量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目前的纯电动汽车通常采用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通过逆变器将蓄电池的电能传送至电机中,实现能量的转换,从而驱动汽车。目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充电控制装置电路复杂,性能不稳定,使得后期的调试和使用中的维护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动汽车蓄电池,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三极管、二极管、输入端input、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所述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三极管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所述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输入端input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分别连接所述电动汽车蓄电池;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还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端input;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输入端input;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output1,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基极还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互相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output1;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

具体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NPN管,所述第二三极管Q2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均为PNP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R1阻值为560欧姆,第二电阻R2阻值为5K欧姆,第三电阻R3阻值为2.4K欧姆,第四电阻R4阻值为1K欧姆,第五电阻R5阻值为5.1K欧姆,第六电阻R6阻值为5.1K欧姆,第七电阻R7阻值为1.1K欧姆,第八电阻R8阻值为3K欧姆,第九电阻R9阻值为2.7K欧姆。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LPC2101FBD4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含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动汽车蓄电池。其中充电电路以三极管为核心器件,添加少量电阻、二极管,形成的电路不仅性能稳定,还便于后期的维护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动汽车蓄电池,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三极管、二极管、输入端input、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第二输出端output2;所述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三极管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所述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输入端input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端output1和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分别连接所述电动汽车蓄电池;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还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入端input;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输入端input;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output1,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基极还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互相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put2,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output1;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

具体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NPN管,所述第二三极管Q2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均为PNP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R1阻值为560欧姆,第二电阻R2阻值为5K欧姆,第三电阻R3阻值为2.4K欧姆,第四电阻R4阻值为1K欧姆,第五电阻R5阻值为5.1K欧姆,第六电阻R6阻值为5.1K欧姆,第七电阻R7阻值为1.1K欧姆,第八电阻R8阻值为3K欧姆,第九电阻R9阻值为2.7K欧姆。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LPC2101FBD48。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