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452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内部照明装置的布置,及其安装或支承或其所用电路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CAN协议通讯多功能彩色LED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众所周知,汽车内部光环境是提供舒适环境的重要工具。因此,它的颜色、变化方式以及使用方式等都会对驾驶员以及乘客的舒适感起到显著作用,尤其是汽车内部光环境采用智能化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驶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该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通过MCU将LED工作状态的相应数据以PWM信号形式输出给驱动MOS管,通过脉宽调制方式控制R、G、B每种颜色工作电流,最终实现 RGB LED三基色混光配色及调光,达到实现彩色氛围灯单色静止、单色呼吸、变色呼吸和律动多功能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包括DC-DC 供电电路、MCU主控电路、CAN信号译码器电路和氛围灯驱动电路,所述DC-DC 供电电路用于为MCU主控电路、CAN信号译码器电路和氛围灯驱动电路供电,所述MCU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与汽车车身总线连接的CAN信号译码器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氛围灯驱动电路,所述氛围灯驱动电路包括LED驱动芯片,所述LED驱动芯片上的红绿蓝管脚分别通过电阻组件和MOS管连接在MCU主控电路的输出端3个输出端上。

进一步,所述MCU主控电路中主控芯片型号设置为PIC18F25K80。

进一步,所述电阻组件包括3对分别连接在红、绿和蓝管脚上的电阻R10 和R13、R11和R14以及R12和R15,其中电阻R10R11和R12均设置为50欧且均连接在MOS管输出端上,R13、R14和R15分别设置为75欧、150欧和240 欧且均连接在MOS管输入端上。

进一步,DC-DC供电电路输出电压设置为+5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通过MCU将LED工作状态的相应数据以PWM信号形式输出给驱动MOS管,通过脉宽调制方式控制R、G、B每种颜色工作电流,最终实现RGB LED三基色混光配色及调光,达到实现彩色氛围灯单色静止、单色呼吸、变色呼吸和律动多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的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中RGB驱动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中变压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中的电路控制图。

附图标记:1-DC-DC供电电路;2-CAN信号译码器电路;3-MCU主控电路; 4-氛围灯驱动电路;5-汽车车身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律动氛围灯控制电路,包括DC-DC供电电路1、MCU主控电路3、 CAN信号译码器电路2和氛围灯驱动电路4,所述DC-DC供电电路1用于为MCU 主控电路3、CAN信号译码器电路2和氛围灯驱动电路4供电,所述MCU主控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有与汽车车身总线5连接的CAN信号译码器电路2,所述MCU主控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有氛围灯驱动电路,所述氛围灯驱动电路包括 LED驱动芯片,所述LED驱动芯片上的红绿蓝管脚分别通过电阻组件和MOS管连接在MCU主控电路的输出端3个输出端上。

工作原理:通过DC-DC电路将汽车电池电源转换为5V稳压源,给芯片供电以及驱动RGB LED,CAN信号译码器将汽车总线发来的CAN信号转换为 MCU主控芯片能识别处理的信号,MCU主控芯片收到对应的指令,将LED工作状态的相应数据以PWM信号形式输出给驱动MOS管,通过脉宽调制(PWM) 方式控制R、G、B每种颜色工作电流(亮度),最终实现RGB LED三基色混光配色及调光;既实现彩色氛围灯:单色静止、单色呼吸、变色呼吸、律动等多功能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MCU主控电路中主控芯片型号设置为PIC18F25K8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阻组件包括3对分别连接在红、绿和蓝管脚上的电阻R10和R13、R11和R14以及R12和R15,其中电阻R10R11和R12均设置为50欧且均连接在MOS管输出端上,R13、R14和R15分别设置为75欧、150 欧和240欧且均连接在MOS管输入端上。

进一步,优选的DC-DC供电电路输出电压设置为+5V。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