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6834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冲压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冲压装置一般包括压力机和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工作时,操作人员首先将电路板放入冲压模具内,并使冲压模具上的定位针插入电路板上的定位孔中以对电路板进行定位,然后由压力机驱动冲压模具对电路板施压以将电路板上多余的材料去除,完成冲压加工。随着电路板的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复杂,需要冲压去除的部位就会随之增多,这就需要在模具上开设更多的模穴而在模具上开设更多的模穴不但会影响模具的强度,而且因为在电路板上同时对过多的部位进行冲裁时,会导致电路板发生偏位且涨缩值超标的问题。 而且,进行冲裁复杂的电路板结构,势必要求压力机提供更大的冲裁力。目前在压力机的冲裁力不能够满足对整板电路板进行一次性冲裁时,通常的选择都是对电路板进行多次冲裁来解决冲裁力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多次冲裁的过程中,电路板需要进行多次的取放,这样势必会增多操作人员与电路板的接触次数,不但有可能对电路板造成污染,而且还会直接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并且冲裁次数的增加还会增加操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冲压模具实为必要。—种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其中该上模具有一个配合面,该上模具有一个与该配合面相对应的承载面,该上模与下模通过该相互对应的配合面与承载面相互配合,该上模的配合面上凸设有多个冲子,以该配合面为基准,该多个冲子自该配合面向该下模凸出的高度为阶梯式分布,该下模中嵌设有与该多个冲子一一对应的模仁,该下模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取料板,该取料板用于对待冲件进行承载定位,在该取料板上与该模仁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供该模仁与该冲子相配合以对承载于该取料板上的待冲件进行冲裁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该模具的冲子的分布状态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复杂程度进行设计不同级数的阶梯,因此在冲压机台的冲裁力一定的情况下,该模具可以针对具有不同复杂度的电路板进行一次性冲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机台冲裁力不足而导致在对复杂程度不同的电路板进行一次性冲裁时所产生的冲不断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冲裁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发明还在下模中进一步加设了一个取料板来对待加工的电路板进行承载以及定位,在冲裁作业结束后,可以通过取放该取料板来移动完成冲裁作业的电路板,从而避免了由于操作人员反复的接触电路板而对电路板造成损伤。


图I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图2是图I所示的上模的分解示意图,其包括上夹板以及上模板。图3是图2所示的上夹板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上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的下模的分解示意图,其包括下夹板。图6是图5中所示的下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着图I中VII-VII线切割后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VIII部分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冲压模具 |300 上模100
上垫板 10_
上夹板 20_
第一穿孔 第二穿孔 22 瓦1 板 ^~
第三穿孔 『
第四穿孔 32 弹性元件 f
垫块_40_
第一垫块 41_
第二垫块^
上模板 ^品―
配合面_51_
第五穿孔
配合孑L_53_
冲子60
第一冲子 61 第二冲子 62 补强块 ^
卸料块 80 第六穿孔
下模_200
取料板 210第一侧边 2101第二侧边 2102第三侧边 2103第四侧边第一收容211第一定位f凸耳定位槽
下打板 220承载面 221
承载槽
取料槽 223第二收容224 杆’225
第二定位柱|22权利要求
1.一种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其中该上模具有一个配合面,该下模具有一个与该配合面相对应的承载面,该上模与下模通过该相互对应的配合面与承载面相互配合,其特征在于该上模的配合面上凸设有多个冲子,以该配合面为基准,该多个冲子自该配合面向该下模凸出的高度为阶梯式分布,该下模中嵌设有与该多个冲子对应的模仁,该下模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取料板,该取料板用于对待冲件进行承载定位,在该取料板上与该该模仁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供该模仁与该冲子相配合以对承载于该取料板上的待冲件进行冲裁作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取料板相对的两边设置有凸耳,该凸耳用于在移动该取料板时进行握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取料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该第一定位柱用于对承载于该取料板上的待冲件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上凹设有承载槽,在该承载面上与该取料板的凸耳相对应的位置凹设有取料槽,该取料槽的深度大于该承载槽的深度,该取料板收容于该承载槽内,该凸耳悬空在该取料槽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该第二定位柱用于对收容在该承载槽内的取料板进行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包括一个上模板,该上模板具有该配合面,在该配合面上进一步凸设有与该多个冲子一一对应的卸料块,以该配合面为基准,该卸料块凸出的高度大于该冲子凸出的高度,该卸料块具有第六穿孔,该冲子穿设在该第六穿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上模板上开设有第五穿孔,该卸料块收容在该第五穿孔内,在外力的作用下该卸料块可以在该第五穿孔内沿着该冲子的轴向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上模进一步包括依次叠设在该上模板上的垫块、内脱板以及上夹板,该垫块垫设在该上模板与该上夹板之间,且在该上模板与该上夹板之间围成一个厚度大于该内脱板厚度的收容空间,该内脱板设置在该收容空间内且通过弹性元件抵靠在该上夹板上,该卸料块穿过该上模板的第五穿孔连接在该内脱板上,在外力的作用下该内脱板可以在该收容空间内沿着该冲子的轴向移动以对该弹性元件进行压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上夹板开设有第一穿孔,该内脱板开设有第三穿孔,该冲子依次穿过该第一穿孔、第三穿孔进入该卸料块的第六穿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上模进一步包括补强块,该上夹板上开设有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交替分布在该上夹板上,在该内脱板上开设有与该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四穿孔,该补强块穿设在该第二穿孔以及第四穿孔内以对该上夹板以及内脱板进行强度补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其中该上模具有一个配合面,该上模具有一个与该配合面相对应的承载面,该上模与下模通过该相互对应的配合面与承载面相互配合,该上模的配合面上凸设有多个冲子,以该配合面为基准,该多个冲子自该配合面向该下模凸出的高度为阶梯式分布,该下模中嵌设有与该多个冲子一一对应的模仁,该下模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取料板,该取料板用于对待冲件进行承载定位,在该取料板上与该模仁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供该模仁与该冲子相配合以对承载于该取料板上的待冲件进行冲裁作业。
文档编号H05K3/00GK102806584SQ2011101490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齐建东, 晁岳勇, 毕庆鸿 申请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