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755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受话器是一种在无声音泄露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微小型电声器件,以实现音频重放,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耳机、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

受话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动圈式、电磁式(动铁式)、压电式、碳粒式等,其中动铁式受话器由于具有频响曲线稳定,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动铁式受话器的工作原理为电磁能转换,即将声音以交流电信号模式传送给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场作用于平衡衔铁,位于平衡衔铁两侧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带动平衡衔铁振动,平衡衔铁一端通过导针与振膜连接,振膜在平衡衔铁的振动下随之做相应频率的振动,从而鼓动周围空气做相应运动,将声音重现。

目前的动铁式受话器,装配时,一般先将线圈套设于平衡衔铁振动的一端上,再将平衡衔铁非振动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之后将振膜的两端分别手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面上,并保证振膜与平衡衔铁的振动部位对齐,最后通过导针或传动杆将振膜和平衡衔铁振动的一端相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动铁式受话器存在以下缺陷:

1.平衡衔铁的振动端与振膜之间通过传动杆或导针相连,增大了受话器内部的厚度;线圈套设在平衡衔铁的振动端上,且与振膜上下相对布置,为了避免线圈在平衡衔铁振动时与振膜接触,平衡衔铁的振动端与振膜之间的空间需要进一步的扩大,这无疑进一步增大了受话器内部厚度。

2.振膜需要手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再通过传动杆或导针等传动设备与平衡衔铁的振动端连接,这导致装配过程复杂,装配效率低,耗时长,并且在后期维修或性能检测时,需要对整体进行拆装,操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动铁式受话器厚度较大且装配复杂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厚度薄且装配简单的受话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受话器的装配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受话器,包括:

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内腔;

振膜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第一磁发生件,为所述第一腔体提供第一固定磁场;

第二磁发生件,为所述第二腔体提供第二固定磁场,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所述第一固定磁场和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所述第二固定磁场靠近所述振膜机构的一端极性相反;

所述振膜机构具有一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套设有电磁线圈。

优选地,所述振膜机构包括发音膜以及驱动所述发音膜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所述振动发生装置具有所述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振动发生装置包括:

固定框,中部具有中空通孔,并具有所述延伸部;

弹性振动板,位于所述中空通孔内部,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框,另一端悬空;

所述固定框和所述弹性振动板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

所述发音膜固定于所述固定框,覆盖所述中空通孔,与所述弹性振动板相对并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呈“凸”字形状。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扣合密封处。

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外设置有防磁罩。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发生件为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磁发生件为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固定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受话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磁发生件固定于第一壳体内;

将第二磁发生件固定于第二壳体内;

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固定,同时将振膜机构固定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将电磁线圈套设于振膜机构的延伸部。

优选地,将振膜机构固定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步骤具体为:将振膜机构中的固定框的外边缘固定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扣合密封处。

优选地,在将电磁线圈套设于振膜机构的延伸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磁线圈外套设防磁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包括壳体、振膜机构、第一磁发生件以及第二磁发生件,壳体由可拆卸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振膜机构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磁发生件为第一腔体提供第一固定磁场,第二磁发生件为第二腔体提供第二固定磁场,且两者靠近振膜机构的一端极性相反,振膜机构具有延伸出壳体的延伸部,延伸部套设有电磁线圈。

当给套设于振膜机构延伸部上的电磁线圈通入正向电,电磁线圈会产生一可变磁场,由于振膜机构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分别具有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且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靠近振膜机构的一端极性相反,因此,可变磁场会受到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中任一磁场的磁场吸引力和另一磁场的排斥力,进而使得振膜机构朝一侧振动,当给电磁线圈通入反向电,可变磁场的磁场方向改变,同理,振膜机构朝相反的一侧振动,如此循环,实现振膜机构的上下往复振动发声。

此结构的受话器,将电磁线圈套设在振膜机构的延伸部上,由于该延伸部位于壳体外,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中的电磁线圈不占用壳体内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减薄了受话器的厚度,并且,在安装受话器时,传统的方法是先将线圈套在衔铁上,再将套设有线圈的平衡衔铁固定在壳体内,此时平衡衔铁由于套设有线圈,体积较大,装配起来较为不便,本发明首先将振膜机构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后,再将电磁线圈安装在其延伸部,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如此装配更为方便,减小了振膜机构装配的难度。

另外,振膜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与传统的通过传动杆或导针等传动设备连接振膜和衔铁的方式相比,该结构,一方面将振膜和衔铁结合成一个整体,省去了传动设备,大大减小了受话器的厚度,另一方面,装配受话器时,只需将振膜机构整体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即可,而无需将振膜手动固定在壳体上,再通过传动设备将振膜与衔铁连接,结构非常简单,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小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后期维修或性能检测时,只需将振膜机构拆卸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2.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振膜机构包括发音膜以及振动发生装置,振动发生装置能够驱动发音膜振动发声,振动发生装置具有延伸部。该结构的受话器,振动发生装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固定在壳体内,与发音膜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发音膜振动发声,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外,用于连接电磁线圈,当给电磁线圈通入交替的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时,振动发生装置上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进而与壳体内固定磁场相互作用,带动发音膜上下振动发声。

3.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振动发生装置包括固定框和弹性振动板,弹性振动板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框的中空通孔中,另一端悬空于中空通孔内,发音膜固定在固定框,并覆盖中空通孔,与弹性振动板相对并连接,并且,固定框具有延伸部,电磁线圈套设于固定框的延伸部上,固定框和弹性振动板均为导磁材料制成。

该结构的受话器,由于固定框和弹性振动板均有导磁性,当给套设于固定框延伸部的电磁线圈通入正向电或反向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会传导至固定框以及弹性振动板,进而与壳体内部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由于固定框中部具有中空通孔,弹性振动板位于中空通孔内部,且一端与固定框连接,另一端悬空,因此,在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的磁场力驱动下,弹性振动板悬空的一端可以在中空通孔中上下往复振动,由于发音膜固定在固定框上覆盖中空通孔并与弹性振动板连接,因此当弹性振动板振动时,能带动发音膜一起振动,进而驱动腔体内的空气,发出声音。该结构的振膜机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在装配过程中或后期维修、性能检测时,只需要将固定框固定在壳体内腔中或将固定框从壳体内腔中拆除,即可实现整个振膜机构的安装或拆卸,操作非常方便,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4.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固定框呈“凸”字形状。由于电磁线圈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当电磁线圈套设在固定框延伸部时,势必会增加延伸部所占用的空间,本发明将固定框延伸部的宽度缩小,即给电磁线圈预留了相应的绕置空间,使得电磁线圈安装在延伸部之后,延伸部整体所占用的宽度和高度均与壳体相匹配,一方面,便于安装,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将受话器整体体积做到最小,提高其便携性。

5.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固定框固定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扣合密封处。即装配受话器时,只要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组装时,将固定框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便可完成振膜机构的安装,装配过程非常简单。

6.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电磁线圈外设置有防磁罩,防磁罩的设置一方面防止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泄露出去,另一方面将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集中在防磁罩内,构成电磁场回路;另外使得磁场间作用力更强,振膜机构的振动幅度更大,进而提高受话器的发声效果。

7.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受话器的装配方法,首先将第一磁发生件固定在第一壳体内,形成第一模块,将第二磁发生件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形成第二模块,然后将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组装在一起,同时将作为第三模块的振膜机构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最后将作为第四模块的电磁线圈套设于振膜机构的延伸部,即完成整个受话器的装配过程。由于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是分开单独装配,可以同时进行,因此节省了大量的组装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电磁线圈是在后套设在振膜机构上,这相对于传统的将套设有线圈的平衡衔铁一起固定在壳体上,装配更加方便,减小了振膜机构的装配难度。另外,振膜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与传统的先将振膜粘贴在壳体内壁,再通过传动杆或导针等传动设备连接振膜和衔铁的方式相比,本发明的装配工艺更简单,装配难度大大降低,装配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后期维修或性能检测时,只需将振膜机构拆卸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出音孔;104-第一腔体;105-第二腔体;106-第一磁发生件;107-第二磁发生件;108-调音管;109-导音管;

2-振膜机构;201-延伸部;202-电磁线圈;203-发音膜;204-振动发生装置;2041-固定框;2042-中空通孔;2043-弹性振动板;205-防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如图1-3所示,包括:

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可拆卸地与第二壳体102扣合形成内腔,第一壳体101或第一壳体101上设有出音孔103,或者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均设有出音孔103;

振膜机构2,固定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并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04和第二腔体105;

第一磁发生件106,为第一腔体104提供第一固定磁场;

第二磁发生件107,为第二腔体105提供第二固定磁场,位于第一腔体104内的第一固定磁场和位于第二腔体105内的第二固定磁场靠近振膜机构2的一端极性相反;

振膜机构2具有一延伸出壳体1的延伸部201,延伸部201套设有电磁线圈202。

该结构的受话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参照图1,当给套设于振膜机构2延伸部201上的电磁线圈202通入正向电时,电磁线圈202会产生一可变磁场,该可变磁场为水平方向分布,假设其靠近壳体1的一端磁极为n极,由于振膜机构2两侧的第一腔体104和第二腔体105内分别具有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且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靠近振膜机构2的一端极性相反,假设第一固定磁场靠近振膜机构2的一端为s极,第二固定磁场靠近振膜机构2的一端为n极,则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定律,可变磁场受到第一腔体104内第一固定磁场的吸引力,同时受到第二腔体105内第二固定磁场的排斥力,因此,振膜机构2在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的驱动力下向第一腔体104内振动;当给电磁线圈202通入反向电,可变磁场的方向改变180度,即靠近壳体1的一端的磁极为s极,此时可变磁场受到第一腔体104内第一固定磁场的排斥力,同时受到第二腔体105内第二固定磁场的吸引力,因此,振膜机构2在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的驱动力下向第二腔体105内振动。如此循环,实现振膜机构2的上下往复振动发声。

此结构的受话器,将电磁线圈202套设在振膜机构2的延伸部201上,由于该延伸部201位于壳体1外,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受话器中的电磁线圈202不占用壳体1内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减薄了受话器的厚度,并且,在安装受话器时,传统的方法是先将线圈套在衔铁上,再将套设有线圈的平衡衔铁固定在壳体1内,此时平衡衔铁由于套设有线圈,体积较大,装配起来十分不便,本发明首先将振膜机构2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后,再将电磁线圈202安装在其延伸部201,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如此装配更为方便,大大减小了振膜机构2装配的难度。

另外,振膜机构2作为一个整体,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并将壳体1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04和第二腔体105,与传统的通过传动杆或导针等传动设备连接振膜和衔铁的方式相比,该结构,一方面将振膜和衔铁结合成一个整体,省去了传动设备,大大减小了受话器的厚度,另一方面,装配受话器时,只需将振膜机构2整体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即可,而无需将振膜手动固定在壳体1上,再通过传动设备将振膜与衔铁连接,结构非常简单,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小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后期维修或性能检测时,只需将振膜机构2拆卸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振膜机构2包括发音膜203以及驱动发音膜203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204,振动发生装置204具有延伸部201。该结构的受话器,振动发生装置204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固定在壳体1内,与发音膜20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发音膜203振动发声,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1外,用于连接电磁线圈202,当给电磁线圈202通入交替的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时,振动发生装置204上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进而与壳体1内固定磁场相互作用,带动发音膜203上下振动发声。

本实施例中,振动发生装置204包括:

固定框2041,中部具有中空通孔2042,并具有延伸部201;

弹性振动板2043,位于中空通孔2042内部,一端固定于固定框2041,另一端悬空,固定框2041的延伸部201设置在固定框2041与弹性振动板2043连接的一端;

固定框2041和弹性振动板2043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例如高导硬磁合金等;

发音膜203固定于固定框2041,覆盖中空通孔2042,与弹性振动板2043相对,发音膜203通过胶粘贴在固定框2041及弹性振动板2043上。

该结构的受话器,由于固定框2041和弹性振动板2043均有导磁性,当给套设于固定框2041延伸部201的电磁线圈202通入正向电或反向电时,电磁线圈202产生的磁场会传导至固定框2041以及弹性振动板2043,进而与壳体内部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由于固定框2041中部具有中空通孔2042,弹性振动板2043的一端与中空通孔2042连接,另一端悬空,因此,在第一固定磁场和第二固定磁场的磁场力驱动下,弹性振动板2043悬空的一端可以在中空通孔2042中上下往复振动,由于发音膜203固定在固定框2041上且覆盖中空通孔2042,因此,弹性振动板2043带动发音膜203一起振动,进而驱动腔体内的空气,发出声音。该结构的振膜机构2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在装配过程中或后期维修、性能检测时,只需要将固定框2041固定在壳体1内腔中或将固定框2041从壳体1内腔中拆除,即可实现整个振膜机构2的安装或拆卸,操作非常方便,提高了操作效率。

作为固定框21结构的优选设计方案,固定框2041呈“凸”字形状。

由于电磁线圈202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当电磁线圈202套设在固定框2041延伸部201时,势必会增加延伸部201所占用的空间,本发明将固定框2041延伸部201的宽度缩小,即给电磁线圈202预留了相应的绕置空间,使得电磁线圈202安装在延伸部201之后,延伸部201整体所占用的宽度和高度均与壳体1相匹配,一方面,便于安装,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将受话器整体体积做到最小,提高其便携性。

本实施例中,固定框2041固定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扣合密封处。例如,固定框2041可以采用点焊方式或胶粘贴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也可以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设置卡接部,使得固定框2041配合卡接部卡合固定。如此设置,使得装配受话器时,只要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扣合组装时,将固定框2041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便可完成振膜机构2的安装,装配过程非常简单。

本实施例中,电磁线圈202外设置有防磁罩205,且防磁罩205与壳体1的外侧无缝固定连接。防磁罩205的设置一方面防止电磁线圈202产生的磁场泄露出去,另一方面将电磁线圈202产生的磁场集中在防磁罩205内,构成电磁场回路;另外使得磁场间作用力更强,振膜机构2的振动幅度更大,进而提高受话器的发声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发生件106为第一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固定于第一腔体104中,第二磁发生件107为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固定于第二腔体105中。其中,第一永磁体通过胶粘贴在第一腔体104内,第二永磁体通过胶粘贴在第二腔体105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有调音管108,且在出音孔103处设置有导音管10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中所述受话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磁发生件106固定于第一壳体101内;

s2、将第二磁发生件107固定于第二壳体102内;

s3、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组装固定,同时将振膜机构2固定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

s4、将电磁线圈202套设于振膜机构2的延伸部201。

首先将第一磁发生件106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内,形成第一模块,同时将第二磁发生件107固定在第二壳体102内,形成第二模块,然后将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组装在一起,同时将作为第三模块的振膜机构2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最后将作为第四模块的电磁线圈202套设于振膜机构2的延伸部201,即完成整个受话器的装配过程。由于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是分开单独装配,可以同时进行,因此节省了大量的组装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电磁线圈202是在后套设在振膜机构2上,这相对于传统的将套设有线圈的平衡衔铁一起固定在壳体1上,装配更加方便,减小了振膜机构2的装配难度。另外,振膜机构2作为一个整体固定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并将壳体1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04和第二腔体105,与传统的先将振膜粘贴在壳体1内壁,再通过传动杆或导针等传动设备连接振膜和衔铁的方式相比,本发明的装配工艺更简单,装配难度大大降低,装配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后期维修或性能检测时,只需将振膜机构2拆卸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其中,第一磁发生件106为第一永磁体,第二磁发生件107为第二永磁体,

步骤s1具体为:将第一永磁体采用胶粘贴方式固定于第一腔体104内;

步骤s2具体为:将第二永磁体采用胶粘贴方式固定于第二腔体105内。

本实施例中,振膜机构2包括固定框2041、弹性振动板2043以及发音膜203。

步骤s3之前还包括组装振膜机构2的步骤s2.1:将弹性振动板204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框2041中空通孔2042,另一端悬空于中空通孔2042,发音膜203通过胶粘贴在固定框2041和弹性振动板2043上。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s2、s2.1同步进行,不需要依次进行,如此,节省了大量的装配时间,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步骤s3中,将振膜机构2固定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的步骤具体为:将振膜机构2中的固定框2041的外边缘固定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扣合密封处,一般是通过点焊方式或胶粘贴方式固定,或者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设置卡接部,将固定框2041配合卡接部卡合安装。

作为优选设计方案,在步骤s4,将电磁线圈202套设于振膜机构2的延伸部201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5:

在电磁线圈202外套设防磁罩205。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