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506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散热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盖板的散热器。
技术背景[0002]传统的散热器一般在其上部安装有防尘盖,该防尘盖可防止灰尘落入散热器内 部,以保持散热器内部的清洁,避免灰尘堆积于散热器上而降低散热效率。[0003]然而,上述带有防尘盖的散热器尽管实现了防止灰尘落入散热器内部的功能, 但其带来以下缺点第一,防止盖需开一套模具制造,这增加了开模成本;第二,防尘 盖需安装于散热器上面,这增加了散热器的安装工序;第三,安装时需藉由螺丝或卡扣 固定于散热器上,这也增加了耗材;第四,防尘盖的开模与安装均需时间,这增加了时 间成本;第五,防尘盖安装于散热器上严重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0004]因此,上述带有防尘盖的散热器增加了防尘盖的开模成本、安装成本、耗材成 本与时间成本,同时也严重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工序少、成本低、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散热 性能的散热器。[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散热体与散热盖板,该散热盖板位于散热体上方,其特 征在于所述散热盖板与所述散热体一体形成。[0007]较佳地,所述散热体包括一散热底座与所述散热底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 若干散热翅片,该等散热翅片中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均形成有一烟 通道,所述散热盖板 由所述位于边缘位置的散热翅片向上延伸后又向另一相对侧延伸形成,所述散热盖板遮 盖所述若干散热翅片,能够防止雨水、灰尘及鸟粪进入烟 通道,保证本实用新型散热 器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0008]较佳地,所述散热体包括一散热底座与所述散热底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 若干散热翅片,该等散热翅片中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均形成有一烟 通道,所述散热盖板 由所述若干散热翅片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散热翅片向上延伸后又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所 述散热盖板遮盖所述若干散热翅片,能够防止雨水、灰尘及鸟粪进入烟 通道,保证本 实用新型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0009]较佳地,所述散热盖板呈弧形板状,能使雨水、灰尘及鸟粪等沿弧形顺势落 下,从而防止雨水等渗入,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0010]较佳地,所述散热翅片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气孔,该等进气孔与所述烟@通道连 通,使传热介质空气的内外对流效果得到大大加强,换热系数增大,使本散热器具有单 位体积换热面积大、换热均勻、换热效果好、阻力损失小的特点。[0011 ] 较佳地,所述散热翅片底部的若干进气孔呈水平排列。[0012] 较佳地,所述散热翅片底部的若干进气孔呈圆孔状,容易形成对流。[0013]较佳地,所述散热底座向一侧延伸形成有一个散热底座延伸部,该散热底座延 伸部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若干散热翅片,该等散热翅片中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均形成 有一烟 通道,所述从散热底座上延伸形成的靠近散热底座延伸部的散热翅片向上延伸 后又向外延伸形成有一散热盖板,该散热盖板遮盖所述若干从散热底座延伸部上延伸形 成的散热翅片。[0014]较佳地,所述若干从散热底座延伸部上延伸形成的散热翅片底部开设有若干进 气孔,该等进气孔与所述烟 通道连通。[0015]较佳地,所述散热器的材质为铝合金。[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体与散热盖板,散热盖板位于散热体上 方,散热盖板与散热体一体形成,与传统的安装有防尘盖的散热器相比,散热盖板与散 热体共用一套模具,省去了防尘盖的开模成本,省去了安装工序,同时也省去固定螺丝 或卡扣等安装耗材,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再者,散热盖板与散热体一体 形成,散热盖板本身也能从散热体上吸热并且散热,提高了散热性能。[0017]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根据散热器的烟囱通道内的空气和 外界空气存在的温差,通过进气孔与烟囱通道完成散热器内外空气的对流换热,该对流 换热是自动强化对流换热,是由散热器的烟囱通道内的空气和外界空气存在温差,使散 热器内外空气产生密度差,进而产生压强差所驱动,其将发热器件的热量在无外加能量 的作用下散发,不需外界任何能量供给,与其他散热器相比,是一种无能源成本的散热 器,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特点。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0019]图2为图1所示散热器的左视图。[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0021]图4为图3所示散热器的左视图。[0022]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23]散热器 100/200散热体 10[0024]散热底座11 散热底座延伸部111[0025]散热翅片12 烟囱通道 13[0026]进气孔 14 散热盖板 20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 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0028]请参阅图1与图2,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 散热器100包括一散热体10与一散热盖板20,散热盖板20位于散热体10上方,散热盖 板20与散热体10—体形成。[0029]散热体10包括一散热底座11与若干散热翅片12。散热底座11大致呈矩形板 状。若干散热翅片12是从散热底座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竖直排列,呈矩形板状。该等散热翅片12相互平行且相邻散热翅片12之间均形成有一烟@通道13,该等散热翅 片12具有一定的高度,该高度可使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的烟囱通道13产生良好的烟囱 效应。每一散热翅片12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平贯穿的进气孔14,该进气孔14可为圆孔 状,该形状使空气容易形成对流,当然,进气孔14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 和其他适合于加工的、有利于进气的图形等。[003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盖板20由若干散热翅片12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散热翅片12 向上延伸后又分别向左右两侧斜向下延伸形成,该散热盖板20大致呈弧形板状。散热盖 板20遮盖若干散热翅片12。[0031]当然,在散热翅片12数量较为少时,散热盖板20也可以由位于边缘位置的散热 翅片12向上延伸后又向另一相对侧延伸形成,散热盖板20遮盖若干散热翅片12。[0032]散热盖板20遮盖若干散热翅片12,能够保证烟@通道13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 触,能够防止雨水、灰尘及鸟粪进入烟 通道13,能够避免雨水、灰尘及鸟粪等堵塞烟 囱通道13与进气孔14,保证烟囱通道13、进气孔14与外界空气对流的稳定性,从而保 证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另外,散热盖板20呈弧形板状设计, 能使雨水、灰尘及鸟粪等沿弧形顺势落下,从而防止雨水等渗入,进一步避免雨水、灰 尘及鸟粪等堵塞进气孔14与所述烟@通道13,从而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的 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0033]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在制造时,其包括的全部结构散热体10、散热底座11、 散热翅片12、散热盖板20等可用一套模具完成制作,其材质可采用传热系数高、耐腐 蚀、轻质、经济的铝合金,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高导热材料。[0034]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在工作时,散热底座11与发热器件接触,发热器件的热 量传递到散热底座11,散热底座11温度升高,散热翅片12温度随着升高,散热器100的 烟囱通道13内的传热介质空气从散热底座11及散热翅片12吸收热量,烟囱通道13内的 传热介质空气温度升高并且密度变小,其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并且因浮力作用而 向上流动,即沿着散热翅片12向上方流动并带走大量热量,从而完成散热过程;烟囱通 道13内的传热介质空气因浮力作用而向上流动后,烟囱通道13内空气传热介质的压强降 低,该压强低于外界空气的压强;外界高压空气从烟 通道13两侧底部及进气孔14穿过 散热翅片12进入烟囱通道13内,吸收散热底座11与散热翅片12的热量,从而完成热量 的吸收过程,该热量的吸收过程与散热过程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使传热介质空气根据 散热器100内部与外界空气的压差,进行强化对流换热功能,完成散热。[0035]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利用空气作为传热工质,根据散热器100的烟囱通道13 内的传热介质空气和外界空气存在的温差,使散热器100内外的空气产生密度差,由于 浮力作用而向上流动进而产生的压强差来驱动气体流动,即通过进气孔14与烟@通道 13形成的烟@效应完成散热器100内外空气的对流换热,该对流换热是自动强化对流换 热,其将发热器件热量在无外加能量的作用下散发,不需外界任何能量供给,与其他散 热器相比,是一种无能源成本的散热器,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特点。[0036]另外,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在结构上利用烟囱通道13与在散热翅片12上设的 进气孔14实现自动强化对流换热功能,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散热效果良好。[0037]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通过传热介质空气由具有烟囱效应管径比的烟囱通道13由高温散热器100内部向低温外界流动,散热翅片12底部的若干进气孔14与烟囱通道13 连通,从而使传热介质空气的内外对流效果得到大大加强,换热系数增大,使本散热器 100具有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换热均勻、换热效果好、阻力损失小的特点,在起到强制 换热的同时省去外加动力部件(如风扇等),因此,本散热器100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散热ο[0038]请参阅图3和图4,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散热器200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是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形成,包括散热体10、散热底座11、散热翅片12、烟囱通道13、 进气孔14与散热盖板20,其区别在于散热底板11左右两向一侧端皆向外延伸形成有 两一散热底板延伸部111,该两散热底板延伸部1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若干散热翅 片112,该等散热翅片112中相邻散热翅片112之间均形成有一烟囱通道113,从散热底 座11上延伸形成的靠近散热底座延伸部111的散热翅片12向上延伸后又向外斜向下延伸 形成有一散热盖板20,该散热盖板20呈弧形板状,该散热盖板20遮盖若干从散热底座延 伸部111上延伸形成的散热翅片12。[0039]该散热盖板20遮盖若干从散热底座延伸部111上延伸形成的散热翅片12的功能 与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盖板20遮盖若干散热翅片12的功能与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 述。同理,散热盖板20呈弧形板状设计也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盖板20呈弧形板状设计 的功能与效果相同。[0040]若干由散热底座延伸部111延伸出来的散热翅片12底部都开设有若干排水平贯 穿的进气孔14,该等进气孔14与烟囱通道13连通且与散热底座11上方散热翅片12的进 气孔14左右贯通,这方便外界空气顺利进入散热通道13,保证了传热介质空气的内外对 流效果,从而保证散热效果。除此之外,该等进气孔14与散热底座11上方散热翅片12 的进气孔14的功能相同。[0041]同理,本实用新型散热器200利用空气作为传热工质,通过散热底座11、散热 底座延伸部111、散热翅片12、烟囱通道13与进气孔14形成的烟囱效应完成散热器100 内外空气的自动对流换热,保证散热效果,其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底座11、散热翅片 12、烟囱通道13、进气孔14的功能相同。[004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散热器200适用于散热翅片12相对较多的散热器,形 成两个阶梯状排布的散热盖板20,位置较高的散热盖板20上的雨水等会顺势落到位置较 低的散热盖板20上。[004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散热器100适用于散热翅片12相对较少的散热器100, 其可仅用一个弧形板状的散热盖体20遮盖所有散热翅片12。[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00包括散热体10与散热盖板20,散热盖板20 位于散热体10上方,散热盖板20与散热体10—体形成,与传统的安装有防尘盖的散热 器相比,散热盖板20与散热体10共用一套模具,省去了防尘盖的开模成本,省去了安装 工序,同时也省去固定螺丝或卡扣等安装耗材,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再 者,散热盖板20与散热体10—体形成,散热盖板20本身也能从散热体10上吸热并且散 热,提高了散热性能。[004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体与散热盖板,该散热盖板位于散热体上方,其特征在 于所述散热盖板与所述散热体一体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包括一散热底座与所述散 热底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翅片,该等散热翅片中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均形 成有一烟 通道,所述散热盖板由所述位于边缘位置的散热翅片向上延伸后又向另一相 对侧延伸形成,所述散热盖板遮盖所述若干散热翅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包括一散热底座与所述散 热底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翅片,该等散热翅片中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均形 成有一烟 通道,所述散热盖板由所述若干散热翅片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散热翅片向上延 伸后又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散热盖板遮盖所述若干散热翅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板呈弧形板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气 孔,该等进气孔与所述烟 通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底部的若干进气孔呈水 平排列。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底部的若干进气孔呈圆 孔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向一侧延伸形成有一个 散热底座延伸部,该散热底座延伸部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若干散热翅片,该等散热 翅片中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均形成有一烟 通道,所述从散热底座上延伸形成的靠近散热 底座延伸部的散热翅片向上延伸后又向外延伸形成有一散热盖板,该散热盖板遮盖所述 若干从散热底座延伸部上延伸形成的散热翅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从散热底座延伸部上延伸形 成的散热翅片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气孔,该等进气孔与所述烟 通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材质为铝合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散热体与散热盖板,该散热盖板位于散热体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板与所述散热体一体形成。散热盖板与所述散热体一体形成,从而散热盖板与散热体可共用一套模具,省去了防尘盖的开模成本,省去了安装工序,同时也省去固定螺丝或卡扣等安装耗材,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再者,散热盖板与散热体一体形成,散热盖板本身也能从散热体上吸热并且散热,提高了散热性能。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813648SQ2010202810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5日
发明者余美玲, 刘孝东, 姬升涛, 李静, 毛基森, 魏新利 申请人:东莞市为开金属制品厂, 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