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1270发布日期:2018-12-05 17:4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Threedimension:以下称为3D)影像的广播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收发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以“提供一种能够主动地告知用户所要求的节目在某个频道开始等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0005])为课题,作为其解决方案而记载有“具备:取出包含于数字广播波中的节目信息,并使用由用户登记的选择信息选择告知对象节目的单元;以及将告知存在所选择的告知对象节目的消息插入到当前显示中的画面进行显示的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0006])等。另外,专利文献2以“提供一种使用于3维显示的图像数据具有通用性的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再现该数据的图像数据再现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0014])为课题,作为其解决方案而记载有“图像数据记录装置具备:3维显示控制信息生成部,输入表示摄影3维图像时的条件的参数,对参数进行编码而生成撮影条件信息;以及文件生成部,制作至少包含撮影条件信息和3维图像数据的双方、或者3维图像数据或2维图像数据的一方的多媒体(multimedia)信息文件”(参照专利文献2[0015])等。另外,专利文献3以“提供一种保证随机访问时的图形的立体视觉的再现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摘要)为课题,作为其解决方案而记载有“包含于从分发装置接收的数字流中的左视图图形流以及右视图图形流都包含1个以上的显示组(以下称作“DS”,displayset),各DS是在一画面的图形目标的显示中使用的数据群。包含于上述左视图图形流中的1个以上的DS与包含于上述右视图图形流中的1个以上的DS一对一地对应,在对应的DS中,在上述视频流的再现时间轴上设定有同一再现时间。上述DS包含状态信息,包含于对应的DS中的状态信息表示同一内容,该状态信息表示是包含有在一画面的图形目标的显示中需要的全部数据、还是与紧前面的DS的差分。”(参照专利文献3摘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03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471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71991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3D内容的收看。因此,存在接收机不能识别当前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为3D节目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公开如何对用户公开所记录的3D方式的信息的观点。因此,存在未充分活用作为接收装置的优点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公开了关于3D影像的快进再现的技术思想,但是没有谈及对用户来说的影像易看性的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例如只要使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即可。(发明的效果)根据上述方案,关于3D内容的收看,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的一例。图2是表示发送装置1的结构例的框图的一例。图3是表示流形式种类的分配的例子。图4是组件描述符(componentdescriptor)的结构一例。图5(a)是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组件内容和组件类别的一例。图5(b)是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组件内容和组件类别的一例。图5(c)是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组件内容和组件类别的一例。图5(d)是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组件内容和组件类别的一例。图5(e)是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组件内容和组件类别的一例。图6是组件组描述符(componentgroupdescriptor)的结构的一例。图7是组件组类别的例子。图8是组件组识别的例子。图9是收费单位识别的例子。图10(a)是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结构的一例。图10(b)是表示3D/2D类别的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3D的方式类别的例子的图。图12是服务描述符的结构的一例。图13是服务形式类别的例子。图14是服务列表描述符的结构的一例。图15是组件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图16是组件组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图17是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图18是服务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图19是服务列表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图20是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组件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图21是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组件组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图22是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图23是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服务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图24是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服务列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图25是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结构图的一例。图26是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的CPU内部功能框图的概要图的一例。图27是基于下一节目是否为3D内容的2D/3D影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28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29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30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31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32是下一节目开始时的系统控制部的流程图的一例。图33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34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35是表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的一例。图36是表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的一例。图37是3D内容的3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图38是3D内容的2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图39是3D内容的3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图40是3D内容的2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的一例的说明图。图41是基于当前节目是否为3D内容的2D/3D影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42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43是用户选择后的显示处理流程图的一例。图44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45是基于当前节目是否为3D内容的2D/3D影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例。图46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47是3D影像传送时的流的组合例。图48是节目表显示的一例。图49是节目表显示的一例。图50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51是表示显示未对应的3D方式消息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52是消息显示的一例。图53是节目显示的一例。图54是内容描述符的结构的一例。图55是关于节目类型(genre)的编码表的一例。图56是关于节目特性的编码表的一例。图57是关于节目特性的编码表的一例。图58是表示记录再现部27的结构例的框图的一例。图59是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数据的文件夹/文件结构的一例。图60是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数据的文件夹/文件结构的一例。图61是记录2D/3D识别信息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62是记录2D/3D识别信息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63是记录2D/3D识别信息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64(a)是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数据的文件夹/文件结构的一例。图64(b)是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数据的文件夹/文件结构的一例。图65是一览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66是一览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67是一览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68是一览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69是一览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70是制作播放列表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71是局域网结构的一例。图72是一览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73是向网络连接设备发送3D节目的节目信息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74是执行复制(dubbing)时的3D信息显示的一例。图75是影像数据的图片结构例以及高速搜索时的影像显示的一例。图76(a)是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数据的文件夹/文件结构的一例。图76(b)是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的位置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图77是影像数据的图片结构例以及高速搜索时的影像显示的一例。图78是决定特殊再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的一例。图79是3D影像的特殊再现开始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80是特殊再现开始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81是3D影像的特殊再现开始时的流程图的一例。图82是表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的一例。图83是决定特殊再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的一例。(附图标记说明)1:发送装置;2:中继装置;3:网络;4:接收装置;10:记录再现部;11:源产生部;12:编码部;13:扰频部;14:调制部;15:发送天线部;16:管理信息;17:加密部;18:通信线路编码部;19:网络I/F部;21:CPU;22:通用总线;23:调谐器;24:解扰器;25:网络I/F;26:记录介质;27:记录再现部;29:复用分离部;30:影像解码部;31:语音解码部;32:影像变换处理部;33:控制信号收发部;34:定时器;41:影像输出部;42:语音输出部;43:控制信号输出部;44:设备控制信号发送;45:用户操作输入;46:高速数字接口;47:显示器;48:扬声器;51:系统控制部;52:用户指示接收部;53:设备控制信号发送部;54:节目信息解析部;55:时间管理部;56:网络控制部;57:解码控制部;58:记录再现控制部;59:选台控制部;60:OSD制作部;61:影像变换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对接收装置进行说明,适合于接收装置中的实施,但也不妨碍对接收装置以外的应用。另外,不需要采用实施例的全部结构,能够进行取舍选择。<系统>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例示出通过广播而收发信息并记录再现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广播,也可以是基于通信的VOD,也统称为分发。1是设置于广播局等信息提供局的发送装置,2是设置于中继局、广播用卫星等的中继装置,3是因特网等将一般家庭和广播局连接起来的公共线路、设置于用户住宅内的网络,设置于用户的住宅内等的4是接收装置,10是内置于接收装置4的接收记录再现部。在接收记录再现部10中,能够对所广播的信息进行记录、再现、或者对来自可移动的外部介质的内容进行再现等。发送装置1经由中继装置2传送调制后的信号电波。如图所示,除了基于卫星的传送以外,例如还能够使用基于电缆的传送、基于电话线的传送、基于地面波广播的传送、经由包含公共线路的网络3的因特网等网络路径的传送等。如后所述地,由接收装置4接收的该信号电波在被解调而成为信息信号之后,根据需要而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另外,在经由公共线路网进行传送的情况下,被转换为与公共线路网中应用的协议(例如TCP/IP)对应的数据形式(IP包)等形式,接收到上述数据的接收装置4进行解调而作为信息信号,并根据需要成为适于记录的信号而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另外,在接收装置4中内置有显示器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该显示器来收看信息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语音,在未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接收装置4与未图示的显示器连接而收看信息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语音。<发送装置>图2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发送装置1的结构例的框图。11是源产生部,12是以MPEG2、或者H.264方式等进行压缩并附加节目信息等的编码部,13是扰频部,14是调制部,15是发送天线、16是管理信息赋予部。在由照相机、记录再现装置等构成的源产生部11中产生的影像语音等信息通过编码部12实施数据量的压缩,以便能够以更少的占有频带进行传送。根据需要在扰频部13中进行传送加密,以使特定的观众能够收看。在调制部14中进行调制以成为适于OFDM,TC8PSK,QPSK、多值QAM等传送的信号,之后,作为电波从发送天线15向中继装置2发送。此时,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中,赋予在源产生部11中制作的内容的属性等节目特定信息(例如、影像及语音的编码信息、语音的编码信息、节目的结构、是否为3D影像等),另外,也赋予广播局所制作的节目排列信息(例如当前节目、下一节目的结构、服务的形式、1周期间的节目的结构信息等)等。将这些节目特定信息以及节目排列信息在以下统称为节目信息。另外,多数情况下多个信息通过时间分割、矢量扩散等方法复用在一个电波中。虽然为了简化而未记载在图2中,但在该情况下,源产生部11和编码部12的系统有多个,在编码部12和扰频部13之间设置将多个信息进行复用的多路复用部(multiplexer)。另外,关于经由包含公共线路的网络3所发送的信号也同样地,根据需要对在编码部12中制作的信号在加密部17中进行加密,以使特定的观众能够收看。在通信线路编码部18中进行编码以成为适于在公共线路网中传送的信号,之后,从网络I/F(Interface)部19向公共线路网发送。<3D传送方式>从发送装置1传送的3D节目的传送方式大致划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生成已有的2D节目的广播方式,并在1幅图像内收容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的方式。该方式作为影像压缩方式利用已有的MPEG2(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2)、H.264AVC,其特征在于,与已有的广播具有互换性,能够利用已有的中继基础设施,能够通过已有的接收机(STB等)进行接收,但是成为已有的广播的最高分辨率的一半(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3D影像的传送。例如,如图39(a)所示地,存在如下方式:将1幅图像分割为左右,左眼用影像(L)和右眼用影像(R)各自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为2D节目的约一半,垂直方向的宽度和2D节目相等的画面大小的“Side-by-Side(并排)”方式;将1幅图像分割为上下,左眼用影像(L)和右眼用影像(R)各自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与2D节目相等、垂直方向为2D节目的约一半的画面大小的“Top-and-Bottom(上下)”方式;以及利用隔行(inlerlace)取得的“Fieldalternative(隔行扫描)”方式、针对每1条扫描线交互地取得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的“Linealternative(逐行扫描)”方式、取得2维(单侧的)影像和影像的各像素的各自的深度(到被摄体的距离)信息的“Left+Depth”方式。这些方式是将一幅图像分割为多个图像而保存多个视点的图像的方式,所以编码方式本身能够直接使用原本不是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的MPEG2、H.264AVC(MVC除外)编码方式,所以具有能够活用已有的2D节目的广播方式进行3D节目广播的优点。另外,例如,在能够以最大水平方向1920点、垂直方向1080线的画面大小传送2D节目的情况下,在以“Side-by-Side”方式进行3D节目广播时,将一幅图像分割为左右,左眼用影像(L)和右眼用影像(R)各自取水平方向960点、垂直方向1080线的画面大小并传送即可。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在以“Top-and-Bottom”方式进行3D节目广播的情况下,将一幅图像分割为左右,左眼用影像(L)和右眼用影像(R)各自取水平方向1920点、垂直方向540线的画面大小并传送即可。作为其它方式,存在以不同的流(ES)分别传送左眼用的影像和右眼用的影像的方式。本实施例中,以下将该方式称作“2视点不同ES传送”。作为该方式的一例,例如、有基于作为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的H.264MVC的传送方式。其特征在于能够传送高分辨率的3D影像。使用该方式时,具有能够传送高分辨率的3D影像的效果。另外,所谓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是为了对多视点的影像进行编码而标准化了的编码方式,是不用针对每个视点分割1幅图像就能对多视点的影像进行编码、并针对每个视点编码不同图像的编码方式。在通过该方式传送3D影像的情况下,例如将左眼用视点的编码图像为主视点图像,将右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其它的视点图像传送即可。由此,关于主视点图像能够与已有的2D节目的广播方式保持互换性。例如,在作为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而使用H.264MVC的情况下,关于H.264MVC的基础层子比特流,主视点图像能够与H.264AVC的2D图像保持互换性,能够将主视点图像作为2D图像而显示。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其它例还包括以下方式。在“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其它一例中,包括将左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主视点图像并通过MPEG2进行编码,将右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其它的视点图像并通过H.264AVC进行编码,从而设为各自不同的流的方式。根据该方式,主视点图像与MPEG2互换并能够作为2D图像而显示,所以能够与广泛普及MPEG2的编码图像的已有的2D节目的广播方式保持互换性。在“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其它一例中,包括将左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主视点图像并通过MPEG2进行编码,将右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其他的视点图像并通过MPEG2进行编码,从而设为各自不同的流的方式。该方式中也是主视点图像与MPEG2互换而能够作为2D图像进行显示,所以能够与广泛普及MPEG2的编码图像的已有的2D节目的广播方式保持互换性。作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其它一例,还能够将左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主视点图像并通过H.264AVC或者H.264MVC进行编码,将右眼用的编码图像作为其它的视点图像并通过MPEG2进行编码。另外,与“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不同,即使原本不是作为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规定的编码方式的MPEG2、H.264AVC(MVC除外)等编码方式,也能通过生成交互地保存了左眼用的影像和右眼用的帧的流进行3D传送。<节目信息>将节目特定信息和节目排列信息称作节目信息。节目特定信息也被称作PSI(ProgramSpecificInformation:节目特征信息),是为了选择所要的节目而必需的信息,包括以下四个表格:指定传送与广播节目关联的PMT(ProgramMapTable)的TS包的包识别符的PAT(ProgramAssociationTable)、指定传送构成广播节目的各编码信号的TS包的包识别符以及传送收费广播的关联信息中的共同信息的TS包的包识别符的PMT、传送将调制频率等传送路径的信息与广播节目建立关联的信息的NIT(NetworkInformationTable)、指定传送收费广播的关联信息中的个别信息的TS包的包识别符的CAT(ConditionalAccessTable),节目特定信息用MPEG2系统标准规定。例如,包括影像的编码信息、语音的编码信息、节目的结构。在本发明中,另外还新包含表示是否为3D影像等的信息。该PSI由管理信息赋予部16附加。节目排列信息也被称作SI(ServiceInformation),是为了节目选择的便利性而规定的各种信息,也包括MPEG-2系统标准的PSI信息,具有记载节目名、广播日期时间、节目内容等与节目相关的信息的EIT(EventInformationTable)、记载有编排频道名、广播运营者名等与编排频道(服务)有关的信息的SDT(ServiceDescriptionTable)等。例如,包括表示当前广播的节目、接下来广播的节目的结构、服务的形式、或者1周期间的节目的结构信息等的信息,通过管理信息赋予部16附加。节目信息中包括作为节目信息的结构要素的组件描述符、组件组描述符、3D节目详细描述符、服务描述符、服务列表描述符等。这些描述符记载在称作PMT、EIT[schedulebasic/scheduleextended/present/following]、NIT、SDT的表格中。作为PMT、EIT各自的表格的使用区分,例如关于PMT仅记载当前广播的节目信息,所以不能对未来广播的节目信息进行确认。但是,由于来自发送侧的发送周期短所以到接收结束为止的时间短,因为是当前正在广播的节目信息所以不会被变更,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可靠性高的特征。另一方面,关于EIT[schedulebasic/scheduleextended]除了当前广播的节目以外还能够取得直到未来7日的信息,但来自发送侧的发送周期比PMT长,所以到接收结束为止的时间长,需要很多进行保持的存储区域,并且因为是未来的事态,所以存在变更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可靠性低等缺点。关于EIT[following]能够取得下一个广播时间的节目信息。节目特定信息的PMT使用以ISO/IEC13818-1规定的表格结构,通过作为其第二个环(针对每个ES(ElementaryStream)的环)中记载的8比特信息的stream_type(流形式类别)能够表示正在广播的节目的ES形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与以往相比增加了ES的形式,例如,如图3所示地分配广播的节目ES的形式。首先,对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流的基础视图子比特流(主视点),分配与通过已有的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规定的AVC影像流相同的0x1B。接着,对0x20分配能够在3D影像节目中使用的多视点影像编码流(例如H.264MVC)的子比特流(其它的视点)。另外,对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的“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中使用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基础视图比特流(主视点)分配与已有的ITU-T建议H.262|ISO/IEC13818-2影像相同的0x02。在此,所说的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基础视图比特流(主视点)是指通过H.262(MPEG2)方式仅对3D影像的多个视点的影像中的、主视点的影像进行编码了的流。进而,对0x21分配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其它视点的比特流。进而,对0x22分配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通过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规定的AVC流方式的其它的视点比特流的比特流。另外,在此要说明的是,虽然设为对0x20分配能够在3D影像节目中使用的多视点影像编码流的子比特流、对0x21分配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其它的视点的比特流、对0x22分配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通过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规定的AVC流,但是也可以对0x23~0x7E的某一个分配。另外,MVC影像流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如果是表示能够在3D影像节目中使用的多视点影像编码流的流,则也可以是H.264/MVC以外的影像流。如以上那样地,通过分配stream_type(流形式类别)的比特,在发送装置1侧的广播运营者传送(广播)3D节目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例如,能够以图47所示那样的流的组合进行传送。在组合例1中,作为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传送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流的基础视图子比特流(主视点)(流形式类别0x1B),作为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传送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流的其它的视点用子比特流(流形式类别0x20)。此时,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都使用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方式的流。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方式原本是用于传送多视点的影像的方式,在图47的组合例中能够最高效地传送3D节目。另外,在对3D节目进行3D显示(输出)时,接收装置对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和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这两者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再现3D节目。在接收装置对3D节目进行2D显示(输出)的情况下,如果仅对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进行处理,则能够作为2D节目而显示(输出)。另外,因为多视点编码方式H.264/MVC的基础视图子比特流与已有的H.264/AVC(MVC除外)的影像流具有互换性,所以通过如图3所示地将两者的流形式类别同样地分配为0x1B,具有如下效果。即、即使是不具有对3D节目进行3D显示(输出)的功能的接收装置接收到组合例1的3D节目,只要接收装置具有显示(输出)已有的H.264/AVC(MVC除外)的影像流(通过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规定的AVC影像流)的功能,则能够基于流形式类别将该节目的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识别为与已有的H.264/AVC(MVC除外)的影像流相同的流,并作为通常的2D节目进行显示(输出)。另外,因为对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分配了以往没有的流形式类别,所以在已有的接收装置被忽视。由此,在已有的接收装置中关于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能够防止广播局侧不希望的显示(输出)。因此,即使开始了新的组合例1的3D节目的广播,也能够避免具有显示(输出)已有的H.264/AVC(MVC除外)的影像流的功能的已有的接收装置中不能进行显示(输出)的状况。由此,即使在通过CM(commercialmessage)等广告收入而运营的广播等中新开始了该3D节目广播,也能在未对应3D显示(输出)功能的接收装置中收看,所以能够避免由于接收装置的功能制限而导致的收看率降低,在广播局侧也有好处。在组合例2中,作为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传送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基础视图比特流(主视点)(流形式类别0x02),作为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传送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通过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规定的AVC流(流形式类别0x22)。与组合例1同样地,在对3D节目进行3D显示(输出)时,接收装置对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和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这两者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再现3D节目,在接收装置对3D节目进行2D显示(输出)的情况下,如果仅对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进行处理,则能够作为2D节目而显示(输出)。而且,将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基础视图比特流(主视点)设为与已有的ITU-T建议H.262|ISO/IEC13818-2影像流具有互换性的流,如图3所示地,将两者的流形式类别同样地分配0x1B,从而只要是具有显示已有的ITU-T建议H.262|ISO/IEC13818-2影像流的功能的接收装置,即使是不具有3D显示(输出)功能的接收装置也能够作为2D节目而显示(输出)。另外,与组合例1同样地,因为对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分配以往没有的流形式类别,所以在已有的接收装置中被忽视。由此,在已有的接收装置中关于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能够防止广播局侧不希望的显示(输出)。因为具有关于已有的ITU-T建议H.262|ISO/IEC13818-2影像流的显示(输出)功能的接收装置正在广泛普及,所以能够进而防止由接收装置的功能制限引起的收看率的低下,对广播局来说能够实现最佳的广播。另外,将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设为在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中规定的AVC流(流形式类别0x22),从而能够以高的压缩率传送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即、根据组合例2,能够实现广播局的商业上的优点和基于高效率传送的技术上的优点的双赢。在组合例3中,作为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传送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基础视图比特流(主视点)(流形式类别0x02),作为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传送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其它的视点的比特流(流形式类别0x21)。在该情况下,也与组合例3同样地,只要是具有显示(输出)已有的ITU-T建议H.262|ISO/IEC13818-2影像流的功能的接收装置,则即使是不具有3D显示(输出)功能的接收装置也能显示(输出)为2D节目。除了进一步防止由接收装置的功能制限引起的收看率的降低这一广播局的商业上的优点之外,通过将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和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的编码方式都统一为H.262(MPEG2)方式,能够简化接收装置中的影像解码功能的硬件结构。另外,如组合例4所示地,还能够作为主视点(左眼用)影像流传送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流的基础视图子比特流(主视点)(流形式类别0x1B),作为副视点(右眼用)影像流传送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其它的视点的比特流(流形式类别0x21)。另外,在图47的组合中,即使替代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流的基础视图子比特流(主视点)(流形式类别0x1B)而设为ITU-T建议H.264|ISO/IEC14496-10影像中所规定的AVC影像流(流形式类别0x1B)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图47的组合中,即使替代通过不同的流传送3D影像的多个视点时的H.262(MPEG2)方式的基础视图比特流(主视点)而设为ITU-T建议H.262|ISO/IEC13818-2影像流(流形式类别0x1B)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图4示出作为节目信息之一的组件描述符(ComponentDescriptor)的结构的一例。组件描述符表示组件(构成节目的要素。例如、影像、语音、文字、各种数据等)的类别,也为了以文字形式表现基本流(elementarystream)而利用。该描述符配置在PMT以及/或者EIT中。组件描述符的含义如下所述。即,descriptor_tag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能够将该描述符识别为组件描述符的值。descriptor_length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该描述符的大小。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为4比特的字段,表示流的类别(影像、语音、数据),按照图4进行编码。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为8比特的字段,规定影像、语音、数据这些组件的类别,按照图4进行编码。component_tag(组件标记)为8比特的字段。通过该8比特的字段,服务的组件流能够参照以组件描述符表示的记述内容(图5)。在节目映射段(programmapsection)中,赋予各流的组件标记的值应该是不同的值。组件标记是用于识别组件流的标签,是与流识别描述符内的组件标记相同的值(流识别描述符存在于PMT内时)。ISO_639_language_code(语言编码)的24比特的字段识别组件(语音或者数据)的语言、以及包含于该描述符的文字记述的语言。语言编码以在ISO639-2(22)中规定的拉丁字母3个文字编码表示。各文字按照ISO8859-1(24)而以8比特进行编码,并按照其顺序插入到24比特字段中。例如,日语以拉丁字母3个文字编码表示为“jpn”,被编码为如下所述。“011010100111000001101110”。text_char(组件记述)是8比特的字段。一系列的组件记述的字段规定组件流的文字记述。图5(a)~(e)表示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和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的一例。图5(a)所示的组件内容的0x01表示通过MPEG2形式压缩的影像流的各种影像格式。图5(b)所示的组件内容0x05表示通过H.264AVC形式压缩的影像流的各种影像格式。图5(c)所示的组件内容0x06表示通过多视点影像编码(例如、H.264MVC形式)压缩的3D影像流的各种影像格式。图5(d)所示的组件内容0x07表示通过MPEG2、或者H.264AVC形式压缩的3D影像的Side-by-Side形式的流的各种影像格式。在该例中,在MPEG2和H.264AVC形式中设为了相同的组件内容的值,但是也可以在MPEG2和H.264AVC中设定为不同的值。图5(e)所示的组件内容0x08表示通过MPEG2、或者H.264AVC形式压缩的3D影像的Top-and-Bottom形式的流的各种影像格式。在该例子中,在MPEG2和H.264AVC形式中设为了相同的组件内容的值,但是也可以在MPEG2和H.264AVC中设为不同的值。如图5(d)、图5(e)所示的那样,通过作为组件描述符的结构要素的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和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的组合,通过设为表示是否为3D影像、3D影像的方式、分辨率、纵横比的组合的结构,即使是3D和2D的混合广播,也能够以少的传送量传送包含2D节目/3D节目识别的各种影像方式信息。特别地,使用原本不是作为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而规定的编码方式的MPEG2、H.264AVC(MVC除外)等的编码方式,Side-by-Side形式、Top-and-Bottom形式等的在1个图像中包含多个视点的图像而传送3D影像节目的情况下,仅通过上述的stream_type(流形式类别)很难识别是为了3D影像节目而在一个图像中包含多个视点的图像的传送、还是1视点的通常的图像。因此,在该情况下,只要通过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和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的组合对该节目进行包含2D节目/3D节目识别的各种影像方式的识别即可。另外,分发与通过EIT当前正广播的、或将来广播的节目有关的组件描述符,在接收装置4中通过取得EIT而制作EPG(节目表),就能作为EPG的信息而制作是否为3D影像、3D影像的方式、分辨率、纵横比、是否为3D影像。接收装置具有能够在EPG中显示(输出)这些信息的优点。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stream_content和component_type,具有能够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否为3D节目的效果。图6表示作为节目信息之一的组件组描述符(ComponentGroupDescriptor)的结构的一例。组件组描述符定义、识别在事件(event)内的组件的组合。即、记述多个组件的组化信息。该描述符配置在EIT中。组件组描述符的含义如下所述。即、descriptor_tag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着该描述符能被识别为组件组描述符的值。descriptor_length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着该描述符的大小。component_group_type(组件组类别)为3比特的字段,如图7所示地表示组件的组类别。在此,001表示3DTV服务,与000的多视图TV服务区分。在此,所谓多视图TV服务是指能够针对各个视点的每一个切换多个视点的2D影像而进行显示的TV服务。例如,在多视点影像编码影像流、原本不是作为多视点影像编码方式而规定的编码方式的编码方式的流中在1个画面中包含多个视点的图像而传送时的流不仅使用在3D影像节目中,有时还使用在多视图TV节目中。在该情况下,即使在流中包含多视点的影像,也存在仅通过上述的stream_type(流形式种类)不能识别是3D影像节目还是多视图TV节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基于component_group_type(组件组类别)的识别是有效的。total_bit_rate_flag(总比特率标志)为1比特的标志,表示事件中的组件组内的总比特率的记述状态。该比特为“0”的情况下,表示该描述符中不存在组件组内的总比特率字段。该比特为“1的情况下,表示该描述符中存在组件组内的总比特率字段。num_of_group(组数)为4比特的字段,表示事件内的组件组的数量。component_group_id(组件组识别)为4比特的字段,如图8所示地,记述组件组识别。num_of_CA_unit(收费单位数)为4比特的字段,表示组件组内的收费/非收费单位的数量。CA_unit_id(收费单位识别)为4比特的字段,如图9所示地,记述组件所属的收费单位识别。num_of_component(组件数)为4比特的字段,表示属于该组件组、且属于以紧前面的CA_unit_id表示的收费/非收费单位的组件的数量。component_tag(组件标记)为8比特的字段,表示属于组件组的组件标记值。total_bit_rate(总比特率)为8比特的字段,以每次1/4Mbps地增加传输流包的传送率,并记述组件组内的组件的总比特率。text_length(组件组记述长)为8比特的字段,表示后续的组件组记述的字节长。text_char(组件组记述)为8比特的字段。一系列文字信息字段记述与组件组有关的说明。以上,具有通过接收装置4监视component_group_type,而能够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否为3D节目的效果。接下来,对使用表示与3D节目有关的信息的新的描述符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0(a)表示作为节目信息之一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结构的一例。3D节目详细描述符表示节目为3D节目时的详细信息,利用在接收机中的3D节目判定中等。该描述符配置在PMT以及/或者EIT中。3D节目详细描述符也可以与已经说明过的图5(c)~(e)所示的3D影像节目用的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并存。但是,通过传送3D节目详细描述符,也可以设为不传送3D影像节目用的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的结构。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含义如下所述。接下来,descriptor_tag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能够将该描述符识别为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值(例如0xE1)。descriptor_length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着该描述符的大小。3d_2d_type(3D/2D类别)为8比特的字段,如图10(b)所示地,表示3D节目中的3D影像/2D影像的类别。该字段是在例如节目正编为3D影像、且在节目的中途插入的商业广告等通过2D影像构成那样的3D节目中,用于识别是3D影像还是2D影像的信息,是出于防止接收装置中的误动作(因为接收装置正在进行3D处理、但广播节目为2D影像所产生的显示(输出)的问题)的目的而配置的。0x01表示3D影像、0x02表示2D影像。3d_method_type(3D方式类别)为8比特的字段,如图11所示地,表述3D的方式类别。0x01表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方式、0x02表示Side-by-Side方式、0x03表示Top-and-Bottom方式。stream_type(流形式类别)为8比特的字段,如上述说明的图3所示地,表示节目的ES的形式。另外,也可以设为在3D影像节目时传送3D节目详细描述符,而在2D影像节目中不传送的结构。仅通过有无关于所接收的节目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传送,就能识别该节目是2D影像节目还是3D影像节目。component_tag(组件标记)为8比特的字段。服务的组件流通过该8比特的字段而能够参照在组件描述符中示出的记述内容(图5)。在节目映射段(programmapsection)中,赋予各流的组件标记的值应该为不同的值。组件标记是用于识别组件流的标签,与流识别描述符内的组件标记是相同的值(流识别描述符存在于PMT内时)。以上,通过接收装置4监视3D节目详细描述符,而具有只要存在该描述符就能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3D节目的效果。此外,在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在3D影像和2D影像混合存在的情况时能够识别3D传送方式的类别。接下来,对通过服务(编排频道)单位来识别是3D影像还是2D影像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2表示作为节目信息之一的服务描述符(ServiceDescriptor)的结构的一例。服务描述符通过文字符号将编排频道名、其运营者名与服务形式类别一起显示。该描述符配置在SDT中。服务描述符的含义如下所述。即、service_type(服务形式类别)为8比特的字段,如图13所示地表示服务的种类。0x01表示3D影像服务。service_provider_name_length(运营者名长)的8比特的字段,表示后续的运营者名的字节长。char(文字符号)为8比特的字段。一系列文字信息字段表示运营者名或者服务名。service_name_length(服务名长)的8比特的字段表示后续的服务名的字节长。以上,通过接收装置4监视service_type,具有能够识别服务(编排频道)为3D节目的频道的效果。由此,如果能够识别服务(编排频道)是3D影像服务还是2D影像服务,则例如在EPG显示等中,能够进行该服务为3D影像节目广播服务的意思的显示等。但是,即使是正在以3D影像节目为中心广播的服务,也可能存在广告影像的源只有2D影像时等必需广播2D影像的情况。因此,该基于服务描述符的service_type(服务形式类别)的3D影像服务的识别优选合并使用已经说明过的、基于stream_content(组件内容)和component_type(组件类别)的组合的3D影像节目的识别、基于component_group_type(组件组类别)的3D影像节目的识别、或者基于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3D影像节目的识别。在组合多个信息进行识别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是3D影像广播服务、但仅一部分节目为2D影像等的识别。在能够进行这样的识别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例如在EPG中能够明示该服务为“3D影像广播服务”,并且,即使该服务中除了3D影像节目以外还混合存在有2D影像节目,也能够在节目接收时等在3D影像节目和2D影像节目中根据需要而切换显示控制等。图14表示作为节目信息之一的服务列表描述符(ServiceListDescriptor)的结构的一例。服务列表描述符提供基于服务识别和服务形式类别的服务一览。即、记述编排频道及其类别的一览。该描述符配置在NIT中。服务列表描述符的含义如下所述。即、service_id(服务识别)为16比特的字段,唯一地识别其传输流内的信息服务。服务识别与对应的节目映射段(programmapsection)内的广播节目编号识别(program_number)相等。service_type(服务形式类别)为8比特的字段,如上述说明过的图12所示地表示服务的种类。因为根据这些service_type(服务形式类别)能够识别是否为“3D影像广播服务”,所以,例如使用该服务列表描述符表示的编排频道及其类别的一览,在EPG显示中能够进行仅分组“3D影像广播服务”的显示等。以上,通过接收装置4监视service_type,具有能够识别编排频道为3D节目的频道的效果。以上说明的描述符的例子仅记载有代表元素(member),还可以考虑具有除此以外的元素、将多个元素汇总为一个、将一个元素分割为具有详细信息的多个元素的情况。<节目信息的送出运用规则例>上述说明的节目信息的组件描述符、组件组描述符、3D节目详细描述符、服务描述符、服务列表描述符例如是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中生成、附加、且保存在MPEG-TS的PSI(作为一例的PMT等)、或者SI(作为一例的EIT、或者SDT、或者NIT等)中并从发送装置1送出的信息。以下说明发送装置1中的节目信息的送出运用规则例。图15表示组件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中记述表示组件描述符的“0x50”。在“descriptor_length中记述组件描述符的描述符长。描述符长的最大值未规定。在“stream_content”中记述“0x01”(影像)。在“component_type中记述该组件的影像组件类别。关于组件类别,根据图5设定。“component_tag”记述在该节目内成为唯一的组件标记值。“ISO_639_language_code”记述“jpn(”0x6A706E“)”。在存在多个影像组件时,“text_char”作为影像种类名而以16byte(全角8个文字)以下记述。不使用换行码。在组件记述为默认的文字串时能够省略该字段。默认文字串为“影像”。另外,具有事件(节目)所包含的0x00~0x0F的component_tag值,对于全部的映像组件必需送出一个。通过像这样地在发送装置1中进行送出运用,通过接收装置4监视stream_content和component_type,具有能够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3D节目的效果。图16表示组件组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中记述表示组件组描述符的“0xD9”。在“descriptor_length”中记述组件组描述符的描述符长。描述符长的最大值未规定。“component_group_type”表示组件组的类别。‘000’表示多视图电视,‘001’表示3D电视。在“total_bit_rate_flag”中,在事件中的组内的总比特率全部处于规定的默认值时示出’0’,在事件中的组内的总比特率的某一个超过规定的默认值时示出’1’。“num_of_group”记述事件内的组件组的数量。在多视图电视(MVTV)的情况下最大为3,在3D电视(3DTV)的情况下最大为2。“component_group_id”记述组件组识别。在主组的情况下分配”0x0”,在各子组的情况下,广播运营者在事件内唯一地进行分配。“num_of_CA_unit”记述组件组内的收费/非收费单位的数量。最大值为2。当该组件组内完全不包含收费的组件的情况下,设为"0x1"。“CA_unit_id”记述收费单位识别。广播运营者在事件内唯一地进行分配。“num_of_component”记述属于该组件组、且属于以紧前面的“CA_unit_id”表示的收费/非收费单位的组件的数量。最大值为15。“component_tag”记述属于组件组的组件标记值。“total_bit_rate”记述组件组内的总比特率。其中,默认值的情况下记述”0x00”。“text_length”记述后续的组件组记述的字节长。最大值为16(全角8文字)。“text_char”必需记述与组件组有关的说明。默认文字串未规定。另外,未使用换行编码。另外,在进行多视图电视服务的情况下,“component_group_type”必定作为’000’而送出。另外,在进行3D电视服务的情况下“component_group_type”必定作为’001’而送出。通过像这样地在发送装置1中送出运用,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component_group_type,具有能够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为3D节目的效果。图17表示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descriptor_tag”中记述表示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0xE1”。“descriptor_length”中记述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描述符长。“3d_2d_type”记述3D/2D识别。根据图10(b)设定。“3d_method_type”记述3D方式识别。根据图11设定。“stream_type”记述节目的ES的形式。根据图3设定。“component_tag”记述在该节目内成为唯一的组件标记值。像这样地在发送装置1中进行送出运用,从而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3D节目详细描述符,具有只要存在该描述符,就能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3D节目的效果。图18表示服务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descriptor_tag”中记述表示服务描述符的“0x48”。“descriptor_length”中记述服务描述符的描述符长。“service_type”记述服务形式类别。关于服务形式类别,根据图13设定。“service_provider_name_length”在BS/CS数字电视广播中记述运营者名长。最大值为20。在地上数字电视广播中不运用service_provider_name,所以记述“0x00”。“char”在BS/CS数字电视广播中记述运营者名。最大全角10文字。在地上数字电视广播中什么都不记述。“service_name_length”记述编排频道名长。最大值为20。“char”记述编排频道名。在20字节以内且全角10文字以内。另外,对于对象编排频道必定配置一个。通过像这样地在发送装置1中进行送出运用,从而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service_type,具有能够识别编排频道为3D节目频道的效果。图19表示服务列表描述符的发送装置1中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descriptor_tag”中记述表示服务列表描述符的“0x41”。“descriptor_length”中记述服务列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loop”记述对象传输流所包含的服务数的环。“service_id”记述该传输流所包含的service_id。“service_type”记述对象服务的服务类型。从图13中设定。另外,在NIT内对于TS环必需进行配置。像这样地在发送装置1中进行送出运用,从而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service_type,具有能够识别编排频道为3D节目频道的效果。以上,对发送装置1中的节目信息的送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节目从2D节目切换为3D节目时,在3D节目开始的最初的画面中,例如使用反射式字幕等,将表示“之后开始3D节目”、“在通过3D显示进行收看时戴上3D收看用的眼镜”、“在眼疲劳时、身体情况不好时,建议收看2D显示”、“长时间收看3D节目可能导致眼疲劳、身体情况不好”的意思等插入到发送装置1中制作的3D节目影像中并播出,从而具有能够对通过接收装置4收看3D节目的用户进行针对3D节目收看的提醒以及警告的优点。<装置的硬件结构>图25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接收装置4的结构例的硬件结构图。21是控制接收机整体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22是用于发送CPU21和装置内各部之间的控制以及信息的通用总线、23是调谐器,接收经由无线(卫星、地上)、电缆等广播传送网而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广播信号、且选台特定的频率并进行解调、纠错处理等,输出MPEG2-TransportStream(以下、也称作“TS”。)等的复用包,24是对扰频部13的扰频进行解码的解扰器(descrambler)、25是与网络之间收发信息、且在因特网与接收装置之间收发各种信息以及MPEG2―TS的网络I/F(Interface:接口)、26是内置于例如接收装置4的HDD(HardDiskDrive)、闪存存储器、或者可移动的HDD、盘型记录介质、闪存存储器等记录介质、27是控制记录介质26、并控制向记录介质26的信号的记录以及来自记录介质26的信号的再现的记录再现部、29是将复用为MPEG2―TS等形式的信号分离为影像ES(ElementaryStream)、语音ES、节目信息等信号的复用分离部。所谓ES是指被压缩/编码后的图像和语音数据各自的流。30是将影像ES解码为影像信号的影像解码部;31是将语音ES解码为语音信号并输出到扬声器48或者从语音输出42输出的语音解码部;32是影像变换处理部,对在影像解码部30中解码后的影像信号进行按照上述CPU的指示通过后述的变换处理将3D或者2D的影像信号变换为规定格式的处理、将CPU21所制作的OSD(OnScreenDisplay)等显示重叠到影像信号上的处理等、将处理后的影像信号输出到显示器47或者影像信号输出部41、从影像信号输出部41以及控制信号输出部43输出与处理后的影像信号的格式对应的同步信号、控制信号(设备控制中使用的);33是控制信号收发部,接收来自用户操作输入部45的操作输入(例如来自发出IR(InfraredRadiation)信号的远程控制器的键编码)、或者从设备控制信号发送部44发送CPU21、影像变换处理部32所生成的向外部设备发出的设备控制信号(例如IR);34是内部具有计数器、且对当前时刻进行保持的定时器;46是串行接口、IP接口等高速数字I/F,对在上述复用分离部中再构成的TS进行加密等必要的处理并向外部输出TS、或者对从外部接收的TS进行解码并向复用分离部29输入;47是显示器,对由影像解码部30解码并通过影像变换处理部32变换影像后的3D影像以及2D影像进行显示;48表示基于语音解码部所解码的语音信号输出声音的扬声器,主要通过这些装置构成接收装置4。在显示器中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还从控制信号输出部43、设备控制信号发送端子44输出同步信号、控制信号。在图35以及图36中表示包含接收装置、收看装置以及3D收看辅助装置(例如3D眼镜)的系统结构的例子。图35是接收装置和收看装置成为一体的系统结构,另外图36是接收装置和收看装置分开构成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35中,3501表示包含上述接收装置4的结构且能够进行3D影像显示以及语音输出的显示装置、3503表示从上述显示装置3501输出的3D收看辅助装置控制信号(例如IR信号)、3502表示3D收看辅助装置。在图35的例子中,影像信号从上述显示装置3501所具备的影像显示器显示、另外语音信号从上述显示装置3501所具备的扬声器输出。另外,同样地显示装置3501具备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输出从设备控制信号44或者控制信号43的输出部输出的3D收看辅助装置控制信号。另外,上述的说明以图35所示的显示装置3501和3D收看辅助装置3502通过后述的主动快门(activeshutter)方式进行显示的例子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图35所示的显示装置3501和3D收看辅助装置3502进行后述的基于偏光分离的3D影像显示装置的方式的情况下,3D收看辅助装置3502只要进行偏光分离以对左眼和右眼入射不同的影像即可,也可以不从显示装置3501输出从设备控制信号44或者控制信号43的输出部向3D收看辅助装置3502输出的3D收看辅助装置控制信号3503。另外,在图36中,3601表示包含上述接收装置4的结构的影像语音输出装置、3602表示传送影像/语音/控制信号的传送路径(例如HDMI电缆)、3603表示显示输出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语音信号的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从影像语音输出装置3601(接收装置4)的影像输出41输出的影像信号和从语音输出42输出的语音信号、从控制信号输出部43输出的控制信号被变换为适于在传送路3602中规定的格式(例如由HDMI标准规定的格式)的形式的传送信号,并经由传送路径3602输入到显示器3603。在显示器3603中接收上述传送送号,解码为原来的影像信号、语音信号、控制信号,输出影像和语音,并对3D收看辅助装置3502输出3D收看辅助装置控制信号3503。另外,上述的说明以图36所示的显示装置3603和3D收看辅助装置3502通过后述的主动快门方式进行显示的例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图36所示的显示装置3603和3D收看辅助装置3502进行后述的基于偏光分离的3D影像显示装置的方式的情况下,3D收看辅助装置3502只要进行偏光分离以对左眼和右眼入射不同的影像即可,也可以不从显示装置3603向3D收看辅助装置3502输出3D收看辅助装置控制信号3603。另外,图25所示的21~46的各结构要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1个或多个LSI构成。另外,也可以设为通过软件来实现图25所示的21~46的各结构要件的一部分的功能的结构。<装置的功能框图>图26是表示CPU21内部的处理的功能块结构的一例。在此,各功能块例如作为在CPU21中执行的软件的模块而存在,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某种手段(例如消息通行(passing)、函数引用(functioncall)、事件发送)等,并进行信息、数据的收受以及控制指示。另外,各模块与接收装置4内部的各硬件也通过通用总线22进行信息的收发。另外,图中记载的关系线(箭头)在本次的说明中主要记载有关联的部分,但此外的模块间也存在通信手段以及需要通信的处理。例如选台控制部59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适当地取得选台所需要的节目信息。接下来,对各功能块的功能进行说明。系统控制部51管理各模块的状态、用户的指示状态等,对各模块进行控制指示。用户指示接收部52接收以及解释控制信号收发部33所接收的用户操作的输入信号,并将用户的指示传送给系统控制部51。设备控制信号发送部53按照来自系统控制部51、其它的模块的指示,对控制信号收发部33发出发送设备控制信号的指示。节目信息解析部54从复用分离部29取得节目信息并分析内容,对各模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时间管理部55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包含在TS中的时刻修正信息(TOT:Timeoffsettable:时间偏移表),管理当前的时刻,并且使用定时器34所具有的计数器,按照各模块的要求进行报警(通知指定时刻的到来)、单触发定时器(oneshottimer)(通知经过了一定时间)的通知。网络控制部56控制网络I/F25,取得来自特定URL(UniqueResourceLocater:统一资源定位符)、特定IP(InternetProtocol)地址的各种信息以及TS。解码控制部57控制影像解码部30以及语音解码部31,取得解码的开始、停止以及包含在流中的信息等。记录再现控制部58控制记录再现部27,从记录介质26中的特定的内容的特定位置、以任意的读出形式(通常再现、快进、倒带、暂停)读出信号。另外,进行控制而将输入到记录再现部27的信号记录到记录介质26中。选台控制部59控制调谐器23、解扰器24、复用分离部29以及解码控制部57,进行广播的接收以及广播信号的记录。或者进行来自记录介质的再现,进行直到输出影像信号以及语音信号为止的控制。详细的广播接收的动作以及广播信号的记录动作、来自记录介质的再现动作将后述。OSD制作部60制作包含特定消息的OSD数据,对影像变换控制部61发出将上述制作的OSD数据重叠在影像信号上而输出的指示。在此OSD制作部60制作具有左眼用和右眼用的视差的OSD数据,对数据影像变换控制部61基于上述左眼用和右眼用的OSD数据请求3D显示,从而进行3D方式的消息显示等。影像变换控制部61控制影像变换处理部32,按照来自上述系统控制部51的指示,使将从影像解码部30输入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的影像信号变换为3D或者2D的影像后的影像、和从OSD制作部60输入的OSD重叠,再进一步根据需要进行影像加工(图像缩放、PinP、3D显示等)并在显示器47中显示或者输入到外部。后述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的向3D影像、2D影像的规定格式的变换方法的详细情况。各功能块提供像这样的功能。<广播接收>在此,对进行广播接收时的控制步骤和信号的流向进行说明。首先,从用户指示接收部52接收到表示特定频道(CH)的广播接收的用户指示(例如按下遥控器的CH按钮)的系统控制部51对选台控制部59发出在用户所指示的CH(以下指定CH)下的选台的指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选台控制部59对调谐器23指示指定CH的接收控制(向指定频带的选台、广播信号解调处理、纠错处理),并向解扰器24输出TS。接下来,选台控制部59对解扰器24发出对上述TS解扰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29的指示,对复用分离部29发出进行所输入的TS的复用分离、以及向影像解码部30输出复用分离后的影像ES并向语音解码部31输出语音ES的指示。另外,选台控制部59对解码控制部57发出输入到影像解码部30和语音解码部31的影像ES以及语音ES的解码指示。收到上述解码指示的解码控制部31对影像解码部30进行控制,以将解码后的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对语音解码部31进行控制以将解码后的语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48或者语音输出42中。由此,进行输出用户所指定的CH的影像以及语音的控制。另外,为了显示选台时的CH标题(banner)(显示CH编号、节目名、节目信息等的OSD),系统控制部51对OSD制作部60发出制作以及输出CH标题的指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OSD制作部60向影像变换控制部61发送所制作的CH标题的数据,接收到上述数据的影像变换控制部61进行控制以将CH标题重叠到影像信号上而输出。由此,进行选台时等的消息显示。<广播信号的记录>接下来,对广播信号的记录控制及信号的流向进行说明。在进行特定的CH的记录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1对选台控制部59发出特定CH的选台以及向记录再现部27输出信号的指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选台控制部59与上述广播接收处理同样地对调谐器23指示指定CH的接收控制,对解扰器24进行控制以进行从调谐器23接收的MPEG2-TS的解扰、对复用分离部29进行控制以将来自解扰器24的输入输出到记录再现部27。另外,系统控制部51对记录再现控制部58发出向记录再现部27记录输入TS的指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记录再现控制部58对输入到记录再现部27的信号(TS)进行加密等必要的处理,另外,在制作了记录再现时所需的附加信息(记录CH的节目信息、比特率等的内容信息)、且进行了向管理数据(记录内容的ID、记录介质26上的记录位置、记录形式、加密信息等)的记录之后,进行向记录介质26写入上述MPEG2-TS以及附加信息、管理数据的处理。由此进行广播信号的记录。<来自记录介质的再现>接下来,对来自记录介质的再现处理进行说明。在进行特定的节目的再现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1对记录再现控制部58发出再现特定的节目的指示。作为此时的指示而指示内容的ID和再现开始位置(例如节目开头、距离开头10分钟的位置、接着前次、距离开头100Mbyte的位置等)。接收到上述指示的记录再现控制部58控制记录再现部27,并使用附加信息、管理数据从记录介质26中读出信号(TS),在进行密码的解码等必要的处理之后,进行处理以对复用分离部29输出TS。另外,系统控制部51对选台控制部59指示再现信号的影像语音输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选台控制部59进行控制,以将来自记录再现部27的输入输出到复用分离部29,并对复用分离部29发出所输入的TS的复用分离、以及向影像解码部30输出复用分离后的影像ES、以及向语音解码部31输出复用分离后的语音ES的指示。另外,选台控制部59对解码控制部57发出输入到影像解码部30和语音解码部31的影像ES以及语音ES的解码指示。接收到上述解码指示的解码控制部31对影像解码部30进行控制以将解码后的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对语音解码部31进行控制以将解码后的语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48或者语音输出42。由此,进行来自记录介质的信号再现处理。<3D影像的显示方法>作为能够使用在本发明中的3D影像的显示方式,有制作使左眼和右眼感受到视差的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并使人们认识到存在有立体物的几个方式。作为一个方式存在如下的主动快门方式:对于用户佩戴的眼镜,使用液晶快门等将左右玻璃交互地进行遮光,另外与此同步地显示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使映入左右眼的图像产生视差。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装置4从控制信号输出部43、设备控制信号发送端子44向用户所佩戴的主动快门方式眼镜输出同步信号、控制信号。另外,从影像信号输出部41向外部的3D影像显示装置输出影像信号,交互地显示左眼用的影像和右眼用的影像。或者,在接收装置4具有的显示器47中进行同样的3D显示。如果设置为这样,则佩戴有主动快门方式眼镜的用户能够通过该3D影像显示装置或者接收装置4所具有的显示器47收看3D影像。另外,作为其他的方式存在如下偏光方式:对于用户所佩戴的眼镜,在左右玻璃中粘贴在直线偏光下正交的膜或者实施直线偏光涂层、或者粘贴在圆偏光下偏光轴的旋转方向为反方向的膜或者实施圆偏光涂层,并同时输出分别与左眼和右眼眼镜的偏光对应的偏光相互不同的左眼用的影像和右眼用的影像,从而通过偏光状态分离分别入射到左眼和右眼的影像,使左眼和右眼产生视差。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装置4从影像信号输出部41向外部的3D影像显示装置输出影像信号,该3D影像显示装置通过不同的偏光状态显示左眼用的影像和右眼用的影像。或者,通过接收装置4所具有的显示器47进行同样的显示。如果设置为这样,则佩戴了偏光方式眼镜的用户能够通过该3D影像显示装置或者接收装置4所具有的显示器47收看3D影像。另外,在偏光方式中,不从接收装置4向偏光方式眼镜发送同步信号、控制信号就能收看3D影像,所以不需要从控制信号输出部43、设备控制信号发送端子44输出同步信号、控制信号。另外,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使基于颜色的左右眼的影像分离的彩色分离方式。另外,还可以使用利用可通过裸眼收看的视差障壁来制作3D影像的视差障壁方式。另外,本发明的3D显示方式不限定于特定的方式。<利用了节目信息的3D节目的具体的判定方法的例子>作为3D节目的判定方法的例子,能够从已经说明的广播信号以及再现信号的节目信息中包含的各种表格、描述符中取得判定是否为新包含的3D节目的信息,并判定是否为3D节目。通过确认判定是否为PMT、EIT[schedulebasic/scheduleextended/present/following]的表格中记载的组件描述符、组件组描述符中新包含的3D节目的信息、或者确认作为3D节目判定用的新的描述符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确认是否为NIT、SDT的表格中记载的服务描述符、服务列表描述符等中新包含的3D节目的信息等,来判定是否为3D节目。在上述的发送装置中将这些信息赋予到广播信号上而发送。在发送装置中,例如通过管理信息赋予部16将这些信息赋予到广播信号上。作为各个表格的使用区分,例如对于PMT仅记载有当前的节目信息,所以不能对未来的节目信息进行确认,但是有可靠度高的特征。另一方面,对于EIT[schedulebasic/scheduleextended]不仅能够取得当前节目而且还能取得未来的节目信息,但是到接收结束为止的时间长,需要更多的进行保持的存储区域,并且因为是未来的事态,所以有可靠性低等缺点。因为在EIT[following]中能够取得接下来的广播时间的节目信息,所以适于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另外,关于EIT[present],能够在当前的节目信息的取得中使用,能够获得与PMT不同的信息。接下来,对与从发送装置1送出的在图4、图6、图10、图12、图14中说明的节目信息有关的接收装置4的处理的详细例进行说明。图20表示接收装置4中的对组件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为“0x50”时,判断为该描述符为组件描述符。通过“descriptor_length”来判断组件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在“stream_content”为“0x01”,“0x05”,“0x06”,“0x07”时,判断该描述符为有效(影像)。在“0x01”,“0x05”,“0x06”,“0x07”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该描述符无效。在“stream_content”为“0x01”,“0x05”,“0x06”,“0x07”时,进行以下的处理。“component_type”判断为该组件的影像组件类别。关于该组件类别指定图5的某个值。根据该内容,能够判断该组件是否是关于3D影像节目的组件。“component_tag”是在该节目内中成为唯一的组件标记值,能够使其与PMT的流识别符的组件标记值对应而利用。“ISO_639_language_code”识别该组件的语言、以及该描述符所包含的文字记述的语言。例如如果值为“jpn(”0x6A706E“)”,则将其后配置的文字编码作为”jpn”(日语)处理。“text_char”将16byte(全角8文字)以内判断为组件记述。在该字段被省略的情况下判断为默认的组件记述。默认文字串是“影像”。如上述说明的那样,组件描述符能够判断构成事件(节目)的影像组件类别,能够在接收机中的影像组件选择时利用组件记述。另外,仅将component_tag值被设定为0x00~0x0F的值的影像组件设为单独的选择对象。通过上述以外的component_tag值设定的影像组件不会成为单独的选择对象,不会作为组件选择功能等的对象。另外,由于事件(节目)中的模式变更等,存在组件记述有时与实际的组件不一致的情况。(组件描述符的component_type记载该组件的代表性的组件类别,不会针对节目中途的模式变更实时地改变该值。)另外,在针对该事件(节目)省略了作为数字记录设备中的控制拷贝世代的信息以及最大传送率的记述的数字拷贝控制描述符的情况下,在判断默认的maximum_bit_rate时,参照通过组件描述符记载的component_type。由此,进行接收装置4中的对本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从而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stream_content和component_type,具有能够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3D节目的效果。图21表示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组件组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为“0xD9”时,判断为该描述符为组件组描述符。通过“descriptor_length”判断为是组件组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在“component_group_type”为‘000’时,判断为多视图电视服务,为‘001’时,判断为3D电视服务。在“total_bit_rate_flag”为’0’时,判断为在该描述符中未记载事件(节目)中的组内的总比特率。为’1’时,判断为该描述符中记载有事件(节目)中的组内的总比特率。“num_of_group”判断为事件(节目)内的组件组的数量。在存在最大值且超过了该最大值的情况下有可能作为最大值处理。在“component_group_id”为”0x0”时,判断为主组。在”0x0”以外时,判断为子组。“num_of_CA_unit”判断为组件组内的收费/非收费单位的数量。在超过最大值的情况下有可能作为2处理。在“CA_unit_id”为“0x0”时,判断为非收费单位组。在“0x1”时,判断为包含默认ES群的收费单位。在“0x0”和“0x1”以外时,判断为上述以外的收费单位识别。“num_of_component”判断为属于该组件组、且属于紧前面的在CA_unit_id中表示的收费/非收费单位的组件的数量。在超过最大值的情况下有可能作为15处理。“component_tag”判断为属于组件组的组件标记值,能够与PMT的流识别符的组件标记值对应地利用。“total_bit_rate”判断为组件组内的总比特率。其中,在”0x00”时判断为默认。在“text_length”为16(全角8文字)以下时,判断为组件组记述长,在大于16(全角8文字)时,也可以忽视组件组记述长超过16(全角8文字)的长度的说明文。“text_char”是指与组件组相关的说明文。另外,通过component_group_type=’000’的组件组描述符的配置判断为在该事件(节目)中进行多视图电视服务,并能够利用在每个组件组的处理中。另外,通过component_group_type=’001’的组件组描述符的配置判断为在该事件(节目)中进行3D电视服务,并能利用在每个组件组的处理中。进而,在CA_unit环头部配置的组件环中必需记载各组的默认ES群。在主组(component_group_id=0x0)中,·如果组的默认ES群为非收费对象,则设为free_CA_mode=0,且不得设定CA_unit_id=0x1的组件环。·如果组的默认ES群为收费对象,则设为free_CA_mode=1,且必需设定记载CA_unit_id=”0x1”的组件环。另外,在子组(component_group_id>0x0)中,·对于子组,仅能够设定与主组相同的收费单位、或者非收费单位。·如果组的默认ES群为非收费对象,则设定并记载CA_unit_id=0x0的组件环。·如果组的默认ES群为收费对象,则设定并记载CA_unit_id=0x1的组件环。由此,通过进行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本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从而具有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component_group_type而能够识别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3D节目的效果。图22表示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为“0xE1”时,判断为该描述符为3D节目详细描述符。根据“descriptor_length”判断为是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描述符长。“3d_2d_type”判断为是该3D节目中的3D/2D识别。从图10(b)中指定。“3d_method_type”判定为是该3D节目中的3D方式识别。从图11中指定。“stream_type”判断为是该3D节目的ES的形式。从图3中指定。“component_tag”判断为是在该3D节目内成为唯一的组件标记值。能够与PMT的流识别符的组件标记值对应地利用。另外,也可以设为根据有无3D节目详细描述符本身来判断该节目是否为3D影像节目的结构。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3D节目详细描述符则判断为2D影像节目,在存在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情况下判断为是3D影像节目。像这样地,通过进行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本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从而具有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3D节目详细描述符,如果存在该描述符则能判断当前正接收的、或者将来接收的节目是3D节目的效果。图23是表示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服务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为“0x48”时,判断为该描述符为服务描述符。根据“descriptor_length”判断为是服务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在“service_type”为图13所示的service_type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该描述符无效。在BS/CS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的情况下,在「service_provider_name_length”为20以下时,判断为运营者名长,在大于20时,判断为运营者名无效。另一方面,在地上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的情况下,除了“0x00”以外判断为无效。在BS/CS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的情况下,“char”判断为运营者名。另一方面,在地上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的情况下,忽视记载内容。在“service_name_length”为20以下时,判断为编排频道名长,大于20时判断为编排频道名无效。“char”判断为编排频道名。另外,如果按照上述图18中说明的送出运用规则的一例不能接收配置有描述符的SDT,则判断为对象服务的基本信息无效。由此,通过进行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本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从而具有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service_type能够判断编排频道为3D节目的频道的效果。图24表示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服务列表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的一例。在“descriptor_tag”为“0x41”时,判断为该描述符为服务列表描述符。根据“descriptor_length”判断为是服务列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loop”记述对象传输流中包含的服务数的环。“service_id”判断为针对该传输流的service_id。“service_type”表示对象服务的服务类型。除了图13中规定的服务类型以外判断为无效。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服务列表描述符能够判断为对象网络中包含的传输流的信息。由此,通过进行接收装置4中的针对本描述符的各字段的处理,从而具有接收装置4通过监视service_type而能够识别编排频道为3D节目的频道的效果。接下来,对各表格内的具体的描述符进行说明。首先,如上述图3中说明的那样,根据PMT的第二个环(每个ES的环)中记载的stream_type中的数据种类能够判定ES的形式,但是其中,在存在表示当前正广播的流为3D影像的记述的情况下,将该节目判定为3D节目(例如、如果stream_type中存在表示多视点影像编码(例:H.264/MVC)流的子比特流(其它的视点)的0x1F,则将该节目判定为3D节目)。另外,除了stream_type以外,对在PMT中当前设为reserved(保留)的区域重新分配识别3D节目或者2D节目的2D/3D识别比特,也能够在该区域中进行判定。关于EIT也同样地对reserved区域重新分配2D/3D识别比特而能够进行判定。在通过配置在PMT以及/或者EIT中的组件描述符判定3D节目的情况下,如上述图4以及5中说明的那样,对组件描述符的component_type分配表示3D影像的类别(例如、图5(c)~(e)),如果存在表示component_type为3D的字段,就能将该节目判定为3D节目。(例如、分配图5(c)~(e)等,并确认该值存在与对象节目的节目信息中。)作为基于配置在EIT中的组件组描述符的判定方法,如上述图6以及7所说明的那样,对component_group_type的值分配表示3D服务的记述,如果component_group_type的值表示3D服务,则能判别为3D节目(例如,通过比特字段001分配3DTV服务等,并确认在对象节目的节目信息中存在该值。)作为基于配置在PMT以及/或者EIT中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判定方法,在如上述图10以及11说明的那样判定对象节目是否为3D节目的情况下,能够根据3D节目详细描述符内的3d_2d_type(3D/2D类别)的内容进行判定。另外,关于接收节目未传送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无的情况下,判断为2D节目。另外,还考虑如果是接收装置能够对应上述描述符中包含的3D方式类别(上述3d_method_type)的3D方式,则将下一个节目判定为3D节目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描述符的解析处理变得复杂,但是能够对接收装置不能对应的3D节目中止进行消息显示处理、记录处理的动作。如上述图12、13以及14中说明的那样,在配置在SDT中的服务描述符、配置在NIT中的服务列表描述符中包含的service_type的信息中,对0x01分配3D影像服务,在取得存在该描述符的节目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3D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不是通过节目单位的判定,而成为通过服务(CH、编排频道)单位的判定,虽然不能进行同一编排频道内的下一个节目的3D节目判定,但是因为信息的取得不是节目单位,所以也具有变得容易的优点。另外,关于节目信息也有通过专用的通信线路(广播信号、或者因特网)而取得的方法。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如果有表示节目的开始时间、CH(广播编排频道、URL或者IP地址)、该节目是否为3D节目的识别符则同样地能够进行3D节目的判定。在以上的说明中,对用于通过服务(CH)或者节目单位判定是否为3D影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表格、描述符中包含的信息)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在本发明中未必需要全部发送。只要与广播方式相符地发送必要的信息即可。确认这些信息中的各个单独的信息,既可以通过服务(CH)或者节目单位判定是否为3D影像,也可以组合多个信息而通过服务(CH)或者节目单位判定是否为3D影像。在组合多个信息进行判定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虽然是3D影像广播服务、但一部分节目为2D影像等的判定。在能够进行这样的判定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例如能够在EPG中明示该服务为“3D影像广播服务”,并且,即使该服务中除了3D影像节目以外还混合存在有2D影像节目,也能在节目接收时根据3D影像节目和2D影像节目而切换显示制御等。另外,在通过以上说明的3D节目的判定方法判定为3D节目的情况下,例如在能够在接收装置4中适当地处理(显示、输出)图5(C)~(E)中指定的3D组件的情况下,通过3D进行处理(再现、显示、输出),在接收装置4中不能适当地进行处理(再现、显示、输出)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对应于所指定的3D传送方式的3D影像再现功能的情况等),也可以通过2D进行处理(再现、显示、输出)。此时,也可以与2D影像的显示、输出一起,显示表示在接收装置不能适当地对该3D影像节目进行3D显示或者3D输出的意思。图50表示这种情况的消息显示例。701是装置显示或者输出的画面整体、5001是对用户表示是接收装置4不能处理的3D方式类别的消息的一例。也可以在消息5001中显示表示错误的类别的错误编码、3D方式类别(例如3d_method_type的值)及其组合后的值。由此,对于用户具有变得能够判断接收装置内部的状况等的优点。使用图51对像这样地显示错误消息时的、系统控制部51的处理流程的例子进行说明。系统控制部51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当前节目的节目信息(S201),通过上述的3D节目的判定方法判定当前节目是否为3D节目。在当前节目不是3D节目的情况下(S202的否),不特别地进行的处理。在当前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S202的是),接着对接收装置是否对应当前节目的3D方式类别进行确认(S802)。具体地有判定上述节目信息所包含的3D方式类别(例如、上述3D节目详细描述符记载的3d_method_type)是否是表示接收装置4对应的3D方式的值等的方法。也可以将能够对应的3D方式类别的值预先存储在接收装置4的存储部等中,并在该判定中使用即可。在判定的结果是接收装置对应的3D方式类别的情况下(S802的是),不特别地进行消息显示等。在是接收装置不对应的3D方式类别的情况下(S802的否),进行图49所示那样的设备未对应的消息显示(S803)。如果设为这样,则用户能够把握是作为2D影像节目而广播的节目、还是作为3D影像节目而广播的节目但因为接收装置中不能适当地处理而显示2D影像的情况。<3D节目的、电子节目表显示例以及画面显示的显示例>图48中表示包含3D节目的电子节目表的显示例。电子节目表是主要以复用到广播信号上传送的EIT中包含的节目信息为基础构成的,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进行广播中的独自的复用方式下的节目信息数据发送、经由因特网的节目信息的发送等。电子节目表中使用的信息有与事件(节目)关联的节目名、广播开始时刻、广播期间、其它节目的详细信息(演员、监督、与影像和语音的解码有关的信息、辑录名等)等,以这些信息为基础构成图48所示的电子节目表。另外,不仅关于当前正广播的节目、还关于将来广播的节目发送EIT。即、在接收装置中,关于当前正接收的节目以及将来接收的节目使用EIT中包含的信息,能够进行以下所示的电子节目表等的显示处理。图中的701表示装置显示或者输出的画面整体、4801表示在上述画面上提示的电子节目表整体,横轴表示服务(CH:频道)、纵轴表示时刻,在该例中,显示有服务1CH、3CH、4CH、6CH的7:00~12:00为止的电子节目表。另外,显示电子节目表时,也可以不再现当前正接收的节目而仅显示电子节目表。或者,也可以将电子节目表重叠到当前正接收的节目的影像上进行显示。在图25的接收装置中,这些处理只要通过CPU21(系统控制部51、OSD制作部60)的控制而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执行即可。在该例中,在包含于电子节目表数据(例如EIT)的事件(节目)中存在通过上述方法判定的3D节目的情况下(例如、在图48的例子中,3CH的8:00~10:00中显示的矩形所表示的节目),在理解为对该节目赋予标识的范围内(例如表示节目的矩形的范围内、或者该矩形的周围的规定范围内)显示理解为该节目为3D节目的、例如如4802那样的标识(mark)(以下称作3D节目标识)。通过设为这样,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在电子节目表内哪个节目为3D节目。在此,作为3D节目标识的显示方法除了4802的显示例以外,例如也可以如4803那样地从上述3d_method_type的信息中取得该节目的3D方式类别并进行判别、并显示表示3D广播的方式的文字、标识。在该例子的情况下,示出显示有表示多视点编码方式的“MVC”的标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根据电子节目表而容易地判断该节目为3D节目,并且能够容易地判断是以什么样的3D方式类别广播的。另外,作为其它的显示方法,考虑如下方法:根据在接收装置中是否对应该节目的3D方式类别来改变显示内容,使得如4804的例子那样地,在接收装置中不对应从上述3d_method_type取得的3D方式类别的情况下,显示表示非对应的标识(例如图中的“×”)、改变显示色(进行如图中的带网格的那样的显示的、或者将电子节目显示区域的颜色改变为灰色等),另外,在该节目为接收装置对应的3D方式类别的情况下,显示表示对应的标识(例如在图中的×的显示位置替代地显示“○”)。通过设为这样,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识别该节目是否是接收装置对应的3D方式类别的节目。另外,还能够将这些显示进行组合,从而显示节目的3D方式类别,同时,改变显示色而进行表示本装置为非对应的3D方式类别的显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在确认该节目的3D方式类别的同时,容易地判断是否是接收装置对应的3D方式类别。另外,也可以在用户经由遥控器操作显示在电子节目表中的光标(选择区域)、且光标的焦点对准3D节目的情况下,在与所选择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中显示3D节目标识。作为具体例,也可以如图49的4902所示地、在所选择的上述节目所表示的矩形的范围外,例如与节目的详细信息(例如4901所示的、CH编号、广播时刻、节目名)一起显示。另外,图49的例子将用于3D节目标识显示4902、节目的详细信息显示4901的区域设置在电子节目表的节目一览显示区域4903之外。作为电子节目表的显示方法,在此外用户还经由遥控器进行了特定的操作(例如按下按钮、通过菜单的设定)的情况下、或者打开了3D节目专用的电子节目表的情况下、或者如果是3D对应的装置,则也可以在电子节目表中仅显示3D节目。通过设为这样,用户更容易寻找3D节目。除了电子节目表以外,也可以在节目选台时、节目信息变更时、或者用户按下了特定按钮(例如“画面显示”)时显示的节目显示(例如CH标题)中显示3D节目标识。在通过与上述同样的3D节目判定方法判定为当前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图53的例所示地,在对3D节目进行2D显示时的节目显示5301中显示上述3D节目标识。如果设置为这样,则即使用户不打开节目表,也能够判断该节目是否为3D节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与5301所示的CH编号、广播时刻、节目名等的节目的详细信息一起显示。另外,在对3D节目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图53的显示。在此,关于3D节目标识的显示,除了在上述3D节目的判定方法中使用的描述符以外,也可以是包含于电子节目表的文字数据(例如EIT中包含的短形式事件描述符的text_char部分)的特定位置(例如开头部分)的“3D”这样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已有的接收装置,用户也能从电子节目表中识别3D节目。<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3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接下来,对3D内容(包含3D影像的数字内容)再现时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此,首先对图47所示的那样的在1个TS中存在主视点影像ES和副视点影像ES的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时的再现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在用户进行了向3D输出/显示的切换指示(例如按下遥控器的“3D”键)等的情况下,接收到上述键编码的用户指示接收部52对系统控制部51发出向3D影像切换的指示(另外,以下的处理,关于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内容,在通过向3D内容的3D显示/输出的用户切换指示以外的条件切换为3D输出/显示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接着,系统控制部51通过上述方法判定当前的节目是否为3D节目。在当前的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1首先对选台控制部59指示3D影像的输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选台控制部59首先关于主视点影像ES、副视点影像ES的每一个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中取得PID(packetID)、以及编码方式(例如H.264/MVC,MPEG2,H.264/AVC等),然后,对复用分离部29进行控制,以复用分离上述主视点影像ES和副视点影像ES并输出到影像解码部30。在此,控制复用分离部29,以例如使上述主视点影像ES输入到影像解码部的第一输入、使上述副视点影像ES输入到影像解码部的第二输入。之后,选台控制部59对解码控制部57发送影像解码部30的第一输入是主视点影像ES、第二输入是副视点影像ES的信息以及各自的上述编码方式,并且发出对这些ES进行解码的指示。如图47所示的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组合例2、组合例4那样,为了对主视点影像ES和副视点影像ES中编码方式不同的3D节目进行解码,影像解码部30构成为具有与各个编码方式对应的、多个种类的解码功能即可。如图47所示的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组合例1、组合例3那样,为了对主视点影像ES和副视点影像ES中编码方式相同的3D节目进行解码,影像解码部30也可以是仅具有与单一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功能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廉价地构成影像解码部30。接收到上述指示的解码控制部57进行与主视点影像ES和副视点影像ES各自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并将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在此,系统控制部51对影像变换控制部61发出进行3D输出处理的指示。从系统控制部51接收到上述指示的影像变换控制部61控制影像变换处理部32,从影像输出41输出、或者在接收装置4所具备的显示器47中显示3D影像。使用图37对该3D再现/输出/显示方法进行说明。图37(a)是与交互地显示、输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左右视点的影像的帧顺序方式的输出显示对应的再现/输出/显示方法的说明图。图中左侧上部的帧列(M1,M2,M3,···)表示包含于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内容的主视点(左眼用)影像ES中的多个帧、图中左侧下部的帧列(S1,S2,S3,···)表示包含于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内容的副视点(右眼用)影像ES中的多个帧。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将上述输入的主视点(左眼用)/副视点(右眼用)影像信号的各帧以图中右侧的帧列(M1,S1,M2,S2,M3,S3,···)所表示的方式、将帧作为影像信号而交互地输出/显示。根据这样的输出/显示方式,关于各视点的每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分辨率,能够做到高分辨率的3D显示。在图36的系统结构中,在使用图37(a)的方式的情况下,与上述影像信号的输出一起,从控制信号43输出能够将各个影像信号判别为主视点(左眼)用、副视点(右眼)用的同步信号。接收到上述影像信号和上述同步信号的外部的影像输出装置将上述影像信号合并到上述同步信号上并输出主视点(左眼用)、副视点(右目用)的影像,并且通过向3D收看辅助装置发送同步信号而能够进行3D显示。另外,从外部的影像输出装置输出的同步信号也可以在外部的影像输出装置中生成。另外,在图35的系统结构中,在使用图37(a)的方式在受信装置4所具备的显示器47中显示上述影像信号的情况下,经由设备控制信号发送部53以及控制信号收发部33,从设备控制信号发送端子44输出上述同步信号,通过进行外部的3D收看辅助装置的控制(例如主动快门的遮光切换)而进行3D显示。图37(b)是与在显示器的不同的区域中显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左右视点的影像的方式的输出、显示对应的再现/输出/显示方法的说明图。在该处理中,在影像解码部30中对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流进行解码,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进行影像变换处理。在此,所谓在不同的区域中显示,例如有将显示器的奇数线和偶数线分别作为主视点(左眼)用、副视点(右眼)用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等的方法。或者,在显示区域不以线单位而是针对每个视点具有不同的像素的显示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主视点(左眼)用的多个像素的组合和副视点(右眼)用的像素的多个像素的组合设为各自的显示区域。例如,在上述的偏光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例如只要从上述不同的区域输出与3D收看辅助装置的左眼右眼的各自的偏光状态对应的、相互不同的偏光状态的影像即可。根据这样的输出/显示方式,关于各视点的每一个能够在显示器中显示的分辨率比图37(a)的方式减少,但是能够同时输出/显示主视点(左眼)用的影像和副视点(右眼)用的影像,不需要交互地进行显示。由此,与图37(a)的方式相比能够进行闪烁少的3D显示。另外,在图35、图36的任意一个系统结构中,在使用图37(b)的方式的情况下,3D收看辅助装置只要是偏光分离眼镜即可,不需要特别地进行电子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廉价地提供3D收看辅助装置。<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2D输出/显示处理>以下对进行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2D输出/显示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用户进行了向2D影像的切换指示(例如按下遥控器的“2D”键)的情况下,接收到上述键编码的用户指示接收部52对系统控制部51发出向2D影像的信号切换的指示(另外,关于以下的处理,即使在通过除了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2D输出/显示的用户切换指示以外的条件切换为2D输出/显示时,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接下来,系统控制部51首先对选台控制部59发出输出2D影像的指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选台控制部59首先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2D影像用的ES(上述主视点ES、或者具有默认标记的ES)的PID,并对复用分离部29进行控制,以将上述ES输出到影像解码部30。之后,选台控制部59对解码控制部57发出对上述ES进行解码的指示。即、在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中,因为在主视点和副视点中子流或者ES不同,所以仅对主视点的子流或者ES进行解码即可。接收到上述指示的解码控制部57控制影像解码部30,以对上述ES进行解码,并将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在此,系统控制部51对影像变换控制部61进行控制,以进行影像的2D输出。从系统控制部51接收到上述指示的影像变换控制部61对影像变换处理部32进行控制,以从影像输出端子41输出2D影像信号、或者在显示器47中显示2D影像。使用图38对该2D输出/显示方法进行说明。编码影像的结构与图37相同,但是如上述说明所述的那样,因为在影像解码部30中不对第2ES(副视点影像ES)进行解码,所以影像变换处理部32将所解码的一方的ES侧的影像信号变换为图中右侧的帧列(M1,M2,M3,···)所表示的那样的2D影像信号并输出。由此,进行2D输出/显示。在此,作为2D输出/显示的方法记载了不进行右眼用ES的解码的方法,但是也可以与3D显示时同样地进行左眼用ES和右眼用ES这两方的解码,并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实施间除右眼用影像信号的处理而进行2D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解码处理、复用分离处理的切换处理,能够期待切换时间的减少、软件处理的简化等的效果。<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3D输出/显示处理>接下来,对在1个影像ES中存在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时(例如如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那样,在1个2D画面中保存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时)的3D内容的再现处理进行说明。在与上述同样地用户进行了向3D影像的切换指示的情况下,接收到上述键编码的用户指示接收部52对系统控制部51发出向3D影像切换的指示(另外,关于以下的处理,即使在通过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向2D输出/显示的用户切换指示以外的条件切换到2D输出/显示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接下来,系统控制部51同样地通过上述的方法判定当前节目是否为3D节目。在当前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1首先对选台控制部59指示3D影像的输出。接收到上述指示的选台控制部59首先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包含3D影像的3D影像ES的PID(packetID)、以及编码方式(例如MPEG2,H.264/AVC等),接着对复用分离部29进行控制,以复用分离上述3D影像ES并输出到影像解码部30,另外对影像解码部30进行控制,以进行与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处理,并将解码后的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在此,系统控制部51对影像变换控制部61发出指示,以进行3D输出处理。从系统控制部51接收到上述指示的影像变换控制部61对影像变换处理部32发出如下指示:将所输入的影像信号分离为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并进行缩放等加工(详情将后述)。影像变换处理部32将变换后的影像信号从影像输出41输出、或者在接收装置4所具备的显示器47中显示影像。使用图39对该3D影像的再现/输出/显示方法进行说明。图39(a)是与交互地显示、输出Side-by-Side方式或者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左右视点影像的帧顺序方式的输出、显示对应的再现/输出/显示方法的说明图。作为编码影像一并记载并图示有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说明,但两者的不同的点仅在于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的影像内的配置不同的点,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Side-by-Side方式进行说明,省略了Top-and-Bottom方式的说明。图中左侧的帧列(L1/R1,L2/R2,L3/R3···)表示将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配置在1帧的左侧/右侧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在影像解码部30中,对将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配置在1帧的左侧/右侧的状态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进行解码,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进行左右分离以将上述解码后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的各帧变为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进一步进行缩放(实施拉伸/间插、或者压缩/间除等,以与输出影像的横尺寸相符)。进而,如图中右侧的帧列(L1,R1,L2,R2,L3,R3,····)所示那样地,交互地将帧作为影像信号而输出。在图39(a)中,关于变换为交互地输出/显示帧的输出/显示影像之后的处理以及、向3D收看辅助装置输出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等,与已经说明过的在图37(a)中说明的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3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图39(b)是与在显示器的不同的区域中显示Side-by-Side方式或者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左右视点的影像的方式的输出、显示对应的再现/输出/显示方法的说明图。与图39(a)同样地,作为编码影像一并记载并图示有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说明,但因为两者的不同点仅在于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的影像内的配置不同,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Side-by-Side方式进行说明,并省略了Top-and-Bottom方式的说明。图中左侧的帧列(L1/R1,L2/R2,L3/R3···)表示将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配置在1帧的左侧/右侧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在影像解码部30中,对将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配置在1帧的左侧/右侧的状态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进行解码,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进行左右分离,以将上述解码后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的各帧变为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并进一步进行缩放(实施拉伸/间插、或者压缩/间除等,以与输出影像的横尺寸相符)。进而,在不同的区域中输出、显示缩放后的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与在图37(b)中的说明同样地,在此,所谓在不同区域中显示例如具有如下方法等:将显示器的奇数线和偶数线分别作为主视点(左眼)用、副视点(右眼)用的显示区域而进行显示。此外,因为向不同区域的显示处理以及偏光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方法等与在图37(b)中说明过的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3D内容的3D再现/输出/显示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在图39(b)的方式中,即使显示器的垂直分辨率和输入影像的垂直分辨率相同,在分别将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输出、显示到显示器的奇数线和偶数线的情况下,有需要减小各自的垂直分辨率的情况,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述缩放处理中,也只要实施与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的显示区域的分辨率对应的间除即可。<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2D输出/显示处理>以下对进行Side-by-Side方式或者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2D显示时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用户进行了向2D影像的切换指示(例如按下遥控器的“2D”键)的情况下,接收到上述键编码的用户指示接收部52指示系统控制部51向2D影像的信号切换(另外,关于以下的处理,在通过Side-by-Side方式或者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向2D输出/显示的用户切换指示以外的条件切换到2D输出/显示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接收到上述指示的系统控制部51指示影像变换控制部61输出2D影像。从系统控制部51接收到上述指示的影像变换控制部61对输入到影像变换处理部32的上述影像信号进行控制,以进行2D影像输出。在影像的2D输出/显示方法中,使用图40进行说明。图40(a)示出Side-by-Side方式、图40(b)示出Top-and-Bottom方式的说明,因为无论哪一个都仅仅是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在影像内的配置不同,所以说明使用图40(a)的Side-by-Side方式进行说明。图左侧的帧列(L1/R1,L2/R2,L3/R3···)表示将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影像信号配置在1帧的左侧/右侧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在将上述输入的Side-by-Side方式影像信号的各帧分离为左右的左眼用影像、右眼用影像的各帧,之后仅对主视点影像(左眼用影像)部分进行缩放处理,如图右侧的帧列(L1,L2,L3,···)所示的那样,仅将主视点影像(左眼用影像)作为影像信号而输出。影像变换处理部32关于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影像信号,作为2D影像从影像输出41输出,从控制信号43输出控制信号。由此进行2D输出/显示。另外,将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在1个图像中保存2个视点不变地进行2D输出/显示的例子也如图40(c)(d)所示的那样。例如,如图36所示地,在接收装置和收看装置为不同结构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从接收装置解码的将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影像在1个图像中保存2个视点不变地进行输出、并在收看装置中进行用于3D显示的变换。<基于当前节目是否为3D内容的2D/3D影像显示处理流程的例子>接下来,对当前节目为3D内容的情况下、或者当前节目变为了3D内容时的内容的输出/显示处理进行说明。关于当前节目为3D内容节目或者变为了3D内容节目时的3D内容的收看,如果无条件地开始3D内容的显示,则用户有可能不能收看该内容,从而损害用户的便利性。对此,通过进行以下所示的处理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图41是以节目的切换时的当前节目、节目信息的变更等为契机执行的系统控制部51的处理流程的一例。在图41的例中,无论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都首先进行一方的视点(例如主视点)影像的2D显示的流程。系统控制部51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当前节目的节目信息,通过上述的3D节目的判定方法判定当前节目是否为3D节目,进而同样地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当前节目的3D方式类别(例如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Side-by-Side方式等、例如根据3D节目详细描述符中记载的3D方式类别进行判断)(S401)。另外,当前节目的节目信息的取得不限于在节目的切换时,也可以定期地取得。在判定的结果为当前节目不是3D节目的情况下(S402的否)、进行控制以通过2D显示2D的影像(S403)。在当前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S402的是),系统控制部51进行控制,以通过在图38、图40(a)(b)中说明的方法,以与各个3D方式类别对应的形式将3D影像信号的一方视点(例如主视点)进行2D显示(S404)。此时,也可以将表示是3D节目的意思的显示重叠在节目的2D显示影像上进行显示。由此,在当前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对一方视点(例如主视点)的影像进行2D显示。另外,即使在进行选台动作、且当前节目变更了的情况下,在系统控制部51中也实施上述的流程。由此,在当前节目为3D节目的情况下,姑且将一方视点(例如主视点)的影像设为2D显示。由此,即使用户未佩带有3D收看辅助装置等用户未做好3D收看准备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姑且与2D节目大致同样地进行收看。特别地,在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的3D内容的情况下,不是如图40(c)(d)所示地在1个图像中保存2个视点的影像不变地输出,而是如图40(a)(b)所示地将一方视点设为2D输出/显示,从而即使用户没有经由遥控器等手动地发出对1个图像中保存2个视点的影像的一方视点进行2D显示的指示,用户也能够与通常的2D节目同样地进行收看。接下来,图42是例如在步骤S404中对影像进行2D显示、并且系统控制部51使OSD制作部60显示的消息的一例。显示向用户通知3D节目开始了的消息,进而显示用户进行应答的目标(以下,用户应答接收目标:例如OSD上的按钮)1602,选择之后的动作。显示消息1601时,例如在用户按下遥控器的“OK”按钮的情况下,用户指示接收部52向系统控制部51通知按下“OK”的情况。作为图42的画面显示中的用户选择的判定方法的一例,在用户操作遥控器、并且按下了遥控器的<3D>按钮的情况下或者使光标对准画面的“OK/3D”并按下遥控器的<OK>按钮的情况下,判定用户选择为“3D切换”。或者,在用户按下遥控器的<取消>按钮或者<返回>按钮的情况下、或者使光标对准画面的“取消”且按下遥控器的<OK>的情况下,判定用户选择为“3D切换以外”。除此以外,例如在进行了用户的3D收看准备是否结束的状态(3D收看准备状态)成为OK的动作时(例如佩戴3D眼镜),用户选择变为“3D切换”。图43示出用户进行了选择之后执行的系统控制部51的处理流程。系统控制部51从用户指示接收部52取得用户选择结果(S501)。在用户选择不是“3D切换”的情况下(S502的否),保持影像为2D显示不变并结束,不特别地进行处理。在用户的选择为“3D切换”的情况下(S502的是),通过上述的3D显示方法对影像进行3D显示(S504)。通过以上的流程,在3D节目开始时,对一方视点的影像进行2D输出/显示,在用户进行操作、准备3D收看等之后等用户想要进行3D收看时,输出/显示3D影像而能够设为通过3D收看影像,能够提供与用户的状况相符的收看方法。另外,在图42的显示例中,显示了用于进行用户应答的目标,但也可以仅单纯地显示“3D节目”等简单地表示该节目是与“3D收看”对应的节目的文字或者标记、标识等。在这种情况下,识别了是与“3D收看”对应的节目的用户也可以按下遥控器的“3D”键,并以从接受到来自该遥控器的信号的用户指示接收部52向系统控制部51的通知为契机,进行从2D显示到3D显示的切换。进而,作为在步骤S404中显示的消息显示的其他例子,还考虑不是如图42那样地单纯地仅显示OK,而是将节目的显示方式明确表示为是设为2D影像还是3D影像的方法。该情况下的消息和用户应答接收目标的例子表示在图44中。如果设为这样,与图42那样的“OK”的显示相比,除了更容易判断用户按下按钮后的动作之外,还能够明确地指示通过2D的显示等(按下1202中记载的“通过2D收看”时,将用户3D收看准备状态判定为NG)、便利性提高。还考虑替代图42或者图44中的消息显示(1601或者1201中显示的消息)而设为图52(a)~(c)记载的5201、5202、5203那样的注意提醒消息显示。通过显示5201那样的消息,能够对用户进行健康方面的考虑并促使通过2D收看影像;通过显示5202那样的消息,能够促使用户健康方面的注意提醒;通过显示5203那样的消息,能够促使针对孩子收看的对保护者的注意提醒。另外,也可以与这些消息一起,在画面中显示图42或者图44所示的用户应答接收应答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一边确认上述消息,一边进行将影像切换为2D/3D的操作。作为显示这些图52(a)(b)(c)的消息的定时,如上述例那样,在节目开始以前用户进行收看的准备,所以比较适合。另外,也可能在节目开始后显示、在向3D影像的切换时显示。在节目开始时进行消息显示的情况下,例如因为是影像的切换点,所以具有使用户识别是与该节目有关的消息、并容易引起注意的优点。另外,在影像向3D影像切换了的定时(例如用户按下3D按钮时)的消息显示,具有用户进行操作的可能性高,用户视觉识别消息的可能性高的优点。另外,还考虑在显示图52(a)(b)(c)的消息的同时再现、输出效果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引起用户对上述消息的注意的效果。上述效果音也可以在广播局侧例如在开始送出3D广播节目、或者开始送出与3D广播关联的描述符时复用在语音ES、数据广播ES上而发送,并由进行接收的接收装置来再现、输出。另外,也可以再现、输出接收装置所内置的效果音(例如从语音解码装置31的内部或者ROM或者记录介质26读出数据并解码输出)。接下来,关于3D内容的收看,对开始收看3D节目时输出特定的影像/语音、或者屏蔽(mute)影像/语音(黑画面显示/显示停止、停止语音输出)的例子进行说明。这在用户开始收看3D节目时,如果无条件地开始3D内容的显示,则有可能用户不能收看该内容,从而损害用户的便利性。对此,通过进行以下所示的处理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图45示出这种情况下的3D节目开始时由系统控制部51执行的处理流程。与图41的处理流程的不同的点在于:取代S404的处理并追加输出特定影像语音的步骤(S405)。这里所说的特定影像语音,例如如果是影像则能够列举促使3D准备的消息、黑画面、节目的静止画面等,作为语音能够列举无音、或者固定模式的音乐(背景音乐)等。关于固定模式的影像(消息、背景影像、或者3D影像等)的显示,能够通过从影像解码部30内部或者图中未记载的ROM或者记录介质26读出数据、影像解码部30进行解码并输出来实现。关于黑画面的输出,例如能够通过影像解码部30仅输出表示黑色的信号的影像、或者影像变换处理部32弱化输出信号或者输出黑影像来实现。另外,在固定模式语音(无音、背景音乐)的情况下也同样地,能够通过从语音解码部31的内部或者ROM或者记录介质26读出数据并解码输出、并屏蔽输出信号等来实现。关于节目影像的静止画的输出,能够通过从系统控制部51对记录再现控制部58发出暂停节目的再现以及影像的指示来实现。实施了用户选择后的系统控制部51的处理与上述相同地,如图43那样地执行。由此,在用户结束3D收看准备之前的期间,能够不输出节目的影像、语音。与上述例子同样地、作为在步骤S405中显示的消息显示,如图46所示的那样。与图42的不同点仅仅在于所显示的影像以及语音不同,所显示的消息、用户应答接收目标的结构、用户应答接收目标的动作都相同。关于消息的显示还考虑不仅仅如图46那样地单纯地显示OK,而是还明确地将节目的显示方式设为2D影像或者3D影像的方法。这种情况下的消息和用户应答接收目标的例子也能够和图44同样地显示,由此,与上述那样的显示“OK”相比,除了用户更容易判断按钮按下后的动作之外,还能够明确地指示通过2D的显示等,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地便利性提高。<基于下一节目是否为3D内容的2D/3D影像显示处理流程的例>接下来,对下一节目为3D内容时的内容的输出/显示处理进行说明。关于下一节目为3D内容时的该下一节目的3D内容节目的收看,如果不管用户是不是收看3D内容的状态都开始3D内容的显示,则有可能用户不能以最好的状态收看该内容,从而损害用户的便利性。对此,通过进行以下所示的处理,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在图27中,是由于选台处理等到下一节目开始之前的时间变化了时、或根据从广播局发送的节目信息的EIT中包含的下一节目的开始时刻或者当前节目的结束时刻信息等判定为下一节目的开始时刻变化了时等,在系统控制部51中执行的流程的一例。首先,系统控制部51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下一节目的节目信息(S101)、通过上述3D节目的判定方法判定下一节目是否为3D节目。在下一节目不是3D节目的情况下(S102的否)、不特别地进行处理并结束。在下一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S102的是)、计算到下一节目开始之前的时间。具体地,从上述取得的节目信息的EIT取得下一节目的开始时刻或者当前节目的结束时刻,从时间管理部55取得当前时刻,计算它们的差分。在到下一节目开始前不是小于等于X分钟的情况下(S103的否)、不特别地进行处理而等待到成为下一节目开始X分钟前。在到下一节目开始小于等于X分钟的情况下(S103的是),对用户显示表示马上开始3D节目的消息(S104)。图28示出此时的消息显示的例子。701表示装置显示的画面整体,702中示出装置显示的消息。由此,在开始3D节目以前,能够促使用户注意以便开始准备3D收看辅助装置。关于到上述节目开始前的判定时间X,如果减小X,则有可能到节目开始前用户来不及准备3D收看。另外,如果增大X,则具有长期间消息显示会妨碍收看、在结束准备后空出期间的缺点,所以需要调整适度的时间。另外,在对用户显示消息时,也可以具体地显示下一节目的开始时间。图29示出此时的画面显示例。802是显示到3D节目开始之前的时间的消息。在此,以分钟单位进行了记载,但也可以以秒单位进行记载。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知晓更详细的下一节目的开始时间,但是也具有处理负荷升高的缺点。另外,图29示出到显示开始3D节目之前的时间的例子,但也可以显示开始3D节目的时刻。在午后9点钟开始3D节目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显示“从午后9点起开始3D节目。请佩戴3D眼镜。”的消息。通过显示这样的消息,用户能够知道具体的下一节目的开始时间,并进行以适当的最好的状态进行3D收看的准备。另外,如图30那样,还考虑在3D收看辅助装置使用时附加能够立体地看到的标识(3D校验标识)。902是预告3D节目开始的消息、903是在3D收看辅助装置使用时能立体地看到的标识。由此,在3D节目开始前,用户能够确认3D收看辅助装置的正常动作。例如在3D收看辅助装置中产生不适合(例如电池不足、故障等)的情况下,能够在节目开始前进行修理、更换等的应对。接下来,对向用户通知了下一节目为3D之后、判定用户的3D收看准备是否结束了的状态(3D收看准备状态),并将3D节目的影像切换为2D显示或者3D显示的方法进行说明。关于向用户通知下一节目是3D的方法如上述那样。其中,关于在步骤S104中对用户显示的消息,在显示有用户进行应答的目标(以下用户应答接收目标:例如OSD上的按钮)的方面不同。图31示出该消息的例子。1001表示消息整体、1002表示用户进行应答用的的按钮。显示图31的消息1001时、例如在用户按下了遥控器的“OK”按钮的情况下,用户指示接收部52向系统控制部51通知按下了“OK”的情况。接收到上述通知的系统控制部51将用户的3D收看准备状态为OK的情况作为状态而保存。接下来,使用图32对经过时间而当前节目成为了3D节目时的系统控制部51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系统控制部51从节目信息解析部54取得当前节目的节目信息(S201),通过上述的3D节目的判定方法判定当前节目是否为3D节目,在当前节目不是3D节目的情况下(S202的否),进行控制以通过上述的方法对影像进行2D显示(S203)。当前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S202的是)、接下来确认用户的3D收看准备状态(S204)。在系统控制部51所保存的上述3D收看准备状态不是OK的情况下(S205的否),同样地进行控制以对影像进行2D显示(S203)。在上述3D收看准备状态为OK的情况下(S205的是),进行控制以通过上述的方法对影像进行3D显示(S206)。由此,在能够确认当前节目是3D节目且用户的3D收看准备结束了的情况下,进行影像的3D显示。作为在步骤S104中显示的消息显示,还考虑不像图31那样地单纯地仅显示OK,而是将下一节目的显示方式明确设为是2D影像或者3D影像的方法。图33以及图34示出该情况下的消息和用户应答接收目标的例子。由此,与上述那样的显示“OK”的情况相比,除了用户更容易判断按钮按下后的动作之外,还能够明确地指示通过2D的显示等(在按下1202中记载的“通过2D收看”时,将用户3D收看准备状态判定为NG),便利性提高。另外,关于用户的3D收看准备状态的判定,在此设为了通过遥控器的用户菜单的操作,但还可以例如根据3D收看辅助装置发出的用户佩戴结束信号来判定上述3D收看准备状态的方法,通过撮像装置拍摄用户的收看状态,并根据上述撮影结果进行图像识别、用户的脸识别,从而判定佩戴有3D收看辅助装置的情况。通过像这样地进行判定,能够节省用户如何对接收装置进行操作的功夫和时间,进而能够避免因为误操作而错误地设定了2D影像收看和3D影像收看的情况。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法,还有在用户按下了遥控器的<3D>按钮的情况下,将3D收看准备状态判断为OK;在用户按下了遥控器的<2D>按钮或者<返回>按钮或者<取消>按钮的情况下,将3D收看准备状态判定为NG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明确并且容易地将自己的状态通知给装置,但是还要考虑由误操作、误解造成的状态发送等的缺点。另外,还考虑在上述例子中,不取得当前节目的信息,而仅判定事前取得的下一节目的节目信息并进行处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考虑在图32的步骤S201中,不进行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的判定,而使用事前(例如图27的步骤S101)取得的节目信息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考虑到有处理结构变得简易等的优点,但是存在即使在节目结构突然变更、下一节目变为不是3D节目的情况下,也可能执行3D影像切换处等的缺点。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对各用户的消息显示,优选在用户操作后去掉。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在用户进行了操作后容易收看影像的优点。另外可以认为,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也同样地,用户已经识别了消息的信息,设为去掉消息、容易收看影像的状态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根据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关于3D节目的开始部分,用户能够事前结束3D收看准备、在赶不上3D节目的开始的情况下用户使用记录再现功能,而在结束了收看3D节目的准备之后再度进行影像显示等,用户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收看3D节目。另外,自动地向认为对用户来说优选的显示方法(在希望收看3D影像的情况下进行3D影像显示、或者相反的情况)切换影像显示等、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另外,在通过选台而切换为3D节目的情况下,开始再现所记录的3D节目时等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将在图10(a)中说明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配置在PMT(ProgramMapTable)、EIT(EventInformationTable)等表格中进行传送的例子。也可以替代这些、或者在这些的基础上在影像编码时将该3D节目详细描述符中包含的信息与影像一起编码,并保存在用户数据区域、附加信息区域中进行传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信息包含在节目的影像ES内。能够列举所存储的信息的在图10(b)中说明的3d_2d_type(3D/2D类别)信息、在图11中说明的3d_method_type(3D方式类别)信息等。另外,在进行存储时,3d_2d_type(3D/2D类别)信息和3d_method_type(3D方式类别)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消息,但是也可以设为结合识别3D影像还是2D影像的信息与该3D影像是哪种3D方式来进行识别的信息。具体地,在影像编码方式是MPEG2方式的情况下,只要在接着Pictureheader、PictureCodingExtension的用户数据区域中含有上述的3D/2D类别信息、3D方式类别信息并能够进行编码即可。另外,在影像编码方式为H.264/AVC方式的情况下,只要在访问单元所含有的附加信息(supplementalenhancementinformation)区域中包含上述的3D/2D类别信息、3D方式类别信息并能够进行编码即可。由此,通过在ES内的影像的编码层中传送表示3D影像/2D影像的类别的信息、表示3D方式的类别的信息,具有能够进行影像的帧(图片)单位下的识别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与保存在PMT(ProgramMapTable)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短的单位进行上述识别,所以能够提高针对所发送的影像中的3D影像/2D影像的切换的接收机应答速度,能够进一步抑制有可能在3D影像/2D影像切换时产生的噪声等。另外,当PMT(ProgramMapTable)中未配置上述3D节目详细描述符、在影像编码时与影像一起进行编码的影像编码层中保存上述信息的情况下,在以往的2D广播的广播局新开始2D/3D混合存在的广播时,例如,广播局侧仅将图2的发送装置1中的编码部12新设为与2D/3D混合存在的广播对应的结构即可,不需要变更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中附加的PMT(ProgramMapTable)的结构,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开始2D/3D混合存在的广播。另外,在影像编码时与影像一起编码的用户数据区域、附加信息区域等规定区域中未保存有3d_2d_type(3D/2D类别)信息、3d_method_type(3D方式类别)信息等3D关联信息(特别是识别3D/2D的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机也可以设为将该影像判定为2D影像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关于2D影像,广播局能够在编码处理时省略这些信息的存储,能够降低广播中的处理工序数。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以节目(事件)单位、服务单位配置识别3D影像的识别信息的例子,说明了节目信息中包含组件描述符、组件组描述符、服务描述符、服务列表描述符等的例子、新设置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例子。另外,设为将这些描述符包含在PMT、EIT[schedulebasic/scheduleextended/present/following]、NIT、SDT等表格中进行传送的情况。在此,进一步作为其它例子而对图54所示的在内容描述符(Contentdescriptor)中配置3D节目(事件)的识别信息的例子进行说明。图54表示作为节目信息之一的内容描述符的结构的一例。内容描述符记述与事件(节目)的类型有关的信息。该描述符配置在EIT中。内容描述符中除了能够记述事件(节目)的类型信息之外,还能记述表示节目特性的信息。内容描述符的结构如下所述。descriptor_tag是用于识别描述符本身的8比特的字段,该描述符记载能够识别为内容描述符的值“0x54”。descriptor_length为8比特的字段,记载该描述符的大小。content_nibble_level_1(类型1)是4比特的字段,表示内容识别的第一阶段分类。具体地,记载节目类型的大分类。在表示节目特性时指定”0xE”。content_nibble_level_2(类型2)为4比特的字段,表示比content_nibble_level_1(类型1)更详细的内容识别的第二阶段分类。具体地,记述节目类型的中分类。在content_nibble_level1=”0xE”时,记述节目特性编码表的种类。user_nibble(用户类型)为4比特的字段,仅在content_nibble_level1=”0xE”时记述节目特性。在其它的情况下,设为”0xFF”(未定义)。如图54所示地,能够配置两个user_nibble的4比特的字段,通过该两个user_nibble的值的组合(以下、将配置在前的比特称为“第1user_nibble比特”、将配置在后的比特称为“第2user_nibble比特”)能够定义节目特性。如果descriptor_tag为“0x54”,则接收到该内容描述符的接收机将该描述符判断为内容描述符。另外,根据descriptor_length能够判断在本描述符中记述的数据的末尾。进而将小于等于descriptor_length所示的长度的部分的记述判断为有效,并忽视超出的部分的记述地进行处理。另外,接收机判断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是否为“0xE”,在不是“0xE”时,判断为是节目类型的大分类。在不是“0xE”时不判断为类型,而判断为通过后续的user_nibble指定某一节目特性。在上述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不是“0xE”的情况下,接收机将content_nibble_level_2判断为节目类型的中分类,并在检索、显示等中与节目类型的大分类一起利用。在上述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是“0xE”的情况下,判断为表示通过第1user_nibble比特和第2user_nibble比特的组合定义的节目特性编码表的种类。在上述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是“0xE”的情况下,接收机判断为通过组合第1user_nibble比特、第2user_nibble比特表示节目特性的比特。在上述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不是“0xE”的情况下,无论在第1user_nibble比特、第2user_nibble比特输入什么样的值都忽视。由此,在不将该内容描述符的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设为“0xE”的場合,广播局能够通过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和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的组合向接收机传送对象事件(节目)的类型信息。在此,例如,如图55所示地,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在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为“0x0”的情况下,将节目类型的大分类定义为“新闻/报道”;将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为“0x0”且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为“0x1”的情况定义为“天气”;将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为“0x0”且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为”0x2”的情况定义为“专刊·记录”;在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为“0x1”的情况下,将节目类型的大分类定义为“体育”;将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为“0x1”且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为“0x1”的情况定义为“棒球”;将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为“0x1”且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为“0x2”的情况定义为“足球”。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通过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能够判断节目类型的大分类是“新闻/报道”还是“体育”,通过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和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的组合能够判断到节目类型的中分类,该节目类型的中分类是比“新闻/报道”、“体育”等的节目类型的大分类更下位的节目类型。另外,为了实现该判断处理,只要在接收机具有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有类型编码表信息即可,该类型编码表信息表示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和content_nibble_level_2的值的组合与节目类型的定义的对应关系。在此,对使用该内容描述符传送与对象事件(节目)的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下,对不是作为节目类型而是作为节目特性传送3D节目的识别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在使用内容描述符来传送与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信息的情况下,广播局将内容描述符的content_nibble_level_1的值设为“0xE”并传送。由此,接收机能够判断为该内容描述符所传送的信息不是对象事件(节目)的类型信息而是对象事件(节目)的节目特性信息。另外,由此能够判断为内容描述符中记述的第1user_nibble比特和第2user_nibble比特通过其组合表示节目特性信息的情况。在此,例如,图56所示地,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在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的情况下,定义该内容描述符所传送的对象事件(节目)的节目特性信息为“与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信息”;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0”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对象事件(节目)中不包含3D影像”;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1”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对象事件(节目)的影像是3D影像”;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2”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在对象事件(节目)中包含3D影像和2D影像”。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通过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和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的组合能够判断对象事件(节目)的与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接收到包含该内容描述符的EIT的接收机能够在电子节目表(EPG)显示中关于将来接收的或者当前正接收的节目显示表示“不包含3D影像”、关于该节目显示表示“是3D影像节目”、关于该节目显示表示“包含3D影像和2D影像”的意思的说明,或显示表示上述意思的图形。另外,接收到包含该内容描述符的EIT的接收机能够进行不包含3D影像的节目、包含3D影像的节目、包含3D影像和2D影像的节目等的检索,并进行相应节目的一览显示等。另外,为了实现该判断处理,只要在接收机具有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有节目特性编码表信息即可,该节目特性编码表信息表示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和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的组合与节目特性的定义的对应关系。另外,作为与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信息的其它的定义例子,例如,如图57所示地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在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的情况下,定义为该内容描述符所传送的对象事件(节目)的节目特性信息为“与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信息”;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0”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对象事件(节目)中不包含3D影像”;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1”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对象事件(节目)中包含3D影像,并且其3D影像传送方式为Side-by-Side方式”;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2”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对象事件(节目)中包含3D影像,并且其3D影像传送方式为Top-and-Bottom方式”;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对象事件(节目)中包含3D影像,并且其3D影像传送方式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通过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和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的组合能够判断对象事件(节目)的与3D节目关联的节目特性,并且不仅能够判定对象事件(节目)中是否包含3D影像,还能判断包含3D影像时的3D传送方式。如果在接收机所具有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有接收机能对应(能3D再现)的3D传送方式的信息,则接收机通过对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中的该能对应(再现)的3D传送方式的信息、与通过EIT中包含的内容描述符而判断的对象事件(节目)的3D传送方式的信息进行比较,能够在电子节目表(EPG)显示中关于将来接收的或者当前正接收的节目显示表示“不包含3D影像”、关于该节目显示表示“包含3D影像,且在本接收机中能够3D再现”、关于该节目显示表示“包含3D影像,但在本接收机中不能3D再现”的意思的说明,或者显示表示上述意思的图形。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将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且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为“0x3”的情况下的节目特性定义为了“对象事件(节目)中包含3D影像,并且其3D影像传送方式为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也可以针对图47所示的每个“3D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详细的流组合准备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如果设为这样,则在接收机中能够进行更详细的识别。另外,也可以显示对象事件(节目)的3D传送方式的信息。另外,接收到包含该内容描述符的EIT的接收机能够进行不包含3D影像的节目、包含3D影像并且在本接收机中能够3D再现的节目、包含3D影像但在本接收机中不能3D再现的节目等的检索,并且进行该节目的一览显示等。另外,关于包含3D影像的节目也能针对每个3D传送方式进行节目检索,并针对每个3D传送方式进行节目的一览显示。另外,包含3D影像但在本接收机中不能3D再现的节目的检索、针对每个3D传送方式的节目检索,例如,在虽然本接收机中不能3D再现、但在利用者所具有的在其它的3D影像节目再现设备中能够再现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即使是包含在本接收机中不能3D再现的3D影像的节目,也能够将该节目保持传输流形式不变地从本接收机的影像输出部输出到其它的3D影像节目再现设备、并在3D影像节目再现设备中对所接收的传输流形式的节目进行3D再现,另外,如果在本接收机中具有记录对可移动存储介质的内容的记录部,则也能够向可移动存储介质记录该节目,通过上述其它的3D影像节目再现设备对记录到该可移动存储介质的上述节目进行3D再现。另外,为了实现该判断处理,只要在接收机具有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有节目特性编码表信息和接收机能对应(能3D再现)的3D传送方式的信息即可,该节目特性编码表信息表示第1user_nibble比特的值和第2user_nibble比特的值的组合与节目特性的定义的对应关系。<向记录介质26的信息保存处理例>使用图58以后的附图示出通过记录再现部27将广播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26时,结合所记录的影像数据是否为3D的信息进行记录的接收装置的动作例。图58表示记录再现部27的内部框图。通过复用分离部29挑选进行记录的部分TS(或者全TS),并输入要记录在记录再现部27中的流。另外,复用分离部29还分离、取得包含在广播流中的EIT等的节目信息。从所得到的节目信息中,收集再现列表显示等中可能需要的录像节目信息,并且也输入该数据。在图58(a)中,通过复用分离部分离后的流被输入到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和信息取得部5802中。在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中将信息解析到ES等级,例如取得写入到UserData区域中的3D/2D识别符。所取得的信息经由CPU21传送给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并和其它的节目信息一起进行记录。在信息取得部5802中,取得能够以TS等级取得的信息。例如制作在录像节目的再现、特别是在进行特殊再现时所需要的数据读出位置信息(也称为剪辑信息,详情将后述)等。接下来,在加密部5803中从安全的角度对流数据进行加密。密码方式既可以是独自方式,也可以是以某种标准规定的方式。加密结束后的数据被发给文件系统5804。在文件系统5804中以独自或者某些规定的格式向记录介质26记录数据的。在进行记录、读出的情况下,通过记录介质控制部5805进行数据的处理。另外,关于之前叙述的节目信息,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接受,并匹配成预先决定的形式的数据。完成后的节目信息被发送给文件系统5804并写入到记录介质26。5807是从通用总线22连接的通用总线,在CPU21和各块之间传送控制信号。进行节目信息的记录的定时只要是能够认为信息确定了的定时即可,例如能够列举设为开始录像的10秒后、录像全部结束了之后等的例子。另外,也可以在能够认为确定2D/3D信息的定时,使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停止动作。图58(b)为上述(a)的变形例,通过复用分离部27选择的流数据被输入到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在信息取得部5802中,能够通过信息取得部5802从分离后的数据中取得ES等级的2D/3D信息。在再复用部5803中再形成为部分TS的形式,以后的记录与图58(a)的说明同样地进行。例如也可以在多路信号分离器、再复用之间进行影像信号·语音信号的格式变换(也称为编码转换)、比特率变换(转换率)等。在进行了影像信号的编码转换的情况下,还需要与此对应地适当地生成并记录表示2D/3D形式的标志。使用图59、60示出在记录介质26中的3D/2D信息的信息保存方法的一例。图59表示记录时的文件夹、文件结构的一例。在整体信息文件中记录有例如记录了几个节目、它们的管理数据(也称为节目信息文件)的记录位置、数据大小的信息。在菜单缩略图文件中记录有:所记录的全部菜单缩略图图像的个数、进行录像节目的一览显示的菜单画面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用于读出这些图像数据的记录位置信息等。在章节缩略图文件中记录有:所记录的章节用缩略图图像的个数、在各录像节目中一览显示后述的章节信息时所显示的图像数据、用于读出这些图像数据的记录位置信息等。图59中关于包含影像·语音数据的各录像节目文件(节目N(N为1以上的自然数))例示有将对应的节目信息文件(节目信息N)、捆绑影像·语音数据的记录位置和再现时刻的剪辑信息文件(剪辑信息N)分别记录在一个其它的文件夹内的文件夹、文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进一步新记录了节目的情况下,例如在流目录以下生成节目3文件、在播放列表目录以下制作节目信息3文件、在剪辑信息目录以下制作剪辑信息3文件。在许可用户进行数据编辑的情况下,也可以在1个的节目信息文件、剪辑信息文件中记录多个录像节目文件的信息,或者仅记载录像节目文件的某一部分的信息。例如在节目信息1表示组合与节目1的全部和节目2的一部分对应的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将它们作为一个再现节目观看。另外,在删除记录完成的节目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用户所编辑的指定为以节目信息单位删除内容的指定时,删除符合的节目信息文件,并对建立有关联的全部的录像节目文件(节目)调查是否仅与符合的节目信息文件建立有关联,如果关联仅为该节目信息文件则删除,在与除此以外的节目信息文件建立有关联的情况下不删除。由此维持取得节目信息文件和录像节目文件之间的关联的匹配的状态。关于菜单缩略图文件、章节缩略图文件也只要和录像节目文件同样地确认建立关联、并维持取得匹配的状态即可。另外,关于整体信息,在每次相同目录内(图59的AV文件目录内)的数据发生变更时都适当地修改并维持取得匹配的状态。图60表示节目信息文件内部的数据结构和追加3D/2D判别信息的一例。在节目共同信息中记录例如不依存于建立有关联的节目而保持的信息。“文字(character)组”例如指定记录以下信息的语言编码。“再现保护标志”例如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存在如果用户不输入PIN编码则不能再现的制约的情况。在值为0的情况下设为没有限制而能够再现。在“写入保护标志”例如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用户不能编辑、删除。在值为0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自由地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写入保护标志例如也可以设置设定菜单等的OSD(接口)从而用户能够设定。如果“未再现标志”例如值为1,则表示在记录后一次也没有通过用户的操作进行再现。如果值为0则表示至少进行了一次再现。“编辑标志”例如如果值是0则表示在记录后一次也未进行部分删除、分割·组合这样的编辑处理。如果值为1则表示由用户进行了某种编辑。“时区”例如表示记录该节目信息的当地的时区。“录像日期时间”例如表示记录该节目信息的日期和时刻。“再现时间”例如以时间表示该节目信息被建立有关联的各节目的录像时间的合计值。“制造者ID”例如在生成该节目信息时登记另行唯一确定的设备制造公司的数值。“制造者型号编码”例如在生成该节目信息时登记由设备制造公司另行唯一确定的设备的型号。“广播局编号”例如在所记录的节目为广播接收的数据的情况下记录该广播局编号。“广播局名”例如在所记录的节目为广播接收的数据的情况下记录该广播局名。“节目名”例如保存所记录的节目的节目标题名称。节目名也可以设为即使在记录后用户也能自由地改编。“节目详细”例如保存表示所记录的节目的内容的详细信息。例如也可以原样地记录SI·PSI中包含的节目的演员、记载有简单的情节说明的节目内容。在该节目共同信息的预留区域中追加3D/2D识别信息。其中,例如,如果1比特的信息的值为1则表示在与本播放列表关联的节目中至少包含1个3D影像信号,如果值为0则表示在关联的节目中不包含3D影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不过问3D影像信号的3D方式。在此,通过记录信息,例如在对录像节目进行一览显示时,参照该信息就能向用户通知在某个节目中是否包含有3D影像。“播放列表信息”中例如记录“播放项目数”。所谓“播放项目”例如表示与该节目信息建立有关联的一个节目。即,播放项目和节目1对1地建立关联。因此,“播放项目数”表示与该节目信息建立关联的节目数。“播放项目信息”保持与播放项目数相等的个数,并且在其内部记录有对应的各节目独自的信息。“剪辑信息文件名”保持对应的剪辑信息文件的名字。“压扩识别信息”表示对应的节目的影像·语音数据的编码方式。例如如果是影像则为MPEG2、H.264,如果是语音则是MPEG2-AAC、MP3、或者MPEG1-Layer2等语音编码形式。“开始时刻”表示该播放项目信息指示的位置所对应的节目的开始位置。指定的值例如只要以PTS/DTS等时间信息记录即可。“结束时刻”表示该播放项目信息指示的位置所对应的节目的结束位置。指定的值例如只要以PTS/DTS等的时间信息记录即可。在图60的例示中仅记有一个播放项目信息,但是在有多个建立关联的节目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记录多个播放项目信息。作为代表的例,在图60中示出了在节目共同信息中追加了3D/2D识别信息的例子,但是在播放项目信息中存在“预留区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此追加3D/2D识别信息,或者也可以记录在两方中。例如如果1比特信息的值为1则表示符合的节目中包含3D影像信号,如果值为0则表示该节目中不包含3D影像信号。在此,能够以比进行记录时更详细的单位的管理。另外,在追加3D/2D识别信息时,在汇集表示压扩等影像信号的特征的信息的区域中,追加到存在用于登记信息的空闲区域的位置即可。在“章节信息”中记录表示在与该节目信息相当的播放列表中设定有几个章节(也称作章节标识、或者简单地称为标识)的“标识信息”的个数。“标识信息”是针对一个标识,将一个信息作为例如时间信息而进行记录,该时间信息通过组合PTS、STC的更新回数的信息等而能够唯一地识别在节目文件中的何处存在该标识。例如在通过用户操作或装置自动地登记章节的功能而向相应的节目中追加章节时,增加一个标识信息。“标识无效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相应的章节(chapter)无效,并且例如对用户也不显示。在值为0的情况下,表示相应的章节有效,并且也进行显示。“标识类型”表示标识的分类。是表示重新开始的(resume)位置的标识、或表示章节位置的标识等。如果设为接收装置4的制造者也能够任意地设定分类,则能够进行例如表示节目正编和CM的划分的章节位置的标识、通过用户操作而设定的表示章节位置的标识这样的任意的分类。“制造者ID”在生成该标识时记录另行唯一确定的表示设备制造公司的数值。“播放项目ID”保持对应的播放项目信息的ID。“标识时刻”表示该标识信息对应的节目上的位置。“进入(entry)ESPID”表示是针对相应的节目中的哪个ES的标识信息。由此,即使在相应的节目存在多个影像ES的情况下,也能唯一地确定对象。本图中未表述“缩略图参照”,但是在保持处于各标识的位置的缩略图静止图像的文件的情况下,保持用于确定该文件的ID。“标识名”在相应的标识上标记名称的情况下保持信息。在图60的例示中,仅记载有一个标识信息,但是在存在多个通过用户操作而生成、或者由记录再现装置内的节目自动生成的标识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记录多个标识信息。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那样,对此前所记录的信息来说,通过向作为预留区域的部位记录3D/2D识别信息,具有不会在不能识别3D信息的以往装置中忽视3D/2D信息而引起误动作的效果。即使在通过与本实施例不同的数据形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预留区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中看到影像ES等级的信息,从而能够把握以帧为单位的2D/3D的切换。通过利用这一点而作为标识信息保存2D/3D切换的位置,接收装置能够更严密地管理切换位置,例如具有在再现时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向上述的用户显示眼镜佩戴用的消息的定时的优点。也可以将标识类型保持为表示2D/3D切换的类型(分类)。记录在剪辑信息目录中的剪辑信息文件例如是与节目文件一对一地对应的文件,记录相应的节目文件的数据位置信息。例如在信息取得部5802中,检测包含所记录的流的I图片开头数据的包及其时间信息(例如PTS),文件系统5804以能够唯一地确定I图片的开头数据位置的形式、例如作为结合了从节目的开头开始的包数和时间信息的数据而记录到剪辑信息文件中。通过记录该信息,在再现时从任意的I图片的位置开始再现、或者进行快进·倒带再现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如下控制,即:不是读出全部的数据,而是读出并显示所需要的I图片的数据。或者,在信息取得部5802中不能检测I图片位置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结合了某一定的数据大小和时间信息(例如PCR、PTS)的数据记录到剪辑信息文件中。由此,虽然不能进行记录了I图片位置时那样精确的控制,但是能够实现从同样地记录的显示位置开始的再现开始、基于部分的显示的特殊再现。在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中,将包含节目信息和影像·语音数据的录像节目文件与节目信息文件、剪辑信息文件设置在了不同的文件夹内,但是作为变形例即可以记录在相同的文件夹内,也可以将节目信息文件以流目录(Directory)的形式捆绑到录像节目文件中。另外,关于节目信息文件内的数据结构也不限定于图60的例子,只要能够以一定的形式记录全部文件、并且再现时规则地读出信息即可,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以上说明的数据结构的例子仅记载代表性的构件(member),还可以考虑具有除此以外的构件、将多个构件汇总为一个、将一个构件分割为具有详细信息的多个构件的情况。图61表示判定所录像的节目例如是否是包含SBS方式的立体显示影像的节目的时序的一例。在S6101中,通过复用分离部29从进行录像的流中取得图7、图10(a)、图56所示那样的PSI或者SI信息上的判定3D/2D的识别符并向CPU21发送数据,进入S6102。在S6102中判别通过CPU21取得的信息中是否存在表示3D·2D的信息。如果判别结果为有识别符(如果为“是”)则向S6103转移,如果没有(如果为“否”)则向S6104转移。在S6103中判定通过CPU21取得的信息是否表示3D节目,如果是3D节目(如果为“是”)则进入S6104,如果是表示2D节目(如果为“否”)则进入S6105。在S6104中,从CPU21向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发出指示,按照例如图60所示那样的规定的格式向节目信息中记录3D并结束处理。在S6105中,从CPU21向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发出指示,按照例如图60所示那样的规定的格式向节目信息中记录2D,并结束处理。图62表示判定是否为3D节目的时序的其他一例。在S6201中,通过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取得存在于所录像的流的影像ES内的3D识别信息(例如MPEG2影像的UserData内的信息、H.264影像的FramePackingArrangementSEI信息)并发送给CPU21,进入S6202。在S6202中,CPU21判别所取得的信息是否为3D节目,如果所取得的信息是表示3D节目的信息(如果为“是”)则进入S6104,如果是表示2D节目的信息(如果为“否”)则进入S6105。在S6104中,从CPU21向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发出指示,例如按照图60所示那样的规定的格式向节目信息中记录3D并结束处理。在S6105中从CPU21向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发出指示,例如按照图60所示那样的规定的格式向节目信息中记录2D,并结束处理。记录在PSI或者SI中的信息和记录在user_nibble中的信息能够同时存在于一个流中。图63表示使用该两方信息判定是否为3D节目的时序的一例。在S6101中,通过复用分离部29从进行录像的流中取得图7、图10(a)所示那样的PSI或者SI信息上的判定3D/2D的识别符,并向CPU21发送数据,进入S6201。在S6201中,通过多路信号分离器5801从进行录像的流中取得图56所示那样的记录在user_nibble中的信息,向CPU21发送,进入S6301。在S6301中CPU21根据所得到的两个信息判断进行录像的流是否为3D,如果两方都是表示3D的信息则进入S6104,即使一方为表示2D的信息则进入S6105。在S6104中,从CPU21向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发出指示,按照例如图60所示那样的规定的格式向节目信息中记录3D并结束处理。在S6105中,从CPU21向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发出指示,按照例如图60所示那样的规定的格式向节目信息中记录2D,并结束处理。执行从图61至图63所示的处理的定时是任意的,例如从某个节目开头开始预约录像的情况下,接收装置4既可以与确定录像成立(将数据保存在记录介质26中的情况)的定时对应地记录随附的节目信息,也可以记录录像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所取得的值。如果是针对每一个广播节目设为一个记录文件的系统,则也可以从检测到广播节目的切换起经过一定时间后(例如10秒后)记录节目信息等。即使从CPU21中的录像节目的3D判定到实际向记录介质26记录节目信息为止的时间存在任意的时间差也可以,例如也可以从录像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后进行信息取得和解析,并在录像结束的定时向记录介质26中记录节目信息。图64(a)是在图60所示的节目信息文件内部的数据结构例中进一步追加有3D广播的方式识别信息的例子。在节目共同信息中存在充分的“预留区域”的情况下,追加“3D/2D识别信息”和“3D方式识别信息”。在本图中省略了没有变更的被称作章节信息的部位的显示。图64(b)表示“3D方式识别信息”的比特列及其所表示的含义的一例。比特值如果为0x00,则相应的节目包含并排方式的3D影像信号。比特值如果为0x01,则相应的节目包含上下(topandbottom)方式的3D影像信号。如果比特值为0x02则包含帧顺序方式的3D影像信号。0x03设为用于将来扩展的预留。由此,在接收装置4接收并记录多个不同的方式的3D广播的情况下,通过还记录3D方式而能够进行信息显示,并且能够在再现时选择适当的3D显示方式并正常地进行再现。录像时的信息取得的时序与图61至图63所示的例相同,只要在将节目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26时记录3D方式识别信息即可。由此,能够在录像节目一览显示时一并向用户提示3D方式。在不需要3D方式的提示的情况下,也可以仅提示包含3D影像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在播放项目信息内的“预留区域”中追加“3D/2D识别信息”和“3D方式识别信息”。由此,能够以更详细的单位向用户提示3D方式。另外,作为不同的变形例也可以在节目共同信息内记录“3D/2D识别信息”、并在播放项目信息内记录“3D识别信息”。由此,仅参照节目共同信息就能够向用户提示是否包含3D影像信号,进而在更详细地提示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参照播放项目信息能够提示3D方式。图64中示出了分开记录为“3D/2D识别信息”和“3D方式识别信息”的例子,也可以将这些汇总成如“3D识别信息”的一个信息。例如可以设为如果该信息的比特值是0x00,则相应的节目不包含3D影像信号。如果是0x01,则相应的节目包含并排方式的3D影像信号。如果比特值为0x02,则相应的节目包含上下方式的3D影像信号。比特值如果是0x03,则也可以包含帧顺序方式的3D影像信号,另外,即使在利用除了本实施例中提起的以外的3D显示方式的情况下,只要分配足够的比特并依次定义,则能够获得和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再现时的信息显示处理例>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如果记录到记录介质26的节目信息中含有3D判别信息,则再现时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效果。图65表示一览显示记录到记录介质26的节目数据时的画面显示的一例。6501是进行显示的显示器。6502表示例如当接收装置能够和多个记录介质连接的情况下,显示表示现在正在显示哪个记录介质的记录数据的标记的区域。6503表示用户希望对节目分类并显示情况下,显示所选择的分类信息标记的区域。例如,如果使用遥控器的上下键而选择了“未收看”标记时,在6504的显示区域中仅显示与此相应的从记录后还一次也未再现的节目。在该阶层所显示的标记也可以横跨多个阶层。例如在选择了“类型”的情况下,能够在6503区域中设置另一个同样的标记显示区域,并列显示“电视剧”“新闻”“动画片”的类型标记。例如如果用户从其中选择了“电视剧”,则在6504的显示区域中仅显示相应的电视剧节目。为此,需要在节目信息中记录有类型信息。6504是对适合于在6503中选择的分类的录像节目的数据进行一览显示的区域。用户进行从此处显示的节目中选择希望再现的节目等的操作。当存在收纳到一个画面的个数(在本例中为5个)以上的录像节目的情况下,跨多个页地进行显示。也可以横向地显示滚动条(scrollbar)。在一个录像节目数据中显示的信息是任意的,例如显示缩略图图像、所录像的年月日和时间、节目名称、录像时的录像模式等。缩略图图像既可以是静止画也可以是动画。6505是显示对用户的简易的操作说明、能够通过遥控器进行的操作内容等的引导显示区域。图65(a)是对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全部的节目进行一览显示时,参照节目信息的3D判别信息而在3D节目中显示有表示3D判别信息的标识(也称为图标)的例子。节目B以及节目D是3D节目,关于除此以外的节目,因为是2D节目所以什么都不显示。由此,具有用户能够容易地找到3D节目的效果。显然,不仅限于基于图标的显示,也可以在节目标题中追加表示3D节目的文字串并进行显示。另外,同样地也可以在2D节目中显示表示是2D的标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事先改变显示色等,以便用户更容易区别3D·2D。图65(b)表示通过分类标记选择了“3D”并对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3D节目进行一览显示的例子。由于在录像时作为节目信息而记录有3D判别信息,所以也能够进行基于这样的分类的显示。能够通过CPU21参照全部录像节目的节目信息的3D判别信息,仅提取并显示3D节目来实现。由此,即使存在多个记录节目,用户也能简单地从其中找到3D节目。在本例中,在一览显示区域6504中关于各节目分别显示有表示是3D节目的标识,但是因为很明显地在分类标记区域6503中显示3D节目,所以也可以不显示标记。6504的显示区域所示的信息不限于图65所示的内容。即,节目名、节目录像时间等各信息的显示顺序也可以与本例不同,所显示的信息也可以是例如表示未收看的标识、表示登录有章节的标识等、在该例以外能够从节目信息中导出的信息。图66表示各节目的一览显示区域6504中的节目显示方法不同的列表显示的例子。简化了每个节目的显示内容,但是能够一次显示多个节目。在该显示例中,也结合显示表示3D节目的标识,从而用户能够简单地区别3D节目。另外,当将3D方式识别信息结合到节目信息中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67所示地在一览显示时显示3D方式。通过由捕捉了Side-by-side、Top-and-Bottom、帧顺序的特征的标识表示,具有用户能够简单地理解是哪种3D方式的效果。由此,能够获得用户能够简单地理解包含传送方式哪个节目为3D广播的效果。图67中例示有通过分类标记选择了“3D”的情况,但是在选择了“全部”、其它的标记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显示方式类别信息。另外,作为录像时的动作,在沿着图61至图63所示的时序检测到3D节目的情况下,在S6104的动作中,由CPU21在通过节目信息管理部5806所记录的节目信息的节目名称的开头记录例如“[3D]”的文字数据,从而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效果。关于所追加的文字串,如果知道是3D节目,则不管文字数据的记录位置、内容如何,例如既可以是“[3D]”、“(3D)”的文字串,也可以在节目名称的最后追加“是作为3D节目而广播的节目”的文字串。在节目名称中能记录的文字数有上限、且由于追加“[3D]”的文字串而超过上限的情况下,将末尾的文字数据删除追加所需的充分的数据量(例如在该例中为全角4文字)而在开头中追加“[3D]”的文字数据。图68表示像这样地进行控制了时所显示的录像节目一览画面的一例。因为作为3D节目的节目1和节目4的节目名称开头追加有文字串,所以具有仅通过节目名称一眼就能判别哪个节目是3D广播的效果。该时也可以结合图65所示那样的表示3D节目的标识而进行显示。即使在通过列表显示形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同样的显示获得同样的效果。如果考虑接收装置4具有能够取下的记录介质,并能将所取下的记录介质与不同的设备连接而使用的情况,通过该控制,即使所连接的设备为不能读出所记录的节目信息的3D判别信息的设备,也具有通过读出节目名称用户能在录像节目的信息显示时判别哪个节目为3D的效果。图68(b)表示此时的录像节目一览的显示例。在图6502的记录介质信息的显示区域节目一览显示区域6504中在节目1和节目4中与(a)同样地示出有“[3D]”。由此,用户即使在使用不能读出3D判别信息的设备时也能简单地在一览表上判别3D节目。在本例中,在分类标记显示区域6503中未显示有“3D”标记,但因为节目名称开头具有规则性,所以能够通过对此进行检测而制作并显示例如[3D]的标记。图65所示的一览显示形式的缩略图图像因为尺寸小且是静止画,所以即使是3D节目的缩略图也可以通过2D进行制作·显示。例如在具有并排的影像信号的节目的情况下,从记录介质26中读出数据并通过影像解码部30解码左侧的影像、捕获横方向伸缩了2倍的影像、变换为JPEG形式等的静止画面而保存到记录介质26的相应部位中。关于之前的节目信息数据也记录该意思并进行更新。将多个录像节目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连接起来形成的再现内容表现为播放列表,在图65所例示的一览显示中,用户通过按下遥控器装置的蓝色按钮而切换到播放列表的一览显示。图69表示显示播放列表的内容一览的一例。在这种情况下,6504成为制作完成的播放列表的一览显示区域。对各播放列表中包含的个别的节目的节目信息进行确认,其中即使一个3D/2D识别信息的值为表示包含3D的含义的值的情况下,在该播放列表的显示部位合并显示表示3D的标识。由此,具有用户一眼就能判别包含3D节目的流的效果。另外,在播放列表中的哪个位置进行2D/3D切换的信息能够通过作为之前叙述的章节信息记录标识来对应。在图69中,关于用户根据分类标记选择了3D时、进行按下了遥控器的绿色按钮后的列表显示时的显示方法,与图65(b)、图66进行同样的显示。在编辑、新制作播放列表时,也基于3D/2D识别信息进行显示,从而具有用户能够确认3D节目插入在哪个位置的优点。图70表示提取记录介质26所存储的录像节目的节目、场景而制作播放列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7001是成为用于制作播放列表的源的节目数据的显示区域,以节目单位、各节目的章节单位显示缩略图图像。用户通过选择用户所期望的场景的缩略图图像,而能够将该场景追加到播放列表。7002是将制作中的播放列表的内容显示为各场景的缩略图图像的列的区域。例如用户在7001的区域中通过遥控器的左右键等选择所期望的场景,接着在7002的区域中将该场景插入到希望的部位,从而制作播放列表。另外,例如在7002的区域按下黄色按钮时,从播放列表中删除光标所选中的一个场景。在存在表示3D/2D的切换点的章节信息的情况下,通过针对7001以及7002中显示的节目或者场景的每一个参照该章节信息,能够判别3D/2D,并在3D的节目或者场景中显示表示是3D的标识。也可以通过对节目或者场景的影像数据、节目信息进行解析来显示标识。由此,用户能够一边确认在哪个位置插入了3D节目一边制作播放列表。<不同系统结构下的一览显示·再现处理例>在图36所示的系统结构中,考虑影像语音输出装置3601(接收装置4)保持有记录介质的情况。如图60所示地例如如果在节目信息内仅附加1比特的信息并保持有各录像节目是否含有3D影像的信息,则能够经由传送路径3602在显示器3603中显示如图65所示那样的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3D节目的一览画面。在通过本系统结构收看包含3D影像数据的录像节目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传送路3602以规定的格式(例如由HDMI标准规定的格式)发送3D元数据(metadata),则影像语音输出装置3601(接收装置4)与影像输出一起通过元数据向显示器3603通知3D方式类别信息。在不能通过传送路3602以规定的格式发送3D元数据的情况下,显示器3603接收包含3D影像数据的录像节目数据,解码为原来的影像信号并判定3D方式类别即可。如果影像语音输出装置3601如图64所示那样地分配多个比特并直到3D方式识别信息作为节目信息保持,则能够在显示器3603中如图67所示那样地显示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到3D方式那样的一览画面。此时,在通过本系统结构收看包含3D影像数据的录像节目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传送路3602以规定的格式(例如由HDMI标准规定的格式)发送3D元数据,则通过将保持在节目信息中的3D方式识别信息变换为规定的元数据的格式并发送,能够向显示器3603通知3D方式类别信息。<经由网络的收看处理例>能够在例如通过家庭内网络连接的其它的再现装置中再现通过本发明的接收装置4录像的节目。图71示出连接接收装置4、再现装置7102以及记录再现装置7103一例。连接控制装置7101例如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调制解调器的设备,从所连接的装置中判断适当的装置,并传送从包含公共线路的网络网3输入的数据。或者进行与连接控制装置7101连接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处理。再现装置7102是经由网络取得并显示记录在接收装置4内的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的一览信息、并能够经由网络接收数据并收看所期望的节目的再现装置。作为经由网络进行内容的控制的具体的方法,例如如DLNA(DigitalLivingNetworkAlliance)那样,可以基于制定的规格。记录再现装置7103具有记录介质,能够与再现装置7102同样地取得并显示接收装置4内的节目的一览信息、经由网络接收数据并收看所期望的节目,而且能够将接收装置4内的任意的节目的数据拷贝到记录介质中利用。接收装置4的数据输出步骤为CPU21将节目信息变换为适于网络传送的格式,并从网络I/F25输出给网络网3。在输出影像·语音数据时,记录再现部27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的数据,为了通过记录再现控制部发送到网络网,CPU21实施适当的加密处理,并由网络I/F25输出。与此相反,在接收装置4能够取得·显示记录在记录再现装置7103内的记录介质中的节目的一览信息、经由网络接收数据来收看所期望的节目,还能够将任意的节目的数据拷贝到记录介质26中利用。图72示出在以上的图71所示的设备连接结构中,在再现装置7102上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的一览的一例。7201是一览显示经由网络而连接的装置的区域。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遥控器的上下键等调出来自所期望的装置的节目信息。7202显示用于向上一个阶层移动的选择按钮。7203是显示所选择的装置的所选择的文件夹中记录的节目的一览的区域。在本例中,除了节目名、记录日期时间、记录时间长之外,在图72(a)中关于3D节目显示有表示3D节目的图标。在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的一览时,例如通过经由网络与节目名、节目的长度信息一起获取节目信息数据的3D/2D识别信息,关于3D节目例如能够进行显示图标这样的易于理解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再现装置7102因为不与3D再现对应等而未保持3D节目用的图标数据的情况下,这样的显示是难以办到的。图72(b)表示接收装置4如使用图68所说明的那样在记录时修正节目名称并记录了“[3D]”的文字串的情况下,通过再现装置7102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的一览的一例。由此,即使再现装置7102未保持3D节目用的图标数据的情况下,用户也能识别哪个节目是3D节目。7204是与6505同样地显示用户的操作引导的区域。以不对“红”“蓝”按钮分配功能而对“黄”分配使显示画面返回到前一状态的功能的方式与在6505中的设定内容不同。在记录再现装置7103中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4中显示记录再现装置7103内的录像节目一览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另外,装置的连接,作为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即使将再现装置7102和接收装置4直接连接也能实现。另外,也可以连接比图71所示的更多的再现装置、记录再现装置,或者连接多台接收装置,也可以将连接控制装置多级组合。另外,各装置和连接控制装置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像这样地,即使是不同的连接的结构,也能够从与再现装置7201同样地连接的再现设备阅览接收装置4的录像节目。另外,也能从接收装置4阅览其它的记录装置的录像节目。在再现装置7102是不能进行3D显示的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接收装置4预先识别再现装置7102的特性而不发送3D内容的信息。图73中表示时序。在7301中,再现装置7102经由网络向接收装置4询问内容的一览。在7302中,由接收装置4的CPU21例如取得再现装置7102的机种信息等,从而判定是否能够再现3D节目。如果判断为不能再现则转移到7304,如果能够再现、或者不明的情况下向7303转移。在7303中,包含3D节目的信息而发送录像节目的一览,结束处理。在7304中,不包含3D节目的信息而发送录像节目的一览并结束处理。由此,在再现装置7102不能再现3D节目的情况下,在显示接收装置4的录像介质26内的录像节目的一览时,不让看到无用的信息(不能再现的3D节目的信息)就能完成,所以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或者在再现装置7102不能3D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录像节目信息包含3D节目地发送,并且在用户通过再现装置7102选择、再现3D节目时在接收装置4内将3D节目变换为2D并输出影像数据,从而实现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经由网络的数据拷贝·移动处理例>在图71所示那样的结构中,例如也能够将记录在接收装置4的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经由网络而拷贝·移动到记录再现装置7103的记录介质中。接收装置4的CPU21将节目信息、录像节目数据变换为适于在网络传送路中规定的格式(例如通过DLNA规定的格式)的形式的转发送号,并通过适于网络传送路中规定的步骤的方法发送数据。例如为如下步骤:最初进行确认传送源和传送目的地设备是否能够无问题地拷贝·移动的设备认证,如果认证成立了,则如果是数据的移动则以不能再现传送源的数据的方式无效化、以规定的格式(例如XML格式)传送节目信息、以规定的格式(例如实施了DTCP-IP加密的MPEG-TS格式)传送录像节目数据、到最后如果传送结束了则关闭对话。记录再现装置7103为了将所传送的数据适当地记录到装置内而变换为规定的数据格式、密码方式并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如果以网络传送路上的数据格式以及在记录再现装置7103内进行记录时的数据格式规定3D/2D识别信息,则执行数据拷贝·移动的结果是作为记录再现装置7103的节目信息而保持同等的信息,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提高。也可以同样地传送3D方式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之间的复制(dubbing)处理例>作为3D/2D判别信息的利用场景,有记录介质之间的数据拷贝、移动(总称为复制)。例如在多个记录介质能够经由记录再现部27与接收装置4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从一个记录介质向其它记录介质复制。另外,如果记录介质具备像光盘那样的可搬性,则用户能够进一步通过其它的再现装置再现所复制的数据。图74(a)表示从记录在记录介质26中的录像节目中选择复制对象的数据时的显示画面。在节目一览显示区域6504中作为与复制有关的信息显示各节目能否拷贝、或者能够拷贝的次数。例如进行如下显示:设为“拷贝禁止”的节目移动、拷贝都不可、表示为“移动”的节目能够移动(在将数据移动到其它的设备时删除源数据),表示为“拷贝N次”的节目能够复制拷贝(N-1)次(最后1次为移动)。其中,与录像节目一览的显示例同样地关于3D节目显示能够容易判别的图标等。由此,即使在执行复制时用户也能简单地判别3D节目。在执行复制时,在移动源的记录介质和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之间有时存在根据其种类不同而文件夹·文件结构也不同的情况。因此,CPU21预先理解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地所记录的数据格式,并将要记录的信息(节目信息、缩略图文件、记录影像·语音数据)适当地变换为传送目的地的格式并复制。但也可以不移动全部的信息。例如在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所遵照的数据格式的节目信息的规定中未定义2D/3D识别信息的情况下,CPU21不能将3D/2D识别信息记录到移动目的地。或者在缩略图图像的数据大、且在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所遵照的既定格式中不成为必须的记录事项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考虑结束复制操作的时间而不复制缩略图图像数据的安装。如上述那样,在由于移动目的地的记录介质的数据格式的原因等而不复制2D/3D识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也阐述了的那样地例如在节目名称中追加“[3D]”这样的文字串,用户看到节目名就能够理解是否为3D,所以能够提高便利性。图74(b)是在进行了变更节目名称的处理的基础上从记录介质26向光盘进行复制、复制结束后的光盘内的记录节目一览的显示例。即使没有如图74(a)所示那样的图标显示,用户通过节目名也能容易地判别3D节目。如果还结合2D/3D识别信息执行复制,则也可以在图74(b)中显示图标。如果同样地复制3D方式识别信息时能够继承信息,则也可以通过图74(b)进行信息显示。<特殊再现处理>在用户从图65所例示的节目一览显示画面中选择了1个节目时,开始再现从保存在记录介质26中的节目数据中选择出的节目。一般具备在再现过程中通过用户的遥控器操作等任意调整再现速度、再现方向、再现位置的功能(将1倍速的向正方向的再现称作普通再现,与此相对,也有时将其它的速度、向反方向的再现方法总称为特殊再现)。作为例子能够例举向正方向的2倍速、10倍速的高速搜索、向反方向的高速搜索、伴随语音输出以1.3倍速进行输出·显示的再现(也称作简表再现)等。在高速搜索中,不是对流中包含的全部的图像进行解码·显示,而是例如能够通过重复仅规定的I图片的解码·显示而调整为任意的倍速再现速度。例如、不限于I图片,也可以是其能够单独地影像显示的图片数据。在图75中通过模式图表示出进行2倍速的高速搜索时的处理的一例。图75的上部示出从流中选出影像数据时的结构的一例。在图75中,作为例子示出例如如Side-by-Side方式、Top-and-Bottom方式那样将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分割收纳在一幅图像中的3D影像数据(也称作2视点同一ES方式)。影像数据由GOP结构的系列构成,在1GOP中例如包含有0.5秒钟的静止画面列。另外,设1GOP中包含一幅I图片。在以2倍速对这样的影像数据再现的情况下,在显示例1中,以在显示了GOP1的I图片之后,在0.25秒后显示GOP2的I图片、在0.5秒后显示GOP3的I图片、...的方式以原来的时间间隔的2倍显示全部的GOP的I图片,从而进行2倍速的高速搜索。另一方面,在显示例2中,在GOP1的I图片显示后,以在0.5秒后显示GOP3的I图片、在1秒后显示GOP5的I图片、...的方式替代每次间除1张显示图片而拉长一幅I图片的显示时间,即使这样也能实现2倍速的显示。即、高速搜索能够通过调整静止画面的显示张数和每1张的显示时间而任意地实现。不限于图75所示的2倍速的例子,任意的倍速数都同样地能够通过调整静止画面的显示张数和每1张的显示时间来实现。这一点即使是向反方向的高速搜索也是相同的。另外,一幅静止画的显示时间不需要固定。在高速搜索中,因为针对解码部的输入数据不连续、并且作为输出的影像数据也不连续,所以也可以对语音输出进行控制,以避免例如在解码部中进行弱化输出的处理等后输出,并且避免出现影像和语音不同步的不自然的输出。关于以上的说明对于再现2视点不同ES方式的3D节目时也是同样的,通过在图75的影像数据中保存两个相应的数据、读出同一显示定时的各自的I图片、进行图37所示的交互的显示,同样地能够进行3D节目的高速搜索。接下来说明的通过数据读出时参照的位置信息(保存在图59所示的剪辑信息目录内)唯一地确定流再现时间和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读出位置。通过在再现时参照位置信息,能够把握数据读出位置的再现时间间隔,所以即使GOP结构如图75所示地每个GOP的时间间隔不唯一地为0.5秒、另外在1GOP中包含有多个I图片(或者能够单独地影像显示的图片),也能够调整静止画面的显示张数和每1张的显示时间,从而能够实现任意的倍速数的高速再现。图76示出剪辑信息数据以及数据读出位置信息的一例。<剪辑信息数据以及数据读出位置信息>图76(a)中示出剪辑信息文件的数据结构的一例。“流形式信息”例如表示MPEG2-TS的流的形式。“版本信息”表示记录该剪辑信息文件时的标准的版本。通过参照该数据结构能够唯一地判断以后的信息串的形式,即使记录介质为搬动也能保持设备之间的互换性。“时序信息开始地址”表示后述的“时序信息”的开始位置。同样地“节目信息开始地址”、“特征点信息开始地址”、“剪辑标识信息开始地址”、“制造者固有信息开始地址”表示各自的信息的开始位置。“剪辑信息”例如表示被如何编码了、记录广播接收时是否被执行变换了、比特率为多少这样的与该剪辑信息相应的节目的特质。将流的STC值连续的部分定义为1时序,“时序信息”包含与该剪辑信息相应的节目中包含有几个时序、这些时序的PCR值、开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的PTS值等。“节目信息”保持记录与该剪辑信息相应的节目所包含的节目数,各节目的广播时的流的ID以及该节目中包含的全部ES的详细信息(如果是影像ES则为其影像形式、帧率、纵横比,如果是语音ES则为其采样频率等)。“剪辑标识信息”中记录有与该剪辑信息相应的节目所包含的章节的信息,其内容与图60所示的章节信息类似。“制造者固有信息”是制造接收装置4的制造者为了输入独自的信息而能够使用的数据区域。“特征点信息”中记录:表示影像ES数的“流数”、针对每一个该影像ES表示PID的“流PID”、用于判别GOP开头的数据形式的(例如在MPEG2形式的数据中在I图片之前存在GOP头和时序头、等)的“影像流形式信息”、表示后述的位置信息(详细)的数据个数、后述的位置信息(概要)的数据个数、位置信息的开始位置的“位置信息开始地址”,之后记录针对各影像ES的位置信息的实体。图76(b)示出位置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例。在本例中通过位置信息(详细)和位置信息(概要)的两个表格管理表示读出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在位置信息(概要)表格中保持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位置信息和记录了在计算该数据的再现时间时能使用的PTS值的上位比特(例如14比特)的概要PTS值。另外,各数据保持表示与位置信息(详细)表格的数据之间的关联的参照值。位置信息(详细)表格的数据与实际的读出位置(例如I图片的开头包等)相应,保持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位置信息(例如下位17比特)以及在计算该数据的再现时间时能使用的详细PTS值。详细PTS值即使没有完全到下位比特,例如即使保存中间的11比特的形式,只要能够保持充分的时间分辨率即可。通过保持这些信息,能够唯一地确定与任意的数据位置对应的PTS值。位置信息(概要)的参照值数据参照位置信息(详细)的位置依存于各自能够表现的数据大小。例如在从0开始对数据位置信息计数并超过能够表现的大小而再次返回0时,向位置信息(概要)表格追加新的数据,与此同时制作的位置信息(详细)表格的数据成为参照值。通过将以上两个排列信息例如按照位置信息(概要)之后为位置信息(详细)的顺序排列在1个文件中并记录到特征点数据内,来进行管理。但是,数据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将相应的影像ES的PID、I图片数据的大小、影像数据的格式(是MPEG2形式还是H.264形式、等)的付随信息一起记录到位置信息(详细)中。通过设为这样,因为能够针对通过位置信息(详细)所管理的每一个数据判别该流的来历,所以在再现时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通过位置信息(详细)和位置信息(概要)这两个表格进行管理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两个表格进行管理的优点在于,例如与通过表格进行管理的情况相比将上位等级的信息整理到概要表格中而削减了信息量,所以在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检索时能够使检索速度高速化。当然,也可以仅通过将PTS值和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位置1对1地对应起来的一个表格进行管理而实现。<记录时的处理步骤>接下来,对位置信息的记录处理进行说明。在向记录介质26记录所接收的数据时,通过信息取得部5802检测出I图片之后,通过来自数据开头的包数值来识别其位置,并设为数据位置信息。另外,如果I图片开头包具有PTS值则从此处生成概要PTS值和详细PTS值,并进行记录。关于PTS值的准确位置,如果判别了流形式就唯一地确定。另外,未必需要对全部的I图片制作和记录位置信息,也可以与I图片的信息结合而同样地记录P图片、B图片的位置信息。在录像节目为3D的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每个ES制作像这样的管理表格、并将全部的排列信息排列记录到1个文件中。即、成为上述的“特征点信息”的“流数”为2、且依次记录有主视点影像的位置信息和副视点影像的位置信息的状态。另外,关于上述位置信息的记录,一般地,为了每个图片的位置信息检测而产生基于专用的硬件的处理、软件处理的追加。考虑不能安装这些处理的情况,有时确定更简单的特征点信息的记录方法。通过安装在装置内的以与送出设备同步的时钟(一般为以27MHz驱动)为基础进行动作的时间计数器管理输入流的到达时间,例如有以每1秒的方式设置定期的划分并与时间计数器的值或到达时间一起记录此时的包记录位置的方法;每输入一定量大小的数据,与此时的包记录位置一起记录时间计数器的值或到达时间的方法等。根据这些方法,虽然不能判别正确的图片的记录位置,但是能够捆绑流读出位置和时间信息,能够基于该信息实现高速再现。例如在进行N倍速的再现时,有与图75中例示的情况同样地,参照所记录的时间计数器值或到达时间的信息,从相应的包位置读出数据,影像解码部30在对输入数据依次进行依次解析并检测到能够解码的图片的位置执行解码的实施方法。在进行以上说明的那样的高速搜索的情况下,速度越快则针对1个显示图像切换场景、连续地进行完全不同的静止画面的显示的可能性越高。在再现3D显示影像的情况下,特别地,从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开始直到用户在大脑内对该2张的图像成像并识别为3维影像为止需要时间,所以如果缩短每1张的显示时间则存在不能正常地收看显示影像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3维影像显示时应用与此结合的高速搜索时的显示方法。<高速搜索时的控制实施例>图77表示针对在图75中示出的2视点同一ES影像数据的结构,用户容易收看的3维影像的高速搜索处理例。在显示例1中,示出在执行了1秒钟的普通再现后跳动(再现位置的变更、也称作跳跃),从而实现2倍的高速搜索的情况。跳动能够通过利用上述的剪辑信息来实现。在图77中将普通再现时间设为了1秒,但是以任意的秒数执行都可以。例如即使将普通再现时间设为2秒而在2秒后向GOP9跳动也能够成为2倍的高速搜索。普通再现时间越长,相应地用户的3D识别越容易,但是由于一次的跳动时间间隔变大,所以找到所期望的场景的精度有可能恶化。在显示例2中,示出在进行了1秒钟的静止画显示之后进行跳动从而实现2倍的高速搜索的情况。跳动能够通过利用上述的剪辑信息来实现。虽然将每1张的静止画面显示时间设为了1秒,但是以任意的秒执行都可以。例如通过将静止画面显示时间设为2秒而在2秒后显示GOP9中包含的I图片、...的处理也能成为2倍的高速搜索。通过以上的处理,用户能够一边以3D方式识别3D影像一边进行搜索。另一方面,也可以不以3维影像进行显示,而是在执行高速搜索时通过进行2维图像显示来执行。因为用户的图像识别变得容易,且缩短一次的跳动时间间隔,从而能够增加显示图像数,所以能够提高找到所期望的场景的精度,提高使用便利性。也可以将以上示出的多个处理设为用户能够从设定菜单等中选择。例如关于3D影像场景中的显示方法选择使用显示例1的形式和显示例2的形式的哪一方、在使用显示例1的形式的情况下指定将一次普通再现时间设为几秒的时间。另外,关于包含3维影像的影像数据的高速搜索,也可以设为能够选择设为2维图像的显示还是设为3维影像的显示。通过像这样地设为能够选择,例如,能够进行适合每个用户的收看特性的显示,或者变更为适合显示的图像的特性的显示方法等,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另外,例如关于1.3倍速、1.5倍速这样的高速再现,控制影像输出,以根据速度而使B图片或者P图片等伴随参照图像进行解码的图片数据适当地不输出。为了能够大致连续地收看,进行控制以使得语音数据例如也以与速度对应的间隔部分地不输出,进行与影像结合的语音输出。由此,用户能够视觉识别为连续的场景,所以也可以不实施上述叙述的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图78示出在装置中根据再现场景是2D还是3D而实施不同的处理、执行包含适当的3D场景的内容的高速搜索的处理的一例。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25所示的接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通过来自用户的遥控器操作等指定了高速搜索时,在S7801中,检测影像解码部30检测被编码了的保存在用户数据区域、附加信息区域中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并进入S7802。另外该检测也可以通过复用分离部29、节目信息解析部54进行,检测的数据也可以是图54所示的包含在内容描述符中的节目特性。在S7802中,在系统控制部51中根据在S7801中取得的信息判定当前正在进行解码的场面是2D还是3D。判定结果为3D的情况下进入S7803,为2D的情况下进入S7804。另外,S7801、7802中的2D还是3D的判定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进行。在S7803中,系统控制部51对相关的处理块发出设定与3D显示对应的特殊再现的指示,各处理块进行所需的处理并结束处理。在S7804中,系统控制部51对相关的处理块发出设定与2D显示对应的特殊再现的指示,各处理块进行所需的处理并结束处理。在S7803中进行的处理根据如何设定显示形式而不同。图79是表示作为显示形式而如图77的显示例1所示那样地显示数秒钟连续的动画时在S7803中进行的特殊再现的设定的一例的时序图。在S7901中,系统控制部51将影像解码部30的解码方法维持进行与通常再现同样的解码处理的设定而原样地进入S7902。在S7902中,系统控制部51对记录再现控制部58发出录像节目数据的读出·传送方法的变更指示,输出包含1次连续的秒数(例如1秒钟)的影像数据的数据。更具体而言,记录再现控制部58通过参照图76所示的GOP信息能够判别所期望的数秒钟的数据的读出位置。设为依次重复读出所需的数据并传送给影像解码部30、之后对应于倍速数判别下一个读出位置的处理的设定而结束处理。1次的连续的数据的秒数是任意的。各数据传送的定时通过记录再现控制部58参照未图示的动作时钟来管理,既可以是通过影像解码部30与之相应地对输入数据逐次执行解码处理来实现,也可以设为影像解码部30管理显示定时、记录再现控制部58与影像解码部30的解码前缓存器的数据余量对应地、如果出现空闲就高速地传送数据的处理(也称作流控制。)。另外,在本时序的情况下,即使在高速搜索中也显示有动画,所以也可以结合地实施语音输出。图80是表示作为显示形式而如图77的显示例2所示的那样地、数秒钟显示一张静止画面的情况下,在S7803中进行的特殊再现的设定的一例的时序图。在S8001中,系统控制部51将影像解码部30的解码处理方法变更为仅解码I图片并进入S8002。在S8002中,系统控制部51对记录再现控制部58发出录像节目数据的读出·传送方法的变更指示,一次输出一幅I图片数据。另外,在S8001中,设定为影像解码部仅处理I图片数据,所以即使传送I图片数据以外的数据,动作也没有问题。通过仅处理I图片数据能够减少处理负荷。记录再现控制部58通过参照图76所示的位置信息能够判别所期望的I图片数据的读出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设为重复读出I图片数据并传送给影像解码部30、之后与倍速数和一幅I图片的显示时间相应地判别下一个读出位置的处理的设定并结束处理。一幅I图片的显示时间间隔是任意的。另外,在将3D场景的特殊再现中的显示形式设为2D的情况下,在S7803中进行的特殊再现的设定时序的处理内容根据所记录的影像格式不同而不同。当记录影像为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节目的情况下,执行与图80同样的处理即可,其中,在S8002中,记录再现控制部58进行仅选择输出主要的1ES、并以所需的时间间隔提供I图片数据的设定,并结束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处理以使I图片的显示间隔成为例如100微秒等、与2D再现时同等的精细的显示间隔,则具有用户容易把握更详细的再现位置等优点。图81表示记录影像为2视点同一ES传送方式的情况下的处理时序的一例。在进行了与S8001同样的处理之后,如果在S8101中是例如并排方式等的2视点的影像,则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为了2D收看而设为变换为1视点的显示,并进入S8102。在S8102进行与S8002同样的设定并结束处理。其中,也可以进行处理以使I图片的显示间隔成为例如100微秒等、与2D再现时同等的精细的显示间隔。另外,无论在哪种格式的情况下,进行使3D收看辅助装置3502的3D收看功能停止、或者保持3D收看辅助装置3502的3D收看功能原样地、使右眼和左眼看同一图像的(在图37(a)的S图像显示定时再显示M图像、在图39(a)的R图像显示定时再显示L图像)控制。通过以上的处理,在从具有图25所示的结构的接收装置4的记录介质再现包含3维影像数据的节目的情况下,获得在3维影像场景中能够实现用户容易收看的高速搜索的效果。<将多个装置连接起来时的处理>图25所示的接收装置4经由例如高速数字I/F46、未图示的数字I/F,能够与具有记录介质且具备记录功能的记录再现装置、具备再现功能的再现装置协作。图82表示成为结构的一例的模式图。记录再现装置8201能够与接收装置连接,单独地具有记录功能。因此,考虑数字输出用记录再现装置8201记录的节目、并将其作为接收装置4的输入而收看的情况。(以下以与记录再现装置8201之间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是再现装置通过同等的处理也能够获得同等的效果。)另外,例如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的简称。)在连接的那样的数字I/F中能够进行指令的收发,所以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是接收装置4,能够从接收装置4对记录再现装置8201发送控制指令而控制记录再现装置8201。在本结构的情况下,在记录再现装置8201中进行影像数据的解码、影像变换处理等,并输出到数字I/F,所以接收装置4只要将从未图示的数字I/F输入的数据输出到未图示的显示部,就能够显示影像数据。在本结构中,对执行包含3D场景的内容的高速搜索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处理时序按照图78至图81所示的处理。如果通过来自用户的遥控器操作等指定了高速搜索,则系统控制部51生成控制信号,并从未图示的数字I/F发送给记录再现装置8201。以后的各处理内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执行部位不是显示装置4,而是在记录再现装置8201中进行,因此省略说明。通过以上的处理,在具有图82所示的结构的接收装置4中,在接受记录再现装置8201或再现装置输出的信号而再现包含3维影像数据的节目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在3维影像场景中实现用户容易收看的高速搜索的效果。<经由网络的再现中的处理>图25所示的接收装置4如图71所示的结构的例子那样,能够经由网络I/F25与不同的接收装置、记录再现装置、再现装置等协作(例如经由通过DLNA(注册商标。DigitalLivingNetworkAlliance的简称。)指南规定的网络的内容收看、基于VOD(VideoOnDemand的简称。)服务的内容收看等)。将记录再现装置7103经由连接控制装置7101通过网络电缆与广播接收装置4连接,并传送用记录再现装置7103记录的节目数据,从而能够在广播接收装置4中显示、收看。在本结构中,对执行包含3D场景的内容的高速搜索的时序进行说明。(以下以来自记录再现装置7103的数据输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即使换作再现装置7102也能通过同等的处理获得同等的效果)。在本结构的情况下,数据的输出控制在记录再现装置7103中进行,解码·图像变换处理在接收装置4中进行。基本的处理步骤按照图78至图81记载的一系列控制。在普通再现中,例如在通过来自用户的遥控器操作等指定了高速搜索的情况下向S7801移动。另外,与此配合地通过网路路径向记录再现装置7103发送通信指令。在S7801中,影像解码部30检测被编码了的保存在用户数据区域、附加信息区域的3D节目详细描述符,并进入S7802。另外,该检测也可以在复用分离部29、节目信息解析部54中进行,所检测的数据也可以是如图54所示的内容描述符中包含的节目特性。在S7802中,系统控制部51根据在S7801中取得的信息判定当前正在解码的场面是2D还是3D。判定结果是3D的情况下进入S7803,是2D的情况下进入S7804。另外,S7801、7802中的是2D还是3D的判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在S7803中,系统控制部51向相关的处理块指示与3D显示相应的特殊再现的设定,各处理块进行必要的处理并结束时序。在S7804中,系统控制部51向相关的处理块指示与2D显示相应的特殊再现的设定,各处理块进行必要的处理并结束时序。当作为显示形式如图77的显示例1所示的那样地显示数秒钟连续的动画的情况下,在S7901中,影像解码部30保持执行与通常再现同等的处理的设定,进入S7902。在S7902中,由记录再现装置7103进行录像节目数据的读出·传送方法的变更,输出包含一次连续的秒数(例如1秒钟)的影像数据的数据。另外,读出的连续的数据的秒数是任意的。如果记录再现装置7103内部也以例如图75以及图76所示的形式记录有位置信息,则通过参照该信息能够判定所期望的数秒钟的数据的读出位置,所以,设为重复与倍速数相应地判别下一个读出位置的处理的设定,并结束处理。在接收装置4中,从对通过网络I/F25接收的数据依次进行复用分离部29中的影像·语音等数据的分离开始、直到影像解码部30中的解码处理、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的影像变换处理、显示器47中的显示为止,与广播接收时同等地进行一系列处理。当作为显示形式而显示如图77的显示例2所示那样地几秒钟显示一张静止画面的情况下,在S8001中,系统控制部51进行变更以将影像解码部30的解码处理方法设为仅解码I图片,并进入S8002。在S8002中,记录再现装置7103进行录像节目数据的读出·传送方法的变更,一次输出一幅I图片数据。另外,因为在S8001中设定为影像解码部仅处理I图片数据,所以即使传送I图片数据以外的数据,动作也没有问题。通过仅处理I图片数据能够减少处理负荷。如果记录再现装置7103在录像时例如如图75以及图76所示那样地记录有位置信息,则通过参照该位置信息能够判定所期望的I图片数据的读出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如果读出I图片数据并进行了网络输出,则设为重复与倍速数和一幅I图片的显示时间相应地判定下一个读出位置的处理的设定,并结束处理。另外,在将3D场景的特殊再现中的显示形式设为2D的情况下,在S7803中进行的特殊再现的设定时序根据所记录的影像格式不同而处理内容不同。当记录影像为2视点不同ES传送方式的节目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与图80同样的处理,但是在S8002中,记录再现控制部58设为仅选择并输出主要的1ES、并以所需的时间间隔提供I图片数据的设定,结束处理。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处理以使I图片的显示间隔为例如100微秒等、与2D再现时相同的精细的显示间隔,则具有用户容易把握更详细的再现位置等的优点。图81表示记录影像为2视点同一ES传送方式的情况下的处理时序的一例。在进行了与S8001同样的处理之后,在S8101中,如果例如是并排方式等的2视点的影像,则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为了2D收看而设为变换为1视点的显示的设定,进入S8102。在S8102中进行与S8002同样的设定并结束处理。其中,也可以进行处理以将I图片的显示间隔设为例如100微秒等、与2D再现时同等的精细的显示间隔。另外,无论在哪种格式的情况下,都进行使3D收看辅助装置3502的3D收看功能停止、或者使3D收看辅助装置3502的3D收看功能保持不变并使右眼和左眼看同一图像的(在图37(a)的S图像显示定时再显示M图像、在图39(a)的R图像显示定时再显示L图像)控制。为了保证接收装置4和记录再现装置7103之间相互协调地进行动作,能够通过进行如下控制来实现,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方式分别独立地控制发送侧处理和接收侧处理。或者也可以设为在切换操作时执行网络上的指令收发,从接收装置4向记录再现装置7103指示输出控制方法的构造;在实数据发送前从记录再现装置7103通知控制方法的构造。通过以上的处理,在具有图71所示的结构的接收装置4中,在接受记录再现装置7103或者再现装置7102输出的信号并再现包含3维影像数据的节目的情况下,获得在3维影像场景中能够实现用户容易收看的高速搜索的效果。<节目中混合存在有2D影像和3D影像时的切换处理>以上对基于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检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具有图64(a)所示的3D/2D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再现·显示混合存在有2维影像数据和3维影像数据的节目时提高用户使用便利性的控制进行说明。图83表示处理时序的一例。在S8301中,当参照相应的再现内容的3D识别信息并且是表示具有3维影像数据的值的情况下进入S8302、是表示无3维影像数据的值的情况下进入S8303。关于识别信息的参照方法,与每次访问文件相比,通过在再现开始前进行一次文件访问、并作为局部变量而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判定时如果参照相应的局部变量就能够判断3D/2D识别信息的值,具有减少处理负荷的优点。在S8302中,再现显示位置不论是3维影像数据还是2维影像数据,都设为在上述的图79至图81中说明的进行面向3维影像数据的处理的设定,并结束处理。其中,关于在S8101中叙述的处理,如果输入影像例如如在图40中说明的那样为Side-by-Side、Top-and-Bottom形式的3维影像,则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进行变换为2维影像的处理,如果输入影像为2维影像,则不进行变换处理。在S8303中进行图78所示的处理,并设为根据再现位置的影像数据是3维影像数据还是2维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定,结束处理。其中,关于在S7803中进行的特殊再现的设定时序,如果输入影像例如如在图40中说明的那样为Side-by-Side、Top-and-Bottom形式的3维影像,则在影像变换处理部32中进行变换为2维影像的处理,如果输入影像为2维影像,则不进行变换处理。如果通过以上的处理参照3D/2D识别信息,则在混合存在有2维影像数据和3维影像数据的内容中,能够实现2维影像场景和3维影像场景的高速搜索中的影像外观的共同化,即使在切换2维/3维场景时也能减轻不协调感,具有用户容易视觉辨认高速再现中的3D影像的优点。也可以替代在S8301中进行的3D/2D识别信息的判定,通过是否是在包含在节目共同信息中的节目名(也称作节目标题)中具有包含3维影像的含义的标题来进行判断。由此,即使没有3D/2D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判断是否包含3D影像场景,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另外,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来判定是否包含3D影像场景。<没有ES等级的标志时的处理>当2视点同一ES传送方式的再现内容在用户数据区域、附加信息区域中未保持3D节目详细描述符的情况下,有时接收装置4很难进行再现场景的2D·3D的判定。于是,在高速搜索中在产生了2D影像和3D影像的切换时,考虑以3D形式显示2D影像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再现场景的2D·3D的判定变得困难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用户切换为特殊再现动作的情况下,将特殊再现中的显示形式作为2D来处理。由此,排除弄错显示形式而使用户观看不快的影像的可能性,获得能够实现容易收看的特殊再现的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