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6362发布日期:2018-12-08 06:1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绕线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均为左、右双绕线工位的绕线机,左、右双绕线工位需要两套固定半铁芯定子的工装夹具和左右两套绕线机构,因此现有的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生产成本较高,横向体积大、占用面积大,且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前后导线挡板上的绕线开口为闭合的开孔,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只有前后移动和旋转,半铁芯定子无法上升移出绕线机的前、后导线挡板,无法实现缠线。

因此现有的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不具有处理线条尾端的功能(即将线条尾端缠绕在定子的缠线顶针上)因此现有的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所生产的半铁芯定子的,仍需要人工将线条尾端缠绕在定子的缠线顶针上,但是人工缠线质量不稳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面积小的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包括机架、线条张力器、绕线机构、导线挡板机构以及定子夹具机构。

所述线条张力器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机架的后侧,用于张紧线条,并将线条输送给绕线机构。

所述绕线机构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机架的前侧,具有上绕线工位和下绕线工位,包括上绕线转轴和下绕线转轴,上、下绕线转轴一上一下水平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将线条缠绕在半铁芯定子的多个线槽上。

所述导线挡板机构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机架的前侧,用于引导线条缠绕在半铁芯定子的多个线槽上。

所述定子夹具机构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机架的前侧,用于夹紧半铁芯定子,并驱动半铁芯定子作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旋转运动以及升降移动,以将其输送至导线挡板机构上,以便绕线机构对半铁芯定子的线槽进行绕线,以及绕线结束后,用于驱动半铁芯定子上升和前后左右移动,以使半铁芯定子的顶针螺旋缠绕线条尾端。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主机座、绕线电机、上绕线转轴以及下绕线转轴,所述上、下绕线转轴一上一下水平转动设置在主机座上,所述绕线电机与上、下绕线转轴的后端驱动连接,所述上、下绕线转轴上设有绕线飞叉,绕线飞叉位于主机座的前侧,所述绕线飞叉的端部设有绕线针,以构成上绕线工位和下绕线工位。

所述上、下绕线转轴的后端延伸至主机座的后侧,所述上、下绕线转轴的后端设有从动轮,所述绕线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张紧轮。

所述导线挡板机构包括后导线挡板和前导线挡板,所述后导线挡板转动连接于上、下绕线转轴的前端,所述前导线挡板设于后导线挡板的前侧,所述前导线挡板与后导线挡板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上设有绕线开口,所述前导线挡板与后导线挡板前后相离设置,以在前、后导线挡板之间形成一竖直的绕线缝,绕线缝连通前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和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

所述主机座的前侧设有前挡板支撑架,所述前挡板支撑架呈┤状,前挡板支撑架位于上绕线转轴的绕线飞叉与下绕线转轴的绕线飞叉之间,前挡板支撑架的上、下两端设有所述前导线挡板。前挡板支撑架的上端的前导线挡板与上绕线转轴的后导线挡板配合,构成上绕线工位,前挡板支撑架的下端的前导线挡板与下绕线转轴的后导线挡板配合,构成下绕线工位。

所述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的顶部敞开,且开口朝上。

所述绕线开口呈u型状且开口朝上,所述前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与后导线挡板上的绕线开口重合,从而使得半铁芯定子能够往上移出绕线开口,方便半铁芯定子的缠线顶针缠绕线条尾端。

所述绕线飞叉呈匚状,绕线飞叉的中心设置在对应的绕线转轴上。

所述前导线挡板的形状、大小和后导线挡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所述前导线挡板上设有第一磁块,所述后导线挡板上对应第一磁块的位置设有第二磁块,由于后导线挡板是转动连接于绕线转轴上,因此后导线挡板容易自由转动,但是由于受前导线挡板的第一磁块的磁力作用,从而使得前、后导线挡板前后相互吸引,后导线挡板不容易自由转动,从而保持前、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对齐且同时朝上。

所述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的左、右两侧和或/底部设有所述磁块,从而使得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能更好地对齐、后导线挡板的位置固定更加稳定。

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分别隐藏设置在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上,从而避免磁块影响绕线机构绕线。

所述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在对应绕线缝的侧壁上设有防刮线圆弧面,从而避免绕线时,前、后导线挡板锐利的边缘会刮伤或割断线条。

所述绕线针与绕线缝对齐。

所述定子夹具机构包括前后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前后移动板、左右移动板、升降旋转轴组件以及夹具支撑架,前后移动板沿机架的前后方向水平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前后移动电机设于机架上并与前后移动板丝杆传动连接,左右移动板沿机架的左右方向水平滑动设置在前后移动板上,所述左右移动电机设于前后移动板上并与左右移动板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旋转轴组件设置在左右移动板上,所述夹具支撑架转动设于左右移动板的顶面。

所述升降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升降电机、升降旋转轴、丝杆螺母以及花键套,所述升降旋转轴竖直转动设置在左右移动板上,所述丝杆螺母与升降旋转轴螺纹连接,所述花键套与升降旋转轴花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花键套转动,所述升降电机驱动丝杆螺母转动,所述升降旋转轴的上端与夹具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支撑架上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定子夹具组件。

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花键套驱动升降旋转轴转动,升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驱动升降旋转轴升降,从而使得升降旋转轴可以同时作升降移动和旋转运动,升降旋转轴在升降移动时,可以同时作旋转运动。

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通过第一皮带机构与花键套驱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第二皮带机构与花键套驱动连接。第一皮带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一皮带,第二皮带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

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花键套上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丝杆螺母上设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

前后移动板上对应升降旋转轴设有第一让位长孔,第一让位长孔沿机架的左右方向设置,升降旋转轴向下穿过第一让位长孔,所述花键套固定连接在左右移动板上。当升降旋转轴沿机架的左右方向滑动,升降旋转轴在第一让位长孔内滑动,所述前后移动板不会对升降旋转轴产生干涉。

所述机架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前后移动电机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对应升降旋转轴设有第二让位长孔,第二让位长孔沿机架的前后方向设置,升降旋转轴向下穿过第二让位长孔,所述安装板沿机架的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前后移动板设于第一滑块上。当升降旋转轴沿机架的前后方向滑动,升降旋转轴在第二让位长孔内滑动,所述安装板不会对升降旋转轴产生干涉。

所述前后移动板沿机架的左右方向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左右移动板设于第二滑块上。

所述前后移动电机通过第一丝杆传动副与前后移动板驱动连接,前后移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丝杆传动副的第一丝杆连接,第一丝杆传动副的螺母块设于前后移动板上。

所述左右移动电机通过第二丝杆传动副与左右移动板驱动连接,左右移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丝杆传动副的第二丝杆连接,第二丝杆传动副的螺母块设于左右移动板上。

所述定子夹具组件包括夹紧座、夹紧滑块、滑动轴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夹紧座上设有夹紧滑槽,夹紧滑块水平滑动设置在夹紧滑槽内,夹紧滑槽的一端设有夹紧槽口,所述夹紧滑块上设有第一导向斜槽,所述夹紧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导向直槽,第一导向斜槽与第二导向直槽的位置对应,所述滑动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夹紧座上,所述滑动轴由内往外依次穿过第二导向直槽和第一导向斜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滑动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夹紧座或夹具支撑架上。本发明的复位弹簧推动滑动轴竖直向下滑动,滑动轴带动夹紧滑块向夹紧槽口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夹紧半铁芯定子。工人拆装半铁芯定子时,可以往夹紧槽口相反的方向推动夹紧滑块(滑动轴竖直向上滑动,复位弹簧被压缩),以使夹紧滑块脱离半铁芯定子,因此,本发明的半铁芯定子拆装方便,且固定牢靠。

所述夹具支撑架上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夹具夹紧口,所述夹具夹紧口设有所述定子夹具组件,所述夹具夹紧口旁设有用于锁定定子夹具组件的夹具锁定部件,所述夹具锁定部件包括锁定气缸和锁定杠杠,所述锁定气缸的气缸杆与锁定杠杠的一端连接,锁定杠杠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夹具支撑架上,所述锁定杠杠的另一端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上设有锁定口,所述锁定气缸向上推动锁定杠杠,所述锁定块的锁定口向下伸入夹具夹紧口内,锁定口扣住夹紧座。本发明可通过控制锁定气缸的气缸杆收缩,而抬起锁定块,从而解锁定子夹具组件,工人便可更换定子夹具组件。因此,本发明的定子夹具组件拆装、更换方便,且固定牢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的机架将双绕线工位设置为上、下绕线工位,上、下绕线工位共用绕线电机和定子夹具机构,因此本发明生产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面积小。

(二)本发明通过前后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旋转电机、升降电机来驱动半铁芯定子作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旋转运动以及升降移动,进而实现4轴联动,从而使得夹具支撑架上的半铁芯定子移动至前、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处,并使半铁芯定子对准绕线开口插入,以使半铁芯定子的线槽每次都与绕线缝对齐,以便针式绕线机对其上的所有线槽进行准确绕线。

(三)另外,本发明将前、后导线挡板上的绕线开口的顶部设置成敞开状,以便半铁芯定子能够往上上升,绕线机能对线条尾端进行螺旋缠线,将线条螺旋缠绕在半铁芯定子的缠线顶针上,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缠线,缠线质量好、稳定,生产效率。

(四)而且,本发明的半铁芯定子,通过定子夹具组件自动夹紧,半铁芯定子拆装十分方便。

(五)更有的是,本发明的定子夹具组件是通过锁定气缸锁定在夹具支撑架上的,因此,本发明的定子夹具组件的拆装更换也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隐藏左右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定子夹具机构隐藏左右移动板、夹具支撑架以及定子夹具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隐藏升降旋转轴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升降旋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夹具支撑架和定子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导线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前、后导线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绕线原理图。

图16是本发明对半铁芯定子绕线的整个绕线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16所示,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包括机架1、线条张力器5、绕线机构2、导线挡板机构4以及定子夹具机构3。

所述线条张力器5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机架1的后侧,用于张紧线条,并将线条输送给绕线机构2。

所述绕线机构2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机架1的前侧,具有上绕线工位21和下绕线工位22,包括上绕线转轴和下绕线转轴,上、下绕线转轴一上一下水平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将线条缠绕在半铁芯定子5的多个线槽上。

所述导线挡板机构4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机架1的前侧,用于引导线条缠绕在半铁芯定子5的多个线槽上。

所述定子夹具机构3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机架1的前侧,用于夹紧半铁芯定子5,并驱动半铁芯定子5作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旋转运动以及升降移动,以将其输送至导线挡板机构4上,以便绕线机构对半铁芯定子5的线槽进行绕线,以及绕线结束后,用于驱动半铁芯定子5上升和前后左右移动,以使半铁芯定子5的缠线顶针螺旋缠绕线条的尾端。

作为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绕线机构2包括主机座20、绕线电机23、上绕线转轴24以及下绕线转轴25,所述上、下绕线转轴24、25一上一下水平转动设置在主机座20上,所述绕线电机23与上、下绕线转轴24、25的后端驱动连接,所述上、下绕线转轴24、25上分别设有上绕线飞叉243和下绕线飞叉253,上绕线飞叉243和下绕线飞叉253位于主机座20的前侧,所述上绕线飞叉243和下绕线飞叉253的端部设有绕线针255,以构成上绕线工位21和下绕线工位22。

所述上、下绕线转轴24、25的后端延伸至主机座20的后侧,所述上、下绕线转轴24、25的后端设有从动轮256,所述绕线电机23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轮257,所述主动轮257与从动轮256之间通过皮带258或链条传动连接,主动轮257与从动轮256之间设有张紧轮259。

所述导线挡板机构4包括第一后导线挡板241、第一前导线挡板242、第二前导线挡板252和第二后导线挡板251,所述第一后导线挡板241转动连接于上绕线转轴24的前端,所述第一前导线挡板设于第一后导线挡板的前侧,所述第二后导线挡板251转动连接于下绕线转轴25的前端,所述第二前导线挡板设于第二后导线挡板的前侧,所述主机座20的前侧设有前挡板支撑架26,所述前挡板支撑架26呈┤状,所述第一前导线挡板242、第二前导线挡板252分别设置在前挡板支撑架26的上、下端。

所述第一前导线挡板242与第一后导线挡板24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前导线挡板252与第二后导线挡板25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和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上设有绕线开口247,所述第一前导线挡板242与第一后导线挡板241前后相离设置,以在第一前导线挡板242、第一后导线挡板241之间形成一竖直的第一绕线缝240,第一绕线缝240连通第一前导线挡板242的绕线开口247和第一后导线挡板241的绕线开口247,从而构成上绕线工位21。

所述上、下绕线转轴的前端转动设有后挡板支撑架2460,后导线挡板设于后挡板支撑架2460上。

所述第二前导线挡板252与第二后导线挡板251前后相离设置,以在第二前导线挡板252、第二后导线挡板251之间形成一竖直的第二绕线缝250,第二绕线缝250连通第二前导线挡板252的绕线开口247和第二后导线挡板251的绕线开口247,从而构成下绕线工位22。

所述前挡板支撑架26位于上绕线转轴24的上绕线飞叉243与下绕线转轴25的下绕线飞叉253之间。

所述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的顶部敞开,且开口朝上。

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和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的绕线开口247呈u型状且开口朝上,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的绕线开口247与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上的绕线开口247重合,从而使得半铁芯定子5能够往上移出绕线开口247,方便半铁芯定子5的缠线缠线顶针缠绕线条尾端。

所述上、下绕线飞叉243、253呈匚状,上、下绕线飞叉的中心分别设置在上、下绕线转轴上。

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的形状、大小和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上设有第一磁块245,所述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上对应第一磁块245的位置设有第二磁块246,由于后导线挡板是转动连接于绕线转轴上,因此后导线挡板容易自由转动,但是由于受前导线挡板的第一磁块的磁力作用,从而使得前、后导线挡板前后相互吸引,后导线挡板不容易自由转动,从而保持前、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对齐且同时朝上。

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和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的左、右两侧和或/底部设有所述磁块,从而使得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能更好地对准、后导线挡板的位置固定更加稳定。

所述第一磁块245和第二磁块246分别隐藏设置在前导线挡板和后导线挡板上,从而避免磁块影响绕线机构2绕线。

所述第一、第二前导线挡板242、252和第一、第二后导线挡板241、251在对应绕线缝的侧壁上设有防刮线圆弧面248,从而避免绕线时,前、后导线挡板锐利的边缘会刮伤或割断线条。

所述上绕线叉臂的绕线针255的位置与第一绕线缝的位置对齐。

所述下绕线叉臂的绕线针255的位置与第二绕线缝的位置对齐。

作为本发明更详细的技术方案。

所述定子夹具机构3包括前后移动电机31、左右移动电机32、前后移动板33、左右移动板34、升降旋转轴组件30以及夹具支撑架35,前后移动板33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水平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前后移动电机31设于机架1上并与前后移动板33丝杆传动连接,左右移动板34和沿机架1的左右方向水平滑动设置在前后移动板33上,所述左右移动电机32设于前后移动板33上并与左右移动板34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旋转轴组件30设置在左右移动板34的底面,所述夹具支撑架转动设于左右移动板的顶面,所述升降旋转轴组件30的上端向上穿过左右移动板34并与夹具支撑架35固定连接,所述在夹具支撑架35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定子夹具组件36。

所述升降旋转轴组件30包括旋转电机37、升降电机38、升降旋转轴301、丝杆螺母302、花键套303以及支撑台388,所述升降旋转轴301竖直转动设置在左右移动板上,所述升降旋转轴301上设有外花键和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外花键的下方,所述丝杆螺母302套设升降旋转轴301上并与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花键套303套设于升降旋转轴301上并与外花键啮合,所述旋转电机37设于左右移动板上并与花键套303驱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38设于左右移动板上并与丝杆螺母302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旋转轴301的上端向上穿过左右移动板34并与夹具支撑架3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花键套驱动升降旋转轴转动,升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驱动升降旋转轴升降,从而使得升降旋转轴可以同时作升降移动和旋转运动,升降旋转轴在升降移动时,可以同时作旋转运动。

所述支撑台388连接于左右移动板底面并位于前后移动板的下方,所述丝杆螺母302、花键套303以及升降旋转轴301转动设置于支撑台388上,所述支撑台388左右滑动设置在第二让位通孔311内。

所述旋转电机37的电机轴通过第一皮带机构与花键套303驱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38的电机轴通过第二皮带机构与花键套303驱动连接。第一皮带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307、第二皮带轮308以及第一皮带309,第二皮带机构包括第三皮带轮305、第四皮带轮304以及第二皮带306。

所述旋转电机37的电机轴上设有所述第一皮带轮307,所述花键套303上设有所述第二皮带轮308,所述第一皮带轮307和第二皮带轮308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皮带309,所述升降电机38的电机轴上设有所述第三皮带轮305,所述丝杆螺母302上设有所述第四皮带轮304,所述第三皮带轮305和第四皮带轮304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皮带306。

前后移动板33上对应升降旋转轴301组件30设有第一让位长孔330,第一让位长孔330沿机架1的左右方向设置,升降旋转轴301向下穿过第一让位长孔330,所述花键套303固定连接在左右移动板34上。

作为本发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机架1上设有安装板310,所述前后移动电机31设于安装板310上,所述安装板对应升降旋转轴301组件30设有第二让位长孔311,第二让位长孔311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设置,升降旋转轴301向下穿过第二让位长孔311,所述安装板沿机架1的前后方向设有第一滑轨312,第一滑轨312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313,所述前后移动板33设于第一滑块313上。

所述前后移动板33沿机架1的左右方向设有第二滑轨314,第二滑轨314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315,所述左右移动板34设于第二滑块315上。

所述前后移动电机31通过第一丝杆传动副与前后移动板33驱动连接,前后移动电机31的电机轴与第一丝杆传动副的第一丝杆连接,第一丝杆传动副的螺母块设于前后移动板33上。

所述左右移动电机32通过第二丝杆传动副316与左右移动板34驱动连接,左右移动电机32的电机轴与第二丝杆传动副316的第二丝杆317连接,第二丝杆传动副316的螺母块318设于左右移动板34上。

所述定子夹具组件36包括夹紧座361、夹紧滑块362、滑动轴363、复位弹簧364以及夹具锁定部件365,所述夹紧座361上设有夹紧滑槽366,夹紧滑块362水平滑动设置在夹紧滑槽366内,夹紧滑槽366的一端设有夹紧槽口369,所述夹紧滑块362上设有第一导向斜槽367,所述夹紧座36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导向直槽368,第一导向斜槽367与第二导向直槽368的位置对应,所述滑动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夹紧座上,所述滑动轴363由内往外依次穿过第二导向直槽368和第一导向斜槽367,所述复位弹簧364的下端抵接在滑动轴363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夹紧座或夹具支撑架上。第一导向斜槽367与第二导向直槽368配合引导夹紧滑块362在夹紧座361上前后移动,以使得夹紧滑块362锁定而夹紧半铁芯定子5或解锁而松开半铁芯定子5。一般状态下,由于复位弹簧364的弹力作用,滑动轴363向下移动,从而驱动夹紧滑块362往夹紧槽口369方向移动,以夹住半铁芯定子5。当工人想拆下半铁芯定子5时,工人可往相反方向推动夹紧滑块362,滑动轴363克服复位弹簧364的弹力上升,夹紧滑块362松开夹紧半铁芯定子5。

所述夹具支撑架35上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两个夹具夹紧口351,所述夹具夹紧口351呈燕尾槽状,所述夹紧座361的底部呈燕尾状,所述夹具夹紧口351设有所述定子夹具组件36,所述夹具夹紧口旁设有用于锁定定子夹具组件的夹具锁定部件365,所述夹具锁定部件365包括锁定气缸352和锁定杠杠353,所述锁定气缸352的气缸杆与锁定杠杠353的一端连接,锁定杠杠35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夹具支撑架35上,所述锁定杠杠353的另一端设有锁定块354,所述锁定块354上设有呈楔型状的锁定口355,所述锁定气缸向上推动锁定杠杠,所述锁定块的锁定口向下伸入夹具夹紧口内,锁定口扣住夹紧座的底部。

本发明可针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半铁芯定子5而更换定子夹具组件,本发明可通过控制锁定气缸的气缸杆收缩,而抬起锁定块,从而解锁定子夹具组件36,工人便可更换定子夹具组件3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是用于为半圆状的半铁芯定子55的多个线槽绕线的。

本发明根据半铁芯定子55的线槽51的数量等分半圆180°,计算出等分角度为b,例如线槽数量为8个时,等分角度为23°相邻的两个线槽之间的角度为23°,同时也根据线槽51的大小、宽度设计出对称偏摆角度a(以线槽的槽口中心线为对称偏摆中心线l)。本发明以半铁芯定子5的圆心为分度中心,以半铁芯定子5线槽槽口为绕线中心,对称偏摆角度a以绕线中心ro计算。

本发明工作前,工人或机器人先通过定子夹具组件将半铁芯定子5的一端夹紧在夹紧座361上,以及将张力器上的线条牵引至上、下绕线叉臂的绕线针255上并引出。

本发明工作时,工人启动绕线机,所述前后移动电机31驱动前后移动板33前后移动,左右移动电机32驱动左右移动板34左右移动,升降电机驱动升降旋转轴升降,旋转电机驱动升降旋转轴旋转,从而使得夹具支撑架上的半铁芯定子5移动至前、后导线挡板的绕线开口处,并使半铁芯定子5的另一端对准绕线开口插入,以使半铁芯定子5的第一个线槽与绕线缝对准(即绕线针255与第一个线槽的槽口中心对准,从而确定分度中心初始点o1)。

之后,旋转电机驱动升降旋转轴旋转,以使得半铁芯定子5先往左旋转a角度,然后再往右旋转2倍a角度,接着旋转电机以按2倍a角度的摆动角度驱动半铁芯定子5左右来回摆动(以线槽的槽口中心线为偏摆的中心线),在半铁芯定子5左右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绕线针255始终与第一个线槽的槽口对齐,实现绕线。

与此同时,绕线电机驱动上、下绕线转轴旋转,进而带动上、下绕线叉臂及其绕线针255旋转,绕线针255牵引着线条,前、后导向板引导线条在绕线缝、半铁芯定子5的第一个线槽上绕线,直至绕线针255绕满第一个线槽(绕线叉臂旋转绕线次数到达设定次数时)。

绕线针255绕满第一个线槽后,所述前后移动电机31再次驱动前后移动板33前后移动,左右移动电机32再次驱动左右移动板34左右移动,旋转电机驱动半铁芯定子5移动和旋转,以使半铁芯定子5的圆心重新回到分度中心初始点o1的位置,且此时半铁芯定子5的第二个线槽与绕线缝对准,即绕线针255与第二个线槽的槽口中心对准,此时半铁芯定子5在分度中心初始点已旋转b角度,从而实现分度。

绕线针255与第二个线槽的槽口对好位之后,绕线叉臂继续旋转绕线,所述旋转电机继续以第二线槽的槽口中心线为偏摆中心线、同样以2倍a角度的摆动角度驱动半铁芯定子5左右来回摆动,绕线针255牵引着线条,在半铁芯定子5的第二个线槽上绕线,直至绕线针255绕满第二个线槽。

以此类推,绕线叉臂将半铁芯定子5上的所有线槽都绕满线条。

半铁芯定子5上的所有线槽都绕满线条之后,本发明绕线机会将线条尾端螺旋缠绕在半铁芯定子5的缠线顶针上,缠线顶针缠绕线条尾端时,定子夹具机构先驱动半铁芯定子5上升,半铁芯定子5脱离前、后导线板的绕线开口,定子夹具机构再驱动半铁芯定子5依次往前后左右方向移动,以使得线条尾端螺旋缠绕在缠线顶针上。缠线顶针缠绕好线条尾端之后,本发明便会熔断或剪断线条。

本发明绕线机的上、下双工位,能同时完成两个半铁芯定子5的绕线工作。本发明的机架将双绕线工位设置为上、下绕线工位,上、下绕线工位一台共用绕线电机和一套定子夹具机构,因此本发明生产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面积小。本发明完成绕线工作之后,又能对线条线尾进行缠线的处理,从而方便工人后续对半铁芯定子5进行接线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