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4154发布日期:2019-05-03 21:1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



背景技术:

宇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当它们撞击到半导体器件的特定区域时,会使器件的状态发生非正常的改变,这会对器件的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现象便是单粒子效应。单粒子效应按对器件造成危害的可恢复性主要分为软错误和硬错误两类。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是两种常见的软错误。单粒子翻转是单个粒子撞击使得集成电路中的敏感节点发生状态变化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对存储电路影响更明显。单粒子瞬态扰动是单个粒子撞击使电荷沉积并产生瞬时的电压扰动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对组合逻辑电路影响更明显。单粒子瞬态扰动如果在发生在闭环的电路或者时序电路中,也会可能导致单粒子翻转。

d触发器是集成电路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结构。它是实现其他更复杂时序逻辑电路的基础。在有抗辐照需求的集成电路设计中一个可以抗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非常重要,它的性能对整个集成电路的抗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常用的解决办法是三模冗余。对于d触发器来说,传统的三模冗余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三个完全相同的d触发器结构与一个表决器结构组成。当三个d触发器的某一个d触发器由于单粒子效应发生翻转时,其他两个d触发器仍能正常工作,最后由表决器进行表决,最后输出的结果仍然是正确的。

上述的传统三模冗余d触发器虽然能对单粒子效应起到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没有自恢复能力,即因单粒子效应发生翻转的d触发器无法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当电路长时间不刷新时,有可能另外两个d触发器也发生翻转,此时的三模冗余结构便失效了,无法得到正常的输出。

公开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三模冗余d触发器中因单粒子效应发生翻转的d触发器无法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导致其它d触发器也发生翻转时三模冗余结构失效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包括:第一基本d触发器,包括数据输入端d、时钟输入端ck、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以及数据输出端r1;第二基本d触发器,包括数据输入端d、时钟输入端ck,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以及数据输出端r2;表决器,包含有三个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q,所述表决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和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出端r2,所述表决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表决器的数据输出端q,形成自反馈表决结构;所述输出端q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数据输出端;判断电路,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e,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以及恢复电路,其一输入端与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相连,另一输入端与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相连,其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和第二基本d触发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和第二基本d触发器为带异步清零与置位的d触发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包括:第一传输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d,同相使能端为cn1,反相使能端为c1;第一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第二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第二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一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1,反相使能端为cn1;第三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同相使能端为c1,反相使能端为cn1;第三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第四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第四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三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n1,反相使能端为c1;第一反相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ck(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时钟输入端),其输出端为cn1;以及第二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为c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包括:第五传输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d,同相使能端为cn2,反相使能端为c2;第五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第六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第六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五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2,反相使能端为cn2;第七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与非门的输出端,同相使能端为c2,反相使能端为cn2;第七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第八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第八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七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n2,反相使能端为c2;第三反相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ck(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时钟输入端),其输出端为cn2;以及第四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为c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表决器,包括:第九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第十与非门,其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连接,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数据输出端q;第十一与非门,其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连接,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数据输出端q;以及三输入与非门,其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九与非门、第十与非门以及第十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作为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所述三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所述第十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和第十一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形成自反馈表决结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电路,包括:异或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第五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连接;第六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二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以及第七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二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作为所述判断电路输出端e。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恢复电路,包括:第八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连接,作为所述恢复电路的一个输入端;第十三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第十四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第十五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以及第十六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与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d作为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数据输入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与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ck作为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时钟输入端。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一种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对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有抵抗作用,当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任意位置发生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时,只要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入是正确的,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

(2)可以进行实时自我恢复,不会把错误的结果累积,这样可以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3)其自我恢复功能是由组合逻辑独立实现的,不需要时钟进行刷新,即当长时间没有时钟输入时,仍能保证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三模冗余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图2所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表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判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恢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d-数据输入端;ck-时钟输入端;q-数据输出端;e-判断电路输出端;

r1-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

r2-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

clrn1、clrn2-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

prn1、prn2-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

c1、c2、cn1、cn2-时钟使能信号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当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任意位置发生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时,只要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入是正确的,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并进行实时自我恢复,不会把错误的结果累积,并且这种自我恢复功能是由组合逻辑独立实现的,不需要时钟进行刷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d触发器抗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能力不高的问题。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1为传统的三模冗余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表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判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中一种恢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至图8所示,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包括:

第一基本d触发器,包括:

第一传输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d(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数据输入端),同相使能端为cn1,反相使能端为c1;

第一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

第二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

第二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一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1,反相使能端为cn1;

第三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二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1,反相使能端为cn1;

第三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

第四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

第四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三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n1,反相使能端为c1;

第一反相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ck(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时钟输入端),其输出端为cn1;

第二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为c1。

第二基本d触发器,包括:

第五传输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d(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数据输入端),同相使能端为cn2,反相使能端为c2;

第五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

第六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

第六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五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2,反相使能端为cn2;

第七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与非门的输出端(即同时与所述第六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2,反相使能端为cn2;

第七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传输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

第八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

第八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即同时与所述第七传输门的输出端相连)同相使能端为cn2,反相使能端为c2;

第三反相器,其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ck(也是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时钟输入端),其输出端为cn2;

第四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为c2。

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与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数据输入端d;

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与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时钟输入端ck。

表决器,包含有三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数据输出端q;所述表决器,包括:

第九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

第十与非门,其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连接,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数据输出端q;

第十一与非门,其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连接,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数据输出端q;

三输入与非门,其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九与非门、第十与非门以及第十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作为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所述第十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和第十一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形成自反馈表决结构;

所述第九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和第十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后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

所述第九与非门另一输入端和第十一与非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后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

判断电路,所述判断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所述判断电路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所述判断电路包括:

异或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1;其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数据输出端r2;

第五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连接;

第六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第十二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异或门的输出端;

第七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二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作为所述判断电路输出端e。

恢复电路,其一输入端与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相连,另一输入端与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相连,其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和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其另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和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所述恢复电路包括:

第八反相器,其输入端与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连接,作为所述恢复电路的一个输入端;

第十三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1;

第十四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表决器的输出端q,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置位使能端prn2;

第十五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1;

第十六与非门,其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端e,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基本d触发器的低电平有效清零使能端clrn2。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本d触发器和第二基本d触发器为带异步清零与置位的d触发器。

在本公开中,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是双模冗余结构,其将第一基本d触发器、第二基本d触发器和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输出进行表决,得到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出。这样无论第一基本d触发器、第二基本d触发器和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出哪一路发生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经过表决器的表决,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而当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发生时,判断电路判断是否是在第一基本d触发器或第二基本d触发器中发生的。如果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是在第一基本d触发器或第二基本d触发器中发生的,则判断电路会产生一个使能信号,控制恢复电路将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结果送回第一基本d触发器和第二基本d触发器中,使其锁存的值恢复正确。而恢复的过程需要判断电路与恢复电路同时工作才能正确工作。当判断电路发生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时,有可能会使不该工作的恢复电路工作,但此时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出是正确的,恢复电路会把正确的数据送回到第一基本d触发器与第二基本d触发器,对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出无影响。当恢复电路发生了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时,判断电路仍在正常工作,不会发生恢复过程,对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出无影响。综上,当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任意位置发生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只要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入是正确的,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并进行实时自我恢复,不会把错误的结果累积。并且这种自我恢复功能是由组合逻辑独立实现的,不需要时钟进行刷新。

本公开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可以作为一个抗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瞬态扰动的标准单元,应用于有抗单粒子效应需求的集成电路领域。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当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任意位置发生单粒子翻转或单粒子瞬态扰动,只要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的输入是正确的,所述自恢复机制的抗单粒子翻转与瞬态扰动的d触发器结构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并进行实时自我恢复,不会把错误的结果累积。并且这种自我恢复功能是由组合逻辑独立实现的,不需要时钟进行刷新。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并且,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