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及其麦克风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961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器件及其麦克风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诸如移动电话的电子器件中的麦克风的支撑件。
背景技术
在诸如移动电话和摄像机组的电子器件中,麦克风嵌入在主机壳中。对于这种麦克风,麦克风被支撑在主机壳中以便不会接收来自主机壳的振动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保麦克风不会受到振动,传统的麦克风在麦克风嵌入在橡胶保持架的情况下被嵌入在主机壳中。橡胶保持架的顺应性(弹性变形)防止了振动从主机壳传递到麦克风。
图1A是传统的移动电话的主视图,图1B是沿线IB-IB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如图1A和1B所图示,所图示的传统的移动电话包括麦克风101、将麦克风101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102、将麦克风保持架102嵌入在其中的主机壳103、用于控制移动电话操作的印制线路板104、支撑在印制线路板104上的接收器105、液晶显示器件107和天线108,其中保持架111夹在印制线路板104和接收器105之间。
主机壳103形成有与接收器105对准的声音开口106。
麦克风保持架102夹在主机壳103的内表面和印制线路板104之间。
麦克风101通过填充在形成于麦克风保持架102底部的开口中的导电弹性体109而与印制线路板104电连接。
麦克风101通过形成在麦克风保持架102的上壁的开口和形成在主机壳103的上壁的麦克风开口110而与主机壳103的外部进行空中通信。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65775已经提出了一种包括麦克风保持架的移动电话,该麦克风保持架为了防止麦克风接收由振鸣或用户引起的振动而与麦克风点接触。在该公开中,麦克风开口由主机壳限定。
诸如移动电话机的电子器件的主机壳通常由诸如模子的具有较高刚度材料组成,因而易于接收外部振动。在图1A和1B所图示的移动电话中,由于麦克风开口110形成在主机壳103上,振动从主机壳103通过麦克风开口110传递到麦克风101。
因此,尽管麦克风保持架102由弹性材料组成,在主机壳103上引起的振动不会被充分地切断。
因为麦克风开口限定在主机壳103上,所以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65775中提出的移动电话伴随着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此外,由于将麦克风101嵌入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102夹在印制线路板104和主机壳103之间,麦克风保持架102受到它们加压。结果,麦克风保持架102不能保持顺应性,因而,麦克风101可能接收外部的振动。
因为麦克风在麦克风保持架与麦克风点接触的区域内受压,所以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65775中提出的移动电话伴随着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和麦克风保持架,两者都能足够地防止振动从主机壳传递到麦克风。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麦克风、将麦克风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和将麦克风保持架装在其中的机壳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麦克风保持架具有麦克风保持架与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的第一部分和麦克风保持架与电子器件的部件和机壳的面向第一内表面的第二内表面的其中之一接触的第二部分,麦克风保持架夹持在第一内表面和部件之间,麦克风保持架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在与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在机壳中用于将麦克风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其特征在于麦克风保持架具有麦克风保持架与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的第一部分和麦克风保持架与电子器件的部件和机壳面向第一内表面的第二内表面的其中之一接触的第二部分,麦克风保持架夹持在第一内表面和部件之间。麦克风保持架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在与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包括麦克风、将麦克风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和将麦克风保持架装在其中的机壳的电子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麦克风保持在上述的麦克风保持架中;和将麦克风保持架装在机壳中,以便第一部分与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第二部分与部件和第二内表面的其中之一接触。
上述本发明获得的优点将描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麦克风保持架设计成具有麦克风保持架与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的第一部分和麦克风保持架与电子器件的部件或机壳面向第一内表面的第二内表面接触的第二部分。而且,第一和/或第二部分中在与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因而,可以防止麦克风接收由机壳引起的压力和由部件引起的压力中至少一个,因而,麦克风可以保持不会受到主机壳引起的振动。
尤其是,通过将第一和第二部分设计成在与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可以防止麦克风接收由机壳引起的压力和由部件引起的压力中至少一个,因而,麦克风可以保持不会受到主机壳引起的振动。
麦克风保持架可以形成声音开口,麦克风通过声音开口与机壳的外部进行空中通信。麦克风保持架至少在声音开口周围由弹性材料组成。声音开口和弹性材料通过在机壳上形成的开口而露出在外部。因而,覆盖麦克风保持架的弹性材料防止由主机壳引起的振动传递到麦克风。因而,麦克风可以保持不会受到振动。


图1A是传统的移动电话的主视图。
图1B是沿线IB-IB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主视图。
图2B是沿图2A中的线IIB-IIB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麦克风保持架的放大的横断面视图。
图4是示出在传统的移动电话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被限定为振动抑制的回波损耗的图表。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主视图。
图5B是沿图5A中的线VB-VB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图6是示出在传统的移动电话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中被定义为振动抑制的回波损耗的图表。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横断面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横断面视图。
图9A是在第五实施例中麦克风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9B是在第五实施例中麦克风保持架的仰视图。
图9C是沿图9A中的线IXC-IXC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包括麦克风1、将麦克风1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将麦克风保持架2嵌入在其中的主机壳3、用于控制移动电话机10操作的印制线路板4、安装在印制线路板4上的接收器5、作为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7和天线8,其中保持架11夹在印制线路板4和接收器5之间。
主机壳3形成有与接收器5对准的接收器开口6,该接收器开口6用于将从接收器5发射的声音传递到主机壳3的外部。
图3是麦克风保持架2的放大的横断面视图。
例如,麦克风保持架2由诸如橡胶或弹性体的不导电弹性材料组成。
如图3所图示,麦克风保持架2包括呈圆筒形式的主体21、从主体21以凸缘形式横向地突出并且与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接触的第一部分23、和从主体21以凸缘形式向下突出并且与印制线路板4的上表面41接触的第二部分24。
主体21设计成空心,以具有麦克风1可被嵌入在其中的室22。
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设计成在与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平行的平面内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从主体21互相垂直地延伸。具体地,当麦克风保持架2固定在主机壳3中时,第一部分沿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延伸,并且当麦克风保持架2固定在主机壳3中时,第二部分24垂直地向印制线路板4延伸。
例如,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可以设计成环状,或设计成包括多个分隔物。
麦克风保持架2的主体21形成有麦克风开口25,室22通过该麦克风开口与麦克风保持架2的外部进行空中通信。
主体21在麦克风开口25周围的部分26稍向上突出第一部分23之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部分26设计成圆形。然而,应当指出部分26可以设计成具有诸如矩形或椭圆形的任何形状。
麦克风1通过片状软导线9电连接到印制线路板4。通过麦克风1而俘获到的声音信号通过片状软导线9传递到印制线路板4。为了将麦克风1通过导线9电连接到印制线路板4,主体21形成孔27和槽28,导线9从室22的内部通过孔27延伸到室22的外部,槽28与孔27连续形成,以用于将导线9引导到麦克风保持架2的外部。
如图2B所图示,将麦克风1保持在室22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夹在印制线路板4的上表面41和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之间。
当第一部分23与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接触时,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通过在主机壳3的上壁形成的开口32而露出在外部。
而且,主机壳3的外表面33与部分26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二部分24与印制线路板4的上表面41接触。换言之,第二部分24立在印制线路板4上。
当麦克风保持架2固定在主机壳3中时,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接收来自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的压力。然而,这些压力没有传递到麦克风1,因而麦克风1保持不会受到任何压力。
传统的移动电话伴随着以下问题由于主机壳3由诸如模具的具有较高刚度材料组成,主机壳3易于将外部振动传递到麦克风1,并且由接收器5(发射声音部件)引起的声波和振动通过主机壳3传递到麦克风1,因此,麦克风开口25俘获到振动。相反,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机10中,由弹性材料组成的部分26吸收振动,因而防止了由接收器5引起的声波和振动通过主机壳3传递到麦克风1。
图4是示出在传统的移动电话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中被限定为振动抑制的回波损耗的图表。在图4中,实线示出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引起的回波损耗,虚线示出由传统的移动电话引起的回波损耗。
如图4所图示,由移动电话10引起的回波损耗在100Hz至4kHz的范围的频率内比由传统的移动电话引起的回波损耗小10至20dB。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中,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而固定地夹在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之间,因而,可以防止从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的传递到麦克风保持架2的压力进一步地传递到麦克风1。
因而,可以固定麦克风保持架2,以便麦克风1可以保持不会受到由主机壳3引起的振动。
而且,麦克风保持架2形成有麦克风开口25,并且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通过在主机壳3的上壁形成的开口32而露出在外部。由于麦克风保持架2完全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组成,围绕麦克风开口25布置的部分26也由弹性材料组成。由于部分26吸收通过主机壳3传递的振动,麦克风1不会通过麦克风开口25接收振动。
此外,不像在传统的移动电话中的麦克风开口被限定为主机壳的一部分,在移动电话10中的麦克风开口25被限定为麦克风保持架2的一部分。因而,可以防止振动通过麦克风开口25传递到麦克风1。
而且,如图4所示,例如在100Hz至4kHz的频率内,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比传统的移动电话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振动。
第二实施例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A的主视图,图5B是沿图5A中的线VB-VB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在图5A和图5B中,与在图2A和2B中所图示的移动电话10中的部件或元件相应的部件或元件已经设置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的部件或元件相同的方式工作,除非在下面作了明确的说明。
如图5A和5B所图示,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23向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23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23以凸缘的形式向上突出主体21外,并与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接触。
如图5B所图示,麦克风开口25布置在主机壳3中。
主机壳3形成声音开口201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开口32。声音开口201与麦克风开口25同轴。因而,在第二实施例中的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没有露出在外部,而是布置在主机壳3中。
图6是示出在传统的移动电话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A中限定为振动抑制的回波损耗的图表。在图6中,实线示出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A引起的回波损耗,虚线示出由传统的移动电话引起的回波损耗。
如图6所图示,由移动电话10A引起的回波损耗在100Hz至2kHz的范围的频率内比由传统的移动电话机引起的回波损耗小10至20dB。
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振动抑制在等于2kHz或高于2kHz的频率比第一实施例的振动抑制更低。因而,在高频率,第一实施例在振动抑制上比第二实施例更高。这表明在高频率(例如,2kHz或更大)通过用开口32将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露出在主机壳3的外部可以抑制振动。
而且,可以理解到,通过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共同的结构可以在低频率(例如,2kHz或更小)抑制振动,即,该结构为在其中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与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接触。
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于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与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接触,并且固定地夹在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之间,可以防止来自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的作用在麦克风保持架2上的压力传递到麦克风1。因此,麦克风1可以嵌入在麦克风保持架2中,在这种条件下,麦克风保持不会受到振动,因而可以防止振动从主机壳3传递到麦克风1。
而且,如图6所示,在低频率(例如,2kHz或更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A比传统的移动电话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振动。
第三实施例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B的横断面视图,其与第一实施例中图2B相对应。
在图7中,与在图2A和2B中所图示的移动电话10的部件和元件相应的部件或元件已经设置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以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或元件相同的方式工作,除非在下面作了明确的说明。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B在第二部分24的结构方面结构上地不同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
如图7所图示,麦克风保持架2设计成具有平底。即,不像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24,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24不向印制线路板4突出。
印制线路板4形成有比麦克风保持架2的底部小但比麦克风1外部边缘大的开口301。第二部分24与开口301的内部边缘接触。即,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24包括麦克风保持架2的底部与印制线路板4的上表面41接触的一部分。
因而,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而与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都接触。
根据第三实施例,麦克风保持架2夹在开口301的边缘和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之间,因而,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3和24而与主机壳3和印制线路板4接触。因而,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B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相同的优点。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可以设计成不露出在主机壳3的外部,而是布置在主机壳3中,在该情况下,第一部分23设计成朝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突出。该结构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机10A相同的优点。
第四实施例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C的横断面视图,其与第一实施例中图2B相对应。
在图8中,与在图2A和2B中所图示的移动电话机10的部件或元件相应的部件或元件已经设置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以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或元件相同的方式工作,除非在下面作了明确的说明。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麦克风1是与印制线路板4分开的部件。在下面所解说的第四实施例中,麦克风1与印制线路板4整体形成。
如图8所图示,麦克风1包括例如电容麦克风,并且直接在印制线路板4上形成。
与图2A和2B中所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相比,麦克风保持架2的下一半被切去。即,在第四实施例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的室22在其底部是敞开的。
麦克风保持架2覆盖麦克风1,以便麦克风1布置在室22中。
根据第四实施例,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第一部分23与主机壳3接触,在这条件下,麦克风保持架2覆盖麦克风1,以便麦克风1布置在室22中。结果,来自主机壳3的作用在麦克风保持架2上的压力不会传递到麦克风1。
因而,可以保持麦克风1不会受到振动,因而,可以防止振动从主机壳3传递到麦克风1。
而且,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麦克风保持架2形成有麦克风开口25,并且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通过在主机壳3的上壁形成的开口32露出在主机壳3的外部。由于围绕麦克风开口25布置的部分26由弹性材料组成,部分26吸收通过主机壳3传递的振动,麦克风1不会通过麦克风开口25接收振动。
此外,不像传统的移动电话的麦克风开口限定为主机壳的一部分,在移动电话10C中的麦克风开口25限定为麦克风保持架2的一部分。因而,可以防止振动通过麦克风开口25传递到麦克风1。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麦克风开口25和部分26可以设计成不露出在主机壳3的外部,而是布置在主机壳3中,在该情况下,第一部分23设计成向主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突出。
第五实施例图9A是在第五实施例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的俯视图,图9B是在第五实施例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的仰视图,图9C是沿图9A中的线IXC-IXC所取的横断面视图。
在图9A至9C中,与在图2A和2B中所图示的移动电话10的部件或元件相应的部件或元件已经设置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以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或元件相同的方式工作,除非在下面作了明确的说明。
如图9A至9C所图示,在第五实施例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盖件501围绕其侧壁而被覆盖。
盖件501轴向地形成有麦克风保持架嵌入在其中的通孔502。
盖件501由不同于麦克风保持架2的组成材料的材料组成。具体地,盖件501由诸如海绵的多孔和柔性或弹性的材料组成。
盖件501防止在主机壳3中从接收器5传递的声波传递到的麦克风1。
在第五实施例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的主体与第一实施例中主体21在结构上相同,除了在第五实施例中的主体21具有在主体21的底部从主体21的底部中心延伸到盖件501的外部边缘的延伸部分510以外。
根据第五实施例,由于麦克风保持架2被盖件501覆盖,可以防止在主机壳3中声波从接收器5传递到麦克风1,这比上述第一实施例更优选。
盖件501可以应用到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10A、10B和10C上。
在上述第一和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到作为电子器件的优选示例的移动电话中。应当指出,本发明可以应用到任何电子器件中,只要该电子器件包括麦克风。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到除了移动电话以外的电话机中,例如家用电话、无绳电话和儿童电话、收发器、摄像机或具有与其它器件进行通信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到直立式(bar-type)移动电话中。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包括第一部分、铰链和通过铰链可绕第一部分转动的第二部分的可折叠移动电话中。
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实施例中,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第二部分24与印制线路板4接触。然而,应当指出,麦克风保持架2可以夹在第一内表面31和主机壳3面向第一内表面31的第二内表面31A之间。具体地,麦克风保持架2可以设计成通过第一部分23与第一内表面31接触,且还通过第二部分24与第二内表面31A接触。
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实施例中,麦克风保持架2通过第二部分24接触的部件包括印制线路板4。然而,该部件可以包括除了印制线路板4以外的任何部件。
麦克风1可以具有任何形状。麦克风保持架2按照麦克风1的形状而成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器件,包括麦克风;将所述麦克风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和将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嵌入在其中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在所述第一部分处与所述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与所述电子器件的部件和所述机壳面向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第二内表面的其中之一接触,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夹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部件之间,和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在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所述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所述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一内表面突出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主体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主体向上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主体向所述部件或所述第二内表面突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呈环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部件呈板件形式,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板件的上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部件包括印制线路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板件形成有具有比所述麦克风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的内部边缘的开口,所述麦克风的底部接触所述开口的所述内部边缘,以使得与所述麦克风的所述底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部分接触所述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通过软导线与所述电子器件的控制板电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形成有声音开口,所述麦克风通过所述声音开口与所述机壳的外部进行空中通信,所述麦克风保持架至少在所述声音开口周围由弹性材料组成,和所述声音开口和所述弹性材料通过在所述机壳上形成的开口露出在外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机壳的外表面与所述弹性材料的上表面互相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器件,还包括覆盖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盖件。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电子器件具有与另一个器件进行通信的功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电子器件,其中所述电子器件包括移动电话。
16.一种装在机壳中用于将麦克风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在所述第一部分处与所述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在所述第二部分处与所述电子器件的部件和所述机壳的面向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第二内表面的其中之一接触,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夹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部件之间,和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在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所述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比所述麦克风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第一内表面突出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主体外。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麦克风保持架的主体向上突出。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麦克风保持架主体向所述部件或所述第二内表面突出。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其中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形成有声音开口,所述麦克风通过所述声音开口与所述机壳的外部进行空中通信,所述麦克风保持架至少在所述声音开口周围由弹性材料组成,和所述声音开口和所述弹性材料通过在所述机壳上形成的开口而露出在外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其中所述弹性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23.一种制造包括麦克风、将所述麦克风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和将所述麦克风保持架嵌入在其中的机壳的电子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麦克风保持在由权利要求16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限定的所述麦克风保持架中;和将所述麦克风保持架装在所述机壳中,以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机壳的第一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部件和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其中之一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器件(10),其包括麦克风(1)、将麦克风(1)保持在其中的麦克风保持架(2)和将麦克风(2)保持架嵌入在其中的机壳(3)。麦克风保持架(2)具有第一部分(23)和第二部分(24),麦克风保持架(2)在第一部分(23)处与机壳(3)的第一内表面(31)接触,麦克风保持架(2)在第二部分(24)处与电子器件的部件(4)或机壳(3)的面向第一内表面(31)的第二内表面(31A)接触,麦克风保持架(2)夹在第一内表面(31)和该部件(4)之间。麦克风保持架(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3、24)中至少一个在与第一内表面(31)平行的平面内比麦克风(1)的外部边缘更向外地布置。
文档编号H04M1/04GK1791134SQ20051013428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土岐望, 佐佐木康弘, 大西康晴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