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功动态补偿调节器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245发布日期:2018-08-08 00:1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无功动态补偿调节器机壳。



背景技术:

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无功功率是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例如,电动机中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用电设备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这些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例如动态补偿调节器,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

现有的动态补偿调节器机壳呈上下扣合而成,如专利号ZL2004201508249公开的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调节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片、电路板、晶闸管等,以使得结构紧凑。然而,随着动态补偿调节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于使用的用途各种各样,相应的动态补偿调节器的壳体也就呈现多样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壳座上端伸入上壳体导向槽的深度来改变调节器机壳的容积,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提供一种无功动态补偿调节器机壳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功动态补偿调节器机壳,包括

壳座,所述的壳座上开设有通风孔,

上壳体,所述的上壳体连接在壳座的上方,

壳盖,所述的壳盖可拆卸地连接在上壳体的上端,所述的壳盖上开设有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内活动连接有密封板,

底座,所述的底座安装在壳座的底部,所述的底座上相对于通风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的底座内还安装有风机,所述的风机正对着通槽。

进一步:所述的上壳体的下端开设有与壳座上端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的壳座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上壳体的导向槽内,所述的上壳体下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穿过螺纹孔与壳座相连。

又进一步:所述的密封板通过转轴连接在通风槽内,所述的壳盖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转轴的一端穿过壳盖活动连接在一侧的连接座上,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连接座并与其活动连接。

再进一步:的通风槽是由上下矩形槽体和连接在上下矩形槽体之间的弧形槽体所组成,所述的密封板活动连接在弧形槽体内,所述的密封板的宽度大于上下矩形槽体的宽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壳座上端伸入上壳体导向槽的深度来改变调节器机壳的容积,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功动态补偿调节器机壳,包括壳座2、上壳体1、壳盖3和底座4,所述的壳座2上开设有通风孔7,所述的上壳体1连接在壳座2的上方,所述的壳盖3可拆卸地连接在上壳体1的上端,所述的壳盖3上开设有通风槽12,所述的通风槽12内活动连接有密封板11,所述的底座4安装在壳座2的底部,所述的底座4上相对于通风孔7的位置开设有通槽8,所述的底座4内还安装有风机5,所述的风机5正对着通槽8,本设计通过设置风机5来提高调节器的散热性能,并且其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如图1所示的上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与壳座2上端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的壳座2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上壳体1的导向槽内,所述的上壳体1下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6,所述的顶紧螺栓6穿过螺纹孔与壳座2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壳座上端伸入上壳体导向槽的深度来改变调节器机壳的容积,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如图2所示的密封板11通过转轴10连接在通风槽12内,所述的壳盖3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座9,所述的转轴10的一端穿过壳盖3活动连接在一侧的连接座9上,所述的转轴10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连接座9并与其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旋转转轴10来带动密封板11进行旋转,从而利用密封板11对通风槽12进行密封,防止粉尘进入调节器内。

如图1所示的通风槽12是由上下矩形槽体和连接在上下矩形槽体之间的弧形槽体所组成,所述的密封板11活动连接在弧形槽体内,所述的密封板11的宽度大于上下矩形槽体的宽度,通过采用此设计起到了更换的密封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