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尘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018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除尘PCB板。

技术背景

PCB板即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气器件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

近十几年来,我国印刷电路板制造行业发展迅速,总产值、总产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一。印刷电路板从单层发展到双层板、多层板和挠性板,并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刷电路板在未来电子产品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现有的PCB板吸热层的材料多为铝板或者陶瓷,这两种材料导热性能较差,使得元件正下方对应区域的吸热层温度高,其余区域温度低,导致元件局部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工作。现有的PCB板的韧性差即容易断裂,玻璃纤维作为强化塑料的补强材料应用时,最大的特征是抗拉强度大。现有的PCB用碳来填充吸热层,但是碳容易发生松散,不易固定,且碳的导电性不如铝。现有的PCB板没有除尘这一性能,容易堆积灰尘,导电性差,漏电情况经常出现,PCB板的线孔易腐蚀,降低PCB板的使用寿命。

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粒,自重增加而沉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利用玻璃纤维的韧性好、防断裂性能高,石墨烯导电性好,黑铬涂层的吸热效果好,生物纳膜能吸附细微颗粒的特性,解决现有PCB板存在的易断裂、导电性差、吸热性差及无法除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除尘PCB板,包括导电层、绝缘板、防断裂层、吸热层,所述的四个层按照从上至下顺序固定,所述导电层的上面喷附一层生物纳膜,所述导电层上焊穿四个铜孔,所述四个铜孔焊接所述导电层、绝缘板、防断裂层、吸热层,所述防断裂层设置有椭圆加固孔,所述加固孔固接于所述吸热层,所述加固孔顶端不承接于绝缘板。

更优地,所述的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

更优地,所述的导电层由石墨烯组成。

更优地,所述的防断裂层的成分是玻璃纤维。

更优地,所述的吸热层为黑铬涂层。

更优地,所述的生物纳膜的面积大于导电层的面积。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电性能好,石墨烯是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

2.防断裂性能高,玻璃纤维作为强化塑料的补强材料应用时,最大的特征是抗拉强度大。

3.吸热效果好。

4.高效吸收粉尘,不易腐蚀PCB板上的焊接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导电层、2-绝缘板、3-防断裂层、4-吸热层、5-铜孔、6-加固孔、7-生物纳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除尘PCB板,包括导电层1、绝缘板2、防断裂层3、吸热层4,所述的四个层按照从上至下顺序固定,所述导电层1的上面喷附一层生物纳膜7,所述导电层1上焊穿四个铜孔5,所述四个铜孔5焊接所述导电层1、绝缘板2、防断裂层3、吸热层4,所述防断裂层设置有椭圆加固孔6,所述加固孔6固接于所述吸热层4,所述加固孔6顶端不承接于绝缘板2。

所述的生物纳膜7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

所述的导电层1由石墨烯组成。

所述的防断裂层3的成分是玻璃纤维。

所述的吸热层4为黑铬涂层。

所述的生物纳膜7的面积大于导电层1的面积。

另外,导电层1的上面喷附的一层生物纳膜7,随时可以撕掉换新的生物纳膜,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