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元器件引脚纠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6382发布日期:2018-06-16 01:2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贴片元器件引脚纠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元器件引脚纠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贴片元器件在购买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和器件引脚自身应力作用造成焊接的引脚参差不齐,贴片器件本身体积小,肉眼无法查别,这时候就需要特定的工装来保证引脚的平整,从而提高整个电路板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纠正贴片元器件引脚平整度的贴片元器件引脚纠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元器件引脚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贴片元器件的下模、用于纠正贴片元器件引脚平整度的上模以及用于调整上下模间距的气动装置,所述下模、所述气动装置固装在固定平台上,所述气动装置的驱动端安装所述上模,用于调整上模与下模间距;

所述下模包括用于控制上下模间距的柱台、用于放置贴片元器件的腔体以及用于上模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柱台固装在水平固定平台上,并且所述柱台上沿柱台轴向安装多个导向组件,所述腔体固装在所述柱台上;所述腔体包括用于容纳贴片元器件的型腔以及用于用于导向的钢针,所述型腔由两块对称布置的固定块构成,两块固定块平行嵌装在下模的加工面凹槽内,两固定块的表面各沿其轴向设置一排钢针,两排钢针平行布置,且单排钢针每两相邻钢针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贴片元器件单个引脚宽度,该处的相邻钢针间隙指的是相邻钢针的中心距减去单个钢针直径,下模加工面和上模加工面之间间距大于等于贴片元器件引脚的高度;

所述上模安装在所述气动装置的活塞,上模的加工面与下模的加工面始终平行,并保证下模腔体在下模加工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落在上模于下模加工面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上模设有能与导向组件一一对应且供其上部贯穿的导向通孔;所述上模的加工面对应的位置设置两排供钢针穿过的圆孔,下模钢针刚好可插入上模圆孔;

所述气动装置包括用于向上模提供驱动力的气缸、用于安装气缸的气缸固定板以及用于控制气缸工作的气阀开关,所述气缸固定板安装在固定平台上的支撑柱上,所述气缸固装在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下表面,并且所述气缸的进气口与外界气源管路连通,所述气缸的活塞作为驱动端固装上模,所述气缸的活塞沿上模或下模的中心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气阀开关通过控制管路与所述气缸的控制腔连通,用于控制气缸工作;定义上模或下模的中心轴方向为与相应上模或下模加工面垂直的方向。

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沿其轴向设有用于搁置贴片元器件的L形台阶,且两固定块的L形台阶的台阶面处于与下模加工面平行的同一平面上。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和压簧,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固装在所述下模的柱台上,所述导向柱的上部穿入所述上模对应的导向通孔内;所述压簧同轴套在所述导向柱的外壁,其中压簧的一端与柱台的加工面相连,压簧的另一端与上模的加工面相连。

所述柱台为长方体,且柱台的加工面的四个角上各设置一套导向组件。

上模为长方体,且上模的四个角上各设置一个与导向组件对应的导向通孔。

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平台固接,所述支撑柱的上部为外螺纹,并且所述支撑柱的外螺纹段配有两个用于夹紧气缸固定板的紧固螺栓,所述气缸固定板通过两紧固螺栓与所述支撑柱固接。

固定平台、上模以及下模均水平设置。

该装置通过气动装置和一些连接件将上下模连接从而使整个装置正常运作起来。使用时,将元器件用镊子放入下模的腔体内,器件引脚刚好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由于上模和下模之间间隙大于等于器件引脚高度,从而保证器件引脚不会受到外力挤压造成偏移。然后通过气阀开关控制气缸的活塞上下运动,使得上模沿着导轨柱跟下模相配合。

圆孔用于避开下模中用来定位的钢针,两相邻圆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刚好大于器件引脚宽度,运作时上模和下模的柱台之间的间隙相互配合,即上模向下运动,此时下模钢针刚好插入上模对应的圆孔内,而随着上模的下移,上模加工面与下模加工面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上模的加工面与贴片元器件接触,由于上模始终是处于水平方向,从而达到压平元器件引脚的目的,使得器件引脚处于同一个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贴片元器件的引脚压平,避免由于引脚的高低不平和左右不齐造成的器件虚焊和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加工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元器件引脚纠正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贴片元器件的下模1、用于纠正贴片元器件引脚平整度的上模2以及用于调整上下模间距的气动装置3,所述下模1、所述气动装置3固装在固定平台4上,所述气动装置3的驱动端安装所述上模2,用于调整上模2与下模1间距;

所述下模1包括用于控制上下模间距的柱台11、用于放置贴片元器件的腔体12以及用于上模导向的导向组件13,所述柱台11固装在水平固定平台4上,并且所述柱台11上沿柱台轴向安装多个导向组件13,所述腔体12固装在所述柱台11上;所述腔体12包括用于容纳贴片元器件的型腔121以及用于用于导向的钢针122,所述型腔121由两块对称布置的固定块构成,两块固定块平行嵌装在下模1的加工面凹槽内,两固定块的表面各沿其轴向设置一排钢针122,两排钢针122平行布置,且相邻两钢针122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贴片元器件引脚宽度,下模1加工面和上模2加工面之间间距大于等于贴片元器件引脚的高度;

所述上模2安装在所述气动装置3的活塞,上模2的加工面与下模1的加工面始终平行,并保证下模1腔体12在下模加工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落在上模于下模加工面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上模2设有能与导向组件13一一对应且供其上部贯穿的导向通孔;所述上模2的加工面对应的位置设置两排供钢针122穿过的圆孔21;

所述气动装置3包括用于向上模提供驱动力的气缸31、用于安装气缸的气缸固定板32以及用于控制气缸工作的气阀开关33,所述气缸固定板32安装在固定平台4上的支撑柱41上,并通过紧固螺母42固定;所述气缸31通过四颗螺钉311固装在所述气缸固定板32的下表面,并且所述气缸31的进气口312与外界气源管路连通,所述气缸31的活塞作为驱动端通过连接螺栓313固装上模2,所述气缸31的活塞沿上模2或下模1的中心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气阀开关33通过控制管路与所述气缸31的控制腔连通,用于控制气缸工作;定义上模或下模的中心轴方向为与相应上模或下模加工面垂直的方向。

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沿其轴向设有用于搁置贴片元器件的L形台阶,且两固定块的L形台阶的台阶面处于与下模加工面平行的同一平面上。

所述导向组件13包括导向柱131和压簧132,所述导向柱131的底部固装在所述下模1的柱台11上,所述导向柱的上部穿入所述上模2对应的导向通孔内;所述压簧132同轴套在所述导向柱131的外壁,其中压簧132的一端与柱台的加工面相连,压簧132的另一端与上模2的加工面相连。

所述柱台11为长方体,且柱台11的加工面的四个角上各设置一套导向组件13。

上模2为长方体,且上模2的四个角上各设置一个与导向组件对应的导向通孔。

所述固定平台4上垂直安装两根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平台4固接,所述支撑柱41的上部为外螺纹,并且所述支撑柱41的外螺纹段配有两个用于夹紧气缸固定板32的紧固螺栓42,所述气缸固定板32通过两紧固螺栓42与所述支撑柱41固接。

固定平台4、上模以2及下模1均水平设置。

该装置通过气动装置3和一些连接件将上下模连接从而使整个装置正常运作起来。使用时,将元器件用镊子放入下模的腔体内,器件引脚刚好通过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由于上模和下模之间间隙大于等于器件引脚高度,从而保证器件引脚不会受到外力挤压造成偏移。然后通过气阀开关控制气缸的活塞上下运动,使得上模沿着导轨柱跟下模相配合。

圆孔用于避开下模中用来定位的钢针,两相邻圆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刚好大于器件引脚宽度,运作时上模和下模的柱台之间的间隙相互配合,即上模向下运动,此时下模钢针刚好插入上模对应的圆孔内,而随着上模的下移,上模加工面与下模加工面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上模的加工面与贴片元器件接触,由于上模始终是处于水平方向,从而达到压平元器件引脚的目的,使得器件引脚处于同一个水平面。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