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结构及无人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124发布日期:2019-07-19 22:1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结构及无人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路板结构及无人搬运车。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部件,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电子元器件又是电气连接的载体。一般一个控制模组会包括多个元器件共同实现控制功能。

多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需要用到的连接线很多,连接线还需要遵守电气规则使用不同的颜色。在接线理线步骤更加复杂,需要将不同的连接线与不同的元器件进行连接,接线完成后还需要检测各线路之间是否接触良好,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费时费力,接线错误率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结构,其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于电路板结构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结构,包括电路板、连接导线、电子元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配合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导线的端部,以使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元件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断路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均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均与所述连接导线远离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断路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结构还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基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断路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基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导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导轨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断路器与所述第一导轨卡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导轨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导轨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搬运车,其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稳定,并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关于无人搬运车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搬运车,包括无人搬运车和所述的电路板结构,电路板结构包括电路板、连接导线、电子元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配合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导线的端部,以使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结构应用于所述无人搬运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结构及无人搬运车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结构,将部分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线路预先印制于电路板中,在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中的线路电连接,电子元件与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端子连接并通过线路板中的预设连接线路实现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与连接导线连接,连接导线的一端与电子元件连接,第二连接端子和第一连接端子配合。将部分线路设置于电路板中,减少电子元件之间连接需要的连接线,更多的连接是通过电路板进行连接,减少了对连接线的需求,节约成本,同时,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更加简洁,从而有效的提高接线效率、降低接线错误率,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件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导轨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路板结构;100-电路板;110-第一安装部;120-第二安装部;111-安装孔;200-电子元件;210-第一继电器;220-第二继电器;230-断路器;24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00-连接组件;310-第一连接端子;400-基板;410-第一导轨;420-第二导轨;430-连接支架;431-固定部;432-连接部;433-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结构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结构10,其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结构10可以应用于无人搬运车的控制模组当中,通过电路板结构10改变传统的接线方式,使得接线更加简便,以提高接线效率和成品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结构10包括电路板100、连接导线(图未示)、电子元件200、连接组件300和基板400。电子元件200与电路板100连接,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端子310和与第一连接端子310配合的第二连接端子(图未示),第一连接端子310设置于电路板100上并通过电路板100与电子元件200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连接导线的端部,以使连接导线与电子元件200电连接。电路板100安装在基板400上。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100为印刷电路板100,在电路板100的生产时就将电子元件200的连接线路部分集成到电路板100中,从而电子元件200之间可通过电路板100实现电连接。通过电路板100进行电连接,减少裸露在外的连接线,使得连接更加容易和美观。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端子310和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310设置在电路板100上,第二连接端子与连接导线连接。通过连接端子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以在导线生产时预先进行排列、组合,减少后续对连接导线的整理连接。这样,通过第一连接端子310和第二连接端子的配合即可将多条连接导线一次性连接完成,提高连接效率、减少连接错误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导线为多根导线组合在一起形成,每根导线设置不同的颜色,避免混乱。在将导线与连接接头连接时,将多根不同颜色的导线根据功能的不同按照不同的顺序与第二连接端子进行连接,形成连接导线,减少在电子元件200连接时所需的理线时间,同时也可以减少导线连接错误率。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所提及的多根导线的组合方式可以为将多根导线粘贴在一起,也可以为将多个导线捆绑在一起等方式。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一连接端子310可以为欧式接线端子系列、插拔式接线端子系列、栅栏式接线端子系列、弹簧式接线端子系列、轨道式接线端子系列、穿墙式接线端子系列,光电耦合型接线端子系列等。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件200分布示意图,本实施所提供的电子元件200包括第一继电器210、第二继电器220、断路器230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第一继电器210、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电连接,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对第一继电器210、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继电器210与电路板100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同时,对于第二继电器220,第二继电器220和短路器一起并列设置,并且与第一继电器210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继电器210焊接于电路板100,是通过电路板100内设置的连接电路与其他元件进行电连接。对于第二继电器220、短路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之间时通过连接导线进行电连接。

可选地,电路板100包括第一安装部110和第二安装部120。第一安装部110和第二安装部120将电路板100分成两部分,依据功能结构的不同,将第一继电器210、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0。在第一安装部110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与电路板100进行电连接的部分第一连接端子31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20,同样,第二安装部120设置有用于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与电路板100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310。除此之外,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部分第一连接端子310也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0和第二安装部120,设置位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可选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结构10中整个电路板100安装在基板400上,也就是第一安装部110和第二安装部120都是固定在基板400上。电路板100与基板40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安装部110、第二安装部120和基板400之间设置有尼龙柱,螺栓穿过电路板100锁紧尼龙柱的螺纹当中,从而将基板400和电路板100进行固定。基板400与电路板100之间通过尼龙柱设置具有一定间隔,以对电路板100进行隔离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基板400可以为玻纤板,也可以为亚克力板等。

可选地,在第一安装部110设置有安装孔111,安装孔111设置为矩形通孔的形式,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位于安装孔111内,并固定于基板400上。电路板100的强度比较低,为避免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的重量对电路板结构10产生影响而设置于安装孔111内,以提高电路板100的使用稳定性。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导轨位置示意图,在第一安装部110设置有第一导轨410,在第二安装部120设置有第二导轨420。第二继电器220和断路器230设置于第一导轨41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设置于第二导轨420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继电器220、断路器230与第一导轨410的连接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与第二导轨420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卡接的形式设置,以便于进行拆卸和安装。并且,第一导轨410整个位于安装孔111管内,也就是第一导轨410的长度小于安装孔111的长度,避免第一导轨410触碰到电路板1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二继电器220、断路器230与第一导轨410的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同样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40与第二导轨420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可选地,在基板400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支架430。连接支架430用于支撑第二导轨420,以避免第二导轨420与第二安装部120之间发生接触摩擦对电路板100内设置的线路产生影响。

请参阅图4,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430结构示意图,连接支架430包括固定部431、连接部432和安装部433,固定部431和连接部432的一端连接,连接部432的一端与安装部433连接。固定部431将连接部432和安装部433固定在基板400上,连接部432支撑安装部433并使安转部与第二安装部120之间具有间隔,防止接触。第二导轨420安装在安装部433上。固定部431与第二安装部12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导轨420和安装部433之间也是螺栓固定。并且,连接部432垂直于固定部431和安装部433。

为便于连接支架430的安装,基板400尺寸大于电路板100的尺寸,基板400的两侧略伸出电路板100。也就是连接支架430设置于基板400上并位列于电路板100的两端,第二导轨420横空架设于电路板100上方。也可以在第二安装部120中部位置设置一个通孔用于设置连接支架430,以便于为第二导轨420的中部位置提供支撑,增加第二导轨420的承重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结构10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结构10,将部分电子元件200之间的连接线路预先印制于电路板100中,在电路板1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310,第一连接端子310与电路板100中的线路电连接,电子元件200与电路板100上的第一连接端子310连接并通过线路板中的预设连接线路实现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与连接导线连接,连接导线的一端与电子元件200连接,第二连接端子和第一连接端子310配合。将部分线路设置于电路板100中,减少电子元件200之间连接需要的连接线,更多的连接是通过电路板100进行连接,减少了对连接线的需求,节约成本。同时,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更加简洁,从而有效的提高接线效率、降低接线错误率,提高产品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