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038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轿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相互垂直交错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容置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区域,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开口,第一容置空间开口上设置有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紧贴于第一容置空间开口的内侧,第一门板两侧的凸边卡设在第一容置空间两侧壁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开口内侧的上方设置有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通过第一门板连接件与第一门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前端面上,第一门板沿着扭簧的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门板与隔板之间无限的接近但不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缓解乘客的焦虑和恐慌,便于救援的顺利进行,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轿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加,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0003]目前,大多数的电梯轿厢内未设有存放应急物资的设施,一旦电梯意外停电或发生其他的故障时,如果轿厢内有乘客被困则需要等待救援,救援人员从接到指令出发,到现场进行问题排查,再进行电梯故障排除,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乘客被困在轿厢内由于电梯设备的停止运行,通风不畅有可能导致被困乘客缺氧缺水,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如果在轿厢内设置用于存放药物、饮用水或求生工具的设备,那么乘客被困于电梯时可以在等待救援人员的同时先进行自救。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轿厢,所述轿厢内放置有食物、饮用水、应急药品、电筒、绳索等应急物资,可以缓解乘客的焦虑和恐慌,便于救援的顺利进行,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新型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相互垂直交错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容置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区域,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开口,第一容置空间开口上设置有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紧贴于第一容置空间开口的内侧,第一门板两侧的凸边卡设在第一容置空间两侧壁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开口内侧的上方设置有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通过第一门板连接件与第一门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前端面上,第一门板沿着扭簧的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门板与隔板之间无限的接近但不相接触。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容置空间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通过线路与轿厢的控制器相连。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装置,所述挂钩装置包括滑槽和挂钩,所述挂钩嵌设在滑槽内,挂钩可沿着滑槽滑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轿厢内还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第二容置空间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开口,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开口上设置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铰接在第二容置空间开口端处。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二门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第二容置空间开口端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二门板上设置有锁孔。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前端面上。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门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门板连接件上。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门板外侧下部的中央设置有矩形凹槽。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轿厢内设置容置空间,可在容置空间内放置不同的应急物资,能够有效的应对乘客被困电梯时的各种突发情况,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所述的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制可以调节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温度,使得容置空间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保证容置空间内的应急药物、饮用水和食物的新鲜度;所述的第二容置空间内可以放置安全梯、绳索、电筒、橡胶手套等一些基本的逃生设备供乘客使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门板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配有专用的钥匙,所述钥匙挂放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挂钩上,有应急需要时,从第一容置空间取出钥匙打开第二容置空间选取应急工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可靠。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挂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轿厢;20、第一容置空间;21、第一容置空间开口 ;30、第一门板;31、第一门板连接件;32、扭簧;33、固定座;34、凸边;40、隔板;50、温控器;60、挂钩装置;61、滑槽;62、挂钩;70、第二容置空间;71、第二容置空间开口 ;72、第二门板;73、锁孔;74、转轴。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上方”、“下方”、“顶部”、“底端”等描述是按照通常的意义而定义的,比如,参考重力的方向定义,重力的方向是下方,相反的方向是上方,类似地在上方的是顶部或者顶端,在下方的是底部或底端,前端是指靠近轿厢出口的方向,后端是指远离轿厢出口的方向,这些描述也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也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5]见图1至5所示,一种新型轿厢,包括轿厢10,轿厢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20和第二容置空间70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内设置有相互垂直交错的隔板40,所述隔板40将第一容置空间20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区域,第一容置空间2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开口 21,第一容置空间开口 21上设置有第一门板30,第一门板30紧贴于第一容置空间开口 21的内侧,第一门板30两侧的凸边34卡设在第一容置空间20两侧壁上的卡槽内,第一门板30外侧下部的中央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凹槽是为了方便乘客开合门板所设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开口 21内侧的上方设置有有扭簧32,所述扭簧32—端通过第一门板连接件31与第一门板30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座33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门板3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门板连接件31上,所述固定座3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20的前端面上,第一门板30沿着扭簧32的轴向上下移动,第一门板30与隔板40之间无限的接近但不相接触,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内设置有温控器50,所述温控器50通过线路与轿厢的控制器相连,这里所述的温控器50优选的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的顶端面上,温控器50调节着第一容置空间20内的温度,使得第一容置空间20的温度始终保持一个常温,优选的将所述温控器50的预设值设置为26°C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内放置一些常用的应急药品、饮用水、食物以及纱布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装置60,如图6所示,所述挂钩装置包括滑槽61和挂钩62,所述挂钩62嵌设在滑槽61内,挂钩62可沿着滑槽61滑动。
[0026]所述轿厢10内还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70,所述第二容置空间70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的一侧,第二容置空间7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开口 71,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开口 71上设置有第二门板72,所述第二门板72铰接在第二容置空间开口 71端处,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门板72通过转轴74铰接在第二容置空间开口 71端处,所述第二门板72上还设置有锁孔73,所述锁孔73的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乘客开合门板,所述第二容置空间70内放置了安全梯、绳索、电筒、橡胶手套等一些基本的逃生设备供乘客使用。
[0027]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乘客用手将第一门板30向上提起,第一门板30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启,乘客根据所处情况选取药物或食物,当情况较紧急时,拿取挂设在挂钩62的第二门板钥匙打开第二门板72,选取适合的逃生设备,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锁为机械锁,因为电梯的绝大多数故障会伴随着停电情况,在停电情况下电子锁没有机械锁稳定可靠。
[0028]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0),所述轿厢(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20),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内设置有相互垂直交错的隔板(40),所述隔板(40)将第一容置空间(20)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区域,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开口(21),第一容置空间开口(21)上设置有第一门板(30),所述第一门板(30)紧贴于第一容置空间开口(21)的内侧,第一门板(30)两侧的凸边(34)卡设在第一容置空间(20)两侧壁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开口(21)内侧的上方设置有有扭簧(32),所述扭簧(32)—端通过第一门板连接件(31)与第一门板(30)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座(33)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的前端面上,第一门板(30)沿着扭簧(32)的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门板(30)与隔板(40)之间无限的接近但不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温控器(50 ),所述温控器(50 )通过线路与轿厢的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0)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装置(60 ),所述挂钩装置包括滑槽(61)和挂钩(62 ),所述挂钩(62 )嵌设在滑槽(61)内,挂钩(62)可沿着滑槽(61)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0)内还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70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70 )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 )的一侧,第二容置空间(7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开口(71),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开口(71)上设置有第二门板(72),所述第二门板(72)铰接在第二容置空间开口(71)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板(72)通过转轴(74)铰接在第二容置空间开口(71)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板(72)上设置有锁孔(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20)的前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3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门板连接件(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30)外侧下部的中央设置有矩形凹槽。
【文档编号】B66B11/02GK204111128SQ20142038493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罗秀花, 吴清松 申请人:广东亚太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