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覆盖膜贴合偏位的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1155发布日期:2018-06-01 22:10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覆盖膜贴合偏位的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线路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覆盖膜贴合偏位的柔性线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多层高密互联柔性线路板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柔性线路板在向薄、精细化方向发展。覆盖膜作为柔性线路板的保护层,因其具有非常好的弯折性能及防氧化防焊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

覆盖膜在贴合时需要对位,请参阅图1,常用的对位标识由一个“C”符号和一条标识线11组成,贴膜人员目视“C”标识区然后再用标识线11进行对位。因为覆盖膜开窗12直角正好开在标识线11底端,覆盖膜开窗12边缘无法对位标识线,无法肉眼判断覆盖膜是否偏位,只能通过测量来判定,不便于检查人员快速识别对位品质。而且此对位方法在对位精度≤0.2mm时常出现覆盖膜偏位现象,在覆盖膜开窗附近有线路的情况下,线路会出现露线,容易造成后续发生短路。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覆盖膜贴合偏位的柔性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覆盖膜贴合偏位的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基板以及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上的覆盖膜,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有对位标识,所述覆盖膜对应所述对位标识处设有开窗,所述对位标识由“C”符号以及若干标识线组成,所述标识线围绕“C”字符均匀分布,所述开窗的边沿与所述标识线相交,所述标识线最宽处线宽为对位公差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线为子弹头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线的数量为4。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线最宽处线宽为0.4mm。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标识为留铜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膜上的开窗呈圆形,所述圆形的半径为1mm。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便于及时发现覆盖膜贴合后是否偏位,可操作性强,可提升贴合对位精度到±0.15mm,提升了1.8%的良率和10%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对位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对位标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覆盖膜贴合偏位的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基板以及贴合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覆盖膜,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有对位标识,所述覆盖膜对应所述对位标识处设有开窗2所述对位标识由“C”符号以及若干标识线1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线1的数量为4,所述标识线1围绕所述“C”符号均匀分布,使得覆盖膜在上下和左右方向的偏位均可管控。两相对的所述标识线1的中心距离为2mm,所述标识线1最宽处线宽为0.4mm。所述开窗2为半径1mm的圆形,所述开窗2的边沿与所述标识线1相交。

当工作人员贴覆盖膜时,通过将半径为1mm的所述开窗2对准所述“C”符号,所述开窗2边缘与四个所述标识线1相交,如果所述开窗2边缘不超出所述标识线1边缘线范围,则可以判断覆盖膜未偏位,因所述标识线1最宽处线宽为0.4mm,故可以管控覆盖膜对位公差为0.2mm。所述对位标识为通过去除所述“C”符号和标识线1附近铜层形成的留铜标识,与所述覆盖膜颜色差异较大,因此便于识别和检验覆盖膜是否偏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及时发现覆盖膜贴合后是否偏位,可操作性强,可提升贴合对位精度到±0.15mm,提升了1.8%的良率和10%的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