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890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圈马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的特点。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马达内线圈的直流电流,来控制弹簧片的拉伸位置,从而带动上下运动,实现对焦。手机摄像头广泛的使用vcm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通过vcm可以调节镜头的位置,呈现清晰的图像。

现有音圈马达都是将线圈绕在支架的侧面,而在线圈的外周设置磁石,即磁石与线圈形成横向设置,通电后的线圈被磁石包围形成磁场,根据左手定则,通电的线圈穿过磁场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垂直于磁场线的力,即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流方向,会使支架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力,使支架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

本发明人本着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与改良,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音圈马达设计原理完全不同,但可达到相同效果的音圈马达。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一基座、一轭板、一支架、至少两定子及对应定子设置的至少两动子,基座与轭板呈上下配合在一起,所述支架、定子及动子设置在基座与轭板内,该支架的外周等间距固定有所述动子,各定子固定在各动子正下方的基座上,定子和动子的其中之一为线圈,另一个为磁石,各线圈通电后的磁感线方向与对应磁石的磁极在同一纵轴线上。

所述支架顶面与轭板的内顶面之间还设有上弹片,支架底面与基座顶面之间还设有下弹片。

所述支架的外周等间距设置有对应动子的至少两挡板,各动子分别对应设置在挡板的底面。

所述动子为线圈,所述线圈为跑道型线圈,线圈的顶面固定在挡板的底面,所述定子为磁石,磁石的其中一磁极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磁极朝向跑道型线圈的底面。

所述挡板的底面往下间隔设置有两凸柱,所述线圈缠绕在两凸柱上形成跑道型线圈。

跑道型的线圈采用印刷成型,其顶面贴固在挡板的底面。

所述动子为磁石,各磁石的其中一磁极固定在挡板的底面,所述定子为跑道型线圈,线圈沿纵轴线缠绕,线圈的底面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基座的顶面设有对应各定子的凹槽,各定子对应配合固定在各凹槽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音圈马达将定子与动子呈上下对应设置,定子和动子的其中之一为线圈,另一个为磁石,且各线圈通电后的磁感线方向与对应磁石的磁极在同一纵轴线上,这样,根据安培定则,各线圈通电后的电流方向决定线圈的n极在上或者在下,该线圈与其上或者其下对应的磁石相吸或者相斥作用,带动支架向下或者向上动作,使支架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本发明与现有的音圈马达设计原理完全不同,现有音圈马达是根据左手定则,将线圈及磁石呈水平设置,通过线圈与磁铁的洛伦兹力(lorentzforce)的作用使支架做轴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轭板1、上弹片2、支架3、下弹片4及基座5,基座5与轭板1呈上下配合在一起,上弹片2、支架3及下弹片4设置在基座5与轭板1内,支架3可于轭板1内滑动,所述支架3顶面与轭板1的内顶面之间设置上弹片2,支架3底面与基座5顶面之间设置下弹片4。该支架3的外圈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动子6,所述基座5上设有正对动子6的至少两定子7,定子7和动子6的其中之一为线圈a,另一个为磁石b,各线圈a通电后的磁感线方向与对应磁石b的磁极在同一纵轴线上。所述支架3的外周等间距设置有对应动子6的至少两挡板31,各动子6分别对应设置在挡板31的底面。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动子6为线圈a,所述线圈a为跑道型线圈,线圈a的顶面固定在挡板31的底面,线圈a与挡板31底面结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挡板31的底面往下间隔设置有两凸柱,将线圈a缠绕在两凸柱上形成跑道型线圈。或者将跑道型的线圈直接印刷成型,再将顶面贴固在挡板的底面。所述定子7为磁石b,磁石b的其中一磁极固定在基座5上,基座5上设有对应所述磁石b的凹槽51,磁石b固定配合在该凹槽51中,磁石b的n极或s极其中之一朝向线圈a,本实施例以该磁石b的n极朝上为例说明。

当线圈a通电时,根据安培定则,若控制各线圈a的电流均呈顺时针方向,则该线圈a的n极朝下,各线圈a的n极与其下方对应磁石b的n极相斥,使线圈a带动支架3向上移动;若控制各线圈a的电流均呈逆时针方向,则该线圈a的n极朝上,该线圈a的s极与磁石b的n极相吸,会使线圈a带动支架3往下运动,上弹片2与下弹片4提供了反作用力,来平衡线圈a与磁石b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支架3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使支架3上的镜头达到对焦的目的。若控制各线圈a的电流方向不相同,各线圈a会带动支架3形成晃动,可起到镜头防抖的作用。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动子6为磁石b,各磁石b的其中一磁极固定在挡板31的底面,本实施例以各磁石b的n极固定在挡板31底面,s极朝下为例说明。所述定子7为跑道型线圈,线圈7沿纵轴线缠绕,线圈a的底面固定在基座5上,基座5上设有对应所述线圈a的凹槽51,线圈a的底面固定配合在该凹槽51中,线圈a与基座5的结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基座5的凹槽51中往上间隔设置有两凸柱,将线圈a缠绕在两凸柱上形成跑道型线圈。或者将跑道型的线圈直接印刷成型,再将底面贴固在基座5的凹槽51顶面。

当线圈a通电时,根据安培定则,若控制各线圈a的电流均呈顺时针方向,则该线圈a的n极朝下,s极朝上,该线圈a的s极与正上方磁石b的s极相斥,使磁石b带动支架3向上移动;若控制各线圈a的电流均呈逆时针方向,则该线圈a的n极朝上,该线圈a的n极与正上方磁石b的s极相吸,会使磁石b带动支架3往下运动,上弹片2与下弹片4提供了反作用力,来平衡线圈a与磁石b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支架3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从而使支架3上的镜头达到对焦的目的。若控制各线圈a的电流方向不相同,各线圈a会带动支架3形成晃动,可起到镜头防抖的作用。

本发明音圈马达将定子7与动子6呈上下对应设置,定子7固定在基座5上,而动子6与支架3固定在一起,定子7和动子6的其中之一为线圈a,另一个为磁石b,根据安培定则利用通电线圈a产生的磁场中与磁石b相对端的两磁极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使与动子6结合在一起的支架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支架3带动镜头上下移动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