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管固定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小体积、高可靠性、散热性能好的功率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驱动器中的功率管发热量大,需要与散热器良好接触才能够保证散热。在实际产品中,为了保证功率管与散热器之间完全接触,不留空气,往往增加一层导热硅胶片,因此需要保证一定的接触压力。但印刷电路板厚度较薄,材质的强度较差,容易变形,如何在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变形的情况下保证足够的接触压力是产品设计中的难点。
现有的设计方案有2种:1)直接在功率管中心位置采用螺钉连接印刷电路板与散热器,提供功率管散热所需的压力。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印刷电路板的主体材料一般为FR-4,弹性模量较小,同时厚度较薄,容易变形,从而损伤内部铜层,导致产品失效。同时由于FR-4材料刚性差,所以功率管受力不均匀,散热效果差,同时易损坏导热硅胶片。2)采用硬度很低的导热硅胶片,利用其大的变形量,从而使需要提供的压力大幅减小。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导致产品体积增大,同时由于需要提供的压力减小,螺钉的施加扭矩变小,可能导致螺钉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功率管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功率管的固定装置,用于将功率管固定在控制板和散热器之间,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整体式压条,该压条包括与控制板连接的塑料部分和与散热器连接的金属部分。
所述的金属部分设有用于安装螺钉的通孔,通过螺钉将功率管固定在散热器上。
所述的塑料部分设有将压条嵌入控制板的套筒式结构。
所述的功率管与散热管之间设有绝缘导热片。
所述的功率管和压条之间设有绝缘导热片。
所述的绝缘导热片为导热硅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避免了印刷电路板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变形量大以及内部铜层的断裂;
2)仍旧采用变形量小的导热硅胶片,螺钉需要施加加大的扭矩,不易脱落;
3)压条嵌于印刷电路板与功率管之间,不额外增加体积,同时压条增加了绝缘距离,提高了耐压等级,减小了印刷电路板的面积;
4)压条整体式的结构便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拆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条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为控制板,2为散热器,3为压条,4为功率管,5为螺钉,6为塑料部分,7为金属部分,8为导热硅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功率管4的压条3,且压条3为整体式的,包括塑料部分6和金属部分7;金属部分7上有用于安装螺钉5的通孔,塑料部分有将压条嵌入控制板1的套筒式结构;散热器2上有用于安装螺钉5的螺纹孔。
在功率管4与控制板之间放置压条3,使用螺钉5将功率管4固定于散热器2上;在功率管与散热器之间放置一个绝缘导热片,在功率管与压条之间放置一个绝缘导热片;其中绝缘导热片为导热硅胶片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条单独固定功率管,在为功率管与散热器之间提供合适的接触压力的同时,避免了印刷电路板承受较大的压力,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印刷电路板的变形以及内部铜层的断裂;金属部分刚性好,螺钉直接施加力矩于其上,可以使功率管受力均匀;塑料部分的套筒式结构可以将压条整体嵌入到印刷电路板的通孔上,在产品组装时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整体式的结构成本较低。由于压条为整体式结构,塑料部分尤其是套筒部分增加了绝缘距离,提高了耐压等级,减小了印刷电路板的面积,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