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绕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2986发布日期:2018-08-29 01:0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电机转子绕线的工装。



背景技术:

发电机的转子中,励磁绕组的成型通过在转子骨架上绕线来实现,常用的方式是将转子骨架通过绕线模固定在转轴上,通常用到的方式是将转子骨架同轴套设在绕线模的插装端外部,为保证转子骨架在绕线模上安装的牢固性,通常会使绕线模的插装端与转子骨架的内孔之间具备一定的过盈量,这样为转子骨架在绕线模上的装拆提供了难度困难,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发电机转子绕线的工装,此工装提升了转子骨架在该工装上拆装的便捷性以及安装后的牢固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子绕线工装,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绕线模与第二绕线模,第一绕线模的一端为第一插装部,另一端为连接部,第一插装部同轴插装连接在转子骨架内,第一插装部的端面上同轴设有锥形槽,第二绕线模的一端为与锥形槽插配的第二插装部;第一绕线模由围绕中心轴设置的四个活动块组成,任意两活动块之间的相对侧之间存在锥形间隙,锥形间隙的最大宽度位于第一插装部的端部,连接部上套结有驱使四个活动块向着中心收缩的环状拉伸弹簧。

其中,第一绕线模中间部为第一限位部,第二绕线模的另一端为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别挡靠在转子骨架的两端。

其中,第一限位部上设有供转子骨架端部上的凸起卡接的卡槽。

其中,锥形间隙的锥度为2°。

其中,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拉伸弹簧安装在环形槽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子绕线工装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绕线模与第二绕线模,第一绕线模的一端为第一插装部,另一端为连接部,第一插装部同轴插装连接在转子骨架内,第一插装部的端面上同轴设有锥形槽,第二绕线模的一端为与锥形槽插配的第二插装部;第一绕线模由围绕中心轴设置的四个活动块组成,任意两活动块之间的相对侧之间存在锥形间隙,锥形间隙的最大宽度位于第一插装部的端部,连接部上套结有驱使四个活动块向着中心收缩的环状拉伸弹簧,这样使得任意两相邻活动块的相邻侧贴靠在一起,使得第一插装部收拢形成一个锥台状,锥形间隙消失,此时的第一绕线模的第一插装部的外部不贴合在转子骨架的内壁上,方便了转子骨架在第一插装部上的安装与拆卸,随着第二绕线模连接到第一绕线模上,第二插装部会进入锥形槽内,撑开第一插装部,使得第一插装部胀紧转子骨架,保证了转子骨架在该工装上的安装牢固性。

由于第一限位部上设有供转子骨架端部上的凸起卡接的卡槽,凸起进入卡槽,可以起到防止转子骨架围绕第一绕线模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转子绕线工序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升了转子骨架在工装上拆装的便捷性以及安装后的牢固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该实用新型还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转子绕线工装的结构拆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组装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转子绕线工装(初始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第一绕线组,10-活动块,101-锥形间隙,11-第一插装部,110-锥形槽,12-第一限位部,120-卡槽,13-连接部,130-环形槽,14-环形拉伸弹簧,2-第二绕线模,20-第二插装部,21-第二限位部,3-转子骨架,3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实用新型发电机转子绕线工装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线工装包括第一绕线模1、第二绕线模2,第一绕线模1与第二绕线模2安装在同一转轴上,第一绕线模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该转轴上,第二绕线模2可以沿着该转轴滑动;第一绕线模1朝向第二绕线模2的一端为第一插装部11,另一端为连接部13,第一插装部11插装连接在转子骨架3内部,第一插装部11的端面上同轴设有锥形槽110,第二绕线模2朝向锥形槽110的一端为与锥形槽110插配的第二插装部20,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插装部20为锥台状;第一绕线模1的中间部为第一限位部12,第二绕线模2的另一端为第二限位部21,在第一绕线模1与第二绕线模2相连接时,即第二插装部20插入锥形槽110内时,第一限位部12与第二限位部21分别挡靠在转子骨架3的两端,形成对转子骨架3的限位,第二限位部21的外端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转轴上,第一限位部12上设有供转子骨架3端部上的凸起30卡接的卡槽120,随着第一绕线模1插装在转子骨架3内,凸起30会对应卡装在卡槽120内,提升了转子骨架3与第一绕线模1连接的牢固性,避免了转子骨架3围绕第一绕线模1转动的情况。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第一绕线模1由围绕中心轴设置的四个活动块10组成,任意两活动块10之间的相对侧之间存在锥形间隙101,优选地,该锥形间隙101的锥度为2°,锥形间隙101的最大宽度位于第一插装部11的端部,即锥形间隙101从连接部13到第一插装部11是逐渐扩大的,连接部13的外壁围绕轴线设有环形槽130,即四个活动块10分别对应环形槽130的四分之一,环形槽130内设有环形拉伸弹簧14,环形拉伸弹簧14套结在连接部13上,对四个活动块10施加一个向着中心收缩的弹力,这样使得任意两相邻活动块10的相邻侧贴靠在一起,使得第一插装部11收拢形成一个锥台状,锥形间隙101消失,此时的第一绕线模1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的第一绕线模1的第一插装部11的外部不贴合在转子骨架3的内壁上,这样方便转子骨架3在第一插装部11上的安装与拆卸,本实施方式中,四个活动块10由同一第一绕线模1切割按照2°的锥度切割加工而成。

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第一绕线模1处于初始状态时,转子骨架3安装在第一插装部11上,并且在第一限位部12处形成限位,随着第二插装部20插装进入到锥形槽110内时,第二插装部20会将锥形槽110撑开,四个活动块10向外扩张,直到四个活动块10的外壁压靠在转子骨架3的内壁上,从而胀紧转子骨架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