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头戴送受话器的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592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头戴送受话器的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塞绳或无塞绳电话头戴送受话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送话器架,其中根据送话器架的转动位置,头戴送受话器选择性地呈接通、关断或静音状态。
电话头戴送受话器通常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和一个送话器(话筒)。有些头戴送受话器包括一个头带,其中扬声器安装在头带上,以便当头带置放在使用者的头上时,扬声器置于使用者的一个耳朵上。如果设有第二扬声器,它就这样安装在头带上第二扬声器置于使用者的另一个耳朵上。送话器通常位于送话器架的第一端靠近使用者的嘴或者处于使用者的嘴前方,送话器架的第二端安装至头带。其它头戴送受话器则是借助于除头带外的其它装置固定到使用者的头上,虽然这些头戴送受话器通常也包括用于将送话器定位于使用者的嘴附近的送话器架。电话头戴送受话器可以是有塞绳的或者无塞绳的。
对于使用者而言,希望能够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名称为“无塞绳电话开关和线路选择器”的美国专利4484029公开了一种无塞绳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可以相对于头带转动的送话部件支撑臂。在与送话部件相反的一端,送话部件支撑臂设有一个转动装置,以便送话部件支撑臂的向上转动使送话部件和位于其中的送话器定位于使用者的头上部,并且同时切断头戴送受话器的无线电部分的供电。这是通过将转动装置联接到一个包含滑动片的转动开关中实现的。降低送话部件,使送话器与使用者的嘴对准,会使开关滑动片离开“关断”位置并且转动到“接通”位置,由此连接送话器并且对无线电部分供电。还设有其它的“接通”位置,每一位置对应于一个独立的无线电传输信道。
上述装置的滑动片和触点可能会错位、污染或磨损,由此降低装置的可靠性。
在1994年春天公布的Hello Direct公司的“电话生产配件目录”中公开的商标为Helloset Cordless的产品披露了一种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扬声器和一个可转动的送话器架。头戴送受话器内的机械开关响应于送话器架的位置;送话器架向上用于储存(关断),向下用于使用(接通),而中间用于静音。
上述产品的机械开关也可能会错位或磨损,由此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另外,与上述产品中的电气元件相比,机械开关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的技术,这种技术没有上述的缺点。
本发明包括一个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的光开关。头戴送受话器包括一个送话器架,它可以相对于头戴送受话器的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个转动装置如此联接至送话器架,即,转动装置与送话器架一起相对于壳体转动。转动装置具有一个大致平整的表面,此表面包括一个圆形部分和一个从圆形部分延伸出的凸出部分。转动装置围绕一个轴转动,此轴大致垂直于其表面并且大致位于圆形部分的中心。转动装置的表面的选择部分被做成比其余部分具有更强的反射性。尤其是,凸出部分和由大致平分凸出部分的直径分割的圆形部分的大约一半形成的半圆形部分被做成比转动装置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强的反射性。
一对光收发装置相对于壳体固定,并且设置成与转动装置的转动轴分开预定的距离,以便第一光收发装置根据转动装置的转动位置指示凸出部分是否位于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内,并且第二光收发装置根据转动装置的转动位置指示半圆形部分是否位于第二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内。
当从侧面看送话器架相对于使用者的头大致竖直向上时(例如大约中午12点钟),第一光收发装置由凸出部分遮盖,而第二光收发装置由半圆形部分遮盖。在这个位置中,头戴送受话器处于“关闭”或“待机”模式。当从侧面看送话器架大致与地平行时(例如在大约1-3点钟之间或9-11点钟之间),第一光收发装置不被凸出部分或半圆形部分遮盖,而第二光收发装置由半圆形部分遮盖。在这个位置中,头戴送受话器处于“静音”模式。当从侧面看送话器架指向下时(例如在大约4-5点钟之间或7-8点钟之间),两个光收发装置中的任一个都不被凸出部分或半圆形部分遮盖。在这个位置中,头戴送受话器处于“通话”模式。
与已有的机械开关装置相比,光收发装置很少受磨损、污染和位置偏差的影响,并且占用很小的空间。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的立体图,该头戴送受话器具有一个可转动的送话器架。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送话器架的多个转动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反射式转动装置的底视图。
图5A-E是根据本发明的反射式转动装置的顶视图,这些图显示出几个不同转动位置中的每一位置。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这个实施倒不需要反射部分。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该头戴送受话器具有一个可转动的送话器架并且不需要头带。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100的立体图,头戴送受话器100具有一个可转动的送话器架102。送话器架102包括一个送话器104。头戴送受话器100还包括一个弧形的头带106、一个用于选择性地确定头带106的尺寸的调节机构108、一个用于容纳与头戴送受话器100相配套的电路和送话器架102的转动安装用机械装置的壳体110、一个用于为壳体110中的电路供电的电池112以及一个扬声器114。
头戴送受话器100最好是一个无塞绳电话头戴送受话器。在这种情况下,在头戴送受话器100和座机(未示出)之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相应地,壳体110优选包括一个无线电发射装置和一个无线电接收装置,无线电发射装置用于将由送话器104拾取的信号发射到座机,无线电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座机的信号并且将信号加至扬声器114。
送话器架102可以相对于壳体110和头带106转动,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100的工作状态。当送话器架102相对于使用者的头大致竖直向上定位时(例如大约在11点钟和1点钟之间),头戴送受话器100优选处于“关断”或“待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送话器104和扬声器114未处在用于声音信号通信的工作状态,但是,座机最好可以通过向头戴送受话器100发射预先选定的振铃信号将输入呼叫通知使用者。
当送话器架102相对于头带106以更大的角度定位时(例如大约在1点钟和3点钟之间),头戴送受话器100优选处于“静音”模式。在静音模式中,使用者可以接听来自座机的声音信号,虽然头戴送受话器发射装置和/或送话器104被置于非通信工作状态。
从侧面看,当送话器架指向下时(例如大约在4点钟和5点钟之间),头戴送受话器优选处于“通话”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送话器104和扬声器114工作在进行双向对话的状态。此外,当从“待机”位置向“通话”位置转变时,头戴送受话器100最好向座机发送一个预先选定的信号,此信号指令座机进入摘机状态。按这种方式,使用者可以远程应答输入的电话呼叫。相反,向“待机”模式的转变则指令座机返回挂机状态,以便远程终止输入或输出的电话呼叫。在1997年2月10日受理的序列号为08/798372、名称为“自动电话摘机(pickup)装置”的共有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这种自动远程挂机/摘机系统,该申请在此引作参考。
图2是送话器架102的多个转动位置的侧视图,其中转动轴在A点处垂直于页面。转动位置的范围优选对应于每种工作模式(“待机”、“静音”或“通话”)。另外,对于每种模式,送话器架102的转动位置的范围是围绕0°对称设置的。这种对称性允许头戴送受话器100如此地定位于使用者的头上扬声器114盖住右耳或左耳,而不需要对头戴送受话器100进行调整。
送话器架102的竖直向上的与图1中所示的头带对齐的位置对应于图2中的0°。“待机”模式包括0°位置并且优选从大约-35°延伸至大约+35°。“静音”模式从大约+35°延伸至大约+100°。“静音”模式还从大约-35°延伸至大约-100°。“通话”模式从大约+100°延伸至大约+135°。“通话”模式还从大约-100°延伸至大约-135°。正如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送话器架优选被机械性地限制,以使它转动不超过大约+135°和-135°。
图3是头戴送受话器壳体1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包括一个用于转动安装送话器架102的机械装置200。这个剖面沿壳体110的长度平分壳体并且穿过转动轴A。送话器架102联接到一个转轴部件202。壳体110包括一个由凸缘204界定的圆孔,用于容纳转轴部件202。转轴部件202包括一个弹性的圆形边缘206和一个圆形凸缘208,用于将凸缘204固位于其间。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动装置210(图3)的底视图。转动装置210包括一个大致圆形部分210A和一个从圆形部分210A伸出的扇形凸出部分210B。凸出部分210B和圆形部分210A的半圆形部分(因为由大致平分凸出部分210B的直径分割,此半圆形部分包括圆形部分210A的大约一半)被做成比转动装置210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强的光反射性。这可优选通过向转动装置210的这些选择部分施加光反射涂层212来实现。光反射涂层212可以由例如铝或焊料(solder)形成。转动装置210优选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形成,这与印刷电路板相似。为了便于转动装置210安装至转轴部件202(图3),转动装置210中设有三个孔。
参照图3,转动装置210如此联接到转轴部件202转动装置210的底表面面对转轴部件202,并且转动装置210与送话器架102和转轴部件202同时围绕轴A转动。为了让来自送话器104(图1)的一对送话器接线218通过,转动装置210中设有第四孔216。
一个弹性推压部件220联接到壳体110,并且推压转动装置210的圆形部分210A,以便增大抵抗转动装置210、转轴部件202和送话器架102的转动的摩擦阻力。在头戴送受话器100的使用过程中,这个摩擦阻力使送话器架102维持于要求的位置。此外,通过接触凸出部分210B,推压部件220阻止送话器架102转动超过+135°或超过-135°(如图5D和5E中所示)。推压部件220对转动装置210的推压力最好这样来维持推压部件220由螺钉222安装至壳体110并且伸入转轴部件202中的圆形沟槽224内。
一个印刷电路板(PCB)226提供了用于头戴送受话器100的电路。该电路包括上述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以及一个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将送话器104(图1)连接至无线电发射装置和将接收装置连接至扬声器114(图1)。此外,一对光收发装置228、230及其配套电路安装在PCB 226上,靠近转动装置210,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100的工作状态(“待机”、“静音”、“通话”),光收发装置228、230各自具有一个光发射装置和一个光接收装置。
PCB 226的电路提供对转动装置210的底部上的反射涂层212是否处在每个光收发装置228、230的视场之内的双态(binary)指示。由此,由光收发装置228、230接收的光量被转换为信号,这些信号要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预定的周值最好是可以独立地调节的,以便精细地调节该装置并且适应制造过程中的变化。光收发装置228、230优选利用红外光。为了防止外部光干扰光收发装置228、230,壳体110优选封闭转动装置210和光收发装置228、230,如图1中所示。
图5A-E为根据本发明的转动装置210的顶视图,这些图显示出(转动装置210)相对于光收发装置228、230的几个不同转动位置中的每一位置。为了便于参照,图5A-E中还示出了推压部件220和转动轴A。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光收发装置228比光收发装置230更远离转动装置210的转动轴A,对于转动装置210的所有可能的转动位置,转动装置210的圆形部分210A的底表面上的反射涂层212最好都不在光收发装置228的视场之内。还应当指出的是,光收发装置228和230相对于转动轴A彼此分开大约90°。尽管这个角度间隔是优选的,但为了按照这里给出的教导实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角度间隔。
图5A显示出处于竖直向上位置的转动装置210。这个位置对应于被定义为等待的角度范围,如图2中所示。在这个位置中,凸出部分210B的底表面上的反射涂层212位于光收发装置228的视场之内,而转动装置210的圆形部分210A的底表面上的反射涂层212位于光收发装置230的视场之内。在这个位置中,头戴送受话器处于“待机”模式。应当指出的是,在维持足够量的反射涂层212处于光收发装置228、230的视场之内,从而维持头戴送受话器100处于“待机”模式的同时,转动装置210可以在每一方向上(顺时针或反时针)转动预定的量。如图2中所示,“待机”模式优选包括从-35°延伸至+35°的范围。不过,这个范围的严格限制是不重要的,这样由于制造公差或头戴送受话器100的老化引起的变化将不会对其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当送话器架102转动,以致于凸出部分210B的底部上的反射涂层212位于光收发装置228的视场之外时,转动装置210的圆形部分210A的底部上的反射涂层212保持在光收发装置230的视场之内,无论转动方向如何。当这种状态产生时,头戴送受话器进入“静音”模式。这种情况如图5B和5C中所示。应当指出的是,与“待机”模式相似,“静音”模式也对应于送话器架102的一个转动位置范围。此外,由于如图5B和5C中所示存在两个与“静音”模式对应的转动装置210的位置,因此就存在两个与“静音”模式对应的送话器架102的位置范围,如图2中所示。对于头戴送受话器100的工作而言,这个范围的严格限制也是不重要的。
当送话器架102进一步在任一方向上转动,以致于转动装置210的底部上的反射涂层212位于光收发装置228的视场之外并处于光收发装置230的视场之外时,头戴送受话器进入“通话”模式。这种情况如图5D和5E中所示。应当指出的是,与“待机”和“静音”模式相似,“通话”模式也对应于送话器架102的一个转动位置范围。此外,与“静音”模式相似,由于如图5D和5E中所示存在两个与“通话”模式对应的转动装置210的位置,因此就存在两个与“通话”模式对应的送话器架102的位置范围,如图2中所示。不过,“通话”模式的范围优选受到机械性限制,这种限制是通过在凸出部分210B接触推压部件222时推压部件222限制转动装置210的转动实现的,如图5D和5E中所示。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这个实施例不需要反射部分。而是转动装置300包括多个扇形部分,这些扇形部分具有围绕转动装置300的转动轴B的不同半径尺寸并且是由不透光的材料构成的。图中所示的转动装置300与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对302A-B、304A-B结合使用。由于每一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对302A-B、304A-B的(两个)装置位于转动装置300的相反侧,并且由于转动装置300包括具有不同半径尺寸的不透光扇形部分,根据其相对于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对302A-B、304A-B的转动位置,转动装置300阻断了两个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对302A-B、304A-B、仅仅一对或者任一对之间的光路径。
装置302A可以是一个发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装置302B是一个接收装置,或者反之。相似地,装置304A可以是一个发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装置304B是一个接收装置,或者反之。由此,当转动装置300定位成阻断装置302A和302B之间的光路径并且还阻断装置304A和304B之间的光路径时,这种位置就对应于“待机”模式。当转动装置300定位成阻断装置304A和304B之间的光路径并且不阻断装置302A和302B之间的光路径时,这种位置就对应于“静音”模式。另外,当转动装置300定位成不阻断装置302A和302B之间的光路径并且也不阻断装置304A和304B之间的光路径时,这种位置就对应于“通话”模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400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该头戴送受话器400具有一个壳体402,壳体402联接至一个可转动的送话器架404。图7中所示的头戴送受话器400与图1中所示的头戴送受话器100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头戴送受话器400不需要头带。而是头戴送受话器400通过一个听筒部件406插入使用者的外耳被支撑在使用者的头上。显然,为了将头戴送受话器400支撑在使用者身上,可以设置其它的或附加的装置。例如,可以将一个可调膨胀部件插入使用者耳朵中,诸如在序列号为08/857354、名称为“带有长度可调节的耳壁钩的内外耳固位器”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这个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被引作参考,或者可以设置一个夹持部件用来夹持到使用者的耳朵的外部。
图7中所示的头戴送受话器400与图1中所示的头戴送受话器100的区别还在于头戴送受话器400包括一根塞绳408,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400连接至一个电话基本单元(未示出)。显然,头戴送受话器400(图7)也可以是无塞绳头戴送受话器,而头戴送受话器100(图1)也可以是有塞绳头戴送受话器。
壳体402可以包括一个转动装置,诸如图3-5中所示的转动装置210或图6中所示的转动装置300,转动装置带有合适的电路和机械装置,用于根据送话器架404相对于壳体402的转动位置控制头戴送受话器400的工作状态。更具体地讲,通过送话器架404相对于壳体402的转动,头戴送受话器400可以选择性地处于“待机”、“静音”和“通话”模式。显然,头戴送受话器400可以采用图2中所示的转动位置。
或者,根据各种条件,可以采用送话器架404相对于壳体402或者送话器架102相对于壳体110的不同转动位置或位置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经借助于包括许多细节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这里对其特定实施例和细节的引用并非要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可以作出许多改变。尤其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且上述的设备(装置)仅仅是用于描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绝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例如,转动装置的转动轴不必平分转动装置的面区。
权利要求
1.一种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光开关,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该头戴送受话器包括a.固定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b.送话器架,它联接至固定装置,其中,送话器架可以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c.转动装置,它联接至送话器架,其中,转动装置与送话器架一起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转动装置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和d.光接收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一位置并且具有第一视场,光接收装置用于形成第一视场内的转动装置部分的光学特性的第一双态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头戴送受话器,还包括第二光接收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二位置并且具有第二视场,光接收装置用于形成第二视场内的转动装置部分的光学特性的第二双态表示,其中第一和第二双态表示决定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的固定装置为头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靠近光接收装置设置有光发射装置,并且不同的光学特性是反射和不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与光接收装置对置设有光发射装置,并且所述不同的光学特性是不透光和透光。
6.一种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光开关,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该头戴送受话器包括a.固定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b.送话器架,它联接至固定装置,其中,送话器架可以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c.转动装置,它联接至送话器架,其中,转动装置与送话器架一起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转动装置具有第一反射部分;和d.第一光收发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一位置并且具有第一视场,第一光收发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反射部分是否处于第一视场内。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的固定装置为头带。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头戴送受话器,还包括第二光收发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二位置并且具有第二视场。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转动装置围绕一个轴转动,并且包括一个相对于此轴大致成直角取向的平整表面,其中此平整表面的第一扇形部分包括第一反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头戴送受话器,还包括第二光收发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二位置并且具有第二视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头戴送受话器,第一光收发装置与轴分开第一径向距离,第二光收发装置与轴分开第二径向距离,并且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大致平整的表面的第二扇形部分包括第二反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第二反射部分在转动装置的全部转动位置均处于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外,并且在转动装置的选择转动位置处于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内。
14.一种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光开关,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该头戴送受话器包括a.固定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b.送话器架,它联接至固定装置,其中,送话器架可以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c.转动装置,它联接至送话器架,其中,转动装置与送话器架一起相对于固定装置围绕一个轴转动,转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不透光部分;和d.第一光路径,它位于第一对光发射/接收装置的每一装置之间,其中第一光路径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一位置,根据转动装置的转动位置,第一光路径选择性地由不透光部分阻断。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的固定装置为头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头戴送受话器,还包括第二光路径,它位于第二对光发射/接收装置的每一装置之间,第二光路径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二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头戴送受话器,第一光路径与轴分开第一径向距离,第二光路径与轴分开第二径向距离,并且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转动装置具有第二不透光部分,第二不透光部分具有不同的径向离轴距离。
19.一种头戴送受话器,它具有一个光开关,用于控制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该头戴送受话器包括a.固定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b.送话器架,它联接至固定装置,其中,送话器架可以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c.转动装置,它联接至送话器架,其中,转动装置与送话器架一起相对于固定装置转动,转动装置具有一个大致平整的表面,其中此表面的选择部分被做成比其余部分具有更强的反射性,转动装置围绕大致垂直于其表面的一个轴转动;和d.第一光收发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一位置并且具有第一视场,第一光收发装置用于检测表面的具有更强反射性的选择部分是否处于第一视场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固定到使用者(头上)的固定装置为头带。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转动装置的表面包括一个圆形部分,其中心位于轴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头戴送受话器,还包括第二光收发装置,它具有相对于固定装置不变的第二位置并且具有第二视场,第二光收发装置用于检测表面的具有更强反射性的选择部分是否处于第二视场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转动装置的表面包括一个从圆形部分延伸出的凸出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头戴送受话器,还包括一个推压部件,用于增大通过推压圆形部分抵抗送话器架转动的摩擦阻力,并且用于通过接触凸出部分来限制转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凸出部分和由大致平分凸出部分的直径分割的圆形部分的大约一半形成的半圆形部分被做成比转动装置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强的反射性。
26.根据权利要求22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第一光收发装置与轴分开第一径向距离,第二光收发装置与轴分开第二径向距离。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第一光收发装置和第二光收发装置相对于轴彼此分开预定的角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预定的角度大约为90°。
30.根据权利要求22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根据转动装置的转动位置,头戴送受话器被控制处在“待机”状态、“静音”状态和“通话”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在“待机”状态中,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处于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内,并且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处于第二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内。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在“静音”状态中,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处于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外,并且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处于第二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内。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在“通话”状态中,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处于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外,并且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处于第二光收发装置的视场之外。
34.根据权利要求32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送话器架从“待机”状态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任一方向转动都会实现向“静音”状态的转变。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送话器架从“静音”状态的进一步转动会实现向“通话”状态的转变。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头戴送受话器,其中,通过头戴送受话器向座机发射一个预先选定的信号,向“通话”状态的转变使电话座机得以摘机。
全文摘要
一种光开关,用于控制(电话)头戴送受话器的工作状态。该头戴送受话器包括一个送话器架,它可以相对于头戴送受话器的壳体转动。一个转动装置联接至送话器架,使得转动装置与送话器架一起相对于壳体转动。转动装置的一个表面的选择部分被做成比其余部分具有更强的反射性。或者,转动装置的部分是不透光的。一对光收发装置相对于壳体处于固定位置。当送话器架相对于使用者的头大致竖直向上时,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位于这对光收发装置的每一装置的视场内。在这个位置中,头戴送受话器处于“关断”或“待机”模式。当送话器架大致与地平行时,转动装置的反射部分就不在第一光收发装置的视场内,同时反射部分位于第二光收发装置的视场内。在这个位置中,头戴送受话器处于“静音”模式。当送话器架指向下时,反射部分不位于两个光收发装置的任一装置的视场内.在这个位置处,头戴送受话器处于“通话”模式。与已有的机械开关装置相比,光收发装置很少受磨损、污染和位置偏差的影响,并且占用很小的空间。
文档编号H04R1/10GK1299550SQ99805781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4日
发明者J·H·马格纳斯科, E·K·马克松 申请人:哈罗迪雷克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