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727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器,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鳍片组,所述鳍片组包括两种不同材质的散热鳍片,所述鳍片组分为同材质同规格的第一鳍片组和同材质同规格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鳍片组的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所述第二鳍片组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表面设有第一卡扣条,所述第二鳍片组的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所述第一鳍片组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表面设有第二卡扣条,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卡扣条与所述第二卡扣条贴合。第一、二鳍片组为独立部件,散热鳍片材质相同,组装方便快捷,最后把两部件相互插入即可得到散热器,精简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鳍片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单位面积上发出的热量越来越多,对散热器散热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鳍片式散热器主要由多个鳍片和底座构成,多个鳍片平行间隔排列形成鳍片组。底座一侧贴合在发热元件上,另一侧与鳍片组连接或一体成型。
[0003]有些散热器还设有两端分别连接底座和鳍片组的热管。
[0004]鳍片组由多个鳍片组成。热量从发热元件传到底座,底座上的热量通过热管将大部分热量传到鳍片组,最后热量通过鳍片组散发出去。因此,要提高散热器的传热效率主要是改善鳍片组散热效率。
[0005]然而不同材料的鳍片散热效率存在差异。一般鳍片组鳍片的组成材料为铜或铝,铜的鳍片组散热效果较铝的鳍片组好,但铜的鳍片组材料价格较铝的鳍片组高,而且整体重量也较铝的鳍片组重。
[0006]一般散热器都是采用单一材料的鳍片组。为实现两种不同材料的鳍片复合,传统方式是通过把单片的不同材料的鳍片间隔排列,再通过卡扣条把所有鳍片固定,在组装过程中,工人每次都要参看图纸来选择对应材质的散热鳍片,工艺复杂,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复合材料散热器。
[0008]一种散热器,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鳍片组,所述鳍片组包括两种不同材质的散热鳍片,分为同材质同规格的第一鳍片组和同材质同规格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鳍片组的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第二鳍片组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表面设有第一卡扣条,所述第二鳍片组的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第一鳍片组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表面设有第二卡扣条,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卡扣条与所述第二卡扣条贴合。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散热鳍片上设置有垂直连接的套筒以及开设有与所述套筒连通的穿孔,所述散热器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散热鳍片上的所述穿孔和所述套筒。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上的套筒与所述第二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抵接,所述第二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上的套筒与所述第一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抵接。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管为管径大小不同的两根。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鳍片组与第二鳍片组均设有与所述底座匹配的收容槽,所述底座部分收容于的所述收容槽内。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匹配的多个卡槽,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散热鳍片的侧边分别卡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卡槽内。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卡槽平行的条形凹陷。
[0015]上述散热器,同材质同规格的第一鳍片组通过卡扣条连接组成一整体部件,与第一鳍片组不同材质的第二鳍片组也通过卡扣条连接组成一整体部件。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为单独装配,在装配时,因为同一组的散热鳍片材质相同,所以工作人员无需进行繁琐的选择,提高了组装效率。最后,把第一鳍片组沿散热鳍片散热面方向插入第二鳍片组,就能组装成不同材质散热鳍片交替设置的鳍片组,精简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上述散热器,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散热鳍片上设置有垂直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设置一方面增加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与热管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连接更牢固。
[0017]上述散热器,所述第一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上的套筒与所述第二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抵接,所述第二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上的套筒与所述第一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抵接。这充分利用散热鳍片间的间隔间隙,使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散热鳍片与热管的接触面积增大,既提高了散热效率,又使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与热管连接更牢固。
[0018]上述散热器,所述热管为管径大小不同的两根,这可使散热器满足不现散热效率的需要。
[0019]上述散热器,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设有与所述底座匹配的收容槽,所述底座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能限制第一热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同时也便于组装,既保证了安装位置的一致性,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的所示的散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中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底座连接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第一鳍片组散热鳍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第二鳍片组散热鳍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沿热管与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连接部分轴线方向剖视图;
[0027]图8为图7的剖面正视图;
[0028]图9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沿垂直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散热鳍片的散热面方向的剖视图;
[0029]图10为图9的剖面正视图;
[0030]图11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沿第一鳍片组散热鳍片表面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12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沿第二鳍片组散热鳍片表面方向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100、第一鳍片组;112、第三穿孔;
[0034]110、第二鳍片组;114、第四穿孔;
[0035]120、第一热管;115、第三套筒;
[0036]130、第二热管;116、第四套筒;
[0037]140、底座;117、第二卡扣条;
[0038]150、固定螺钉;119、第二收容槽;
[0039]102、第一穿孔;118、第二台阶;
[0040]104、第二穿孔;142、螺丝孔;
[0041]105、第一套筒;144、凹槽;
[0042]106、第二套筒;146、卡槽;
[0043]107、第一^^ 扣条;148、凹陷。
[0044]108、第一台阶;
[0045]109、第一收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6]请参阅图1?图3,其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的正反两面的结构示意图和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7]散热器10包括:第一鳍片组100,第二鳍片组110,第一热管120,第二热管130,底座140及固定螺钉150。
[0048]所述底座140用于抵接发热元件,所述底座140上与发热元件的贴合面设有两个凹槽144,所述凹槽144为与所述第一热管120、第二热管130匹配的半圆形。所述底座140于与发热元件的贴合面还设有与固定螺钉150匹配的螺丝孔142。
[0049]所述第一鳍片组100由同材质同规格散热鳍片组成,其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所述第二鳍片组110的第一台阶108,所述第一台阶108表面设有第一卡扣条107。所述第一卡扣条107与第一鳍片组100的散热鳍片的卡合,把第一鳍片组100的散热鳍片间隔开并连接成一整体部件。
[0050]所述第二鳍片组110由同材质同规格散热鳍片组成,材质与第一鳍片组100不同,其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所述第一鳍片组100的第二台阶118,所述第二台阶118表面设有第二卡扣条117。所述第二卡扣条117与第二鳍片组110的散热鳍片的卡合,把第二鳍片组110的散热鳍片间隔开并连接成一整体部件。
[0051]所述第一热管120与所述第二热管130是管径大小不同的两根热管。所述固定螺钉150和螺线孔142相互配合,用于将发热元件与所述底座140固定连接。
[0052]请参考图4,其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中第一鳍片组100,第二鳍片组110和底座140连接示意图。所述第一鳍片组100与第二鳍片组110沿平行鳍片散热表面方向重合,第一鳍片组100的鳍片插入第二鳍片组110散热鳍片间的间隙,实现所述第一鳍片组100和所述第二鳍片组110中散热鳍片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卡扣条107与所述第二卡扣条117贴合。这样精简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0053]请参考图5,其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的第一鳍片组100散热鳍片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鳍片组100的散热鳍片上设置有垂直连接的第一套筒105和第二套筒106,及开设有与第一套筒105连通的第一穿孔102、与第二套筒106连通的第二穿孔104。第一穿孔102的孔径大小与第一热管120匹配,第二穿孔104的大小与第二热管130匹配。
[0054]请参考图6,其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的第二鳍片组110散热鳍片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鳍片组110的散热鳍片上设置有垂直连接的第三套筒115和第四套筒116,及开设有与第三套筒115连通的第三穿孔112、与第三套筒115连通的第四穿孔114。第三穿孔112的孔径大小与第一热管120匹配,第四穿孔114的大小与第二热管130匹配。套筒的设置一方面增加第一鳍片组100和所述第二鳍片组110的散热鳍片与热管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第一鳍片组100和所述第二鳍片组110连接更牢固。
[0055]请参考图8,其为图7的剖面正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沿热管与第一鳍片组100、第二鳍片组110连接部分轴线方向剖视图,所述第一鳍片组100中散热鳍片上的第一套筒105与所述第二鳍片组110中的散热鳍片抵接,所述第二鳍片组110中散热鳍片上的第三套筒115均与所述第二鳍片组110中的散热鳍片抵接。这充分利用散热鳍片间的间隔间隙,使第一鳍片组100和所述第二鳍片组110的散热鳍片与热管接触面积增大,既提高了散热效率,又使连接更加牢固。
[0056]请参考图9,其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沿垂直第一鳍片组100和第二鳍片组110散热鳍片的散热面方向的剖视图,所述第一热管12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40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鳍片组100的第一穿孔102和第一套筒105,还穿过所述第二鳍片组110的第三穿孔112和第三套筒115,并与第一鳍片组100和第二鳍片组110铆接。
[0057]请参考图10,其为图9的剖面正视图,所述底座140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多卡槽146,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146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卡槽146平行的条形凹陷148。所述条形凹陷148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第一鳍片组100和第二鳍片组110散热鳍片的侧边分别卡接于所述底座140上的卡槽146内。
[0058]请参考图11,其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沿第一鳍片组100散热鳍片表面方向的剖视图,所述第一鳍片组100开设有与匹配的第一收容槽19。同时请参考图12,其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10沿第二鳍片组110散热鳍片表面方向的剖视图,所述第二鳍片组110开设有与匹配的第二收容槽119,底座140部分同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9和第二收容槽119。第一收容槽19与第二收容槽119可限制底座140的移动,也便于安装位置的统一性,为组装提供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器,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鳍片组,所述鳍片组包括两种不同材质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分为同材质同规格的第一鳍片组和同材质同规格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鳍片组的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所述第二鳍片组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表面设有第一卡扣条,所述第二鳍片组的两端部位置设有面向所述第一鳍片组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表面设有第二卡扣条,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卡扣条与所述第二卡扣条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散热鳍片上设置有垂直连接的套筒以及开设有与所述套筒连通的穿孔,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散热鳍片上的所述穿孔和所述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上的套筒与所述第二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抵接,所述第二鳍片组中散热鳍片上的套筒与所述第一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管径大小不同的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组与第二鳍片组均设有与所述底座匹配的收容槽,所述底座部分收容于的所述收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匹配的多个卡槽,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散热鳍片的侧边分别卡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卡槽平行的条形凹陷。
【文档编号】H05K7/20GK203968551SQ201420273334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林诗诏, 卿国芳 申请人: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