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144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装置(Rotatableapparatus),特别是涉及利用一齿轮以及一齿条的配合,使得该可旋转装置的一主体于旋转过程中,可避免与底座发生碰撞。
背景技术
:现有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通常会比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来得大,以供使用者在水平方向上,能取得较宽广的视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的功能也愈来愈多样化。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容易的操作各种功能,现有液晶显示器便发展出可旋转的机构设计。亦即,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将液晶显示器旋转90度,进而在垂直方向上取得较宽广的视野。在现有技术中,当使用者欲将一液晶显示器由横向调整为直向时,其必须先将液晶显示器往上抬起一段距离,以避免旋转液晶显示器时,与放置平面或底座发生碰撞。之后,再旋转该液晶显示器至定位。上述现有液晶显示器的旋转机构,操作上较为不便,且设计也较为复杂。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装置,该可旋转装置利用一齿轮以及一齿条的配合,使得该可旋转装置的一主体于旋转过程中,该主体会一边旋转,一边沿齿条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防止主体与底座发生碰撞。根据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可旋转装置(Rotatableapparatus)包括一底座(Base)、一支架(Holder)、一齿条(Rack)、一辅助固定构件(Auxiliaryfasteningmember)、一齿轮(Gear)以及一主体(Mainbody)。支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并且通过第一端装设于该底座上。齿条装设于该支架的第二端上,并且具有一前侧(Frontside)以及一后侧,其中,在前侧提供多个齿(Teeth),并且于后侧提供一导引轨(Guiderail)。辅助固定构件具有一导引沟槽(Guidegroove),该导引沟槽与齿条的导引轨相配合,致使辅助固定构件可沿齿条上下移动。此外,辅助固定构件另具有一突出部(Protrusion),突出部从导引沟槽突出。齿轮具有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齿轮的第一侧可旋转地装设于辅助固定构件的突出部,并且齿轮与齿条的该各齿相啮合。主体装设于齿轮的第二侧。在上述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中,该主体伴随着该齿轮的旋转,是通过施以一外力于主体上,使得齿轮相对于齿条的该各齿而旋转,进而带动辅助固定构件的导引沟槽相对于齿条的导引轨而移动,使该主体相对该底座旋转并移动。亦即,当使用者欲将可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一特定角度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主体也会同时沿齿条向上或向下移动。当本发明的可旋转装置的底座放置在一平面上,且主体的水平长度大于垂直宽度时,当使用者欲将可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一特定角度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主体也会同时沿齿条向上移动,进而防止主体与底座发生碰撞。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可旋转装置的背面外观视图;图1B为图1A中主体被旋转90度后的背面外观视图;图2为图1A中可旋转装置的旋转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可旋转装置12底座14支架140第一端142第二端16齿条160前侧162后侧(导引轨)18辅助固定构件180导引沟槽182突出部20齿轮22主体24弹性构件L主体长度W主体宽度R齿轮半径θ旋转角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可旋转装置10的背面外观视图。图1B为图1A中主体22被旋转90度后的背面外观视图。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可旋转装置(Rotatableapparatus)10包括一底座(Base)12、一支架(Holder)14、一齿条(Rack)16、一辅助固定构件(Auxiliaryfasteningmember)18、一齿轮(Gear)20以及一主体(Mainbody)22。主体22可为一显示装置(Displaydevice)。在此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主体22为一液晶显示装置。支架14具有一第一端140以及一第二端142,支架14并且通过第一端140装设于底座12上。齿条16装设于支架14的第二端142上,并且具有一前侧(Frontside)160以及一后侧162,其中,在前侧160提供多个齿(Teeth),并且于后侧162提供一导引轨(Guiderail)。在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支架14与齿条16为一体成型。如图1B所示,辅助固定构件18具有一导引沟槽(Guidegroove)180,导引沟槽180与齿条16的导引轨162相配合,致使辅助固定构件18可沿齿条16上下移动。此外,辅助固定构件18另具有一突出部(Protrusion)182,突出部182从导引沟槽180突出。齿轮20具有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齿轮的第一侧可旋转地装设于辅助固定构件18的突出部182,并且齿轮与齿条16的该各齿相啮合。主体22装设于齿轮20的第二侧。在上述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主体22伴随着齿轮20的旋转,是通过施以一外力在主体22上,使得齿轮20相对于齿条16的该各齿而旋转,进而带动辅助固定构件18的导引沟槽180相对于齿条16的导引轨162而移动。亦即,当使用者欲将可旋转装置10的主体22旋转一特定角度时,通过齿轮20与齿条16的配合,主体22也会同时沿齿条16向上或向下移动,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当主体22由图1A中的状态旋转至图1B中的状态时,主体22是沿齿条16向上移动,由此,即可防止主体22与底座12或底座12所放置的平面发生碰撞。当主体22由图1B中的状态旋转至图1A中的状态时,主体22则是沿齿条16向下移动。此外,齿轮20通过一枢纽绞链(Hinge)装设于辅助固定构件18的突出部182,使得主体22可旋转至一特定角度,并固定于该特定角度。在上述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可旋转装置10进一步包括一弹性构件(Resilientmember)24,如图1A所示。弹性构件24装设于齿条16以及辅助固定构件18之间,以辅助齿轮20相对于齿条16的相对旋转,使得使用者可轻松地旋转主体22。弹性构件24可为一线形弹簧(Linespring)或其它类似组件。请参阅图2,图2为图1A中可旋转装置10的旋转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主体22与底座12或底座12所放置的平面发生碰撞,本发明的可旋转装置10可进一步设计成满足下列的不等式(公式一)公式一R×θ>L2+W2-W]]>其中,L代表主体22的一长度的一半,W代表主体22的一宽度的一半,R代表齿轮20的一半径,并且θ代表主体22所旋转的一特定角度。此外,R×θ代表主体22旋转θ角时,主体22所相对上升的距离。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当使用者欲将可旋转装置10的主体22旋转一特定角度θ时,通过齿轮20与齿条16的配合,主体22也会同时沿齿条16向上移动,进而防止主体22与底座12或底座12所放置的平面发生碰撞。由此,本发明的可旋转装置不仅简化了现有技术的复杂机构,并且对使用者来说更方便、更具实用性。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有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装置,包括一底座(Base);一支架(Holder),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支架通过该第一端装设于该底座上;一齿条(Rack),装设于该支架的该第二端上,该齿条具有一前侧(Frontside)以及一后侧,在该前侧提供多个齿(Teeth),并且于该后侧提供一导引轨(Guiderail);一辅助固定构件(Auxiliaryfasteningmember),具有一导引沟槽(Guidegroove),该导引沟槽是与该齿条的该导引轨相配合,致使该辅助固定构件可沿该齿条上下移动,该辅助固定构件另具有一突出部(Protrusion),该突出部从该导引沟槽突出;一齿轮(Gear),具有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该齿轮的该第一侧可旋转地装设于该辅助固定构件的该突出部,并且该齿轮与该齿条的该各齿相啮合;以及一主体(Mainbody),装设于该齿轮的该第二侧;其中,该主体伴随着该齿轮的旋转,是通过施以一外力在该主体上,使得该齿轮相对于该齿条的该各齿而旋转,进而带动该辅助固定构件的该导引沟槽相对于该齿条的该导引轨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弹性构件(Resilientmember),装设于该齿条以及该辅助固定构件之间,以辅助该齿轮相对于该齿条的相对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装置,其中该弹性构件为一线形弹簧(Linesprin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装置,进一步满足下列的一不等式R×θ>L2+W2-W]]>其中,L代表该主体的一长度的一半,W代表该主体的一宽度的一半,R代表该齿轮的一半径,并且θ代表该主体所旋转的一特定角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装置,其中该支架与该齿条为一体成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装置,其中该主体为一显示装置(DisplaydeVice)。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装置,其中该齿轮的该第一侧通过一枢纽绞链可旋转地装设于该辅助固定构件的该突出部。全文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可旋转装置,该可旋转装置利用一齿轮以及一齿条的配合,使得装设于该可旋转装置上的一主体在旋转过程中,该主体会一边旋转,一边沿齿条移动,进而防止主体与底座发生碰撞。文档编号H05K7/18GK101035421SQ20061005893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发明者池亭辉,陈旻志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