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071发布日期:2019-07-03 03:2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器皿用于承装一些食物,可以作为器皿的材质也较多,比如陶瓷、塑料、金属等,但大多数器皿一般仅具有承装功能,功能比较单一,如需其它功能,常常需要与其它装置搭配使用,比如在加热时,需要将器皿放置在加热装置,即燃气灶上进行加热,使用不是很方便,或者在需要保温时,现有的器皿一般并无保温作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器皿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加热、保温的作用,功能更多样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和保温作用,功能较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加热器皿,包括用于放置待加热物的器皿和充电台,所述的器皿置于所述的充电台上;所述的器皿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加热结构,所述的加热结构从上到下包括石墨烯加热层、反热层、控制层;所述的控制层包括相连的电池和控制板,所述的电池与所述的石墨烯加热层相连,所述的电池为可用于无线充电的锂电池,所述的充电台包括台体,所述的台体上设有多个无线充电座,所述的无线充电座用于对所述的锂电池充电。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器皿的下端设置加热结构对器皿进行加热、保温,在加热结构中设有石墨烯加热层,加热效果较好,同时采用可用于无线充电的锂电池和充电台,台体上设有多个无线充电座,能够同时对多个石墨烯加热器皿进行充电和加热,充电效率、加热效率较高、充电方式简单,且器皿整体可以移动,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使用,成本也较低。

作为改进,所述的加热结构与所述的器皿可拆式相连,在所述的控制层的下侧设有下固定层,所述的下固定层的横截面为U型且内部设有容腔;在所述的石墨烯加热层的上侧设有导热层,所述的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反热层、控制层位于所述的容腔中,所述的下固定层的外侧与所述凹槽通过侧粘结层相连,便于安装、拆卸加热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的侧粘结层为双面胶层,既便于拆卸加热结构,同时又能保证加热结构与凹槽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力。

作为改进,所述的导热层为石墨烯导热膜层、石墨烯导热硅脂层或石墨烯导热硅胶层,由于器皿的底部常存在不平整等缺陷,为使加热层与器皿底部之间更好的接触,增强加热效果,因此设置导热层传递热量。

作为改进,所述的加热结构与所述的器皿固定连接,所述的石墨烯加热层的上侧设有导热层,所述的控制层的下侧设有下固定层,所述的下固定层的材质为塑胶,所述的下固定层封装在所述的凹槽的下端口处,直接利用下固定层封装,固定效果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下固定层的横截面为U型内部设有容腔,所述的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反热层、控制层位于所述的容腔中,增大下固定层与凹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封装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石墨烯加热层为石墨烯加热片,所述的石墨烯加热片与所述的电池通过导线相连,石墨烯加热片生产加工较为简单且便于安装。

作为改进,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1CM-5CM,能够为加热结构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

作为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座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的台体的上端面,便于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器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结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结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器皿,11、凹槽,2、石墨烯加热层,3、反热层、4、控制层,5、下固定层,6、导热层,7、侧粘结层,8、台体,81、无线充电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石墨烯加热器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加热物的器皿1和充电台,器皿置于充电台上,在器皿1的下端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从上到下包括石墨烯加热层2、反热层3、控制层4;控制层包括相连的电池和控制板,控制板用于与外部智能设备进行通讯、控制电池的供放电、控制加热温度等参数,电池与石墨烯加热层2相连,电池为可用于无线充电的锂电池。石墨烯加热层2为石墨烯加热片,石墨烯加热片与电池通过导线相连,反热层也可用石墨烯隔热片作为反热层,其用于防止热量向下传输即向控制层4一侧传输,控制层4用于控制电路对石墨烯加热层进行加热。器皿下端的凹槽的深度为1CM-5CM,器皿侧壁上设有控制开关。当本实用新型用于食品制作时,可以将器皿加工成碗型或者盘型用于承装食物。

本实用新型加热结构的第一种结构为,如图2所示,加热结构与器皿可拆式相连,在控制层4的下侧设有下固定层5,下固定层5的横截面为U型且内部设有容腔;在石墨烯加热层2的上侧设有导热层6,导热层6、石墨烯加热层2、反热层3、控制层4位于一次叠置在容腔中,下固定层5的外侧与凹槽11通过侧粘结层7相连。其中,导热层的材质可以为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硅脂、石墨烯导热硅胶中的任一种;侧粘结层为双面胶层,下固定层为塑胶层。

本实用新型加热结构的的第二种结构为,如图1所示,加热结构与器皿固定连接,石墨烯加热层2的上侧设有导热层6,控制层4的下侧设有下固定层5,下固定层5的材质为塑胶,下固定层在成型时直接封装在凹槽的下端口处,该种结构封装简单;或者如图3所示,下固定层5的横截面为U型且内部设有容腔,导热层6、石墨烯加热层2、反热层3、控制层4位于容腔中,该种结构中下固定层与凹槽的接触面积较大,加热结构与凹槽之间的粘结力较大,下固定层注塑成型时与凹槽固定在一起,在封装时下粘结层的底部与器皿可以平齐,也可以具有一定高度差。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为,器皿放置在充电台上,该充电台包括台体8,台体8与市电相连,在台体上设有多个并联的无线充电座81,无线充电座81嵌在台体8中,无线充电座中设有发射模块,控制板上设有接收模块,无线充电座81可以均匀分布在台体端面上,或者根据台体上空间,将无线充电座不均匀设置在台体端面上,无线充电座81内设有与石墨烯加热器皿中电池相对应的充电模块,电池与充电模块之间的充电模式与现有的手机电池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充电模式相同,无线充电座的上端面与台体的上端面等高平齐,或无线充电座的上端面低于台体的上端面2mm-5mm,形成一个定位槽,石墨烯加热器皿充电或加热时放置在定位槽中即可,定位槽可以防止石墨烯加热器皿滑动。

在使用充电体时,可以同时对多个石墨烯加热器皿进行充电和加热操作,例如,当本实用新型用于餐馆时,厨师在做菜时,可以利用充电台同时加工多种菜品,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当制作干锅类的菜品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电池,该电池可以持续对器皿加热或保温0.5h小时,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作为干锅使用时,更加环保和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