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板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61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工装板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板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视机在出厂前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过程大多是在流水线(链条线)上完成的,链条搭载工装板,工装板上放置电视机,电视机在工装板上随着产线流动到各工站进行相应的检测。

目前的工装板功能单一,只能为电视机提供电源,测试设备都设置在检测工位中,电视机随工装板流动到工站时会停留预设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工站上的工人要完成以下操作:将测试设备的信号线与电视机连接,进行测试并拆除信号线。如果这段时间内没能完成上述操作,则需要工人按停止按钮,这将导致整条产线停止运转,需要等到上述操作完成后才能继续。显然,人工参与降低了流水线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装板及测试系统,以克服使用传统工装板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时,每个检测工位的工人均需要接线和拆线从而影响测试效率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装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待测设备固定在工装板上;

所述工装板还包括:接收无线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接收电信号的控制主板、接收串口信号的信号发生器、将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一卡槽及将所述信号发生器固定在基板上的第二卡槽;

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接收串口信号的音视频处理器和存储音视频信号的存储器;

所述控制主板连接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音视频处理器之间;

所述音视频处理器连接在所述存储器与待测设备之间;

在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无线信号时,所述信号发生器发送音视频信号至待测设备。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还包括:接收音视频信号的影音采集卡板;

所述影音采集卡板连接在待测设备的影音输出接口与所述控制主板之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还包括:USB测试板;

所述USB测试板连接在所述控制主板与待测设备之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还包括:结果提示器;

所述结果提示器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果提示器包括数码管。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果提示器包括蜂鸣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还包括:存储工装板身份信息和/或待测设备产品序列号的射频识别卡。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视频处理器包括以下之一:FPGA芯片,Intel芯片,ARM芯片。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器为红外接收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测试系统,包括:发送无线信号的总控装置以及如前所述的工装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板通过支架将待测设备固定在工装板上;所述工装板还包括:信号接收器、控制主板及包括音视频处理器和存储器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通过控制主板与音视频处理器相连,所述音视频处理器连接在所述存储器与待测设备之间;在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无线信号时,所述信号发生器发送音视频信号至待测设备。将待测设备固定在工装板上时,即可将待测设备与信号发生器连接,再由产线带动工装板搭载待测设备进入检测工位进行测试,从而后续可以直接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无需每个工人都接线和拆线,且可以在待测设备进入产线流动前接线,接线过程不影响产线运转,极大的提高了产线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工装板的逻辑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工装板的逻辑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工装板的逻辑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工装板的逻辑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工装板的逻辑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测试系统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工装板可以在生产线上搭载零部件和设备等,进行组装和测试(需要进行测试的以下统称待测设备)等,现代自动化流水线通常设定待测设备到达检测工位时停留一固定的测试时间,测试时间过后产线流动,将本检测工位的待测设备带入下一检测工位,传送一个新的待测设备进入本检测工位继续测试。检测工位中配置有相应的信号发生器,在测试时间内工人要完成以下操作:将信号发生器的检测线插入待测设备的相应接口,进行测试和拆除检测线。但不同的工人接线和拆线的速度不同,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操作时,工人按停止按钮使整条产线停止运转,直至上述操作完成后产线再继续运行。显然,将接线和拆线等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分散到产线的各工位,极大的增加了产线暂停运转的风险,降低了产线运行的稳定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装板,如图1所示,该工装板100包括基板120,当然,可以在基板120上安装便于其在产线上滑动的导槽条和/或滑动轮(图中未示出)等,可以在基板120上设置导线和插座(图中未示出)等为待测设备200供电;工装板100中还设置了支架130,通过支架130可以将待测设备200固定在工装板100上,由于支架130还可以将待测设备200支撑在空中,从而在待测设备200与基板120间留存一定的空间设置其它部件,能够增加工装板100的空间利用率;当然,也可以选用具有定位功能的卡夹等将待测设备200固定在工装板100上,本实用新型对支架130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在此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在工装板100中设置了控制主板111、信号发生器112和信号接收器150,可以在基板120上设置第一卡槽113和第二卡槽114,以将控制主板111和信号发生器112等固定在基板120上,例如,通过第一卡槽113固定控制主板111,通过第二卡槽114固定信号发生器112。

本实用新型所用信号发生器112是指向待测设备200发送测试所用信号的设备,且可以根据待测设备200选用对应的信号发生器112,例如,当待测设备200为电视机时,则该信号发生器112可以为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产生电视测试信号的仪表,按电视制式产生专门的测试信号,作为对电视系统或设备进行测量的信号源,有两类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一类称为电视插入行信号发生器,以产生专门的测试信号为主;另一类称为电视测试图像发生器,以产生专门的测试图像为主。有些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是把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

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专门产生以电视行频或场频为基础的测试信号,测试信号可以是正弦平方波、阶梯波、锯齿波、副载波调制正弦平方波和副载波叠加阶梯波等波中的至少一项,也可以是锯齿波、多波群、黑白电平交替行频方波、场频方波和冲击波等波中的至少一项。相关技术规定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如信噪比、微分增益、微分相位、亮度色度增益差、时延差、亮度信号非线性、短时间失真、行时间失真、场时间失真、长时间失真、色度信号失真、幅频特性和时频特性等指标中的至少一项。将上述各种波形信号送入被测电视系统或设备后,在视频输出端用专用的测试电视质量的示波器来测试,即可定量地测出这些专门的指标,确定被测系统或设备质量。

电视插入行信号发生器将上述各种专门的测试信号组合在一起插入到电视信号的场逆程中,在传输电视信号的同时能随时监测上述测量指标,不影响电视图像的正常传输,便于对电视传输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相关技术规定了插入测试行信号的准确位置,我国的电视制式是在第17、18、330和331四行中插入标准的测试行信号。

电视测试图像信号发生器用以产生标准的测试图像,如方格、点阵、棋盘格、灰度条、彩条、多波群和综合测试图像等,从这些测试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判断电视图像的质量。随着电视信号数字化技术和大容量存储器的发展,电视测试图像发生器能供给几帧国际或国内规定的标准真实图像,用以更准确地综合判断电视图像质量。

信号发生器112可以包括:存储器118和音视频处理器119,存储器118中可以存储波形等基础测试信号和/或图像信号等(后续统称音视频信号),音视频处理器119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可以调取存储器118中存储的音视频信号并发送到待测设备200,以对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信号发生器112可以使用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等独立的设备,也可以使用具有该功能的电路板,去掉外壳能够节省信号发生器112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对信号发生器112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音视频处理器119可以为FPGA芯片、Intel芯片或ARM芯片等。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或CPLD之类的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ARM处理器是英国Acorn有限公司设计的低功耗成本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全称为Acorn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

控制主板111连接在信号接收器150与音视频处理器119之间;音视频处理器119连接在存储器118与待测设备200之间。需要接收到指令才机器才会开启测试过程,以外部设备(例如,遥控器等)发送无线信号表示开启测试为例,虽然实际上由音视频处理器119接收到该无线信号即能进行测试,但为了能够准确识别无线信号具体指代的功能,需要由控制主板111对无线信号进行处理,并以串口信号的形式发送给音视频处理器119,以便音视频处理器119能够准确的执行相应功能。由于在测试过程中信号线较多,发送的信号也多,为了避免信号间的干扰,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以有线的形式传递效果较佳。然而,由于电视机等待测设备200的大部分接口都设置在背面,同时为了不遮挡显示屏,通常会将待测设备200放置在基板120靠近检测工位的区域,将控制主板111和信号发生器112等设置在基板120后面的区域,而控制启动检测的信号通常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控制主板111,而上述排布方式可能会阻碍无线信号的传递,为了保证无线信号可以准确的传递至控制主板11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是通过信号接收器150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再由信号接收器150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电信号)发送给控制主板111。由于针对电视机进行测试时,无线信号通常是红外信号,即通常是用红外发射模块发送无线信号,因此,可以红外接收模块作为信号接收器150,为了避免信号间的干扰,可以将红外接收模块与控制主板111通过有线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将待测设备200固定在工装板100上时,即可将待测设备200与信号发生器112连接,再由产线带动工装板100搭载待测设备200进入检测工位进行测试,从而后续可以直接对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无需每个工人都接线和拆线,且可以在待测设备200进入产线流动前接线,接线过程不影响产线运转,极大的提高了产线运行的稳定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对多种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例如,音箱或电视机等,根据不同的待测设备200在信号发生器112中存储对应的音视频信号,即可对不同的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接下来以对电视机进行测试为例进行说明,信号发生器112中存储的为音视频信号。

为了提高自动化测试水平及提高元器件的利用效率,由于控制主板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而待测设备200接收到音视频信号后,能够输出相应的音视频信号,例如,接收到音频信号播放声音或接收到视频信号播放图像画面等,将待测设备200输出的信号与接收的信号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待测设备200的相应功能是否合格。如图2所示,待测设备200具备影音输出接口(AV/OUT,Audio Video OUT)201,影音输出接口201可以输出音视频信号,在影音输出接口201连接其它的视频设备或功放设备时可以播放该音视频信号,从而可以通过视频设备和/或功放设备播放的情况检测影音输出接口201的功能是否正常,但是这样的检测方式较复杂,且叠加了视频设备和功放设备的误差,为便于对待测设备200的影音输出接口201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以影音采集卡板115采集影音输出接口201输出的音视频信号,由检测模块110对该音视频信号进行分析来判断该影音输出接口201的功能是否正常。

影音采集卡板115连接在待测设备200的影音输出接口201与控制主板111之间;在对影音输出接口201进行测试时,控制主板111控制信号发生器112向待测设备200发送音视频信号,待测设备200对该音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后从影音输出接口201输出,影音采集卡板115采集该音视频信号,并将采集到的音视频信号回传至控制主板111,控制主板111根据接收的音视频信号判断影音输出接口201的功能是否正常。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方式,无需使用视频设备和功放设备,仅需增加价格低廉的影音采集卡板115,可以极大的降低检测成本,且由控制主板111判断影音输出接口201的功能是否正常,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检测的自动化程序,检测结果更准确。

很多的待测设备200中都会设置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如图3所示,目前对USB接口202的测试主要有:检测连接性能是否正常和/或传输速度等。以检测连接性能为例,常规手段是通过插拔优盘等外设检测的,本实用新型增加了USB测试板116,USB测试板116连接在待测设备200的USB接口202与控制主板111之间;在对USB接口202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产生模拟插拔信号,控制USB测试板116模拟优盘插入/拔出的状态,从而可以检测USB接口202的连接性能,控制主板111根据检测结果判断USB接口202的功能是否正常。该模拟插拔信号可以预先存储在USB测试板116中,也可以预先存储在控制主板111中,或者由控制主板111实时生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目前常见的USB接口202根据传输速度不同可以分为USB2.0或USB3.0,USB2.0的理论最高传输数据是480M每秒,而USB3.0的理论最高速度高达5G每秒,理论上说,USB3.0的最高传输速度是USB2.0的10倍以上,因此USB2.0、USB3.0的价格差距也较大。为了检测USB接口202的传输速度,可以通过USB接口202向待测设备200写入测试数据,根据写入测试数据的大小及写入耗费的时长可以计算出USB接口202的传输速度。该测试数据可以预先存储在USB测试板116中,USB测试板116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将测试数据写入待测设备200,并记录写入该测试数据耗费的时长;当然,该测试数据也可以预先存储在控制主板111中,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如前所述,控制主板111可以对待测设备200的影音输出接口201和/或USB接口202等的功能进行测试,并需要输出判断结果。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结果提示器140,结果提示器140与控制主板111连接,控制主板111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结果提示器。结果提示器140可以是数码管、彩色的LED灯或LCD屏等,根据结果提示器140显示的信息即可知道待测设备200接口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当结果提示器140为数码管时,可以预先定义0表示USB接口202的功能正常,1表示功能异常;当结果提示器140为彩色的LED灯时,可以预先定义绿色的灯亮表示USB接口202的功能正常,红色的灯亮表示功能异常。当然,还可以增加蜂鸣器等可以报警的装置,在控制主板111判定接口功能异常时,通过使蜂鸣器鸣叫提醒工作人员关注并及时处理。

实际生产过程中,工厂每天都会对很多台待测设备200进行检测,为了便于整理检测结果且使检测结果与待测设备200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可以在工装板100中设置射频识别卡160。射频识别卡160利用的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本实用新型所用射频识别卡160中可以存储工装板100的身份信息和/或待测设备200的产品序列号(Serial Number,SN码),例如工装板100的编号或标签等;可以直接从射频识别卡160中读取其搭载的待测设备200的产品序列号,以识别当前是对哪台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当然,也可以在将待测设备200固定在工装板100上时,将待测设备200的身份信息与工装板100的身份信息对应,将该对应关系存储在云端,则在后续对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时,读取工装板100的身份信息,通过对应关系即可匹配出当前是对哪台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待测设备200的身份信息关联保存。通过本方案,还可以监测待测设备200所处的生产及测试阶段,还可以对待测设备200的信息溯源。

其中,射频识别卡160可以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卡,也可以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等。当射频识别卡160为RFID卡时,可以通过RFID读取器读取RFID卡中存储的身份信息。射频识别卡160为任意可存储身份信息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适用的单元,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各实施例的附图虽然是在前一实施例附图的基础上增加某些单元来实现的,但是,各实施例中增加的单元可以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工装板1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是根据外部发送的无线信号对待测设备200进行测试的,如图6所示的测试系统600中,产生无线信号的可以为总控装置300。

上述测试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工装板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测试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工装板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工装板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测试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