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29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旋转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头戴显示器(HMD)等所使用的用于进行位置识别的扫描装置上搭载有用于使扫描装置旋转的马达。关于以往的马达,在例如日本公开公报2009-124935号中有记载。在日本公开公报2009-124935号的马达中,具有转子轮毂、转子磁铁以及轴的转子部的重心位于比插入有套筒的基部的筒状收缩部靠轴向上部的位置。并且,通过将固定套筒和基部的粘接剂的贮存部的位置同样地设置到筒状光圈部的轴向上部来提高转子部的重心附近的部件之间的粘接强度。由此,能够提高马达的抗冲击性。

但是,在日本公开公报2009-124935号的马达中,比重大的转子部的重心位于马达的轴向上侧。由此,马达的旋转有可能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旋转驱动装置中使比重大的旋转部的重心位于介于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的上下的轴承之间,从而能够使马达的旋转稳定的装置。

本申请的例示的实用新型是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其包括:静止部,其具有定子;以及旋转部,其具有与所述定子对置的磁铁,并借助于轴承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部包括:轴,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第1转子轮毂部,其在所述轴的周围呈环状扩展;第2转子轮毂部,其被配置于比所述第1转子轮毂部靠下侧的位置,在所述轴的周围呈环状扩展;第1惯性部,其被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第1转子轮毂部上,且比重比所述第1转子轮毂部的比重大;以及第2惯性部,其被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第2转子轮毂部上,且比重比所述第2转子轮毂部的比重大,所述静止部包括:套筒部,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基部,其直接或间接支承所述套筒部,所述第1惯性部位于比所述基部靠上侧的位置,所述第2惯性部位于比所述基部靠下侧的位置,所述轴承部包括:上侧轴承部;以及下侧轴承部,其位于比所述上侧轴承部靠下侧的位置,所述旋转部的重心位于比所述上侧轴承部的上端靠下侧、且比所述下侧轴承部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基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比重大的惯性部,能够使旋转部的重心位于马达的中心附近。此外,通过使该重心位于介于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的上侧轴承部的上端与下侧轴承部的下端之间,从而能够使马达的旋转稳定。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和光源的立体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后述的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此外,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马达以光源侧作为上,对各个部件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并非意图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装置的使用时的方向。此外,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此外,在本申请中,“垂直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垂直的方向。

<1.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1A的纵剖视图。该旋转驱动装置1A用于使具有反射镜(其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旋转体旋转。如图1所示,旋转驱动装置1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借助于后述的轴承部23A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A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A为中心旋转。

静止部2A具有基部21A、定子22A、轴承部23A以及套筒部24A。

基部21A具有定子保持架211A和基部主体212A。定子保持架211A在外周面上保持定子22A。基部主体212A从定子保持架211A的下端部附近沿与中心轴线9A垂直的方向扩展。

轴承部23A具有上侧轴承部231A和下侧轴承部232A。下侧轴承部232A位于比上侧轴承部231A靠下侧的位置。

套筒部24A是在轴向上呈大致圆筒状延伸、在后述的轴31A的周围借助于轴承部23A将轴31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部件。套筒部24A被插入定子保持架211A的径向内侧,通过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定子保持架211A从而被支承。另外,套筒部24A可以被直接支承于定子保持架211A,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被间接支承于定子保持架221A。

旋转部3A具有轴31A、第1转子轮毂部331A、第2转子轮毂部332A、磁铁35A、第1惯性部361A以及第2惯性部362A。

轴31A是沿着中心轴线9A配置的圆柱状的部件。

第1转子轮毂部331A在轴31A的上端部附近的周围呈环状扩展。第2转子轮毂部332A被配置于比第1转子轮毂部331A靠下侧的位置,在轴31A的下端部附近的周围呈环状扩展。

磁铁35A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具有与定子22A径向对置的磁极面。

第1惯性部361A是比重比第1转子轮毂部331A的比重大的环状部件。第1惯性部361A位于比基部21A靠上侧的位置,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A。另外,第1惯性部361A可以直接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A,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部件被间接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A。第2惯性部362A是比重比第2转子轮毂部332A的比重大的环状部件。第2惯性部362A位于比基部21A靠下侧的位置,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A。另外,第2惯性部362A可以直接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A,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部件被间接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A。

旋转部3A的重心CA位于比上侧轴承部231A的上端靠下侧、且比下侧轴承部232A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如上所述,通过在旋转部3A的上部和下部配置比重大的第1惯性部361A和第2惯性部362A,能够使旋转部3A的重心CA位于旋转驱动装置1A的中心附近。由此,旋转驱动装置1A的旋转稳定。

<2.第2实施方式>

<2-1.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1和光源6的立体图。此外,图3是示出用包含中心轴线9的平面切断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1之后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该旋转驱动装置1是下述一种装置:一边使反射从光源6入射的入射光60的后述的反射镜旋转,一边将在该反射镜上被反射的反射光经由透镜射出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6设置于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但是,光源6也可以包含于旋转驱动装置1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驱动装置1具有旋转体80和支承旋转体80的马达10。旋转体80包括第1旋转体81和第2旋转体82。第1旋转体81具有将入射光60的一部分反射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的第1反射镜61。第2旋转体82具有将入射光60的另一部分反射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的第2反射镜62。

<2-2.马达的结构>

接下来,对上述马达10的更加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1的纵剖视图。此外,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1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4所示,马达10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相对于配置有旋转驱动装置1的壳体等(省略图示)相对静止。旋转部3借助于后述的轴承部2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基部21、定子22以及将后述的旋转部3的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23。

基部21在第1旋转体81与第2旋转体82之间沿与中心轴线9垂直的方向扩展。基部21具有定子保持架211和基部主体212。

基部主体212是支承定子保持架211的板状部件。基部主体212的材料使用例如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基部主体212从定子保持架211的周围朝向径向外侧扩展。在马达10的使用时,例如,基部主体212利用螺钉紧固等被固定于配置有旋转驱动装置1的壳体等上。另外,也可以在基部主体2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配置用于向马达10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板(省略图示)。

定子保持架211是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部件。定子保持架211的下端部被插入基部主体212的贯穿孔210内,并利用铆接而相对于基部主体212被固定。但是,定子保持架211相对于基部主体212的固定方法也可以是焊接等其他方法。此外,基部主体212与定子保持架211也可以是一体的部件。

定子22是具有定子铁芯41和多个线圈42的电枢。定子22位于比基部21的至少一部分靠上方的位置。定子铁芯41由例如使硅钢板等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定子铁芯41通过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定子保持架211的外周面从而被支承。此外,定子铁芯41具有圆环状铁芯背部411和从铁芯背部411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412。多个线圈42是卷绕于多个齿412的周围的导线的集合体。马达10的驱动电流从外部电源(省略图示)经由上述电路板和该导线被供给到线圈42。优选多个齿412和多个线圈42在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的周向上以大致相等间隔呈圆环状排列。

如图5所示,轴承部23具有套筒部24、第1盖251和第2盖252。

套筒部24在后述的轴31的周围在轴向上呈大致圆筒状延伸。套筒部24被插入定子保持架211的径向内侧,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定子保持架211。套筒部24的上端部位于比定子保持架211的上端部和定子22的上端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此外,套筒部24的下端部位于比定子保持架211的下端部和定子22的下端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另外,套筒部24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

第1盖251具有第1筒状部71和第1平板部72。第1筒状部71被固定于套筒部24的上端部附近,朝向上方呈大致圆筒状延伸。第1平板部72从第1筒状部71的上端部附近向径向内侧扩展。

第2盖252具有第2筒状部73和第2平板部74。第2筒状部73被固定于套筒部24的下端部附近,朝向下方呈大致圆筒状延伸。第2平板部74从第2筒状部73的下端部附近向径向内侧扩展。

关于轴承部23的结构,在后文详细阐述。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环状部32、转子轮毂部33、轭34、磁铁35以及惯性部36。

轴31是一种沿着中心轴线9配置、在套筒部24的径向内侧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轴31的材料使用例如不锈钢等金属。轴31的材料可以是强磁性或非磁性的。轴31的上端部比套筒部24和第1盖251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此外,轴31的下端部比套筒部24和第2盖252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的内周面241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上对置。此外,轴3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轴31的轴贯穿孔310。另外,轴31与后述的转子轮毂部33可以是单一部件。

另外,轴31的包括上端部在内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轴承部23靠上侧的位置。轴31的包括下端部在内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轴承部23靠下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借助于后述的转子轮毂部33将后述的惯性部36固定于轴31的上部和下部。因此,能够在马达10的旋转的同时,使上下的惯性部36旋转。因此,能够使马达10的旋转更加稳定。

环状部32具有第1环状部321和第2环状部322。第1环状部321是这样的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在比基部主体212靠上侧的位置被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且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此外,第2环状部322是这样的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在比基部主体212靠下侧的位置被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且在整周上向径向外侧突出。另外,轴31与环状部32可以是单一部件。

另外,第1环状部321的下部的外周面与套筒24上部的相对于轴向倾斜的上部倾斜面242在斜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此外,第2环状部322的上部的外周面与套筒24下部的相对于轴向倾斜的下部倾斜面243在斜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

此外,第1环状部3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第1盖251的第1筒状部71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此外,第2环状部322的下部的外周面与第2盖252的第2筒状部73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

转子轮毂部33具有第1转子轮毂部331和第2转子轮毂部332。第1转子轮毂部331从轴31的上端部的周缘部在轴31的周围朝向径向外侧呈环状扩展。第2转子轮毂部332被配置于比第1转子轮毂部331靠下侧的位置,并从轴31的下端部的周缘部在轴31的周围朝向径向外侧呈环状扩展。

转子轮毂部33的材料使用例如铝合金或强磁性或非磁性的不锈钢。轴31的上端部在比轴承部23靠上侧的位置上被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具体而言,轴31的上端部被压入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的径向内侧并沿轴向贯穿第1转子轮毂部331。此外,轴31的下端部在比轴承部23的靠下侧的位置上被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具体而言,轴31的下端部被压入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的径向内侧并沿轴向贯穿第2转子轮毂部332。在马达10的旋转时,轴31、第1转子轮毂部331、第2转子轮毂部332以及后述的惯性部36同时旋转。由此,能够使马达10的旋转稳定。

轭34是被固定于后述的磁铁35的径向外侧并保持磁铁35的圆筒状部件。在轭34的内周面上固定有磁铁35的外周面。轭34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地配置。轭34的上端部利用例如粘接剂或铆接被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的下部。轭34的材料使用铁等质量较大的磁性体。因此,能够使旋转部3的惯性力增加。其结果为,马达10的驱动时的旋转部3的姿势更加稳定。

磁铁35在轭34的内周面上利用例如粘接剂而被固定。本实施方式的磁铁35使用圆环状的永久磁铁。磁铁35是大致圆筒形状,位于定子22的径向外侧。磁铁35的内周面上在周向上被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此外,磁铁35的内周面与多个齿412的径向外侧的端面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上对置。但是,也可以使用多个磁铁来替代圆环状的磁铁35。在使用多个磁铁的情况下,只要以N极的磁极面和S极的磁极面在周向上交替排列的方式将多个磁铁配置于轭34的内周面即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磁铁35如上所述借助于轭34而间接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但是,磁铁35也可以不借助于轭34而直接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

惯性部36具有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第1惯性部361是固定于后述的第1旋转体81的下侧的环状部件。第2惯性部362是固定于后述的第2旋转体82的上侧的环状部件。第1惯性部361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的外周面。此外,第2惯性部362利用例如粘接剂被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的外周面。因此,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在马达10的驱动时与包括转子轮毂部33的旋转部3和旋转体80一起旋转。另外,第1惯性部361可以直接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部件间接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此外,第2惯性部362可以直接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部件间接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

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的材料使用例如不锈钢等金属。第1惯性部361的比重比第1转子轮毂部331和第1旋转体81的比重大。此外,第2惯性部362的比重比第2转子轮毂部332和第2旋转体82的比重大。因此,与没有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的情况相比,设置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的话,马达10的驱动时旋转部3的惯性力增加。因此,能够使旋转部3的姿势稳定。另外,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可以是树脂制成的。

另外,在该马达10中,第1惯性部361的下表面与在第1转子轮毂部331的下部沿径向扩展的第1凸缘部333的上表面接触。由此,第1惯性部361的轴向的位置稳定。此外,在该马达10中,在第1凸缘部333的上侧且第1旋转体81的下侧配置第1惯性部361。即,第1惯性部361被夹在第1转子轮毂部331与第1旋转体81之间。由此,第1惯性部361的轴向的位置更加稳定。此外,第2惯性部362的上表面与在第2转子轮毂部332的上部沿径向扩展的第2凸缘部334的下表面接触。由此,第2惯性部362的轴向的位置稳定。

此外,在该马达10中,在第2凸缘部334的下侧且第2旋转体82的上侧配置第2惯性部362。即,第2惯性部362被夹在第2转子轮毂部332与第2旋转体82之间。由此,第2惯性部362的轴向的位置更加稳定。这样,如果上下的惯性部36的轴向的位置稳定的话,则惯性部36的倾斜得到抑制。因此,马达10的驱动时旋转部3的姿势更加稳定。此外,第1惯性部361位于比基部21靠上侧的位置,第2惯性部362位于比基部21靠下侧的位置。由此,质量均衡地分布在旋转部3的上部和下部。因此,马达10的驱动时旋转部3的姿势更加稳定。

在上述这样的马达10中,经由上述电路板向线圈42提供驱动电流时,在多个齿412上产生磁通。而且,由于齿412与磁铁35之间的磁通的作用,在静止部2与旋转部3之间产生周向的转矩。其结果为,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固定于转子轮毂部33的惯性部36和支承于旋转部3的后述的旋转体80与旋转部3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2-3.轴承部的结构>

接下来,对轴承部2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包括套筒24、第1盖251以及第2盖252的静止部2与包括轴31、第1环状部321以及第2环状部322的旋转部3隔着间隙对置。此外,该间隙中存在有润滑油50。在马达10的旋转时,通过设置于套筒部24的内周面的动压槽,在润滑油50中产生流体动压。由此,旋转部3被从静止部2支承而能够稳定地旋转。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作为静止部2侧的部件的套筒部24、第1盖251和第2盖25、作为旋转部3侧的部件的轴31、第1环状部321以及第2环状部322,以及存在于该间隙中的润滑油50构成了轴承机构。

润滑油50使用例如多元醇酯系油或二酯系油。包括轴31、第1环状部321以及第2环状部322的旋转部3相对于具有套筒部24、第1盖251以及第2盖252的轴承部23,借助润滑油50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马达10的驱动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另外,润滑油50连续存在于第1环状部3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第1盖251的第1筒状部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第1环状部321的下部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上部的相对于轴向倾斜的上部倾斜面242之间的间隙、以及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上部的内周面241U之间的间隙中。此外,润滑油50连续存在于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下部的内周面241L之间的间隙、第2环状部322的上部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下部的相对于轴向倾斜的下部倾斜面243之间的间隙、以及第2环状部322的下部的外周面与第2盖252的第2筒状部7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但是,润滑油50在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24的内周面241之间的间隙中也可以不存在于轴向中央附近。

这样,轴承部23具有下述的所谓部分填充结构:润滑油50在静止部2与旋转部3相对置的该间隙中分开存在于2处以上的位置。润滑油50包括存在于马达10的比基部主体212靠上侧的位置的上侧润滑油501和存在于比基部主体212靠下侧的位置的下侧润滑油50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的中央部附近的内周面241M之间的间隙成为不存在有润滑油50的空间。

即,该轴承机构分开设置成上侧轴承部231和下侧轴承部232。上侧轴承部231由下述部分构成:静止部2侧的部件,其包括套筒部24的比基部主体212靠上侧的部位和第1盖251;旋转部3侧的部件,其包括轴31的比基部主体212靠上侧的部位和第1环状部321;以及上侧润滑油501。此外,下侧轴承部232由下述部分构成:静止部2侧的部件,其包括套筒部24的比基部主体212靠下侧的部位和第2盖252;旋转部3侧的部件,其包括轴31的比基部主体212靠下侧的部位和第2环状部322;以及下侧润滑油502。

此外,静止部2与上侧轴承部231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静止部2与后述的旋转体80的重心C在径向上重叠。由此,旋转驱动装置1能够更加稳定地旋转。但是,静止部2不是一定要与上侧轴承部231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即,静止部2也可以与下侧轴承部232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在该情况下,旋转体80的重心C进一步位于下方,由此,旋转驱动装置1能够更加稳定地旋转。

这样,基部主体212配置在上侧轴承部231和下侧轴承部232之间,在所述上侧轴承部231处,在至少一部分存在于比基部主体212靠上侧的间隙中的上侧润滑油501中产生流体动压,在所述下侧轴承部232处,在至少一部分存在于比基部主体212靠下侧的间隙中的下侧润滑油502中产生流体动压。由此,旋转部3的上部和下部被轴承部23均衡地支承。因此,在马达10的驱动时的旋转驱动装置1的姿势更加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部3的重心C位于比上侧轴承部231的上端231U靠下侧、且比下侧轴承部232的下端232L靠上侧的位置。如上所述,通过将比重较大的第1惯性部361和第2惯性部362配置于旋转部3的上部和下部,能够这样使旋转部3的重心C位于马达10的中心附近。由此,马达10的旋转稳定。此外,优选旋转部3的重心C位于比上侧轴承部231的下端231L靠下侧的位置。此外,优选旋转部3的重心C位于比下侧轴承部232的上端232U靠上侧的位置。由此,马达10的旋转更加稳定。

另外,轴承机构也可以具有下述的所谓完全填充结构:润滑油50连续存在于第1环状部3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第1盖251的第1筒状部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第1环状部321的下部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上部的相对于轴向倾斜的上部倾斜面242之间的间隙、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的内周面241之间的间隙、第2环状部322的上部的外周面与套筒部24下部的相对于轴向倾斜的下部倾斜面243之间的间隙、以及第2环状部322的下部的外周面与第2盖252的第2筒状部7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即连续存在于位于基部主体212的上侧和下侧的、静止部2与旋转部3相对置的间隙中。由此,即使在马达10旋转时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旋转部3与静止部2之间的接触。

另外,润滑油50的上侧的界面位于第1环状部3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第1盖251的第1筒状部7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与第1转子轮毂部331在径向上重叠。此外,润滑油50的下侧的界面位于第2环状部322的下部的外周面与第2盖252的第2筒状部7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与第2转子轮毂部332在径向上重叠。

此外,在润滑油50具有完全填充结构的情况下,上侧轴承部231和下侧轴承部232中,轴31的外周面与包括套筒部24的内周面241的静止部2的至少一部分隔着存在润滑油50的间隙(径向间隙)在径向上对置的径向轴承部233、与旋转部3的重心C在径向上重叠。由此,旋转驱动装置1能够更加稳定地旋转。

<2-4.旋转体的结构>

接下来,对旋转体8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回到图2和图3。旋转驱动装置1的上方配置有内置光源6的框架70。框架70被固定于配置有旋转驱动装置1的壳体等。从光源6射出沿着马达10的中心轴线9向下方行进的入射光60。

旋转体80具有第1旋转体81和第2旋转体82。第1旋转体81被支承于马达10的旋转部3的上端部,与旋转部3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第2旋转体82被支承于马达10的旋转部3的下端部,与旋转部3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第1旋转体81和第2旋转体82除了后述的第1反射镜61和第2反射镜62以外的材料使用例如树脂。

如图3所示,第1旋转体81的下表面810使用例如卡合或粘接剂等被固定于第1转子轮毂部331和第1惯性部361的上表面。第1旋转体81具有第1纵圆筒部811、第1反射镜61、第1横圆筒部812以及第1透镜813。

第1纵圆筒部811是与马达10的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地配置、并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状部位。第1纵圆筒部811的下端部与轴贯穿孔310的上端部在轴向上对置。即,第1纵圆筒部81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4与轴贯穿孔310在轴向上连续。第1纵圆筒部81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4和轴贯穿孔310成为光波导路。

第1反射镜6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心轴线9上比轴承部23靠上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反射镜61在第1纵圆筒部811的下端部与轴31的上端部之间被固定于构成第1旋转体81的树脂部件上。此外,第1反射镜61相对于轴向和后述的第1径向以45°倾斜。第1反射镜61是透射率和反射率大致相等的半反射镜。另外,第1反射镜61可以如上所述在比第1惯性部361靠上侧的位置借助于构成第1旋转体81的树脂部件而被间接固定于旋转部3从而被支承,也可以通过被直接固定于旋转部3从而被支承。

第1横圆筒部812是从第1纵圆筒部811的下端部附近向径向外侧(第1径向D1)延伸的圆筒状部件。第1横圆筒部812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5与第1纵圆筒部81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4呈直角连结。第1横圆筒部812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5与第1反射镜61在第1径向D1上重叠。

第1透镜813覆盖第1横圆筒部81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

从光源6射出的入射光60从第1纵圆筒部811的上方入射,在第1纵圆筒部81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4中沿着中心轴线9向下方行进。然后,入射光60中的一部分在第1反射镜61上被反射,入射光60中的另一部分透过第1反射镜61而进一步向下方行进。在第1反射镜61上被反射的第1反射光63在第1横圆筒部812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15中向第1径向D1行进,并经由第1透镜813被出射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

第2旋转体82的上表面820使用例如卡合或粘接剂等被固定于第2转子轮毂部332和第2惯性部362的下表面。第2旋转体82具有第2纵圆筒部821、第2反射镜62、第2横圆筒部822以及第2透镜(省略图示)。

第2纵圆筒部821是与马达10的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地配置、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状部位。第2纵圆筒部821的上端部与轴贯穿孔310的下端部在轴向上对置。即,第2纵圆筒部82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24与轴贯穿孔310在轴向上连续。第2纵圆筒部82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24成为光波导路。

第2反射镜6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心轴线9上比轴承部23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反射镜62在第2纵圆筒部821的上端部与轴31的下端部之间被固定于构成第2旋转体82的树脂部件上。此外,第2反射镜62相对于轴向以及后述的第2径向以45°倾斜。第2反射镜62使用全反射镜。另外,第2反射镜62如上所述通过在比第2惯性部362靠下侧的位置借助于构成第2旋转体82的树脂部件而被间接固定于旋转部3从而被支承,第2反射镜62也可以直接固定于旋转部3从而被支承。

第2横圆筒部822是从第2纵圆筒部821的上端部附近向径向外侧(第2径向D2)延伸的圆筒状部件。第2横圆筒部822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25与第2纵圆筒部821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24呈直角连结。第2横圆筒部822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25与第2反射镜62在第2径向D2上重叠。

第2透镜(省略图示)覆盖第2横圆筒部82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

如上所述,入射光60中的透过第1反射镜61的另一部分进一步向下方行进。然后,通过轴贯穿孔310的内侧并在第2反射镜62上被反射。此外,在第2反射镜62上被反射的第2反射光64在第2横圆筒部822的径向内侧的空腔825中向第2径向D2行进,经由第2透镜(省略图示)出射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

第1旋转体81的第1反射镜61和第2旋转体82的第2反射镜62一边与马达10的旋转部3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一边反射来自光源6的入射光60而将反射光射出到外部。入射光60的一部分通过轴贯穿孔310,从而能够使从1个光源6向1个方向入射的入射光在利用上下的旋转体80被反射的同时,旋转着射出到外部。由此,能够在大范围内高效地照射光。此外,能够使用1个光源6和1个马达10进行大范围的照射,在配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

另外,在第1旋转体81的第1反射镜61上反射的第1反射光63被射出到外部的第1径向D1与在第2旋转体82的第2反射镜62上反射的第2反射光64被射出到外部的第2径向D2彼此不同。由此,在马达10旋转时,通过使该2个方向的出射光产生到达照射对象物的时间差,来实现空间内的照射对象物的立体的位置识别。

另外,第1旋转体81的外周面816的反射率比第1反射镜61的表面的反射率低,第2旋转体82的外周面826的反射率比第2反射镜62的表面的反射率低。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光源6的入射光60发生漫反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旋转体81和第2旋转体8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由此,能够使用1个模具成型除了该第1反射镜61和第2反射镜62以外的树脂制的第1旋转体81和第2旋转体82,从而会降低成本。另外,第1旋转体81和第2旋转体82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例如,第2旋转体82的第2纵圆筒部821也可以是不具有径向内侧的空腔824的结构。

<3.变形例>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图6是一个变形例的旋转驱动装置1B的纵剖视图。在图6的例子中,在比基部21B靠轴向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处的、套筒部24B的内周面与轴31B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滚动轴承。马达10B的旋转部3B借助于作为滚动轴承的轴承部23B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B以中心轴线9B为中心旋转。

另外,也可以在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存在有滑动轴承等其他结构的轴承。

此外,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1中使用了磁铁35比定子22靠径向外侧的所谓外转子型的马达10。但是,也可以使用磁铁比定子靠径向内侧的所谓内转子型的马达。

此外,可以在马达的上下搭载叶轮或盘来替代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的旋转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装置用作使提供气流的风扇马达或盘旋转的主轴马达。

此外,关于各个部件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于本申请的各个图中所示的形状。此外,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个要素进行适当组合。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例如旋转驱动装置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