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215发布日期:2018-08-10 21:3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磁加热设备包括外壳、线圈盘、电路板和电位器,线圈盘和电路板都固定在外壳内,电位器固定在电路板上。其中,线圈盘是完成LC振荡的重要器件之一,是将电能进行存储及释放的器件,完成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的关键器件;电路板是支撑元器件的骨架,连通电信号的管道,集成电路与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作为单个的个体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只有在电路板上有了立足之地并有导件将其连通,在这整体中才能发挥其功能;电位器是一个可调节的电子元件,是可变电阻器的一种,可调节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由于线圈盘感量的差异、盘间距(即线圈盘与陶瓷板的间距)的远近差异、谐振电容差异等电子器件的参数差异等,会造成每台的电磁加热设备功率会有差异,需要增加电位器来调整每台的功率,使每台的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都符合规定。

由于电路板是整合电磁加热设备中的电路的,所以现有的电磁加热设备中都是将功率调节电位器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上以调节其中电路中的电阻,使用测试工装在安装前先调试好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再装上整机,但线盘感量的差异和盘间距的远近差异,还是会有一定的功率偏差;或者是先装上整机,盖上外壳,不打螺钉,功率不符合使用需求时再把外壳打开进行调整,直到功率符合要求再打螺钉固定好,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率调节操作方便的电磁加热设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包括外壳、线圈盘、电路板和电位器,电路板和线圈盘固定在外壳内,电位器与电路板相分离地固定在外壳内,并且电位器和电路板通过导电件电连接;外壳的侧面上设有贯穿外壳的调试孔,电位器与调试孔相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位器包括调节部,调节部借助于调试孔可被接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位器还包括电阻体,调节部为改变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的转轴或滑柄,调节部位于调试孔的内侧或部分地伸出调试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电件为延长的柔性导电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路板的顶面上设有电连接点,导电件连接在电连接点与电位器之间;

电磁加热设备还包括电位器固定件,电位器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外壳内,电位器与电位器固定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调试孔为直径为0.5-1cm的圆孔,且所述调试孔中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外壳的前端的顶面上设有控制区,调试孔设在外壳的后端的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外壳包括底座和上盖,上盖扣合在底座上,其中,上盖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顶板围成,调试孔设在后侧板上;

顶板中对应于线圈盘的区域为加热区域,加热区域采用陶瓷板,底座上还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开设有螺栓孔,线圈盘通过螺栓与螺栓孔的旋合固定于立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分别固定于外壳内,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电路板的侧面,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线圈盘的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磁加热设备为电磁炉。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突破于现有技术中电位器和电路板固定在一起的传统安装方式,将电位器与电路板分离并通过外加的导电体将二者电连接,这样电位器可以安装在外壳中容易调节的位置并在外壳上设置相应的调试孔。由此,当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不符合使用需求时,可直接使用调节工具通过调试孔伸进外壳中对电位器进行调节,无需把外壳打开或把整机进行翻转,且可以水平操作,简单方便,容易调节;

2、本实用新型将电位器和电路板分离并通过外加的导电体将二者电连接,将电位器安装在外壳中容易调节的位置且在外壳上设置相应的调试孔,由此,在安装电磁加热设备的过程中,可将整机一次性安装完成后直接进入到后续的生产工艺中,并不要求保证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符合要求后才能安装完成,即便功率不符合要求,后续也可以通过调试孔直接对电位器进行调节,适合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设备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设备的电位器和电位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轴流风机;3:离心风机;4:电位器;41:电位器固定件;42:电连接点;5:电路板;6:线圈盘;7:上盖;71:后侧板;72:右侧板;73:顶板;8:陶瓷板;9:调试孔;10: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实施例将以电磁炉为例进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电位器的安装结构并不局限于用于电磁炉,凡是需要增加电位器来调节其功率的电磁加热设备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电位器的安装结构。

如图1所示,该电磁炉包括外壳、线圈盘6、电路板5和电位器4,电路板5和线圈盘6都固定在外壳内。

外壳包括底座1和上盖7,上盖7扣合在底座1上,其中,上盖7由前侧板、后侧板71、左侧板、右侧板72及顶板73围成,构成一个下端敞开的盒体,其中,顶板73的顶面即为外壳的顶面。当然,本实施例也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底座1设计成一个上端敞开的盒体,上盖7设计成盖板。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电磁炉在工作状态时靠近使用者的一端为前端,在使用时上盖7靠近使用者的一端为前侧板,远离使用者且与前侧板相背的另一端为后侧板71。

上盖7的前端的顶面上设有控制区,控制区上设有相应的调节按钮,用来调节电磁炉的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操控电磁炉工作。顶板73中对应于线圈盘6的区域为加热区域,加热区域的面积至少覆盖线圈盘6的面积。优选地,顶板73中的加热区域采用陶瓷板8。

采用陶瓷板8,具有极强的耐候性,无论日照,雨淋,甚至酸雨,还是潮气,都对表面和基材没有任何影响,耐紫外线照射和色彩稳定性完全达到国际灰度级4-5级,且大幅或快速的温度变化也不会影响材料的特性和外观,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强度,还有极好的耐火特性,且易于维护,表面和切割边缘都无需油漆或加保护面层,同时在加热状态下,膨胀系数小、径向传热、耐高温以及耐磨等优点。

电位器4用来调整电磁炉的功率,使电磁炉的功率符合规定。电位器4与电路板5相分离地固定在底座1上,并且电位器4和电路板5通过导电件10电连接,这里所说的分离是指安装位置上的分离,即电位器4不直接固定在电路板5上,而是直接或通过其他固定结构(例如金属支架等)固定在底座1上。

电路板5的顶面(即背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电连接点42,电位器4上也设有电连接点,导电件10连接在电路板5的电连接点42与电位器4的电连接点之间。

优选地,连接电位器4和电路板5的导电件10为延长的柔性导电件,例如电导线或柔性印刷版等。在设计时,在确定了电位器4和电路板5的位置之后,电位器4和电路板5上的两个电连接点之间的位置也即确定,连接电位器4和电路板5的导电件10的尺寸也随之确定,但由于实际安装电位器4和电路板5的过程中会存在安装位置上的误差,因此按照设计尺寸选取的导电件10可能不满足实际安装要求,即若采用刚性导电件则会因电位器4和电路板5的安装位置误差而无法顺利的完成安装。

然而,采用柔性导电件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由于柔性导电件本身是柔性可以弯曲的,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可选择实际尺寸大于设计尺寸的柔性导电件,即便在安装电位器4和电路板5时存在安装误差(或偏大或偏小),也不会影响导电件10的顺利安装,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底座1上靠近上盖7的后侧板处设有电位器固定件41,电位器4与电位器固定件41固定连接。可选地,电位器固定件41为金属支架。该金属支架呈L型,由固定直板和支承直板呈直角的连接形成。固定直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电位器4固定在支承直板上。

在上盖7的后侧板71上设有贯穿的调试孔9,即调试孔9连通外壳的内部和外部,电位器4与调试孔9相邻设置。电位器4包括电阻体和转动或滑动系统,电阻体有两个固定端,转动或滑动系统中的转轴或滑柄为电位器4的调节部,通过调节调节部,可改变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则改变了动触点与电阻体的任一个固定端之间的阻值,从而改变电磁炉的电压与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电磁炉的功率。调节部可位于调试孔9的内侧,也可部分地伸出调试孔9中。

当电磁炉的功率不符合使用需求时,电位器4的调节部借助于调试孔9可被操作者通过调节工具接近,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工具可直接伸入调试孔9调节电位器4的调节部,从而调节电磁炉的功率。优选地,调试孔9为直径为0.5-1cm的圆孔,具体大小与所选电位器4的调节部的大小以及其调节行程相匹配,防止调试孔9设计过大造成外壳容易进水等缺陷。优选地,调试孔9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塞,可起到防水的作用。当需要调节电磁炉的功率时将密封塞拆卸掉后即可进行调节,调节好之后再将密封塞安好,可防水密封。更加优选地,密封塞为橡胶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突破于现有技术中电位器4和电路板5固定在一起的传统安装方式,将电位器4与电路板5分离并通过外加的导电体将二者电连接,这样电位器4可以安装在外壳中容易调节的位置并在外壳上设置相应的调试孔9。由此,当电磁炉的功率不符合使用需求时,可直接使用调节工具通过调试孔9伸进外壳中对电位器4进行调节,无需把外壳打开或把整机进行翻转,且可以水平操作,简单方便,容易调节。

同时,在安装电磁炉的过程中,可将整机一次性安装完成后直接进入到后续的生产工艺中,并不要求保证电磁炉的功率符合要求后才能安装完成,即便功率不符合要求,后续也可以通过调试孔直接对电位器4进行调节,适合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简单方便。

电磁炉还包括轴流风机2和离心风机3,轴流风机2和离心风机3分别固定于底座1上。离心风机3的旋转轴垂直于底座1的底壁,离心风机3设置在靠近电路板5上的发热元件的侧边且出风方向朝向电路板5的侧面,相应地,与离心风机3相邻的上盖7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沿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贯穿其所在的侧壁,从而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风可以直接被离心风机3吸入,然后从离心风机3的出风口流出,离心风机3是将内部的空气介质的流向发生改变,用于电路板5上的发热元件的散热。

轴流风机2的旋转轴垂直于底座1的底壁,轴流风机2设置在线圈盘6的下方且出风方向朝向线圈盘6的底面,相应地,与轴流风机2相对的底座1的底壁上形成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沿竖直方向贯穿底壁,从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风可以直接被轴流风机2吸入,然后从轴流风机2的出风口流出,用于线圈盘6的散热。

当然本实施例也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同时设置两个离心风机或者两个轴流风机,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风机,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采用两个风机针对性地散热以及降温,可更好地提高散热效率,节约能源,从而更有效地降低电磁加热设备内的温度。

轴流风机2、离心风机3、电路板5和线圈盘6等电子部件设置在底座1上,并被底座1和上盖7封装。底座1上还设有立柱(图1中未示出),立柱的上端开设有螺栓孔,线圈盘6通过螺栓与螺栓孔的旋合固定于立柱上,从而固定于底座1上。

可选地,还可设置两块电路板(未示出),一块为控制电路板,另一块为显示电路板,且两块电路板依次叠放设置,显示电路板设置在控制电路板的上方,每块电路板上均设有用于与其他电器件电连接的接插件插座,接插件插座的接插方向为垂直于所在电路板的表面,并与其法线平行。在接插件插座的接插方向上的电路板或电路板的四周具有用于为接插件插座提供空间的避让空间,例如将两个电路板之间相互错开一定距离(即上方电路板并非位于下方电路板的正上方)以形成下方电路板的接插件插座的避让空间,避让空间是为其他电器件上的接插件与接插件插座进行插接预留出设置空间和操作空间。

在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下方的电路板直接安装在底座1上,上方的电路板安装在支撑架上。将离心风机3设置在两块依次叠放的电路板的侧边且出风口正对两块依次叠放的电路板的侧面,以对两块电路板集中散热。电位器4与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电件10电连接。

将两块电路板叠放设置,同时对接插件插座的接插方向上方的电路板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预留出接插件插座与接插件进行接插的设置空间和操作空间,解决了在特定的安装尺寸下利用传统方式依次平铺无法安装成功的问题,为其它部件的安装节省了空间,同时也为插座的插接预留了特定的插接空间,此外,电路板的集中设置也为集中散热创造了条件,因此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实用新型做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