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7089发布日期:2018-09-28 21:0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在线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呈高速增长之势,有效缓解了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压力,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对铁路、地铁等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车辆定期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行的运营需求,为适应高速、高效的运营需求,以车辆运行状态检测为基础的现代化车辆检测和状态维修体制,不仅可以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而且能够显著提高运营设备的检修质量及检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随着检测设备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使检测设备适应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确保检测设备正常工作,降低人力维护成本,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磁干扰,提高检测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降低后期人力维护成本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包括外层电磁屏蔽结构和内层电磁屏蔽结构,外层电磁屏蔽结构的导磁率高于内层电磁屏蔽结构的导磁率,外层电磁屏蔽结构的阻抗高于内层电磁屏蔽结构的阻抗,所述外层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带开口的箱体以及设于箱体开口处的箱盖,所述内层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形成的密封腔体内,且屏蔽罩与所述箱体之间、以及屏蔽罩与所述箱盖之间均具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为不锈钢箱体,所述箱盖为不锈钢箱盖,且箱体和箱盖的内侧均设有铜屏蔽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电磁屏蔽结构还包括铜盖板,所述铜盖板设于所述箱体和箱盖之间,所述屏蔽罩为铜屏蔽罩且与所述铜盖板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盖板与所述箱体的连接缝隙处、以及所述屏蔽罩与所述铜盖板的连接缝隙处均设有银导电布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屏蔽罩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也设有铜屏蔽层,安装支架表面的铜屏蔽层与箱体内侧的铜屏蔽层连接为整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与所述屏蔽罩均配置有地线,且箱体的地线与屏蔽罩的地线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罩靠近所述铜盖板的一侧设有检测窗口,所述铜盖板和所述箱盖上也设有检测窗口,所述屏蔽罩、所述铜盖板和所述箱盖上的检测窗口对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为热镀锌箱体,所述箱盖为热镀锌箱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采用内外双层电磁屏蔽结构,外层采用高导磁、高阻抗材料,内层采用低导磁、低阻抗材料,且内外两层电磁屏蔽防护结构相隔一定的距离,便于在实际安装检测设备时,根据不同检测设备电磁防护性能要求安装在电磁防护装置内部不同空间位置,如电磁防护等级低的检测设备选择安装在屏蔽罩内,电磁防护等级高的其他设备安装于箱体内,该电磁防护装置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能够为电磁防护等级较低的检测设备提供良好的电磁屏蔽能力,检测设备即使在较强的电磁干扰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提高了检测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降低了后期人力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安装支架表面上的铜屏蔽层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除箱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箱体;2、箱盖;3、屏蔽罩;4、铜屏蔽层;5、铜盖板;6、安装支架;7、银导电布层;8、检测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包括外层电磁屏蔽结构和内层电磁屏蔽结构,外层电磁屏蔽结构的导磁率高于内层电磁屏蔽结构的导磁率,外层电磁屏蔽结构的阻抗高于内层电磁屏蔽结构的阻抗,外层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带开口的箱体1以及设于箱体1开口处的箱盖2,内层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罩3,屏蔽罩3设于箱体1和箱盖2形成的密封腔体内,且屏蔽罩3与箱体1之间、以及屏蔽罩3与箱盖2之间均具有间隙。其中,箱体1上部开口并带有法兰,便于箱盖2与箱体1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相应的,箱盖2设于箱体1上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开口的数量及位置也可调整。

该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设备电磁防护装置,采用内外双层电磁屏蔽结构,外层采用高导磁、高阻抗材料,内层采用低导磁、低阻抗材料,且内外两层电磁屏蔽防护结构相隔一定的空间距离,便于在实际安装检测设备时,根据不同检测设备的电磁防护性能要求安装在电磁防护装置内部不同空间位置,如电磁防护等级低的检测设备选择安装在屏蔽罩3内,电磁防护等级高的其他设备安装于箱体1内,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能够为电磁防护等级较低的检测设备提供良好的电磁屏蔽能力,检测设备即使在较强的电磁干扰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提高了检测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降低了后期人力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箱体1为不锈钢箱体,箱盖2为不锈钢箱盖,高导磁、高阻抗,且箱体1和箱盖2的内侧均设有铜屏蔽层4,铜屏蔽层4低导磁、低阻抗,有助于提高外层电磁屏蔽结构的防护性能。其中,箱体1和箱盖2的内侧是指不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箱体1底板的上表面、侧板的内壁及法兰的上表面,以及箱盖2的下表面。箱体1、箱盖2优选采用Q235低碳钢,厚度优选8mm至12mm;箱体1、箱盖2内侧的铜屏蔽层4厚度优选1.5mm-3.5mm。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层电磁屏蔽结构还包括铜盖板5,铜盖板5设于箱体1和箱盖2之间,屏蔽罩3为铜屏蔽罩且与铜盖板5接触,有助于提高内层电磁屏蔽结构的防护性能。其中,铜盖板5厚度优选2mm至6mm,屏蔽罩3厚度优选4mm至8mm,形状优选长方体或正方体。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铜盖板5与箱体1的连接缝隙处、以及屏蔽罩3与铜盖板5的连接缝隙处均设有银导电布层7,银导电布层7具有低导磁、低阻抗的特性,在连接缝隙被填充从而形成良好的屏蔽密封环境之后,可避免电磁干扰信号通过连接缝隙对检测设备造成干扰,进一步提高防护性能。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箱体1内设有安装支架6,屏蔽罩3设于安装支架6上,安装支架6的表面也设有铜屏蔽层4,安装支架6表面的铜屏蔽层4与箱体1内侧的铜屏蔽层4连接为整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等电势体,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护性能。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箱体1与屏蔽罩3均配置有地线(图中未示出),且箱体1的地线与屏蔽罩3的地线相连,从而形成良好的等电势体,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护性能。

更进一步地,屏蔽罩3靠近铜盖板5的一侧设有检测窗口8,本实施例中屏蔽罩3上表面整体均为检测窗口8,铜盖板5和箱盖2上也设有检测窗口8,屏蔽罩3、铜盖板5和箱盖2上的检测窗口8对齐,便于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箱体1为热镀锌箱体,箱盖2为热镀锌箱盖。箱体1和箱盖2均经过热镀锌处理,可增强防腐蚀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