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5163发布日期:2020-12-08 13:5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加热装置主要包括有箱体,在箱体内部成型有腔体,门体转动安装在箱体上,以对箱体的开口进行打开或者闭合,为了防止电磁泄漏,在门体上设置增加扼流槽结构,同时,为了避免腔体内部电磁泄露,在设置时,应使得门体与腔体之间紧密配合,但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影响,无法保证门体和腔体之间的配合不存在有间隙,往往在转配完成后会存在有间隙,这样则有可能导致电磁能量会从间隙处泄漏至外部,导致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屏蔽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装置存在的容易产生电磁能力泄露、电磁屏蔽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可实现门体和墙体之间的紧密贴合,避免了电磁的泄露,提高了电磁屏蔽性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有:

箱体,在所述箱体内成型有腔体,在所述腔体周圈设置有从腔体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的第一翻折部;

门体,转动安装在箱体上,可相对箱体打开或闭合;

第一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置有沿其周圈外边缘设置的第二翻折部;

弹性装置,包括有:

基体,抵靠在门体上;

压设件;

弹性件,设置在压设件和基体之间;

第二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所述压设件后固定到所述基体内,其能够相对所述压设件滑动;

当门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翻折部能够在弹性装置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翻折部压紧贴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三翻折部,其为从第一翻折部上向外翻折形成,当门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翻折部还能够通过侧边抵靠在所述第三翻折部上以密封所述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有与腔体配合的档设件和与档设件连接的装配件,在所述装配件的周圈设置有所述第四翻折部,所述档设件上形成有第二翻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件为由多块板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件,在其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档设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开口位置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限位件,所述门体包括有门面板,限位件压设在第四翻折部上且与所述门面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基体上形成装配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装配部内。

进一步的,第三翻折部由多块翻折板依次连接构成,多块翻折板内部形成装配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扼流部件,门体闭合时,第一连接部件和扼流部件位于所述装配腔内。

进一步的,门体闭合时,第一翻折部到门面板的距离小于第二翻折部到门面板的距离。

进一步的,压设件包括有压设件本体和从压设件本体上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贯穿孔,在所述基体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有导向段和螺纹段,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导向段穿过贯穿孔并通过螺纹段拧入到基体的螺纹孔内与基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折部为从腔体周圈边缘上翻折形成的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二翻折部为从档设件周圈向外翻折形成的第二翻折边,第四翻折部为从装配件周圈翻折形成的第四翻折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波加热装置,在门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同时,在门体和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弹性装置,在门体闭合时,挤压第一连接部件,进而压缩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装置作用力使得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二翻折部可始终与箱体腔体中的第一翻折部紧密贴合,使得门体和腔体配合紧密,有效的避免了因门体和腔体之间存在有缝隙导致漏磁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整个电磁波加热装置的屏蔽性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腔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腔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门体和弹性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门体和弹性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波加热装置可以为微波加热装置或某一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波加热装置包括有:

箱体100,在所述箱体100内成型有腔体110,在所述腔体110周圈设置有从腔体110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的第一翻折部12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腔体110由设置在箱体100内部的四块安装板332与箱体100的后背板连接构成,腔体110可用于放置需要进行电磁波加热的食物,用于发出电磁波的发射元件布置的腔体110壁面内或腔体110底壁内。

第一翻折部120为从腔体110周圈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的第一翻折边,优选的,第一翻折边为从腔体110边缘处90度翻折形成,其垂直于腔体110的侧壁设置。

腔体110具有朝向外侧的开口,门体200,转动安装在箱体100上,可相对箱体100打开或闭合,以对腔体110的开口进行封闭或打开。

第一连接部件300,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00上设置有沿其周圈外边缘设置的第二翻折部310,优选的,第一连接部件300包括有与腔体110配合对门体200进行遮挡且封闭所述腔体110的档设件320和与档设件320连接的装配件330,在所述档设件320的周圈设置有所述第二翻折部310,优选的,第二翻折部310为沿档设件320周圈设置的第二翻折边,其为从档设件320上90度翻折形成。

所述装配件330上形成有第四翻折部331,所述装配件330为由多块板332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件,在其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装配件330固定设置在所述开口位置处,具体的,档设件320可为档设盖,其与装配件330开口处的各个边缘焊接固定。

弹性装置400,包括有:

基体410,抵靠在门体200上,

压设件420;

弹性件430,设置在压设件420和基体410之间,弹性件430可选用弹簧或弹片等具有弹性的结构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第二连接部件440,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00、所述压设件420后固定到所述基体410内,其能够相对所述压设件420滑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压设件420包括有压设件本体421和从压设件本体421上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422,在所述延伸部422上开设有贯穿孔,在所述基体410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40包括有导向段441和螺纹段442,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40通过导向段441穿过贯穿孔并通过螺纹段442拧入到基体410的螺纹孔内与基体410固定。

当门体20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翻折部120到门面板210的距离小于第二翻折部310到门面板210的距离,所述第二翻折部310能够在弹性装置400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翻折部120压紧贴合。

在门体200闭合时,位于门体200上的第一连接部件300的第一翻折部120与位于腔体110上的第一翻折部120接触配合,由于第一翻折部120到门面板210的距离小于第二翻折部310到门面板210的距离,在门体200闭合后第一翻折部120则会施加作用力到第二翻折部310,进而传递作用力到第一连接部件300,第一连接部件300受力后压缩压设件420,同时压设件420和第一连接部件300相对第二连接部件440滑动,压缩弹性件430,使得弹性件430被压缩变形,同时,弹性件430会施加反向作用力到压设件420以及第一连接部件300,使得第一连接部件300上的第一翻折部120可始终紧密抵靠贴合腔体110上的第二翻折部310,使得第一翻折部120和第二翻折部310紧密贴合,有效的避免了电磁的漏磁,提高了整个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屏蔽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波加热装置还包括有第三翻折部130,其为从第一翻折部120周圈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当门体20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翻折部310还的侧边还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三翻折部130上以实现对所述腔体110密封,防止电磁从第二翻折部310和第三翻折部130的间隙中泄露出来。

本实施例在设置时,不仅可通过弹性装置400施加作用力到第一连接部件300使其与第二翻折部310紧密贴合防止从腔体110内向外漏磁,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二翻折部310的侧边抵靠在环形的第三翻折部130上,以对整个腔体110实现密封,避免了腔体110内部的电磁波从第二翻折部310和第三翻折部130之间的间隙处向外泄漏磁的情况发生,防电磁波泄露效果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翻折部130由多块翻折板131依次连接构成,多块翻折板131内部形成装配腔132,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00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扼流部件700,扼流部件70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扼流部件700结构,在此不做一一赘述。门体200闭合时,第一连接部件300和扼流部件700装配在所述装配腔132内,优选的,扼流部件700的外部轮廓和装配腔132适配,以使得扼流部件700可刚好装配到装配腔132内部。通过在第一连接部件300上设置扼流部件700,可进一步的实现对电磁波的阻挡,防止电磁波从门体200中泄露出来,提高了磁阻效果。

为实现对第一连接部件300的限位,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限位件50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500为环形限位板,所述门体200包括有门面板210,限位件500压设在第四翻折部331上且与所述门面板2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为实现对弹性件430的装配,本实施例在所述基体410上形成装配部411,装配部411为从基体410上延伸形成的装配筒,所述弹性件430设置在所述装配筒内,装配筒的内侧轮廓与弹性件430外部轮廓适配,在弹性件430装配到装配筒内部时,其底部抵靠基座上,顶部抵靠在压设件420的底面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