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压合装置及其取料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6188发布日期:2021-04-02 09: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吸附压合装置及其取料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表面贴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压合装置及其取料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贴片机是一种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元器件(如电容、芯片及接口等)贴装焊接在pcb板(即印刷电路板上)的设备。在焊接之前,需要将各种元器件提前放到pcb板上的对应位置处。之后pcb板还需先后经过平板机、接驳台、ng-buffer和合并机才能进入到高温回焊炉中进行焊接。由于pcb板在焊接之前的输送路径长,而元器件与pcb板之间因缺乏定位,从而在输送过程中元器件与pcb板之间容易发生移位,导致焊接后的元器件相对pcb板出现高跷。从高温回焊炉输出的pcb板需要进入到后续的光学检测系统才能检测到元器件是否有高跷,难以从源头上直接减少高跷的发生。

因此,亟需要一种使元器件与pcb板保持定位的吸附压合装置及其取料搬运机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元器件与pcb板保持定位的吸附压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搬运pcb板时,使元器件与pcb板保持定位的吸附压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压合装置包括承载板、多个压合器与吸取器,多个所述压合器与所述吸取器呈分散式地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压合器具有一压合头,所述吸取器具有一吸头,所述压合头与所述吸头各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下方,所述压合头在所述吸头吸住pcb板时压紧元器件至pcb板上。

较佳地,所述压合头位于所述吸头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压合器还包括压杆,所述压杆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压合头套装所述压杆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压合器还包括安装杆及弹性件,所述安装杆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安装杆内设有一安装腔,所述压杆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压合头套装于所述压杆的底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设于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压杆之间,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压杆向下运动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安装杆借由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

较佳地,所述吸取器还包括转接头和具有一气流通道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吸头安装于所述通气管的下端,所述转接头安装于所述通气管的上端,所述转接头对接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所述吸头对接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

较佳地,所述通气管借由两螺母锁定于所述承载板上,两所述螺母中的一者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上方,两所述螺母中的一者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压杆呈阶梯轴式布置,所述压杆包括小径轴和大径轴,所述小径轴及所述大径轴的上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装于所述小径轴上,所述压合头套装于所述大径轴的底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大径轴顶部的端面上。

为实现以上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搬运机构包括搬运移动装置及上述的吸附压合装置,所述吸附压合装置安装于所述搬运移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搬运移动装置可驱使所述吸附压合装置上下平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压合装置包括承载板、多个压合器与吸取器,多个压合器与吸取器呈分散式地安装于承载板上,压合器具有一压合头,吸取器具有一吸头,压合头与吸头各设于承载板的下方,压合头在吸头吸住pcb板时压紧元器件至pcb板上。当压合头在吸头吸住pcb板时压紧元器件至pcb板上,故吸附压合装置将一pcb板从一治具搬运到另一治具的过程中,元器件始终贴紧中pcb板上,元器件与pcb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元器件与pcb板之间保持定位,改善部分高跷不良品的产生。

可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搬运机构包括吸附压合装置及搬运移动装置,故利用取料搬运机构搬运pcb板时能够使元器件始终与pcb板保持相对定位,改善高跷不良品的产生,提高生产良品率,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附压合装置在吸头吸住pcb板且压合头压紧元器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附压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吸附压合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段剖切后的平面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搬运机构包括吸附压合装置10及搬运移动装置(图中未示),吸附压合装置10安装于搬运移动装置的输出端,搬运移动装置可驱使吸附压合装置10上下平移。当吸附压合装置10从第一治具上吸取到pcb板20后,搬运移动装置带动吸附压合装置10向上移动,使pcb板20离开第一治具,并且第一治具离开当前位置。接着第二治具运动到pcb板20的下方时,搬运移动装置带动吸附压合装置10向下运动,吸附压合装置10将pcb板20放到第二治具上,完成对pcb板20的搬运。由于pcb板20只在上下方向上运动,故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的受力方向集中于上下方向,能够减少元器件30偏离pcb板20的可能。虽然搬运移动装置可驱使吸附压合装置10上下平移,但并非限定搬运移动装置只能驱使吸附压合装置10上下平移。根据实际需要,搬运移动装置还可驱使吸附压合装置10做多轴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搬运移动装置采用现有公知的结构即可,但不限于此。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上述提及的吸附压合装置10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压合装置10包括承载板11、多个压合器12与吸取器13,多个压合器12与吸取器13呈分散式地安装于承载板11上,压合器12具有一压合头121,吸取器13具有一吸头131,压合头121与吸头131各设于承载板11的下方,压合头121在吸头131吸住pcb板20时压紧元器件30至pcb板20上。如此,当压合头121在吸头131吸住pcb板20时压紧元器件30至pcb板20上,故吸附压合装置10将一pcb板20从一治具搬运到另一治具的过程中,元器件30始终贴紧中pcb板20上,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保持定位,改善部分高跷不良品的产生,提高生产良品率,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较优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压合头121所压紧的元器件30为异形穿孔零件,但不限于此。具体地,压合头121位于吸头131的上方,以确保吸头131吸紧pcb板20时,压合头121正压在元器件30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压合头121位于吸头131的上方指的是,压合头121的底部与承载板11之间的距离小于吸头131的底部与承载板11之间的距离,从而压合头121和吸头131呈一上一下的布置,压合头121与吸头131存在一高度差,吸头131吸紧pcb板20时压合头121正压在元器件30,保证压合头121不会压坏元器件30。举例而言,压合头121为一软性压合头,如塑料或橡胶材质的压合头,但不限于此,软性压合头有利于降低对元器件30的压紧冲击。较优的是,承载板11为一透明承载板,以便于观察对pcb板20搬运过程的搬运效果,但不限于此。

如图4和图5所示,压合器12还包括压杆122、安装杆123和弹性件124,安装杆123安装于承载板11上,安装杆123内设有一安装腔1231,压杆122的上端套装于安装安装腔1231内,压合头121套装于压杆122的底端,弹性件124安装于安装腔1231内并设于安装杆123与压杆122之间,弹性件124恒具有驱使压杆122向下运动的趋势。如此,在吸头131吸紧pcb板20时,压合头121受元器件30的顶推而向上运动,从而使弹性件124受压,压合头121将元器件30紧紧地压在pcb板20上。而在吸头131破真空而放开pcb板20时,压合头121在复位的弹性件124的作用下仍将元器件30压至pcb板20上,从而在对pcb板20进行放板时仍能保证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保持定位,避免放板时的晃动而使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发生移位。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24为弹簧,但不限于此。较优的是,安装杆123借由一安装座125安装于承载板11上。具体地,压杆122呈阶梯轴式布置,压杆122包括小径轴1221和大径轴1222,小径轴1221及大径轴1222的上端设于安装腔1231内,弹性件124套装于小径轴1221上,压合头121套装于大径轴1222的底端,弹性件124的一端安装于安装杆123上,弹性件124的另一端安装于大径轴1222顶部的端面上。如此,弹性件124能够稳定地安装在安装腔1231内,而且利于隐藏起弹性件124。

如图6所示,吸取器13还包括转接头132和具有一气流通道(图中未示)的通气管133,通气管133安装于承载板11上,吸头131安装于通气管133的下端,转接头132安装通气管133的上端,转接头132对接连通于气流通道的一端,吸头131对接连通于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吸取器13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布置。举例而言,于实施例中,吸头131为橡胶或塑料吸头,但不限于此。为便于通气管133的拆装,通气管133借由两螺母134锁定于承载板11上,其中一个螺母134设于承载板11的上方,另一个螺母134设于承载板11的下方。较优的是,吸取器13的转接头132连接一真空发生器,以便于让吸头131吸起pcb板20,但不限于此。

结合附图1至6,对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搬运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第一治具输送一pcb板20到吸附压合装置10的下方,此前pcb板20上已对应放置好多个元器件30。搬运移动装置带动吸附压合装置10向下运动,使得吸头131压在pcb板20上,吸取器13抽真空而使吸头131吸紧pcb板20,压合头121随之压在元器件30上,使被压紧的元器件30保持与pcb板20的定位。接着搬运移动装置带动吸附压合装置10向上移动,使pcb板20离开第一治具,并且第一治具离开当前位置。然后第二治具运动到pcb板20的下方时,搬运移动装置带动吸附压合装置10向下运动并将pcb板20放到第二治具上。然后,吸取器13破真空而使吸头131放开对pcb板20的吸紧,搬运移动装置向上运动,弹性件124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往下推动压杆122,从而在放pcb板20时压合头121仍可以将元器件30压紧到pcb板20上,避免放板时的晃动而使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发生移位。工作原理如上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压合装置10包括承载板11、多个压合器12与吸取器13,多个压合器12与吸取器13呈分散式地安装于承载板11上,压合器12具有一压合头121,吸取器13具有一吸头131,压合头121与吸头131各设于承载板11的下方,压合头121在吸头131吸住pcb板20时压紧元器件30至pcb板20上。当压合头121在吸头131吸住pcb板20时压紧元器件30至pcb板20上,故吸附压合装置10将一pcb板20从一治具搬运到另一治具的过程中,元器件30始终贴紧中pcb板20上,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元器件30与pcb板20之间保持定位,改善部分高跷不良品的产生。

可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搬运机构包括吸附压合装置10及搬运移动装置,故利用取料搬运机构搬运pcb板20时能够使元器件30始终与pcb板20保持相对定位,改善高跷不良品的产生,提高生产良品率,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