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MI散热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289发布日期:2018-11-02 22:1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EMI散热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防电磁屏蔽、散热等领域,具体为一种EMI散热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所谓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设备或系统性能降级的电磁现象。而所谓电磁干扰是指因电磁干扰而引起的设备或系统的性能下降。

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电磁波干扰也同样会产生热量。如果设备运行过程中,热量过多,但不能有效的进行散热,那么,就会造成设备运行时的温度过高,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怎样有效屏蔽电磁波及增加散热效果,是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MI散热屏蔽装置,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无法有效屏蔽电磁波及增加散热效果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MI散热屏蔽装置,包括屏蔽罩,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纳腔;EMI散热器,组装于所述容纳腔中;导热管,分布于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EMI散热器接触;热交换机,所述导热管的出口端通过一传导管连接至所述热交换机的进风口,所述导热管的进口端通过一传导管连接至所述热交换机的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包括第一壳部;第一连接部,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壳部周边;所述后壳体包括第二壳部;第二连接部,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壳部周边;其中,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壳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上的对应位置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通过螺丝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部和/或第二壳部上分布有多个防电磁干扰的散热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为正六边形结构或正六边形的部分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屏蔽层和散热孔,由线状金属交叉组合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线状金属的材料为铜、铜锡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为波浪状弯曲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EMI散热器与所述前壳体之间或设于所述EMI散热器与所述后壳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EMI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EMI散热屏蔽装置,通过散热结构有效的屏蔽了电子设备,如服务器运作时产生的电磁波,通过热交换机和导热管的配合,有效的进一步增加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I散热屏蔽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I散热屏蔽装置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屏蔽罩部分结构放大图。

其中,

1屏蔽罩; 2 EMI散热器;

3导热管; 4传导管;

5热交换机; 11前壳体;

12后壳体;

111第一壳部; 112第一连接部;

121第二壳部; 122第二连接部;

131屏蔽层; 132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EMI散热屏蔽装置,包括屏蔽罩1、EMI散热器2、导热管3、传导管4、热交换机5。

屏蔽罩1由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组成,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之间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前壳体11包括第一壳部111和第一连接部112,第一壳部111为长方形,第一连接部112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壳部111周边;所述后壳体12包括第二壳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2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壳部121周边,第二壳部121也为长方形;其中,所述第一壳部111与所述第二壳部1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122、第一壳部111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一连接部112上的对应位置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一连接部112通过螺丝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壳部111和/或第二壳部121上分布有多个防电磁干扰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为正六边形结构或正六边形的部分结构。每一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屏蔽层131和散热孔132,由线状金属交叉组合形成。所述线状金属的材料为铜、铜锡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

EMI散热器2组装于所述容纳腔中;EMI散热器2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散热片。

导热管3分布于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EMI散热器2接触;导热管3为波浪状弯曲结构。导热管3设于所述EMI散热器2与所述前壳体11之间或设于所述EMI散热器2与所述后壳体12之间。

热交换机5所述导热管3的出口端通过一传导管4连接至所述热交换机5的进风口,所述导热管3的进口端通过一传导管4连接至所述热交换机5的出风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