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974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复合板材在制作过程中,通常是大批量加工出来的,其尺寸大小是固定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不同顾客可能会使用到不同尺寸的复合板材,若是单独订做,则需要客户更多的花费,使用不佳。现有的复合板材并不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随意切割,容易影响外观效果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板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板材,包括内芯层、外层和加厚层,所述外层、内芯层和加厚层依次固定在一起,所述外层和内芯层的厚度相同,所述加厚层的厚度为所述外层或内芯层的1.1-1.3倍。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采用金属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采用铝合金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构成凹槽形状,其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内芯层厚度的2倍。

进一步的,所述加厚层采用木材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层采用聚胺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聚苯乙烯或聚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内芯层和加厚层均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采用竹木制成,所述竹木上设有沿纹理绘制的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层为蜂窝型结构或格栅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切割,不影响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板材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2-内芯层;3-加厚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板材,包括内芯层2、外层1和加厚层3,外层1、内芯层2和加厚层3依次固定在一起,外层1和内芯层2的厚度相同,加厚层3的厚度为外层1或内芯层2的1.1-1.3倍。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可在加厚层3雕刻出花纹或图案或形状,花纹、图案或者其他形状雕刻的槽的深度是内芯层2或外层1的厚度的0.1-0.3倍,而且需要是平行设置的,这样的话,当切割加厚层3时,花纹和图案不会变形,而且,即使不切割加厚层3,加厚层3上的外观效果也不会变化。

外层1采用金属制成。外层1采用金属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水防火,防虫咬。

具体的,外层1可采用铝合金制成。采用铝合金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重量减轻,成本不会增加。

外层1设有延伸部,延伸部构成凹槽形状,其凹槽的深度为内芯层2厚度的2倍。外层1为金属制成,能够起到对内芯层2和加厚层3的保护作用,而且,设置延伸部,那么外层1、内芯层2和加厚层3的端部就不用额外进行包装。

加厚层3采用木材构成。采用木材构成,方便用户切割。

内芯层2采用聚胺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聚苯乙烯或聚乙烯。

外层1、内芯层2和加厚层3均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粘接。

外层1采用竹木制成,竹木上设有沿纹理绘制的图案。采用竹木构成,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美观。

内芯层2为蜂窝型结构或格栅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切割,不影响外观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