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372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片,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器件向着小型化,高集成,高速度,高功率方向发展,这些电子器件不可避免会产生比已往更多的热,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高温将直接导致电子器件效能下降;为使其电子器件的效能稳定,电子器件的散热能力的设计变得极其重要。目前的散热装置(均热板),一般由铜片构成密闭中空腔体,其腔体部被抽真空并填入工作流体,腔体内壁附着毛细。真空状况下,工作流体只要由腔体的吸热侧吸收热源的热量即会急速汽化,而此热经由腔体的散热侧排出后,汽化的工作流体即冷凝恢复至流体原来状态,再经由毛细结构将其导回吸热侧,以反复进行此吸排热的循环。但均热板本身不具有散热功能,需在均热板的散热侧装置散热片(吸热底或冲压扣合散热片),将热量及时有效的传递至散热片并散发出去。现在均热板与散热片的接合方式需要一种介质(低热阻锡膏)才可以接合一体以达到热传递的效能。以上方式仍会产生明显的热阻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以致散热片的整体散热效率不甚理想。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热阻小且能够快速将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齿片,并通过空气或液体与齿片上的热量效换,将热量散发,从而提高了电子器件的性能与稳定性。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盖、金属网、支撑柱、吸热盖和封口管;所述散热盖和吸热盖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腔室;所述金属网设置有两个,金属网分别以扩散接合的方式附着于散热盖和吸热盖的内表面;所述支撑柱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网上的通孔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散热盖和吸热盖的内表面;所述吸热盖的一边中部设有第一突出部,散热盖上设有与吸热盖上第一突出部相匹配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设有一用于安装封口管的凹槽;所述散热盖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散热盖为一体的散热齿片。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齿片的片厚为O. 06-0. 20mm,片间距为O. 06-0. 20mm。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盖四个端角处设有第一连接孔,吸热盖的四个端角处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第二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盖和吸热盖采用铜或铝制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连接散热面积大、导热效能好、成型快、材料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齿片厚度及间隙参数完全可按热流学(热模拟分析)优化设计量产制造,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散热表面积散热;齿片排列均匀密集,能在单位体积内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能,同时在满足散热的情况下可以向小形化,薄形化方向发展。2、吸热面到齿片散热端利用了均热板高热传导性能,且无需任何焊接介质,减去了焊接介质带来的热阻,从而达到了迅速传导、迅速散热的功效;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费用低、壳体吸热后不变形、耐压性好,有效的解决了高发热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整体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俯视图;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其中1、散热盖;11、第二突出部;12、第一连接孔;2、金属网;3、支撑柱;4、吸热盖;41、第一突出部;42、第二连接孔;43、凹槽;5、封口管;6、散热齿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盖1、金属网2、支撑柱3、吸热盖4和封口管5 ;所述散热盖I和吸热盖4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腔室;所述金属网2设置有两个,金属网2分别以扩散接合的方式附着于散热盖I和吸热盖4的内表面;所述支撑柱3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网2上的通孔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散热盖I和吸热盖4的内表面;所述吸热盖4的一边中部设有第一突出部41,散热盖I上设有与吸热盖4上第一突出部41相匹配的第二突出部11 ;所述第一突出部41与第二突出部11之间设有一用于安装封口管5的凹槽43 ;所述散热盖I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散热盖I为一体的散热齿片6。所述散热齿片6的片厚为O. 06-0. 20mm,片间距为O. 06-0. 20mm。所述散热盖I四个端角处设有第一连接孔12,吸热盖4的四个端角处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2相匹配第二连接孔42。所述散热盖I和吸热盖4采用铜或铝制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热阻小且能够快速将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齿片,并通过空气或液体与齿片上的热量效换,将热量散发,从而提高了电子器件的性能与稳定性。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盖(I)、金属网(2)、支撑柱(3)、吸热盖(4)和封口管(5);所述散热盖(I)和吸热盖(4)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腔室;所述金属网(2)设置有两个,金属网(2)分别以扩散接合的方式附着于散热盖(I)和吸热盖(4)的内表面;所述支撑柱(3 )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3 )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网(2 )上的通孔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散热盖(I)和吸热盖(4)的内表面;所述吸热盖(4)的一边中部设有第一突出部(41),散热盖(I)上设有与吸热盖(4)上第一突出部(41)相匹配的第二突出部(11);所述第一突出部(41)与第二突出部(11)之间设有一用于安装封口管(5)的凹槽(43);所述散热盖(I)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散热盖(I)为一体的散热齿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片(6)的片厚为.O.06-0. 20mm,片间距为 O. 06-0. 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I)四个端角处设有第一连接孔(12),吸热盖(4)的四个端角处设有与连接孔(12)相匹配第二连接孔(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I)和吸热盖(4)采用铜或招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盖、金属网、支撑柱、吸热盖和封口管;散热盖和吸热盖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腔室;金属网设置有两个,金属网分别以扩散接合的方式附着于散热盖和吸热盖的内表面;支撑柱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网上的通孔以扩散接合方式结合在散热盖和吸热盖的内表面;散热盖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散热盖为一体的散热齿片。散热装置热阻小且能够快速将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齿片,并通过空气或液体与齿片上的热量效换,将热量散发,从而提高了电子器件的性能与稳定性。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907383SQ20122050673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勇, 常青保, 周家惠, 邹维香 申请人:四川华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