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引线的调整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引线的调整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引线的调整结构,所述压缩机(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定子(12),所述壳体(11)设置有接线柱(131),其特征在于:

包括引线(2)和调整部件(3);

所述引线(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子(12)和所述接线柱(131)连接,所述调整部件(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所述引线(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之间形成弧线,以调整所述引线(2)在所述接线柱(131)和所述定子(12)之间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2)上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当所述引线(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时,所述第一卡接部(21)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通孔(31)上,当所述引线(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2)时,所述第二卡接部(22)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二通孔(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2)均为设置在所述引线(2)外表面的圆环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卡接部(21)相互间隔排布;

和/或,所述第二卡接部(2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卡接部(22)相互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1)包括顶盖(13),所述接线柱(131)设置在所述顶盖(13)上,所述定子(12)具有正对所述顶盖(13)的上端面(121);

所述调整部件(3)具有第一端(33)和第二端(34),所述调整部件(3)通过所述第一端(33)连接在所述上端面(121)上,第二端(34)向所述顶盖(13)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33)设置有抵接部(331),所述抵接部(331)上具有能够压贴在所述上端面(121)上的抵接面(332),使所述调整部件(3)通过所述抵接部(331)抵接在所述上端面(1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定子(12)的轴线方向上,所述上端面(121)与所述顶盖(13)外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所述调整部件(3)在沿所述定子(12)轴向距离所述上端面(121)的最远距离为h1,其中1/2H≤h1≤2/3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定子(12)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调整部件(3)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其中h2≥3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件(3)具有从所述第一端(33)向所述第二端(34)沿弧线延伸的内凹面(35)和外凸面(36),所述内凹面(35)和所述外凸面(36)相对设置,使所述调整部件(3)为扇环形;

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均贯通所述内凹面(35)和所述外凸面(36),并沿所述内凹面(35)或所述外凸面(36)的弧线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并在所述外凸面(36)侧形成弧线,该弧线的长度为L1;

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在所述外凸面(36)上形成的弧线长度为L2,其中L1的长度为L2+5mm至L2+40m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3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一通孔(31)沿所述内凹面(35)或所述外凸面(36)的弧线延伸方向分隔排布;

和/或,所述第二通孔(3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通孔(32)沿所述内凹面(35)或所述外凸面(36)的弧线延伸方向分隔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凸面(36)上设置有沿所述外凸面(36)弧线方向延伸的凹槽(37),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均设置在所述凹槽(37)内。

13.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引线的调整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