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656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绕组骨架的绕线及接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电机绕组骨架。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有技术的电机骨架的绕线技术为半自动的,接线技术大多全人工的,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微型电机绕组骨架,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以实现机械化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包括电机绕组骨架本体,所述的电机绕组骨架本体包括骨架、一对铜片端子及绕线部分,所述的骨架上设有两个小孔,所述的一对铜片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的两个小孔对应插入在所述的骨架上;所述的骨架为“工”字形结构,所述的骨架的中部设有绕线空间,所述的绕线部分绕置在所述的骨架的绕线空间内,所述的骨架的两端设有线槽,所述的绕线部分通过所述的线槽穿过所述的骨架并与所述的一对铜片端子的细头端连接。

上述的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其中,所述的骨架为塑料材质制成。

上述的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其中,所述的铜片端子压入所述的骨架上的小孔并折弯90度。

上述的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其中,所述的绕线部分为漆包铜线。

上述的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其中,所述的铜片端子由端子主体及连接粗头端构成,所述的端子主体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的连接粗头端连接在所述的端子主体的一端,所述的连接粗头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端子主体的宽度。

上述的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其中,所述的连接粗头端上设有开口孔,电源线的线头通过所述的开口孔插入所述的一对铜片端子并压紧。

上述的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其中,所述的骨架的底部设有贯穿孔,电源线通过所述的贯穿孔贯穿所述的骨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改变原有行业通用骨架结构,使其结构合理,更方便于机械化设备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型电机绕组骨架的配套铜端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微型电机绕组骨架,包括电机绕组骨架本体,所述的电机绕组骨架本体包括骨架1、一对铜片端子2及绕线部分3,所述的骨架1上设有两个小孔4,所述的一对铜片端子2分别通过所述的两个小孔4对应插入在所述的骨架1上;所述的骨架1为“工”字形结构,所述的骨架1的中部设有绕线空间,所述的绕线部分3绕置在所述的骨架1的绕线空间内,所述的骨架1的两端设有线槽6,所述的绕线部分3通过所述的线槽6穿过所述的骨架1并与所述的一对铜片端子2的细头端连接。

所述的骨架1为塑料材质制成,具有绝缘的效果。

所述的铜片端子2压入所述的骨架1上的小孔4并折弯90度。

所述的绕线部分3为漆包铜线,具有绝缘的效果。

所述的铜片端子2由端子主体8及连接粗头端10构成,所述的端子主体8为长条状结构,所述的连接粗头端10连接在所述的端子主体8的一端,所述的连接粗头端10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端子主体8的宽度。

所述的连接粗头端10上设有开口孔9,电源线的线头通过所述的开口孔9插入所述的一对铜片端子2,并通过设备压紧。

所述的骨架1的底部设有贯穿孔7,电源线通过所述的贯穿孔7贯穿所述的骨架1的底部。

使用时,将铜片端子2用自动设备插入电机绕组骨架本体的小孔4,然后向上折弯90度。用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漆包铜线3的两端经过线槽6再缠绕在骨架1处,骨架1处高温浸锡,将电源线的线头插入铜片端子2的开口孔9中,用设备压紧铜片端子2的连接粗头端10处,将电源线另一端穿出贯穿孔7。

本实用新型节省人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两端”、“宽度”、“一端”、“底部”、“内”、“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插入”、“连接”、“绕置”、“贯穿”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变原有行业通用骨架结构,使其结构合理,更方便于机械化设备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