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断路器及一种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876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断路器及一种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ptc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断路器及一种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ptc加热器,也称ptc发热体,ptc加热器由镀锌外压板、不锈钢波纹状弹簧片、镀锌内压板、ptc发热片、镀镍铜电极端子和pps高温塑胶电极护套等组成。ptc加热器由于采用波纹状散热片,提高了其散热率,且综合了胶粘和机械式的优点,并充分考虑到ptc发热件在工作时的各种热、电现象,其结合力强,导热、散热性能优良,效率高,安全可靠。ptc加热器的一大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即遇风机故障停转时,ptc加热器因得不到充分散热,其功率会自动急剧下降,此时加热器的表面温度维持在居里温度左右(一般在250℃上下),从而不致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

现在行业标准:qbt2164-2013《家用和类似用途风扇型ptcr发热器》第3.2条风扇型ptcr发热器的定义:由一片或多片并联使用的ptcr和金属散热器组合成的用机械方法使空气流动加热的发热器。第5.3.3条耐电压的定义:发热器在额定电压为220v时,耐电压值不应小于500v;额定电压为110v时,耐电压值不应小于350v。

参见图1,现有ptc加热器,其采用多片并联的ptcr,并联后的ptcr也均并联。在实际测试时,经常出现ptcr被击穿的情形。究其原因,是受限于ptcr的材料或加工工艺,在厚度固定时,ptcr的耐压强度不够。为提升耐压强度,一个途径是增加ptcr厚度。但是,由于ptcr本身具有热阻,ptcr厚度增加会使得热阻增加,从而降低ptc加热器的发热效率。提升耐压强度的另一途径是改善ptcr的性能,使得更薄的ptcr即可获得足够的耐压强度。然而,改善ptcr的性能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现有带多组ptcr的ptc加热器,每一组ptcr之间都要布置接线端子用来连接电源,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是两个金属散热器厚度和一个ptcr厚度的和,该距离一般小于20mm。但是,ptcr发热器的热断路器(现有热断路器结构参见图2)的尺寸不小于34mm。因此,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容纳热断路器,必须将热断路器放置在另外一侧。由于热断路器位于另一侧,这样需要增加导线等部件将远置的热断路器连接在ptcr发热器的电路中,导致结构复杂,大电流的接触点增多,增加安全隐患。

为此,在另案申请的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的专利中,新采用了并串联的ptcr结构,串联的ptcr之间不用再接电源线,也就不用再设置接线端子,这样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最少是三个金属散热器厚度和两个ptcr厚度的和,其间隙一般在40mm左右,这样为容纳ptc发热器的热断路器(尺寸都大于34mm),也为ptc直接通过端子与热断路器连接,大幅减少大电流的接触点提供了可能。

然而,对于具有串联结构的ptc加热器,热断路器直接铆接在金属散热器的接线端子上,在大功率的ptc工作时,ptc发热片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接线端子传递到热断路器的感温部件上,使热断路器感知的温度和ptc检测点的温度不一致,导致热断路器误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带有串联发热单元的ptc加热器的热断路器直接安装在金属散热器上,ptc发热片产生的热量通过端子传递到热断路器的感温部件,使得热断路器动作不准确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断路器,有效提升动作的准确性。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具有该热断路器的ptc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断路器,所述热断路器包括:

断路器主体;

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断路器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具有隔热部,以减少热量经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向所述断路器主体传递。

相比现有的热断路器,本发明的热断路器,其第一电极引脚连接至热源,第一电极引脚具有隔热部,隔热部可以减少热量经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向断路器主体传递,从而提升温度动作的准确性,保证热断路器正常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部的隔热由延长第一电极引脚的散热长度实现。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部的散热长度在8mm至30mm之间。现有热断路器的散热长度,通常在5mm左右。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部具有弯曲段。现有热断路器的电极引脚,大都呈平板状。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部具有多个所述弯曲段。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部包括沿径向远离所述断路器主体方向的第一散热段。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部包括轴向的第二散热段和径向的第三散热段。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外端具有抱箍结构。抱箍结构可以用于直接与ptc加热器的金属散热器上的凸部铆接。第一电极引脚外端为连接至热源的一端,在应用于ptc加热器时,为连接金属散热器的一端。

一种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

多个金属散热器;

ptc发热组件,所述ptc发热组件包括多片间隔分布的ptc发热片,所述ptc发热组件胶粘于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

其中,相邻的金属散热器及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的ptc发热组件形成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元串联连接;

至少两个接线端子;

热断路器,所述热断路器为前述的热断路器,所述热断路器设于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

作为ptc加热器的改进,所有所述接线端子均位于所述ptc加热器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热断路器设于其中两个接线端子之间。具体地,可以是所述接线端子有三个且位于同一端,所述热断路器设于中间的接线端子上,也可以是所述接线端子有两个且位于同一端,所述热断路器设于两接线端子之间。

作为ptc加热器的改进,所述热断路器具有铝盖,所述铝盖的端面朝向所述ptc发热片,所述铝盖的端面平行ptc发热片厚度方向,平行公差控制在±2°之间。

本发明的热断路器的有益效果是:与热源相连的电极引脚具有隔热段,有效减少热源的热量经由电极引脚向断路器本体传递,降低来自电极引脚的热量对感温部件的影响,提升测温准确性和热断路器工作可靠性。

本发明的ptc加热器采用本发明的热断路器,具有本发明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ptc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ptc加热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本发明的热断路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热断路器的热断路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热断路器的热断路器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热断路器的热断路器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压板;

2、波纹状散热片;

3、内压板;

4、ptc发热片;

5、接线端子;

6、热断路器;61、铝盖;62、第一电极引脚;621、抱箍结构;622、第一散热段;623、第二散热段;624、第三散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一

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的一种热断路器6,所述热断路器6包括:

断路器主体,所述断路器主体具有感温部件;

第一电极引脚62和第二电极引脚,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断路器主体;

其中,第一电极引脚62具有隔热部,以减少热量经所述第一电极引脚62向感温部件传递。

相比现有的热断路器6,本发明的热断路器6的第一电极引脚62具有隔热部,隔热部可以减少热量经所述第一电极引脚62向断路器主体传递,从而提升温度动作的准确性,保证热断路器6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主体中具有与第一电极引脚62和第二电极引脚相连的一静触片和一动触片。所述动触片上一侧作用有弹簧,另一侧设有绝缘抵柱,绝缘抵柱设于感温部件上。静触片和动触片处于常闭状态。在通电后,当感温部件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感温部件变形,弹簧推动动触片,使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热断路器断开连接。

其它实施例中,断路器主体结构还可以是其它样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的隔热由延长第一电极引脚62的散热长度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的散热长度在8mm至30mm之间。具体地,隔热部的散热长度在10mm。现有热断路器6的散热长度,通常在5mm左右。由于导热长度或者说散热长度的增加,使得经由第一电极引脚62传导至断路器主体的热量较少,感温部件受到的影响更小,测温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具有弯曲段。现有热断路器6的电极引脚,大都呈平板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具有多个所述弯曲段。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包括沿径向远离所述断路器主体方向的第一散热段622。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包括轴向的第二散热段623和径向的第三散热段62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62外端具有抱箍结构621。抱箍结构621可以用于直接与ptc加热器的金属散热器上的凸部铆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62内端开设直径1.5至3.5mm的通孔,以与断路器主体内部结构铆合在一起。

本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62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是:与热源相连的第一电极引脚62具有隔热段,有效减少热源的热量经由电极引脚向断路器本体传递,降低来自电极引脚的热量对感温部件的影响,避免热断路器6误动作,提升测温准确性和热断路器6工作可靠性;第一电极引脚62一体成型形成多个弯曲,加工容易;当热断路器6直接安装于ptc加热器的金属散热器的接线端子上时,还可以减少热量对断路器主体的塑料密封件、静触片和动触片的影响。

ptc加热器的实施例一

参见图3至图5,一种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

多个金属散热器;

ptc发热组件,所述ptc发热组件包括多片间隔分布的ptc发热片4,所述ptc发热组件胶粘于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

多个接线端子5,所述接线端子5设于所述金属散热器上;

其中,相邻的金属散热器及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的ptc发热组件形成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元串联连接。

热断路器6,所述热断路器6设于其中一个接线端子5上。

接线端子5可以是凸片,也可以是抱箍结构621,还可以是其它接线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5有三个且位于同一端,所述热断路器6设于中间的接线端子5上。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接线端子有两个且位于同一端,热断路器两接线端子之间,以减少热断路器占用的额外空间,使得整个ptc加热器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断路器6具有铝盖6161,所述铝盖6161的端面朝向所述ptc发热片4,所述铝盖6161的端面平行ptc发热片4厚度方向,平行公差控制在±2°之间。

本发明的ptc加热器的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是:热量传导距离加长有利于隔断ptc发热片4的热量,提高热断路器6的稳定性;结合串并联ptc发热片4的结构,将12个铆合和连接接触点降到2个铆合接触点或3个铆合和连接接触点,提升产品稳定性;

热断路器6安装在中间的接线端子5上,减少了专门安装热断路器6的空间和放置跨接线的空间,使ptc加热器的整体长度减少8mm,高度减少了4mm,整体体积减少5%,为产品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热断路器6直接与外压板1直接铆接,减少3根连接线和6个端子。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二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二和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电极引脚62的隔热部结构。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轴向的第二散热段623和径向的第三散热段624,第二散热段623有两个,第三散热段624有两个。其中,轴向的第二散热段623向热源方向延伸,以使得整个热断路器6的体积较小。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二与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和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三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三和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电极引脚62。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引脚62为装配体。所述第一电极引脚62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一端与所述断路器主体固接,另一端具体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片一端具有抱箍结构621,另一端具有与所述连接头相配合的连接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内端开设直径1.5至3.5mm的通孔,和断路器主体内部结构铆接。第一连接片外端是pin套。第二连接片的一端是pin,用于插入第一连接片的pin套。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是抱箍结构621,和金属散热器的外压板1上的凸片铆接在一起。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三与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和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四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四和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第一电极引脚62的隔热部结构。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轴向的第二散热段623和径向的第三散热段624,第二散热段623有两个,第三散热段624有两个。其中,轴向的第二散热段623向热源方向延伸,以使得整个热断路器6的体积较小。

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四与热断路器6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和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创造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创造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