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7288发布日期:2020-02-14 22:4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马达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背景技术:

19世纪50年代末期,最初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是由油泵的一个定转子部件发展而来的,这个部件由一个内齿圈和一个与之相配的齿轮或转子组成。内齿圈与壳体固定能接在一起,从油口进入的油推动转子绕一个中心点公转。这种缓慢旋转的转子通过花键轴驱动输出成为摆线液压马达。这种最初的摆线马达问世后,经过几十年演化,另一种概念的马达也开始形成。这种马达在内置的齿圈中安装了滚子.具有滚子的马达能提供较高的启动与运行扭矩,滚子减少了摩擦,因而提高了效率,即使在很低的转速下输出轴也能产生稳定的输出。通过改变输入输出流量的方向使马达迅速换向,并在两个方向产生等价值的扭矩。各系列的马达都有各种排量的选者,以满足各种速度和扭矩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的马达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马达的内部转动机构大多数都是通过电机轴直接与转子固连的,但这样往往会造成马达驱动能力有限和在高速转动时会发生过载堵转等情况,另外随着马达的高速旋转马达内部的温度也在逐渐增高,但马达本身的散热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马达驱动能力有限和在高速转动时会发生过载堵转等情况和随着马达的高速旋转马达内部的温度也在逐渐增高,但马达本身的散热效果比较差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马达,包括机体、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固连于机体内部,且定子环绕机体内表面设计;所述定子环绕形成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外表面包裹有防油纸;所述转子内的导线均包裹有绝缘层;所述转子右侧端面固连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内壁固连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转轴右侧于机体内壁中固连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两侧端面于中心线位置均固连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伸入第一挡板左侧的轴承内,并与轴承内圈固连;所述第一挡板两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环绕第一挡板设计;两侧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且两侧滑槽内的第二磁块磁性相反;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杆均伸入左侧的第一滑槽内与第二磁块一一固连;所述第一挡板右侧于机体内壁中固连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中心线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第一挡板右侧端面的轴承内,并与轴承内圈固连;所述第二转轴内壁固连有第三磁块,且第三磁块与第一磁块磁性相反;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交错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均通过弹簧固连有第二连杆;每个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均伸入第一档杆右侧的第一滑槽内,并与右侧第一滑槽内的第二磁块一一固连;工作时,当马达开始工作时,转子在定子内转动时,转子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由于第一转轴内固连的第一磁块与第二转轴内固连的第三磁块磁性相反相互吸引,在第一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由于机体空腔内装有冷却油,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马达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机体内的温度也在逐渐增高,机体内的冷却油可以降低机体内的温度,可以防止马达一直处于高温状态下发生短路损坏马达,由于转子外表面包裹有防油纸,转子内的导线均包裹有绝缘层,可以防止机体内的冷却油进入转子内使转子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不同轴承的内圈固连,可以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由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与第二档板中心线位置,可以提高第二转轴的稳定性,防止第二转轴在失去磁性的情况下发生掉落,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通过第二磁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且两侧第二磁块相互吸引,在转子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时,置于第一挡板左侧的第一连杆在第一滑槽内循环滑动,同时固连在与第一连杆固连的第二磁块通过与第二连杆固连的第二磁块的相互吸引从而带动第二连杆转动,同时第二连杆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吸引力,防止第二转轴受到磁块的吸引力不足,导致第二转轴违法转动,由于第二连杆通过弹簧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当第一转轴通过磁块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时,第二滑槽内的弹簧可以缓冲第一转轴带给第二转轴的旋转力,同时还可以推动第二转轴转动,防止第二转轴因没有缓冲力无法正常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子和转子外表面涂沾有铁磁涂层;工作时,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定子和转子外表面涂沾有铁磁涂层,且铁磁涂层具有减弱磁场力的特点,可以减弱定子和转子受到磁块产生的吸引力,从而防止转子受到外界的磁力过大影响转子在定子中正常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机体内壁位置于第一挡板内壁中开设有第三滑槽,且均匀布置的第三滑槽环绕第一挡板设计;每个所述第三滑槽左侧于第一挡板内壁中均开设有进液孔,且进液孔均与机体内空腔连通;每个所述进液孔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每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四磁块,且第四磁块均与第二磁块磁性相同;每个所述第四磁块均通过弹簧与机体内壁固连;所述机体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长槽,且均匀布置的长槽与均匀布置的第三滑槽一一对应连通;每个所述长槽均通过出液孔与机体内转子左侧的空腔连通;工作时,由于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四磁块与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的第二磁块磁性相反,当第二磁块在第一滑槽内循环滑动至第四磁块上方时,第四磁块受到第二磁块的斥力向下滑动,同时第四磁块将机体空腔内的冷却油通过进液孔吸入第三滑槽内,由于进液孔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当第四滑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滑动时,置于第四磁块上方的冷却油通过第四磁块与第三滑槽的缝隙中流入长槽内,当第四磁块再次受到第二磁块的斥力向下滑动时,向下挤压长槽内的冷却油,冷却油通过出液孔喷至转子与定子的缝隙中,以此循环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机体内冷却油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冷却油均匀受热,防止冷却油受热不均匀使机体内温度不同,在出液孔向外喷射冷却油的过程中,冷却油喷至转子与定子的缝隙中,从而使冷却油在转子与定子的缝隙中流动,从而降低转子自身的温度,避免转子因温度过高发生短路。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杆内壁中均开设有斜孔,且斜孔贯穿第一连杆设计;工作时,由于第一连杆内壁中均开设有斜孔,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连杆转动时,第一连杆内壁开设的斜孔将机体内部进入斜孔内的冷却油甩至轴承上,在此过程中可以降低轴承因高速旋转产生的高温,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润滑轴承里的滚珠,降低滚珠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方槽,且长槽内均装有冰水;每个所述方槽均匀外界连通,且方槽开口处均塞有橡胶块;每个所述长槽均穿过均匀布置的方槽,且方槽内均固连有导管,所述导管连通长槽设计;工作时,由于长槽内均装有冰水,当机体内的冷却油经过方槽内的导管时,方槽内的冰水可以降低冷却油的温度,从而整体降低机体内的温度,从而防止机体内的冷却油温度过高无法对马达内部进行降温,导致马达短路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方槽开口处均塞有橡胶块,当方槽内的冰水温度变高时,可以将橡胶块从方槽内拔出,更换新的冰水继续对机体内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杆下方于第二滑槽底部均固连有气囊;所述第一挡板于中心线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固连有隔膜,且隔膜为超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膜中心线位置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挡板一侧的内壁中固连有气缸,且气缸通过导管与均匀布置的气囊连通;所述气缸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伸入通孔设计;所述伸缩杆靠近隔膜的一端圆弧形设计,且圆弧面为粗糙设计;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挡板一侧的内壁中开设有圆槽;工作时,当第二转轴无法转动时,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时,第二连杆顺着第二滑槽滑动时,第二连杆置于第二滑槽底部的滑块挤压第二滑槽底部的气囊,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导管进入气缸内,进入气缸内的气体挤压伸缩杆,伸缩杆在气体的挤压力下伸开,伸缩杆通过隔膜中心的圆孔伸入圆槽内,由于伸缩杆上的圆弧面为粗糙设计,在伸缩杆伸入圆槽内后,第一转轴通过伸缩杆可以给第二转轴一个驱动力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转轴通过磁块的吸引正常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防止第二转轴无法转动,影响马达正常工作,由于隔膜为超弹性材料制成,在伸缩杆在隔膜内转动时,可以避免伸缩杆卡在隔膜内,影响第二转轴的正常转动。

一种马达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马达制造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45#碳素钢,放入加工中心中,加工马达中的转子和马达轴,将制作完成的马达转子和马达轴放入淬火池内在1000-1200度的温度下燃烧30-40分钟,淬火完场后将马达转子和马达轴取出冷却80-90分钟;

s2:将s1中淬火完成后的转子进行定子嵌线,采用绕线机将线绕成线圈,再通过自动嵌线机将线圈嵌入定子内,形成定子线圈组,然后进行固定永磁体,将多个永磁体贴接固定在转子芯上,要求多个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均匀;

s3:将轴承挡圈光滑面向外并卡入轴对应槽内,保证轴承挡圈卡到位,再用专用工装将轴承压到轴上;

s4:将马达相应端盖内放置对应的调整垫圈后,用保护线包的护套保护好线包的同时,将转子放入;将外壳以及定子线圈组,转子整体装配成整个马达,用螺栓固定;

s5:采用电气试验机对马达进行电气试验,然后将马达放入涂装室内进行涂装,再放入干燥炉内进行干燥,最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滑槽和第四磁块,当第四磁块再次受到第二磁块的斥力向下滑动时,向下挤压长槽内的冷却油,冷却油通过出液孔喷至转子与定子的缝隙中,以此循环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机体内冷却油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冷却油均匀受热,防止冷却油受热不均匀使机体内温度不同,在出液孔向外喷射冷却油的过程中,冷却油喷至转子与定子的缝隙中,从而使冷却油在转子与定子的缝隙中流动,从而降低转子自身的温度,避免转子因温度过高发生短路。

2.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杆和圆槽,当伸缩杆通过隔膜中心的圆孔伸入圆槽内,由于伸缩杆上的圆弧面为粗糙设计,在伸缩杆伸入圆槽内后,第一转轴通过伸缩杆可以给第二转轴一个驱动力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转轴通过磁块的吸引正常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防止第二转轴无法转动,影响马达正常工作,由于隔膜为超弹性材料制成,在伸缩杆在隔膜内转动时,可以避免伸缩杆卡在隔膜内,影响第二转轴的正常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马达的主体图;

图3是本发明马达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机体1、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长槽13、方槽14、橡胶块15、定子2、转子3、第一转轴31、第一磁块32、第一滑槽33、第二磁块34、第一连杆35、第二转轴36、第三磁块37、第二连杆38、第二滑槽39、第三滑槽311、第四磁块321、气缸331、伸缩杆341、隔膜351、圆槽361。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马达,包括机体1、定子2、和转子3;所述定子2固连于机体1内部,且定子2环绕机体1内表面设计;所述定子2环绕机体1内壁形成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3;所述转子3外表面包裹有防油纸;所述转子3内的导线均包裹有绝缘层;所述转子3右侧端面固连有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内壁固连有第一磁块32;所述第一转轴31右侧于机体1内壁中固连有第一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1两侧端面于中心线位置均固连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31伸入第一挡板11左侧的轴承内,并与轴承内圈固连;所述第一挡板11两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3,且第一滑槽33环绕第一挡板11设计;两侧所述第一滑槽33内均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34,且两侧滑槽内的第二磁块34磁性相反;所述第一转轴31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连杆35;每个所述第一连杆35均伸入左侧的第一滑槽33内与第二磁块34一一固连;所述第一挡板11右侧于机体1内壁中固连有第二挡板12;所述第二挡板12中心线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6;所述第二转轴36伸入第一挡板11右侧端面的轴承内,并与轴承内圈固连;所述第二转轴36内壁固连有第三磁块37,且第三磁块37与第一磁块32磁性相反;所述第二转轴36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滑槽39,且第二滑槽39交错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滑槽39内均通过弹簧固连有第二连杆38;每个所述第二连杆38另一端均伸入第一档杆右侧的第一滑槽33内,并与右侧第一滑槽33内的第二磁块34一一固连;工作时,当马达开始工作时,转子3在定子2内转动时,转子3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由于第一转轴31内固连的第一磁块32与第二转轴36内固连的第三磁块37磁性相反相互吸引,在第一转轴31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由于机体1空腔内装有冷却油,在转子3转动的过程中,马达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机体1内的温度也在逐渐增高,机体1内的冷却油可以降低机体1内的温度,可以防止马达一直处于高温状态下发生短路损坏马达,由于转子3外表面包裹有防油纸,转子3内的导线均包裹有绝缘层,可以防止机体1内的冷却油进入转子3内使转子3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6均与不同轴承的内圈固连,可以使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6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由于第二转轴36转动连接与第二档板中心线位置,可以提高第二转轴36的稳定性,防止第二转轴36在失去磁性的情况下发生掉落,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第一连杆35与第二连杆38均通过第二磁块3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3内,且两侧第二磁块34相互吸引,在转子3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时,置于第一挡板11左侧的第一连杆35在第一滑槽33内循环滑动,同时固连在与第一连杆35固连的第二磁块34通过与第二连杆38固连的第二磁块34的相互吸引从而带动第二连杆38转动,同时第二连杆38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36的吸引力,防止第二转轴36受到磁块的吸引力不足,导致第二转轴36违法转动,由于第二连杆38通过弹簧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39内,当第一转轴31通过磁块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时,第二滑槽39内的弹簧可以缓冲第一转轴31带给第二转轴36的旋转力,同时还可以推动第二转轴36转动,防止第二转轴36因没有缓冲力无法正常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子2和转子3外表面涂沾有铁磁涂层;工作时,在转子3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定子2和转子3外表面涂沾有铁磁涂层,且铁磁涂层具有减弱磁场力的特点,可以减弱定子2和转子3受到磁块产生的吸引力,从而防止转子3受到外界的磁力过大影响转子3在定子2中正常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11靠近机体1内壁位置于第一挡板11内壁中开设有第三滑槽311,且均匀布置的第三滑槽311环绕第一挡板11设计;每个所述第三滑槽311左侧于第一挡板11内壁中均开设有进液孔,且进液孔均与机体1内空腔连通;每个所述进液孔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每个所述第三滑槽311内均滑动连接有第四磁块321,且第四磁块321均与第二磁块34磁性相同;每个所述第四磁块321均通过弹簧与机体1内壁固连;所述机体1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长槽13,且均匀布置的长槽13与均匀布置的第三滑槽311一一对应连通;每个所述长槽13均通过出液孔与机体1内转子3左侧的空腔连通;工作时,由于第三滑槽311内滑动连接有第四磁块321与第一滑槽33内滑动连接的第二磁块34磁性相反,当第二磁块34在第一滑槽33内循环滑动至第四磁块321上方时,第四磁块321受到第二磁块34的斥力向下滑动,同时第四磁块321将机体1空腔内的冷却油通过进液孔吸入第三滑槽311内,由于进液孔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当第四滑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滑动时,置于第四磁块321上方的冷却油通过第四磁块321与第三滑槽311的缝隙中流入长槽13内,当第四磁块321再次受到第二磁块34的斥力向下滑动时,向下挤压长槽13内的冷却油,冷却油通过出液孔喷至转子3与定子2的缝隙中,以此循环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机体1内冷却油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冷却油均匀受热,防止冷却油受热不均匀使机体1内温度不同,在出液孔向外喷射冷却油的过程中,冷却油喷至转子3与定子2的缝隙中,从而使冷却油在转子3与定子2的缝隙中流动,从而降低转子3自身的温度,避免转子3因温度过高发生短路。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杆35内壁中均开设有斜孔,且斜孔贯穿第一连杆35设计;工作时,由于第一连杆35内壁中均开设有斜孔,在第一转轴31带动第一连杆35转动时,第一连杆35内壁开设的斜孔将机体1内部进入斜孔内的冷却油甩至轴承上,在此过程中可以降低轴承因高速旋转产生的高温,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润滑轴承里的滚珠,降低滚珠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机体1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方槽14,且长槽13内均装有冰水;每个所述方槽14均匀外界连通,且方槽14开口处均塞有橡胶块15;每个所述长槽13均穿过均匀布置的方槽14,且方槽14内均固连有导管,所述导管连通长槽13设计;工作时,由于长槽13内均装有冰水,当机体1内的冷却油经过方槽14内的导管时,方槽14内的冰水可以降低冷却油的温度,从而整体降低机体1内的温度,从而防止机体1内的冷却油温度过高无法对马达内部进行降温,导致马达短路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方槽14开口处均塞有橡胶块15,当方槽14内的冰水温度变高时,可以将橡胶块15从方槽14内拔出,更换新的冰水继续对机体1内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连杆38下方于第二滑槽39底部均固连有气囊;所述第一挡板11于中心线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固连有隔膜351,且隔膜351为超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膜351中心线位置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转轴36靠近第一挡板11一侧的内壁中固连有气缸331,且气缸331通过导管与均匀布置的气囊连通;所述气缸331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341,且伸缩杆341伸入通孔设计;所述伸缩杆341靠近隔膜351的一端圆弧形设计,且圆弧面为粗糙设计;所述第二转轴36靠近第一挡板11一侧的内壁中开设有圆槽361;工作时,当第二转轴36无法转动时,在第一连杆35带动第二连杆38转动时,第二连杆38顺着第二滑槽39滑动时,第二连杆38置于第二滑槽39底部的滑块挤压第二滑槽39底部的气囊,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导管进入气缸331内,进入气缸331内的气体挤压伸缩杆341,伸缩杆341在气体的挤压力下伸开,伸缩杆341通过隔膜351中心的圆孔伸入圆槽361内,由于伸缩杆341上的圆弧面为粗糙设计,在伸缩杆341伸入圆槽361内后,第一转轴31通过伸缩杆341可以给第二转轴36一个驱动力从而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使第二转轴36通过磁块的吸引正常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防止第二转轴36无法转动,影响马达正常工作,由于隔膜351为超弹性材料制成,在伸缩杆341在隔膜351内转动时,可以避免伸缩杆341卡在隔膜351内,影响第二转轴36的正常转动。

一种马达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马达制造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45#碳素钢,放入加工中心中,加工马达中的转子和马达轴,将制作完成的马达转子和马达轴放入淬火池内在1000-1200度的温度下燃烧30-40分钟,淬火完场后将马达转子和马达轴取出冷却80-90分钟;

s2:将s1中淬火完成后的转子进行定子嵌线,采用绕线机将线绕成线圈,再通过自动嵌线机将线圈嵌入定子内,形成定子线圈组,然后进行固定永磁体,将多个永磁体贴接固定在转子芯上,要求多个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均匀;

s3:将轴承挡圈光滑面向外并卡入轴对应槽内,保证轴承挡圈卡到位,再用专用工装将轴承压到轴上;

s4:将马达相应端盖内放置对应的调整垫圈后,用保护线包的护套保护好线包的同时,将转子放入;将外壳以及定子2线圈组,转子整体装配成整个马达,用螺栓固定;

s5:采用电气试验机对马达进行电气试验,然后将马达放入涂装室内进行涂装,再放入干燥炉内进行干燥,最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当马达开始工作时,转子3在定子2内转动时,转子3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由于第一转轴31内固连的第一磁块32与第二转轴36内固连的第三磁块37磁性相反相互吸引,在第一转轴31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由于机体1空腔内装有冷却油,在转子3转动的过程中,马达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机体1内的温度也在逐渐增高,机体1内的冷却油可以降低机体1内的温度,可以防止马达一直处于高温状态下发生短路损坏马达,由于转子3外表面包裹有防油纸,转子3内的导线均包裹有绝缘层,可以防止机体1内的冷却油进入转子3内使转子3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6均与不同轴承的内圈固连,可以使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6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由于第二转轴36转动连接与第二档板中心线位置,可以提高第二转轴36的稳定性,防止第二转轴36在失去磁性的情况下发生掉落,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由于第一连杆35与第二连杆38均通过第二磁块3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3内,且两侧第二磁块34相互吸引,在转子3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时,置于第一挡板11左侧的第一连杆35在第一滑槽33内循环滑动,同时固连在与第一连杆35固连的第二磁块34通过与第二连杆38固连的第二磁块34的相互吸引从而带动第二连杆38转动,同时第二连杆38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