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063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由于该散热装置中位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的隔板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成倾斜角度,使得第二风扇的出风口偏向第一风扇侧的出风口,或者使得第一风尚的出风口偏向第二风扇侧的出风口,从而当位于电子设备机壳中间位置的支架悬臂部分挡住位于电子设备机壳中间位置的出风口时,使得偏向一侧的第一风扇的出风口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将导出的热风通过未被支架悬臂挡住的机壳出风口处导出,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专利说明】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一体台式机的功能,外形美观等要求越来越高,从单一使用模式的一体台式机到多种使用模式一体台式机慢慢改进,然而对于多种使用模式一体台式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使用模式一体台式机的后面有一个支架,一般位于多种使用模式一体台式机后面的正中位置;然而为了获取最佳的散热效果,位于一体台式机内部的散热装置(如风扇)往往也需要布置在一体台式机内的中间位置,以确保充分散热。所以,当用户将多种使用模式一体台式机放平以满足触摸使用需求时,支架的悬臂往往会将一体台式机的散热出口挡住,从而降低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散热装置采用高静压风扇散热,然而在触摸使用时,高静压风扇能提供很高的静压,以满足系统的散热需求。但是高静压风扇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额外噪音,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值。第二,将散热装置(如风扇)放置在一体台式机内部的一侧,这样就会降低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从而也降低了一体台式机的散热能力。
[0004]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散热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散热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散热装置不仅可以增加热风流量,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000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且所述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隔板形成预设角度,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
[0008]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针对所述隔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针对所述隔板的另一侧面;
[0009]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的位置处,所述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处;
[0010]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导向到所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在65?80度或100?115度。[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75度或105度,且所述隔板导向到所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的风流最大。
[001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和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所述机壳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支架悬臂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机壳的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014]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散热装置,且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内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机壳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所述散热装置采用上述所述的散热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机壳上的出风口的形状包括长条缝隙形状,且所述机壳上的出风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架悬臂的宽度。
[0016]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该散热装置包括: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排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且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形成预设角度,其中,该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第一风扇的出风口针对隔板的一个侧面,第二风扇的出风口针对隔板的另一侧面;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的位置处,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处;隔板用于将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所以,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时,该散热装置不但可以避免热风在导出的过程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且防止了一部分的热风被出风口处的支架悬臂挡回,增加了散热装置导出电子设备出风口的热风流量,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21]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第一风扇,20第二风扇,30隔板,40出风口,50支架悬臂,60机壳,A预设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试验台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其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其包括: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20,且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20并排设置,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20之间设置有隔板30 ;且第一风扇10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20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30形成预设角度A,其中,该预设角度A为锐角或钝角,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40针对隔板30的一个侧面,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针对隔板30的另一侧面;隔板3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20之间的位置处,隔板30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出风口 40的边缘位置处;隔板30用于将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其中,第一风扇10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20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30形成预设角度A的范围在65?80度或100?115度,当该预设角度A为75度或105度时,隔板30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的风流最大。
[0026]通常,为了将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则将隔板30设置在第一风扇10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20的中心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从而可以使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沿着隔板30导向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在电子设备机壳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架悬臂,用于支持电子设备,而且该电子设备机壳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机壳的出风口 40,假设该机壳的出风口 40是长条缝隙形状的出风口,且机壳上的出风口 40的长度大于支架悬臂的宽度时,支架悬臂不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时,可以将支架悬臂折叠,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放平在桌面上,这样会造成支架悬臂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也会导致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或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被支架悬臂部分阻挡,从而使一部分热风不能有效地导出,进而降低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因为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同时,为了避免因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时,导致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或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被部分阻挡,则需要将隔板30与第一风扇10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20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预设角度A,该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使得第一风扇的出风口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偏向一侧,偏向一侧的第一风扇的出风口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将导出的热风通过未被支架悬臂挡住的机壳出风口处导出,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0028]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上,当支架悬臂挡住第一风扇10的出风口 40时,为了使第一风扇10产生的热风有效的被导出,则需要在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20之间设置有隔板30,该隔板30与第一风扇10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20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预设角度A,且该预设角度A的范围在100?115度,从而将第一风扇10产生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导出,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多次试验得出,当该预设角度A为115度时,由于分流作用从而使第一风扇10产生的热风在导向第二风扇20出风口 40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当该预设角度A为100度时,由于该预设角度A不够大,使第一风扇10产生的热风有一部分可以沿着隔板30从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导出,而另一部分的热风则会被第一风扇10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挡回,从而导致热风没能最大流量的导出。当该预设角度A为105度时,使第一风扇10产生的热风大部分可以沿着隔板30从第二风扇20的出风口 40导出,只有小部分的热风会被第一风扇10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挡回,从而使热风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的流量最大,不但避免了热风在导出的过程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且防止了一部分的热风被第一风扇10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挡回,可以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0029]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设置的隔板,该隔板与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预设角度,且该预设角度的范围在65?80度。具体实施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上,当支架悬臂挡住第二风扇的出风口 40时,为了使第二风扇产生的热风有效的被导出,则需要在第二风扇和第一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与第二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一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预设角度,且该预设角度的范围在65?80度,从而将第二风扇产生的热风通过第一风扇的出风口 40导出,经过多次试验得出,当该预设角度为65度时,由于分流作用从而使第二风扇产生的热风在导向第一风扇出风口 40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当该预设角度为80度时,由于该预设角度不够大,使第二风扇产生的热风有一部分可以沿着隔板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 40导出,而另一部分的热风则会被第二风扇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挡回,从而导致热风没能最大流量的导出。所以,当该预设角度为75度时,使第二风扇产生的热风大部分可以沿着隔板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 40导出,只有小部分的热风会被第二风扇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挡回,从而使热风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40的流量最大,不但避免了热风在导出的过程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且防止了一部分的热风被第二风扇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挡回。从而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0030]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该散热装置包括: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排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且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形成预设角度,其中,该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第一风扇的出风口针对隔板的一个侧面,第二风扇的出风口针对隔板的另一侧面;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的位置处,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处;隔板用于将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所以,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时,该散热装置不但可以避免热风在导出的过程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且防止了一部分的热风被出风口处的支架悬臂挡回,增加了散热装置导出电子设备出风口的热风流量,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不,该电子设备包括机壳60和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50,机壳6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风口 40 ;支架悬臂50设置于电子设备机壳60的中间位置;其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机壳60内的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位于机壳60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内置于电子设备机壳60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散热装置为上述的散热装置。较佳的,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形状包括长条缝隙形状,且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长度大于支架悬臂50的宽度。
[0033]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利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利用散热装置的结构,通过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60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电子设备机壳60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其包括: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排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且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形成预设角度,其中,该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第一风扇的出风口 40针对隔板的一个侧面,第二风扇的出风口 40针对隔板的另一侧面;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的位置处,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电子设备的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边缘位置处;隔板用于将第一风扇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 40排出的风流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其中,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形成预设角度的范围在65?80度或100?115度,当该预设角度为75度或105度时,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风流最大。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50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时,增加了散热装置导出电子设备出风口 40的热风流量,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0034]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50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时,又因为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形状包括长条缝隙形状且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长度大于支架悬臂50的宽度,所以,当该支架悬臂50挡住其中一个风扇的出风口 40时,为了使该风扇产生的热风有效的被导出,则需要设置在两风扇之间的隔板与两风扇的中心连线形成预设角度,且该预设角度的范围在65?80度或100?115度,可以将两个风扇的出风口偏向到一侧,也就是说可以偏向到未被支架悬臂挡住的机壳出风口附近,进一步地,当该预设角度为75度或105度时,隔板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60上的出风口 40的风流最大。不但可以避免热风在导出的过程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且防止了一部分的热风被出风口 40处的支架悬臂50挡回。从而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0035]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台式电脑。
[0036]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该散热装置包括: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排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且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隔板形成预设角度,其中,该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第一风扇的出风口针对隔板的一个侧面,第二风扇的出风口针对隔板的另一侧面;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的位置处,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处;隔板用于将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和第二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导向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所以,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部分挡住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时,该散热装置不但可以避免热风在导出的过程会有较大的流量损失,而且防止了一部分的热风被出风口处的支架悬臂挡回,增加了散热装置导出电子设备出风口的热风流量,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位于电子设备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机壳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生风流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隔板;且所述第一风扇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风扇的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隔板形成预设角度,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锐角或钝角; 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针对所述隔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针对所述隔板的另一侧面; 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的位置处,所述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处; 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流导向到所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在65?80度或100 ?115 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75度或105度,且所述隔板导向到所述电子设备机壳上的出风口的风流最大。
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和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支架悬臂,所述机壳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支架悬臂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机壳的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散热装置,且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机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对内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机壳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处理,所述散热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上的出风口的形状包括长条缝隙形状,且所述机壳上的出风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架悬臂的宽度。
【文档编号】H05K7/20GK203748175SQ20142001671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赵晶, 赵璟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