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质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111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材质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热管与散热鳍片的复合材质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是各个电子研发单位在研发新产品所必须考虑到的,尤其 是近期发展的电子产品功能日益强大,体积却相对更加縮小,所以在电子产品可供散热的 空间上,变得相当狭小,进一步限縮了散热的能力。目前,热管是一种散热能力优异的设计,其外型为一中空、二端闭合的金属管子, 热管的内壁附着一层毛细物体,毛细物体内浸湿着工作液,其应用的原理为当热管的一端 置于较高温处而使另一端在较低温处时,传热现象便开始产生,此时热由高温处首先穿过 金属管壁进入毛细物体中,毛细物体内的工作液受热开始蒸发,蒸发后的汽体聚集在蒸发 部分的中空管内,同时朝热管的低温端流动。 此时热管的另一端位于较低温处,当汽体到达较冷的另一端时便开始冷凝,在此 时热量就由汽体穿过毛细物体、工作液及金属管壁而传入较低温部分,于是冷凝部分内原 先由蒸发部分蒸发的汽体又凝结成了液体,这些冷凝后的液体因毛细现象的作用由冷凝而 流回了原先高温的金属端,此为热管的导热原理。 已知的专利文献中,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1255983号"散热模块及其制备方 法",为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已知技术剖面示意图,多个散热鳍片装置1上均相对设有至少 一固定孔2,该固定孔2并供相对应的至少一热管3穿置,而该热管3上设有一高导热性金 属镀层4,其通过该金属镀层4的高导热特性,使该热管3的热能经由传送到该散热鳍片装 置l上而发散出去。 由于该热管3上设置的该散热鳍片装置1是为增加散热面积的目的,但这样的设 置,会因该散热鳍片装置1本身为铝质所制,因此,该散热鳍片装置1材质本身的吸热性并 没有散热性质佳,所以容易形成该热管3的散热障碍,再者,此"散热模块及其制备方法"为 利用该金属镀层4于该热管3上的设置,来加强热传导速率,但是,设有该金属镀层4的该 热管3在穿经该固定孔2时,相当容易因为该金属镀层4的厚度较薄,而导致该金属镀层4 被刮除而脱落,进而影响散热质量。 因此,如何进一步确实提升散热、导热的质量,实为一急待改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促进热管与散热鳍片导热效率的复合材质 散热模块。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包含至少一热管、一铝 制散热鳍片单元与一铜压延部;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且在各该散热 鳍片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供该热管穿设,且每一个该穿孔均具有一孔壁,而该
3铜压延部分别压沿设置于各该散热鳍片,而该铜压延部包覆该孔壁,以供该热管穿伸该穿 孔,并使该孔壁上的该铜压延部与该热管直接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具有下列优点 —、结合该热管的高导热特性以及已知散热鳍片扩大散热面积的优点,并辅以本 实用新型该铜压延部与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的设计,以通过铜良好的导热性质,将该热管 导出的热,导向该铜压延部,再由该散热鳍片发散出去。 二、另外,一般已知散热器,在铜质与铝质的结合制程需求上,需对铝质做化镍,才 能在加上锡膏时,使铜质与铝质做黏着,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 与该铜压延部的压延成型制作,能够减少铝质需要化镍的步骤与成本,因此, 一方面本实用 新型能兼具铝质与铜质各自的高散热性与高吸热性,另一方面能减少铝质需要化镍的制 程,而由该铜压延部与其压延成型取代。

图1为已知技术结合热管与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正面示意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 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材质 散热模块,其包含至少一热管10、一铝制散热鳍片单元20与一铜压延部30 ;该铝制散热 鳍片单元20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40,且在各该散热鳍片40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穿孔21, 该穿孔21供该热管10穿设,而每一个该穿孔21均具有一孔壁22,且由于该铜压延部30分 别压沿设置于各该散热鳍片40,使该铜压延部30包覆该孔壁22,以供该热管10穿伸该穿 孔21,使该孔壁22上的该铜压延部30与该热管10直接接触。 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该热管10与一散热基座(图中未示出)连结设置,以提 供一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的散热需求,另外,关于该铜压延部30与该铝制散热鳍片单 元20的连结设置方式,是为压延成型的方式结合,并使该铜压延部30压延设置于该散热鳍 片40 —侧。 请一并参阅图3、图4-1、图4-2、图4-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散热鳍 片正面示意图、散热鳍片立体示意图与散热鳍片剖面侧视示意图,其中供该热管10穿设的 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20具有多个该散热鳍片40,然而,每一个该散热鳍片40均设有该穿 孔21,由于该散热鳍片40是与该铜压延部30压延成型设置,因此该铜压延部30包覆该穿 孔21的孔壁22,供该热管10穿设,该散热鳍片40内具有该穿孔21,该穿孔21具有该孔壁22。 请再一并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其中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20的该散热鳍片40设置于一连结部41上,且该连结部41开设有该穿孔21,该穿孔21的该孔壁22同样包覆有该铜压延部30,所以,该连结部41的该穿孔21供该热管10穿设,并通过该铜压延部30与该热管10直接接触。 由于已知技术中,一般铝材质散热器的特性为吸热差、散热快,以至于该电子元件所产生的高温无法为铝材质散热器快速吸热,然而关于另一种铜材质散热器,虽具有吸热快的特性,但其散热性却不及铝材质散热器,更由于造价上,铜材质散热器的制造成本高于铝材质散热器,因此,经济效益并不高;另外,当有铜材质与铝材质散热器结合的制程必要时,铝材质则需执行化镍,以供锡膏加入后,使铜材质与铝材质黏着性提高。[002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热管10的高导热性质以及散热鳍片40能够扩大散热面积的已知技术优点,再辅以本实用新型中该铜压延部30与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20的结合设置,将该热管10导出的热,经该铜压延部30传导,再由该散热鳍片40发散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已知技术的导热效率,也能够节省该铝制散热鳍片单元20原本需要执行化镍的制程与成本,于是能够使产业技术向上提升,并得以追求企业的更佳的经济效益。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

权利要求一种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至少一热管(10);一铝制散热鳍片(40)单元(20),所述铝制散热鳍片(40)单元(20)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40),且在各所述散热鳍片(40)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穿孔(21),所述穿孔(21)供所述热管(10)穿设,且每一个所述穿孔(21)均具有一孔壁(22);以及一铜压延部(30),所述铜压延部(30)分别压沿设置于各所述散热鳍片(40),且所述铜压延部(30)包覆其孔壁(22),以供所述热管(10)穿伸所述穿孔(21),并使所述孔壁(22)上的所述铜压延部(30)与所述热管(10)直接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压延部(30)与所述 铝制散热鳍片(40)单元(20)以压延成型的方式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压延部(30)压延设 置于所述散热鳍片(40) —侧。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散热鳍片(40)单 元(20)另设有一连结部(41),所述连结部(41)供所述散热鳍片(40)设置,且所述连结部 (41)开设有所述穿孔(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材质散热模块,其包含热管、铝制散热鳍片单元与铜压延部;铝制散热鳍片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并在该散热鳍片上开设有至少一穿孔,以供热管穿设,且每一个穿孔均具有孔壁,而铜压延部压延包覆孔壁,因此,当热管穿伸穿孔时,通过孔壁上的铜压延部与热管的该散热端直接接触,以促进热管与散热鳍片间的导热效率。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438802SQ200920156679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张摇演 申请人: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