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41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热管。
技术背景目前,热管已被广泛应用于散热领域。热管通过全封闭在真空管内的工 作流体的汽、液相变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现有热管包括中空的 管体、毛细结构、密封于管体内的工作流体。热管工作时,管体内部填充的 低沸点工作流体在热管蒸发段吸收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蒸汽在 微小的压差下运动至冷凝段,并在冷凝段释放热量而液化,该液化后的工作 流体在热管壁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再回流至蒸发段,通过该工作流体的循环 运动,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笔记型电脑趋向超薄型,内部空间越来越狭小,因而中央处理器的散热 ^t组的厚度也要求越来越薄。现有的毛细结构大多采用沟槽形式或者粉末烧结形式,其毛细结构的厚度通常在0.3 0.8毫米之间。当热管厚度只有2.0毫米 或更小时,热管的蒸汽通道变的极小而丧失了散热的功能。丝网式毛细结构 虽然具有0.1 0.2毫米厚度的毛细结构,但是丝网与管壁的结合不紧密,在热 管折弯或打扁变形时往往由于结合不紧而脱落,导致热传量降低且热阻急剧 增加。因此在厚度进一步变薄的情况下热管不能达到正常的传热性能,无法 满足笔记型电脑的结构限制和性能要求。发明内容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厚度较薄且散热性能好的热管。 一种热管,包括中空的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毛细结构、密封于所述 管体内的工作流体,所述管体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毛细结构包括辅助毛细 结构和至少一个脉管,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环设于所述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 脉管呈阶梯状,包括大端和小端,从所述蒸发段延伸至所述冷凝段,所述小
端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接触,所述大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凝段的内壁接触。一种热管,包括中空的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毛细结构、密封于所述 管体内的工作流体,管体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毛细结构包括辅助毛细结构 和至少一个中空的脉管,辅助毛细结构至少设置在蒸发段的内壁上,脉管从 蒸发段延伸至冷凝段,脉管包括大端和小端,小端与位于蒸发段的辅助毛细 结构接触,大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凝段的内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脉管可以有效吸附工作流体,避免工作流体因重力因 素形成局部积聚,防止热阻增加,并且脉管的孔径较小,尤其是在热管压扁 成形后仍然保持原有的毛细作用力,保证了工作流体的循环流动,可以满足 超薄笔记型电脑的散热要求,而辅助毛细结构的设置相对地增大了蒸发段的 毛细作用力,1更于冷却后的液体回流。


图1是本发明热管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沿n-n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i沿ni-m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脉管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沿V-V的主坤见图。图6是本发明热管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沿vn-vn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6中沿VH卜VH1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该热管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热管包 括管体IO、毛细结构和密封于管体10内的工作流体(图未示)。该管体10是中空的密封腔体,由铜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可以将 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管体10内部,包括蒸发段101、绝热段103和冷凝 段102,蒸发段101和冷凝段102分别位于管体10的两端,绝热段103位于蒸发 段101和冷凝段102之间。该实施例中,管体10呈扁平状,其径向横截面大致 呈矩形,周边均形成圓形倒角,管体10的厚度远小于其宽度。实际上,管体 IO既可以是直型管,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弯折型管,例如"U"型或者"L"型。 如果热管是"U,,型,可以将其一平行端部作为蒸发段101,另一平行端部作 为冷凝段102,也可以将其位于两平行端部之间的弯折中间段作为蒸发段101, 而两平行端部则分别作为冷凝段102。工作流体填充于管体10内,可以是水、酒精、曱醇等具有较低沸点的物 质。工作流体在管体10的蒸发段101处吸热蒸发成蒸汽,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 运动至冷凝段102,并在冷凝段102释放热量而液化,液化后的工作流体通过 毛细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回流至蒸发段IOI,通过该工作流体的循环运动,将发 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热管的毛细结构包括三个脉管12及一个环设于热管蒸发段101内壁的辅 助毛细结构13,该辅助毛细结构13可以是丝网式毛细结构,也可以是石友纳米 管层,其厚度约为0.1毫米。丝网式毛细结构是通过金属网丝或者纤维束编织 形成。碳纳米管层含有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或者其组合,厚度为IOO 纳米一10(M敖米。采用丝网式毛细结构或者^f友纳米管层作为辅助毛细结构13, 不仅厚度薄、体积小,而且导热能力强、毛细性能好,使得热管蒸发段IOI 负荷较大的径向能量密度,相对地降低了热管蒸发段101的热阻值,也有利于 工作流体快速回流。所述脉管12沿热管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当然如果脉管12的数量较 多,也可以使各脉管12之间相互贴合。各脉管12均呈阶梯状,位于管体10内, 从蒸发段101延伸至冷凝段102。请同时参阅图4、图5,脉管12是由若干铜丝、 铝线、不锈钢丝或者纤维束等材料制成的丝线编织后形成的可绕性的管体, 内部形成一中心通道,管壁上形成有若干细小的孔隙,该孔隙与中心管道相 互连通。每一脉管12均包括一大端121和一小端122,大端121和小端122的中 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中小端122贴设于热管蒸发段101的辅助毛细结构13 的内壁,大端121则与热管的冷凝段102、绝热段103的内壁面相接触。小端122 的外径与辅助毛细结构13的内径相当,大端121的外径与热管的管体10的内径 相当,从而脉管12的上下两侧与热管冷凝l爻102、绝热段103的管壁以及辅毛 细结构13的管壁形成线接触,而脉管12之间则形成蒸汽通道。该脉管12的管 径可从0.5毫米扩展到数毫米,其最大值取决于工作流体的性质,从而对工作 流体输送的方向具有单一性,即仅供在冷凝段102放热凝结后的工作流体通过
而回流到蒸发段101,而在蒸发段101吸热蒸发汽化的蒸汽则仅能从脉管12与 管体10之间的蒸汽通道扩散到冷凝段102。以纯水为例,脉管12的管径较佳范 围是0.5毫米至2毫米之间。脉管12还可以采用其它相似结构形式,该实施例 中脉管12的横截面形状是圆环形,而脉管12也可与热管的形状相适应,例如 脉管12的横截面形状是椭圆环形,从而脉管12与辅助毛细结构13及热管冷凝 段102、绝热段103的内壁面实现面接触,增加接触面积。而脉管12的个数可 根据热管的宽度而调整,不限于3个。如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发明热管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 在于该辅助毛细结构21的下半环延伸至冷凝段102,也就是说在蒸发段IOI 处,辅助毛细结构21贴设于蒸发段101的整个内壁面上,而在绝热段103、冷 凝段102,辅助毛细结构只贴设于冷凝段102、绝热段103的内壁面的下半部分, 同时还可以使设置在蒸发段101的辅助毛细结构21的有效毛细孔径小于设置 在冷凝段102的辅助毛细结构21的有效毛细孔径,这样可以使得冷凝段102流 阻小、便于冷凝液体回流,蒸发段101毛细作用力大、吸热面积大,从而可以101或冷凝4爻102的有效毛细孔径相同,或者介于蒸发段101与冷凝段102的有 效毛细孔径大小之间,这样从冷凝段102、绝热段103到蒸发段101所设辅助毛 细结构21的孔径依次减少,工作流体回流遭遇的流阻依次减少,受到的毛细 作用力逐渐增大,z使其回流更顺畅。而脉管20的形状也与辅助毛细结构21相 适应,上半部分呈阶梯状,包括大端201和小端202,大端201和小端202的中 心轴线相互平行,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在同一垂直截面上。大端201的上半部 与热管的管体10的内壁面线接触,大端201的下半部与辅助毛细结构21的内壁 面线接触,小端202的外径与辅助毛细结构21的内径相同,从而小端202与辅 助毛细结构21的内壁面线接触。由于线接触的地方可能会发生弹性形变,那 么所有线接触之处都可以是面接触,这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热管,包括中空的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毛细结构、密封于所述管体内的工作流体,所述管体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毛细结构包括辅助毛细结构和至少一个脉管,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环设于所述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脉管呈阶梯状,包括大端和小端,从所述蒸发段延伸至所述冷凝段,所述小端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接触,所述大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凝段的内壁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脉管的大端的外径与 所述热管的内径相当,所述脉管的小端的外径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的内径相 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的下半 环延伸至所述冷凝段,所述脉管的大端的上部与所述热管的内壁接触,所述 脉管的大端的下部与延伸至冷凝^a的辅助毛细结构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包括多个脉 管,所述脉管在管体内间隔排列或者相互贴合。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绝热段, 所述绝热段位于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辅助毛细结构是丝网式毛细结构或者碳纳米管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脉管是由若干铜丝、铝线、不锈钢丝或者纤维束制成的丝线编织后形成的可 绕性的管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热管厚度不大于2毫米。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辅助毛细结构的厚度不大于0.1毫米。
10. —种热管,包括中空的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毛细结构、密封于所 述管体内的工作流体,所述管体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毛 细结构包括辅助毛细结构和至少一个中空的脉管,所述辅助毛细结构至少设置在所述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脉管从所述蒸发段延伸至所述冷凝段,所述 脉管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小端与位于蒸发段的辅助毛细结构接触,所述大 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凝l^的内壁接触。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环设 于蒸发段的内壁上,且延伸至冷凝段的部分内壁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是丝 网式毛细结构或者碳纳米管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脉管是由若干铜丝、 铝线、不锈钢丝或者纤维束制成的丝线编织后形成的可绕性的管体。
全文摘要
一种热管,包括中空的管体、设于所述管体内的毛细结构、密封于所述管体内的工作流体,所述管体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毛细结构包括辅助毛细结构和至少一个脉管,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环设于所述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脉管呈阶梯状,包括大端和小端,从所述蒸发段延伸至所述冷凝段,所述小端与所述辅助毛细结构接触,所述大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凝段的内壁接触。脉管可以有效吸附工作流体,避免工作流体因重力因素形成局部积聚,防止热阻增加,并且脉管的孔径较小,尤其是在热管压扁成形后仍然保持原有的毛细作用力,保证了工作流体的循环流动,可以满足超薄笔记型电脑的散热要求,而辅助毛细结构的设置相对地增大了蒸发段的毛细作用力,便于冷却后的液体回流。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398272SQ20071012370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睿凯, 张长生, 王肇浩, 白先声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