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316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汽车、工具、工业工控、自动化以及航空航天等等。目前在电动工具领域采用各种无刷电机,并通过控制器优化电机的运行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例如:角磨机,切割机,电钻,电动扳手等等),采用市电(例如我国采用50Hz,交流220V电源)提供交流电源,经过控制器的AC-DC 电源电路整流变成高压直流电源,然后通过DC-AC驱动电路给电机提供能量。目前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控制器一般把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集成一体,这种结构的控制器存在以下缺点:1)发热量集中,不利于散热;电源电路的电容,整流桥,DC-DC模块和驱动电路的功率器件都属于发热源,由于控制盒外形大小限制,即使有散热片辅助,也容易造成控制器的散热不佳。2)一体化控制器不利于电动工具结构设计;若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都置于电动工具内部,则会由于体积大影响电动工具的整体外形设计,若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采用外置方式,则会造成电动工具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在电动工具主体上、散热效果好、使用便携和方便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它包括与电动工具主体固定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散热器,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器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多个接线端。

所述接线端包括与电动工具的电源线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与开关线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霍尔线连接的第三接线端、与电机线连接的第四接线端。

所述第一接线端位于壳体顶部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接线端位于壳体顶部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三接线端位于壳体顶部的第三侧边,所述电机线位于壳体顶部的第四侧边。

所述线路板的上设有通讯接口。

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多块功率管器件或者IPM模块,该功率管器件或者IPM模块均与散热器相贴。

所述线路板的上设有存储模块。

所述电源线为三根,一根为接地线,一根为高压线,另一根为低压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器与电源盒分体,方便电源盒与插线板等接口的连接。2、与电源盒分体后,控制器有单独的散热器,大大增加散热效果。3、能缩小电源盒的外形大小,使用更加便携,同时控制器安装在手柄上,使用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的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2、散热器,3、电源线,4、开关线,5、霍尔线,6、电机线, 7、通讯接口,8、7.功率管器件或IPM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高压直流无刷电动工具的控制器,它包括与电动工具主体固定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有散热器,所述壳体1上设有散热器2 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多个接线端。

所述接线端包括与电动工具的电源线3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与开关线4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霍尔线5连接的第三接线端、与电机线6连接的第四接线端。所述电源线3是指与电源盒连接的电线,所述开关线4是指与开关连接的电线,所述霍尔线5是指与霍尔连接的电线,所述电机线6是指与电机连接的电线。

所述第一接线端位于壳体1顶部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接线端位于壳体1顶部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三接线端位于壳体1顶部的第三侧边,所述电机线6位于壳体1顶部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依次分别为一个矩形的四个边。

所述线路板1的上设有通讯接口7,可以通过电脑等设备对电机实时监测,比如电机的转速、功率和电流等等参数,采用的是串口通讯方式。

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多块功率管器件或者IPM模块8,该功率管器件或者IPM模块8 均与散热器2相贴。

所述线路板的上设有存储模块。

所述电源线3为三根,一根为的接地线,一根为310V的高压线,另一根为15V的低压线。

如电机为单相永磁无刷电机,则电机线为两根,如电机为三相永磁无刷电机,则电机线为三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