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0564阅读:1773来源:国知局
转子铁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铁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子铁芯制作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1、对于铸铝/铜转子来说,通过将硅钢片叠压在工装上进行铸造的方式来固定硅钢片,形成转子铁芯;2、对于永磁电机的转子铁芯来说,则一般通过焊接硅钢片外圆、或在硅钢片上模冲自扣点进行扣压、或在硅钢片上穿铆钉进行铆接、或使用特殊的胶合剂进行胶接来完成转子铁芯的制作。

其中,永磁电机的转子铁芯的制作尤其麻烦,特别是在转子铁芯上需要有扇叶加强散热时更加麻烦,需要专门制作扇叶,并将扇叶和转子铁芯以铆接、或胶接、或焊接、或其他的附加结构来进行连接。这种方式生产转子铁芯不仅存在结构复杂、不利于产品结构的简化、加工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存在虚焊、过焊穿孔、脱胶、模冲自扣点破坏部件强度等可能影响整体产品上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最终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转子铁芯,通过固定条穿过硅钢片上的固定槽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不仅固定稳定可靠,也使整体结构简单,并大大地简化了加工工序;进一步来说,固定条在叠压的硅钢片的两端具有延伸段,并在超出硅钢片叠压高度的两端发生扭转,固定条扭转,不仅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也能形成转子铁芯的扇叶部分,用于电机散热,简化了转子铁芯的结构,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降低了制造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转子铁芯,包括复数片叠压的相同结构的硅钢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条固定条,每片所述硅钢片上都设置复数条固定槽,所述固定条依次穿过相应的所述固定槽,使各片所述硅钢片叠压,所述固定条的两端分别在叠压硅钢片的两端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扭转一定角度,对叠压的所述硅钢片形成固定。通过固定条穿过硅钢片上的固定槽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不仅固定稳定可靠,也使整体结构简单,并大大地简化了加工工序。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铆接、或胶接、或焊接、或其他的附加结构来进行连接存在的弊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延伸段周向扭转一定角度形成扇叶。固定条在叠压的硅钢片的两端具有延伸段,并在超出硅钢片叠压高度的两端发生扭转,固定条扭转,不仅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也能形成转子铁芯的扇叶部分,用于电机散热,简化了转子铁芯的结构,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降低了制造生产成本。

所述固定条两端分别设置横向的割裂槽,所述割裂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固定条的宽度,两所述割裂槽之间的间距为叠压硅钢片的高度,使所述割裂槽紧贴叠压的所述硅钢片的两端的端面,所述延伸段扭转的部位为所述割裂槽穿过的部位,为扭转段。割裂槽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延伸段进行扭转,并且不破坏固定条的整体性以及强度。

固定条超出硅钢片叠压高度的两端的长度(即延伸段的长度)可以是任意的,发生的扭转角度α也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以及散热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装配时,插入固定条完成硅钢片叠压,沿着割裂槽横向扭转扭转段,使扭转段与固定条主体部分的端部形成夹角,扭转段的内沿压在硅钢片的表面,从而保证转子铁芯的固定。

所述固定条为固定薄板,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条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槽呈中心对称。固定条优选横截面为矩形的薄板条,和固定槽的大小相吻合,在插入固定槽时,对叠压的硅钢片起到定位对齐作用。

所述的固定槽周向均布或者径向均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通过固定条穿过硅钢片上的固定槽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不仅固定稳定可靠,也使整体结构简单,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2、固定条在叠压的硅钢片的两端具有延伸段,并在超出硅钢片叠压高度的两端发生扭转,固定条扭转,不仅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也能形成转子铁芯的扇叶部分,用于电机散热。3、简化了转子铁芯的结构,也降低了制造生产成本。4、简化了加工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子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铁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硅钢片叠压状态的结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俯视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种转子铁芯的俯视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固定条的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扭转段扭转后的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图1-图7所示,转子铁芯,包括复数片叠压的相同结构的硅钢片1,还包括复数条固定条2,每片所述硅钢片上都设置复数条固定槽3,所述固定条依次穿过相应的所述固定槽,使各片所述硅钢片叠压,所述固定条的两端分别在叠压硅钢片的两端具有延伸段21,所述延伸段扭转一定角度,对叠压的所述硅钢片形成固定。所述的固定槽3周向均布(如图4所示)或者径向均布(如图5所示)。

通过固定条2穿过硅钢片1上的固定槽3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不仅固定稳定可靠,也使整体结构简单,并大大地简化了加工工序。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铆接、或胶接、或焊接、或其他的附加结构来进行连接存在的弊端。

所述延伸段21周向扭转一定角度形成扇叶22。固定条在叠压的硅钢片的两端具有延伸段,并在超出硅钢片叠压高度的两端发生扭转,固定条扭转,不仅固定叠压的硅钢片,也能形成转子铁芯的扇叶部分,用于电机散热,简化了转子铁芯的结构,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降低了制造生产成本。

所述固定条两端分别设置横向的割裂槽23,所述割裂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固定条的宽度,两所述割裂槽之间的间距为叠压硅钢片的高度,使所述割裂槽紧贴叠压的所述硅钢片的两端的端面,所述延伸段扭转的部位为所述割裂槽穿过的部位,为扭转段24。割裂槽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延伸段进行扭转,并且不破坏固定条的整体性以及强度。

固定条超出硅钢片叠压高度的两端的长度(即延伸段的长度)可以是任意的,发生的扭转角度α也可以是任意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扭转角度α的大小就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以及散热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生产加工时,硅钢片1上预置有固定槽3,硅钢片1上叠压成一定高度后,插入固定条完成硅钢片叠压,沿着割裂槽横向扭转扭转段,使扭转段与固定条主体部分的端部形成夹角,扭转段的内沿24-1压在硅钢片的表面,从而保证转子铁芯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