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013发布日期:2019-06-05 22:5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高效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冷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动力机械,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各类机械设备运转,在电动机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会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这部分转换成热量的能量会导致电动机发热,如不能及时散热,则可能导致电动机线圈绝缘损坏而短路或导致影响电动机性能的其它故障而无法正常运转;为了保证电动机能正常运转,电机机壳上专门设置了散热肋筋,在电机轴尾部还安装有散热风扇,以期能及时将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使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在如电动机的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电动机启停或正反转较为频繁以及电动机长期连接运转等不少场合下,这样的散热结构是无法保证电动机的温度控制在允许温升以内的,这将使得电动机无法长期稳定地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电机,它能保证电动机散热可靠,运行状态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电机,包括电机座本体、电机轴、端盖、散热风扇及散热风扇罩,在电机座本体外周设置有散热肋筋,在所述电机座本体外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位于两散热肋筋之间,半层体制冷片的制冷侧与电机座本体相贴合;在散热肋筋外周设有机座风罩,机座风罩与电机座本体、相邻两散热肋筋之间构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与散热风扇罩内腔通连;在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导风板,该风扇导风板通过支杆固连在端盖上,风扇导风板内表面与散热风扇的各风扇叶片外侧形成等间隙。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电机座本体外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位于两散热肋筋之间,半层体制冷片的制冷侧与电机座本体相贴合,则在电机座本体外周所安装的半导体制冷片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珀耳帖(Peltier)效应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在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其两侧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而实现制冷的目的,与电机座本体贴合的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侧会自动对电动机内所产生的热量降温散热,在另一侧放出热量,从而能形成对电动机的可靠散热。又由于在散热肋筋外周设有机座风罩,机座风罩与电机座本体、相邻两散热肋筋之间构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与散热风扇罩内腔通连,则所设置的与散热风扇罩内腔通连的机座风罩会将散热风扇所吹出的冷却气流引导到散热通道内,使得安装于两散热肋筋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所放出的热量随冷却气流从机座风罩另一端吹离电机,保证了半导体制冷片能高效运行。还由于在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导风板,该风扇导风板通过支杆固连在端盖上,风扇导风板内表面与散热风扇的各风扇叶片外侧形成等间隙,则所设置的风扇导风板与散热风扇相配合,散热风扇工作过程中各风扇叶片所形成的气流在风扇导风板的限制与引导下有序地向电机座本体方向吹送进入到散热通道内,气流路径明确,与常规电机散热风扇所产生的紊乱气流相比有效地提升了电机风扇的送风状态,保证了散热通道内半导体制冷片所散发热量及时输送出散热通道。因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保证电动机散热可靠、运行状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在电机座本体外周安装的半导体制冷片为长条形制冷片,在两散热肋筋之间的电机座本体外周上开有长条形凹槽,长条形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嵌装于该长条形凹槽内且与凹槽底面相贴合。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半导体制冷片与电机座本体长度相对应,对电动机长度方向全范围制冷散热,长条形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嵌装于电机座本体上所开的长条形凹槽内且与凹槽底面相贴合可以保证电动机内的热量能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侧之间高效传导,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在各散热肋筋之间间隔安装。采用该实施方式,可在满足电动机散热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机座风罩上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位置与未安装半导体制冷片的相邻两散热肋筋之间位置相对应。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使未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机座本体部位保持正常散热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各半导体制冷片并联连接。采用该实施方式,各半导体制冷片相互独立工作,即使有一半导体制冷片损坏也不会对其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扇导风板呈环状,环状风扇导风板的内径与散热风扇罩上进风口的直径相对应。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保证散热风扇能有足够的气流通道,顺利吸入空气。

本实用新型又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扇导风板的外周端折向散热风扇外周侧。采用该实施方式,风扇导风板对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能明确地向机座风罩处引导,提高冷却气流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电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电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电机轴、2-电机座本体、3-散热肋筋、4-半导体制冷片、5-机座风罩、6-出风口、7-端盖、8-支杆、9-散热风扇、10-风扇叶片、11-风扇导风板、12-散热风扇罩、13-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高效散热电机中,电机轴1通过两端的端盖7转动支承在电机座本体2上,在电机座本体2外周设置有若干散热肋筋3;在电机座本体2外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半导体制冷片4位于两散热肋筋3之间且在各散热肋筋3之间间隔安装,半导体制冷片4为长条形制冷片,在两散热肋筋3之间的电机座本体2外周上开有长条形凹槽,长条形半导体制冷片4的制冷侧嵌装于该长条形凹槽内且与凹槽底面相贴合,各半导体制冷片4并联连接并通过电动机的接线盒与供电电源相连接;在散热肋筋3外周设有机座风罩5,机座风罩5与电机座本体2、相邻两散热肋筋3之间构成散热通道13,在机座风罩5上设有出风口6,该出风口6位置与未安装半导体制冷片4的相邻两散热肋筋3之间位置相对应;在电机轴1末端安装有散热风扇9,散热风扇9外侧的散热风扇罩12安装在电机座本体2上,散热风扇罩12内腔与散热通道13通连,散热通道13的前端为开口端与散热通道13外部相通,在散热风扇9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导风板11,风扇导风板11通过支杆8固连在电机后端的端盖7上,风扇导风板11呈环状,环状风扇导风板11的内径与散热风扇罩12上进风口的直径相对应,风扇导风板11的外周端折向散热风扇9外周侧,风扇导风板11内表面与散热风扇9的各风扇叶片10外侧形成等间隙。

以上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许多的改进和变换。如在所述机座风罩5上也可以不设有出风口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也可以不是在各散热肋筋3之间间隔安装,而可以是在每两根散热肋筋3之间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