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46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例如电子元件之类的对象的散热器风扇。
技术背景MPU (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处理向其输入的数据以获得结果的关键 部件,并且安装在高性能电子装置中。近年来,MPU的时钟频率快速增加, 与此伴随的是MPU中产生的热不断增加。MPU中产生的热可能会增大其出 故障或失效的可能性。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散去MPU产生的热。安装在高性能电子装置中并可发热的电子元件(例如MPU)可使用 附接于其上的散热器风扇。散热器风扇是散热器和向散热器传送空气的 轴流风扇形成的组件。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片,它们布置成增大散热器 的表面积。散热器通常由金属制成。散热器风扇附接到MPU之类的发热 电子元件上,使得MPU中产生的热可以传递到散热器。传递到散热器的 热通过轴流风扇传送的空气被迫散去。MPU通常安装在称作"母板"的电路板上。散热器风扇也安装在母 板上而与MPU热接触。因此,各散热器风扇必须设有允许散热器附接到 母板上的安装部。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散热器风扇包括散热器,该散 热器包括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基部和多个散热片,这些散热片布置在 所述基部的外周表面上并从所述基部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中心轴 线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及布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方并与其同轴的风扇,该 风扇包括可关于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产生轴向向下气流的叶轮、使该叶 轮旋转的马达、以及环绕所述叶轮并支撑所述马达的壳体,所述叶轮具
有多个叶片,这些叶片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布置并沿所述径向向外延伸。 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轴向向下延伸的臂,至少一个所述臂设置有与所述散 热器的一部分接合的接合部以限制所述散热器的轴向运动。通过连接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外周端而形成的所述散热器的作为 虚拟面的包络面可以设置有远离所述中心轴线伸出的突起和朝着所述中 心轴线凹入的凹口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风扇的壳体的接合部与所述突起 和所述凹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合。所述风扇的壳体的接合部可以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片中的至少一个 散热片的下端接合。各臂可以包括沿所述散热器的周向布置的两个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之间的周向距离可以随着所述两个支撑部的轴向下 移而减小。各臂可以设置有附接部,所述散热器风扇待在该附接部处附接到另 一装置,并且该附接部设置有从所述臂的下端向上延伸并为筒形的加强 壁。所述臂可以关于所述中心轴线沿所述散热器的周向规则地布置在四 个位置处,这四个位置包括均设有所述接合部的两个相对部分。所述壳体还可以包括大致环形的环绕部;多个支柱,所述支柱从 所述环绕部轴向向上延伸;以及多个肋,所述肋使所述支柱的轴向上端 与位于所述叶轮轴向上方的所述马达彼此相连。所述臂可以从所述环绕部向下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各支柱布置在 所述臂的周向相邻的两个臂之间。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多个从所述环绕部向下伸出的突起。在这种情况 下,各突起布置在所述臂的周向相邻的两个臂之间。各臂可以包括两个轴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散热器的 周向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支撑部支撑它们之间的所述附接部。所述壳体还可以包括支撑所述马达的基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环 绕部、所述支柱、该基部和所述壳体的臂由单个连续部件形成。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加清楚本
发明的其它特征、元件、优点和特性。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散热器风扇的侧视图,显示出其散热器与MPU接触的 状态。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散热器风扇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散热器风扇的侧视图。 图7是图5的散热器风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到图7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注意在本发 明的说明中,当将不同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位描述成上/下或者左/ 右时,指的是附图中的最终位置关系和方位;而不是指一旦组装成实际 装置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位。同时,在下面描述中,轴向指的是平 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径向指的是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立体图。图2 是显示出图1的散热器风扇的散热器与作为发热电子元件的实施例的MPU 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散热器风扇的俯视图。散热器1是由导热性相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散热部件。散热器1的 材料的实施例是铜、铜铝、铝和铝合金。散热器1例如通过挤压或者拉 拔形成。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器l由铝合金制成。散热器1包括例如呈大致圆柱形的基部11以及多个连续地布置在基 部11的外周表面上并与基部11成一体的散热片12。通过该构造,扩大 了散热器1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即散热器1的表面积。基部11的形
状不限制为圆柱形。例如,基部ll可以具有方柱形形状。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片12从基部11的外周表面沿着远离基部11的方向延伸, 即沿垂直于基部11的中心轴线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围绕基部11的中 心轴线布置。尤其是为了增大各散热片12的表面积,各散热片12形成 为弯曲,或者是笔直的但相对于从散热片12的内端沿径向延伸的线倾斜。 通过该形状,与不倾斜或弯曲的散热片,即沿径向笔直延伸的散热片相 比,可以使各散热片12的表面积较大。可以增大散热片12的表面积的 散热片12的形状不限制于此。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基部11形成为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大致圆 柱形形状。基部11在其中心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通孔(未示出)。 当沿着垂直于基部ll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剖切时,该通孔具有大致圆形的 截面。在基部11的限定中心孔的内周面上装配并固定呈大致圆柱形的芯 13 (见图2)。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芯13由铜基材料制成。基部11的 通孔和芯13的形状不限制于上述形状。然而,芯13优选呈大致圆柱形, 这是因为通过该形状芯13可以具有设计外径,即例如通过车床以高精度 形成其外周表面的设计直径。在从芯13向基部11传递热时,在芯13和基部11的内周表面之间 的接触表面上存在接触热阻。接触热阻是指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处 的传热阻力。例如根据彼此接触的部件的接触压力、接触面积、接触表 面的表面粗糙度、导热性和表面硬度来确定接触热阻值。因此,如果芯 13具有高精度的设计外径(即,其外周表面的直径)并且通孔具有高精 度的设计直径,就可降低接触热阻值的变化,并且接触表面处的接触压 力在接触表面的所有区域上可以都一致。因而,芯13和基部11的内周 表面之间的接触热阻值接近一致。这意味着可以从芯13向基部11有效 地传热。因此,为了降低基部11和芯13之间的接触热阻值,优选使芯 13呈大致圆柱形形式。为了降低芯13和基部11之间的接触热阻值,以高接触压力将芯13 压配到由基部ll的内周表面限定的通孔中。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基 部ll在高温下因热而膨胀时,将芯13插入通孔中。然后在芯13位于通
孔中的情况下冷却基部ll。基部ll在被冷却时收縮,借此将芯13固定 到基部11的内周表面上。也就是说,基部11和芯13通过所谓的"收縮 装配"而彼此固定。通过这样装配芯13和基部11,从MPU 3传递到芯 13的热有效地传递到基部11并最终从散热片12向周围空气散去。或者, 例如可以在基部11中形成凹口来代替通孔,芯13压配或收縮装配到该 凹口。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芯13通过压配而固定在基部11的限定出通 孔的内周表面上。然而,基部11的通孔不总是填充有芯13。例如,基部 11具有不插入任何构件的通孔。参照图2, MPU 3安装在母板31上。芯13的底面布置在MPU 3上, 在它们之间插设有传热部件(未示出)。因而,在MPU3中产生的热通过 传热部件传递到芯13。因此,MPU 3和传热部件之间的接触热阻值以及 传热部件和芯13之间的接触热阻值之和非常重要。例如,如果MPU3和 芯13的表面平面度都为0 Min,其表面粗糙度为0 Mm,并且接触压力较 高,那么传热部件和MPU 3之间以及芯13和传热部件之间的各接触表面 处的接触热阻非常小。然而,实际上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决不会同时为 零。也就是说,在没有传热部件的情况下,在MPU 3和芯13之间形成未 填充空间或气隙。由于空气具有高绝热特性,在MPU 3和芯13之间具有 气隙时它们之间的接触热阻较高。然而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MPU 3 和芯13之间布置传热部件。因此,可以使MPU 3和芯13之间的总接触 热阻值较小。传热部件由具有高传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从 可加工性角度来看,使用例如热带的带状部件,其中诸如聚酰亚胺膜或 铝箔之类的基底涂覆有包括填料的压敏粘合剂。传热部件的材料的另一 实施例是导热硅酮,其中作为基础油的硅酮油掺有氧化铝之类的高导热 性粉末。导热硅酮通常呈油脂形式,因此可以在几乎没有气隙的情况下 与MPU 3和芯13紧密接触。因而,可以有效地利用MPU 3的表面和接合 到其上的表面来进行传热。对于传热部件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只要其导 热性高即可。传热部件的形状和材料可不做具体限制。 MPU 3中产生的热通过传热部件传递到散热器1的芯13。如果在该 传热过程中热阻降低,就可大大提高散热器风扇的散热性能。在该优选 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加芯13和MPU 3之间的接触压力来降低热阻。传到芯13的热然后传递到基部11。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因为芯 13压配或收縮装配在基部11中的通孔内,所以在芯13和基部11之间有 足够高的接触压力水平。因而,芯13和基部11之间的接触热阻较小。 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芯13和基部11之间的接触热阻,则例如在基部11 的内周表面和芯13的外周表面之间布置传热部件。传热到基部11的热然后传递到散热片12。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 如图1所示,轴流风扇5布置在散热器1的上方,并向散热器1传送空 气。因而,传递到散热片12的热被迫散去。现在描述轴流风扇5的结构。参照图1,轴流风扇5包括在围绕其 旋转轴线旋转时产生气流的叶轮52、使叶轮52旋转的马达(未示出)以 及容纳叶轮52和马达的壳体。轴流风扇5布置成使叶轮52的旋转轴线 与散热器1的基部11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壳体包括将通过叶轮52的 旋转产生的气流转换成静压能的环绕壁部511、将马达固定在其上以固定 该马达的基部51以及使基部51和环绕壁部511相连接的至少三个肋512 。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环绕壁部511是大致环形,即在其整个圆周长度 上是连续的,并且设置四个肋512。如图1和图2所示,环绕壁部511设 有从其轴向向上延伸并以基本规则的间隔布置的支柱513。支柱513的数 量与肋512的相同,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是四个。各支柱513的上端与 支撑肋512中的相应一个的径向外端相连。注意,径向是垂直于或者基 本垂直于叶轮52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基部51通过肋512和支柱513与 环绕壁部511连接。叶轮52包括多个叶片521。叶片521沿叶轮52的周向围绕叶轮52 的旋转轴线布置。当叶轮52旋转时,叶片521围绕旋转轴线转动并向空 气提供动能,空气被轴向吸入并被轴向排放。也就是说,叶轮52的旋转 产生从图2中的上侧向下侧流动的轴向气流。该气流具有沿径向指向外 的离心分量、沿周向的旋涡分量以及沿轴向的轴向分量。该气流在其径
向最外部具有最大速度,在其径向最内部具有最小速度。由于在该优选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5中产生的气流如上所述具有离心分量,该气流沿 径向指向外。因此,传输到散热器1的气流的速度在散热片12的径向最 外部最大。如图2所示,轴流风扇5布置在散热器1的上方,使得叶轮52的旋转轴线与基部11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散热器1的外周表面,即通过将散热片12的径向外端彼此连接而形成的虚拟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在其中形成的凹口 112。以下将该虚拟表面称为散热片12的包络面。接合部5113设置成从环绕壁部511向下延伸的各臂5111的一部分,该接合部5113 与至少一个散热片12的限定出凹口 112的一部分的切口部接合,从而散热器1和轴流风扇5彼此固定。后面将描述臂5111的细节。MPU 3中产生的热通过传热部件和芯13传递到基部11,然后传递到 散热片12。散热片12关于基部11的中心轴线布置,并且因轴流风扇5 的旋转产生的气流沿着散热片12流动。因而,气流有效地在散热片12 之间的空间流动,从而传递到散热片12的热被迫散去。以这种方式,可 以通过将散热器1与轴流风扇5结合而大大改善散热器1的冷却性能。散热片12弯曲成使其径向外端位于其径向内端的沿叶轮52旋转方 向的上游侧。在轴流风扇5中,叶片521的后边缘,即叶片的散热器侧 边缘弯曲,使其径向外端位于其径向内端的沿叶轮52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因此,当沿轴向看时,叶片521的后边缘不平行于散热片12。因此,可 以减少由于转动的叶片521产生的气流与散热片12之间的干涉产生的噪音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散热片12弯曲成使其径向外端位 于其径向内端的沿叶轮52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但是,散热片12可以不 弯曲而是笔直的并相对于径向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由于来自轴流风扇5的气流与散热片12的干涉产生的噪音。此外, 由于叶轮52的叶片521的后边缘弯曲,使其径向外端位于其径向内端的 沿叶轮52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因此即使散热片12沿径向笔直地延伸, 也可以实现减少干涉噪音。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环绕壁部511的臂5111的形状。各臂5111包括 两个支撑部5112。各支撑部5112在其轴向中部设置有接合部5113,该 接合部将与散热片12的限定凹口 112的径向外端接合。臂5111例如规 则地周向布置在四个位置处。如图2所示,环绕壁部511在周向相邻的 臂5111之间还设置有均朝向散热器1伸出的接触部5114。在该优选实施 方式中,由于臂5111的数量为四个,接触部5114的数量也为四个。由于接合部5113与限定了凹口 112的至少一个散热片12的径向外 端接合,因此散热片12的由散热片12的上端形成的顶面与接触部5114 轴向接触。接合部5113向散热器1施加轴向向下的负载,并且接触部5114 向散热器l施加轴向向上的负载。这里利用杠杆原理,接触部5114用作 支点。因此,施加给散热器1的负载由环绕壁部511的弹性或弹力确定。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部5115设置在各臂5111的由两个支撑部 5112形成的轴向下端处。这两个支撑部5112与安装部5115的周向间隔 的部分(例如靠近周向端部的部分)相连。安装部5115在其大致中央具 有通孔5116。安装部件6插入通孔5116中。安装部5115通过安装部件 6附接于母板31。参照图2,安装部件6延伸穿过母板31和安装部5115。如果例如安 装部件6沿径向向外伸出,它就会与安装在母板31上并布置在散热器风 扇IO周围的其它构件干涉。因此,优选防止安装部件6径向向外伸出或 使其最小化。为实现该目的,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部5112布 置成允许安装部件6插入它们之间。假设各臂5111由单个构件形成,那 么安装部件6将布置在臂5111的径向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在向臂5111 施加外力时,在臂5111中产生弯矩。即,臂5111不能具有足够的强度。 另一方面,安装部件6或安装部5115夹在臂5111的两个构件,即两个 支撑部5112之间,安装部件6或安装部5115可以位于径向靠近散热片 12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散热器风扇IO的外径。另外,由于各臂5111由两个支撑部5112形成,因此可以在支撑部 5112之间径向向外排放留在臂5111内的空气。因而,来自轴流风扇5的 气流可以有效地经过散热片12之间并强迫冷却MPU 3,而不会降低散热
器风扇10的冷却效率。各臂5111的支撑部5112布置成使它们之间的周向距离随着支撑部 5112轴向下移,即远离环绕壁部511而减小。更具体地说,两个支撑部 5112相对于中心轴线成角度地从环绕壁部511朝着安装部5115延伸。换 言之,支撑部5112相对于轴向倾斜。因而,两个支撑部5112和环绕壁 部511—起形成桁架。通过该结构,当从外部向安装部5115施加周向力 时,在两个支撑部5112中产生压应力和拉应力而不是弯矩,从而提供高 强度。请注意,可以根据设计以适当的方式改变支撑部5112的形状,而 不限制于上述形状。如图1和图3所示,臂5111和支柱513沿环绕壁部511的周向交替 布置。换言之,各支柱513布置在两个周向相邻的臂5111之间。臂5111 和支柱513的该布置使得可更容易设计制造壳体所用的模具或模子。现在将描述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制造壳体所用的模具或模子。在该 优选实施方式中,环绕壁部511、臂5111、基部51、肋512和支柱513 利用树脂注射成型成单个连续部件。通常按以下方式进行注射成型。首 先,制备两个模具件,这两个模具件彼此接触时在它们之间限定闭合空 间。在闭合空间中注入熔融树脂,之后使其中具有树脂的两个模具件强 制或自然冷却以使树脂固化。然后,使这两个模具件彼此分开,从而从 模具件取出成型产品。因而,待仅由两个模具件成型的产品必须具有这样的形状,即模 具件可以在不与其中的成型产品干涉的情况下彼此分开。换言之,当沿 模具件彼此分开的方向看时,待成型产品必须没有盲部。这里所用的"盲 部"指的是沿模具的分开方向看时从两侧都不能看到的产品部分。如果 待成型产品具有盲部,就不可能将模具件彼此分开。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柱513之一设置有可捕获向马达供电的引 线(未示出)的引线钩5131。引线钩5131从环绕壁部511向外伸出。另 夕卜,设置在臂5111下端处的安装部5115也从环绕壁部511向外伸出。 因此,在两个模具件沿与壳体的轴向相同的方向分开的情况下,如果臂 5111和支柱513布置在相同的周向位置,则在引线钩5131和安装部5115 之间形成盲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于形成盲部的附加过程,即所谓 的底切过程,从而增加了模具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数量。该附加过程 是这样的过程通过使用称为滑动芯的另一模具件来形成盲部,该滑动 芯可以沿着不同于那两个模具件的分开方向的方向滑动。另外,在这种 情况下会降低成型产品的尺寸精度。但是,由于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臂 5111和支柱513布置在不同的周向位置,因此不需要附加过程。所以, 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注射成型。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环绕壁部511还在与支柱513相同的周向位 置处包括突起514。但是,突起514设置在环绕壁部511的与支柱513相 对的一侧,并从环绕壁部511向下伸出,如图1所示。在该优选实施方 式中,由于设置有四个支柱513,因而设置有四个突起514。突起514在 散热片12的径向外侧布置成与其接触或在它们之间有小间隙。因而,即 使环绕壁部511试图相对于散热器1沿径向移动,也可以通过突起514 限制该径向移动。图4是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性散热器风扇的平面图。 在图1到图3的实施例中,在散热器1的散热片12的包络面中设置有凹 口 112,并且臂5111的接合部5113与限定凹口 112的至少一个散热片 12的外周端接合从而使散热器1和轴流风扇5彼此固定。但是,在图4 的实施例中,在散热片12的包络面中没有设置凹口 112。相反,接合部 5113设置在臂5111的下端或附近。臂5111的接合部5113与至少一个散 热片12的下端接合。如上所述,不具体限制接合部5113与至少一个散热片12接合所处 的轴向位置,只要可以通过接合将轴流风扇5固定到散热器1即可。若 各散热器不需要任何凹口 112,则可以减少工序数量,从而可降低散热器 的单位造价。可以通过将安装部件6安装在安装部5115处而将该优选实施方式的 散热器风扇10固定在母板31上。另外,可以通过臂5111的接合部5113 与散热片12的一部分接合,使散热器1和轴流风扇5彼此固定。因此, 与需要用于附接的单独构件或部件的传统散热器不同,在该优选实施方 式的散热器风扇10中,可以将轴流风扇5固定在散热器1上,而不使用 用于使它们彼此附接的单独构件或部件。因此,可以削减附接用的单独 部件的材料成本和附接成本,从而产生廉价的散热器10。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图5是该优 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立体图。图6和图7是当从径向外侧和轴向 上方看时图5的散热器风扇的侧视图和平面图。如图5所示,除了形成 在散热器的外周上的凹口的形状、臂的形状、安装部的形状和散热器的 形状之外,散热器风扇10a与图l的散热器风扇10相同。因此,相同的 构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进行详述。如图5所示,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一样,壳体的环绕壁部511a设 置有臂5111a。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设有四个臂5111a。但是,环绕壁 部511a不是环形的。尽管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一样,各臂5111a由周 向布置的两个支撑壁5112a形成,但是环绕壁部511a在支撑部5112a之 间不相连。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10a的高度,即轴向长度低于第一 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10。因此,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la的臂 5111a的长度比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1的短。各臂5111a在其轴向 下端处设置有安装部5115a。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安装部件6放 入安装部5115a中。当附接安装部件6时,安装部件6的上部位于从环 绕壁部511a笔直延伸的线上,如图7所示。这意味着,如果环绕壁部511a 在其整个周向长度上是连续的,环绕壁部51 la就会与安装部件6干涉。 因此,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环绕壁部511a构造成不与安装部件6干涉。如上所述,为了提高散热器风扇的冷却效率,必须增加散热器1的 芯13与MPU 3之间的接触压力。这需要增加母板31与安装部5115a之 间的安装强度,从而增加接触压力。但是,在增加母板31与安装部5115a 之间的安装强度时会损坏安装部5115a或臂5115a。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在安装部5115a周围设置加强壁5116。通过该结构,施加到安装部5115a 的应力分布到加强壁5116中,因此提高了抵抗外部施加负载的强度。
现在假设不设置加强壁5116。在这种情况下,贯穿平板形式的安装 部5115a形成通孔(未示出),并且安装部件6插入该通孔中。由于平板 形式的安装部5115a具有小的几何惯性矩,因此在施加应力时其会断裂。 但是,如果设置加强壁5116,就会大大增大安装部5115a的几何惯性矩, 从而使安装部5115a的强度大大增加。此外,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加 强壁5116覆盖支撑部5112a与安装部5115a之间的连接部。因而,增大 了支撑部5112a与安装部5115a之间的连接部的截面积,因此大大增加 了几何惯性矩。因此,也增加了支撑部5112a与安装部5115a之间的安 装强度。加强壁5116不仅可应用于该优选实施方式,而且也可应用于第 一优选实施方式。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形成为臂5115a的一部分的接合部5113a布 置在加强壁5116的径向内表面上。而且,设置在散热片12的包络面中 的凹口 112a布置在与接合部5113a对应的位置处。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待与臂的接合部接合的散热片12的一部分 是形成在散热片12的包络面中的凹口。但是,可以形成至少一个突起而 不是凹口,以与臂的接合部接合。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在不脱离本 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多种变动和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器风扇,该散热器风扇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基部以及多个散热片,这些散热片布置在所述基部的外周表面上并从所述基部沿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及布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方并与其同轴的风扇,该风扇包括可关于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产生轴向向下气流的叶轮、使该叶轮旋转的马达、以及环绕所述叶轮并支撑所述马达的壳体,所述叶轮具有多个叶片,这些叶片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布置并沿所述径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轴向向下延伸的臂,至少一个所述臂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器的一部分接合的接合部以限制所述散热器的轴向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通过连接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外周端而形成的所述散热器的作为虚拟面的包络面设置有远 离所述中心轴线伸出的突起和朝着所述中心轴线凹入的凹口中的至少一 个,并且所述风扇的壳体的接合部与所述突起和所述凹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 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风扇的壳体的接 合部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片中的至少一个散热片的下端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各所述臂包括沿所述 散热器的周向布置的两个支撑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两个支撑部之间的周向距离随着这两个支撑部的轴向下移而减小。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各所述臂设置有附接 部,该散热器风扇待在该附接部处附接到另一装置,并且该附接部设置 有从所述臂的下端向上延伸并为筒形的加强壁。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臂关于所述中心 轴线沿所述散热器的周向规则地布置在四个位置处,这四个位置包括均 设有所述接合部的两个相对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 大致环形的环绕部;多个支柱,所述支柱从所述环绕部轴向向上延伸;以及 多个肋,所述肋使所述支柱的轴向上端与位于所述叶轮轴向上方的 所述马达彼此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臂从所述环绕部 向下延伸,并且各所述支柱布置在所述臂的周向相邻的两个臂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 从所述环绕部向下伸出的突起,各所述突起布置在所述臂的周向相邻的 两个臂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各所述臂包括两个 轴向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散热器的周向布置,并且所述支撑部支撑它们之间的所述附接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风扇,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支 撑所述马达的基部,并且所述环绕部、所述支柱、该基部和所述壳体的臂由单个连续部件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风扇。具有可旋转的叶轮的轴流风扇布置在散热器的上方,使叶轮的旋转轴线与散热器的基部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布置在所述基部的外周表面上的散热片的径向外端限定了包络面,在该包络面中设置有凹口。所述轴流风扇具有壳体,该壳体包括环绕叶轮的环绕部和从环绕部延伸的臂。各臂均设置有与散热器的凹口接合的接合部,从而将该轴流风扇固定在散热器上。各臂还在其下端具有附接部。在附接部处,将轴流风扇和散热器形成的组件附接到其上安装有待冷却对象的母板上。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212891SQ20071030045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大槻贵成, 山下隆正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