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33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升降道上部配置有提升机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139321号公报中示出了一种在升降道上部配置有提升机的电梯装置。但是,该电梯装置由于是以轿箱与配重为2∶1的下垂方式悬挂的,故构成机器多,布局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构成机器少、布局简单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配置在升降道内的上部并具有驱动滑轮的驱动装置,卷绕在驱动滑轮上的主索,悬挂在该主索的一端部的轿箱,以及悬挂在该主索另一端部的配重,其特征在于,电梯装置以轿箱与配重为1∶1的下垂方式悬挂,驱动装置配置成驱动滑轮的轴线沿铅垂方向延伸,在升降道的上部配置有将主索从驱动装置引导到轿箱的第1方向转换偏导器轮和将主索从驱动装置引导到配重的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
附图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表示图1的电梯装置的要部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图1的主索构造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形态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无机械室型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表示图1的电梯装置的要部的主视图。
图中,在升降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箱导轨2和一对配重导轨3。轿箱4由轿箱导轨2引导在升降道1内升降。配重5由配重导轨3引导在升降道1内升降。
轿箱4上设有与轿箱导轨2卡合的多个导块6。配重5上设有与配重导轨3卡合的多个导向板7。
导轨2、3的上端部安装有支持台8。支持台8上装有驱动装置(升降机)9。驱动装置9包括电动机10和由该电动机10转动的驱动滑轮11。另外,驱动装置9具有轴方向长度比其直径小的薄型外形。而且,驱动装置9配置成驱动滑轮11的轴线沿铅垂方向延伸。另外,驱动装置9配置在轿箱4的角部的上方。
在驱动滑轮11上卷绕有由合成纤维绳构成的主索12。主索12的一端部悬挂有轿箱4。主索12的另一端悬挂有配重5。即,轿箱4和配重5以1∶1的下垂方式悬挂在升降道1内。
主索12的一端部经绳销13和缓冲材料14与轿箱4的上梁4a连接。主索12的另一端部经绳销15和缓冲材料16与配重5的上梁5a连接。
支持台8上支持有将主索12从驱动装置9引导到轿箱4的第1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和将主索12从驱动装置9引导到配重5的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8。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配置成其回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另外,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配置成轿箱4和配重5分别在铅垂投影面内重合。
另外,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和支持台8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驱动装置9的厚度尺寸。而且,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和支持台8配置在驱动装置9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范围内。
图3为表示图1的主索构造的立体图。图中,在芯线21的周围配置有具有多个内部股绳22和配置在这些内部股绳22间的间隙中的填充股绳23的内部股绳层24。各内部股绳22由多个芳族聚酰胺纤维和聚氨基甲酸乙酯等含浸材料构成。填充股绳23例如由聚酰胺构成。
内部股绳层24的外周配置有具有多个外部股绳25的外部股绳层26。各外部股绳25与内部股绳22同样由多个芳族聚酰胺纤维和聚氨基甲酸乙酯等含浸材料构成。
内部股绳层24与外部股绳层26之间配置有用于避免因驱动滑轮11等的绳索滑车的股绳22、25相互间的摩擦引起的股绳22、25的磨耗的摩擦降低罩覆层27。另外,在外部股绳层26的外周部配置有保护罩覆层28。
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多个主索12将轿箱4和配重5悬挂在升降道1内。另外,在主索12中,负载只通过股绳22、25传递。而且,合成纤维绳在具有高摩擦系数和可挠性方面优于钢绳。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驱动装置9在升降道1内的上部水平配置成驱动滑轮11的轴线沿铅垂方向延伸,轿箱4与配重5为1∶1的下垂方式悬挂在升降道1内,升降道1内的上部配置有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故能使构成机器少、布局简单。
另外,由于采用薄型的驱动装置9,可减少驱动装置9的设置空间,减少升降道1内的上部的高度尺寸。另外,在驱动装置9的容量增大的场合也可通过增大直径加以对应。
并且,由于采用由具有高摩擦系数且可挠性好的合成纤维绳制成的主索12,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的D/d(滑轮直径/绳索直径)可设定为较小。例如,钢制绳索的D/d为40以上,而合成纤维绳索可减少到D/d=25左右。因此,能使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在轿箱4和配重5的上方重合配置而不增大升降道1内的上部的高度尺寸,能简化布局。
并且,由于将驱动装置9配置在轿箱4的角部的上方,能在确保使主索12在驱动装置9与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之间用于扭转的充分距离的同时,确保对于驱动滑轮11充分的卷绕角度。
实施形态2虽然在实施形态1中是在升降道1内的轿箱4的后方配置有配重5,但如图4所示,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在升降道1内的轿箱4的侧面配置有配重5的电梯装置。
另外,虽然在实施形态1、2中,驱动装置9和第1及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18是经支持台8支持在导轨2、3上的,也可由升降道1的壁部或建筑物加以支持。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具有配置在升降道内的上部并具有驱动滑轮的驱动装置,卷绕在驱动滑轮上的主索,由主索悬挂在所述升降道内并由所述驱动装置升降的轿箱及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装置以轿箱与配重为1∶1的下垂方式悬挂,所述驱动装置水平配置使所述驱动滑轮的轴线沿铅垂方向延伸,在所述升降道的上部配置有将所述主索从所述驱动装置引导到所述轿箱的第1方向转换偏导器轮和将所述主索从所述驱动装置引导到所述配重的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轴方向长度小于其直径的薄型外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索为合成纤维绳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配置成其回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并配置成于所述轿箱和所述配重在铅垂投影面内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配置在所述轿箱的角部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支持台加以支持,所述第1和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和所述支持台配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以轿箱(4)与配重(5)为1∶1的下垂方式悬挂在升降道(1)内。驱动装置(9)配置成驱动滑轮(11)的轴线沿铅垂方向延伸。在所述升降道(1)内的上部配置有将主索(12)从所述驱动装置(9)引导到轿箱(4)的第1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7)和将上述主索(12)从上述驱动装置(9)引导到上述配重(5)的第2方向转换偏导器轮(18)。
文档编号B66B11/00GK1382098SQ00814714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1日
发明者滨口修喜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