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刷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694发布日期:2018-06-08 19:3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印刷膜。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随处可见的透明容器或彩色容器表面大多覆盖有外观优美的图案或文字,目前较为常见的是采用直接印刷形式将图案或文字印刷于容器上,印刷过程繁琐、耗时且困难系数较大,易脱落,此外,采用转接印刷形式时,需先将图案文字印刷在纸或其他介质上,再粘在透明容器或有彩色容器上,透明度低,影响美观且功能单一,机械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印刷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印刷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贴合的防噪吸音层、防水抗油层、防刮覆盖层、抗静电夹层、抗氧化夹层、印刷层和保护膜层,防噪吸音层为将铝纤维与亚麻纤维按质量分数1:4并与荧光粉混合后涂布于聚氨酯纤维布表面制成的涂层,防水抗油层为将羧甲基纤维素与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按质量分数1:2混合后涂布于防水橡胶布表面制成的涂层,抗静电夹层为将纳米碳酸钙、聚苯胺和聚氨酯按质量分数1:2:4制成的涂层,抗氧化夹层由氮化铝材料制备而成,保护膜层为通过纳米PE聚乙烯切片制成的高透PE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防噪吸音层的厚度为4-10μm,所述聚氨酯纤维布采用纤网格结构的无纺聚氨酯纤维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噪吸音层上表面通过胶黏剂与防水抗油层贴合,防水抗油层(2)的厚度为3-7μm。

进一步的,所述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15份大豆分离蛋白、2-7份甘油和1-5份双亲性聚氨酯。

进一步的,所述防刮覆盖层采用钢化玻璃贴膜。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夹层的厚度为1-5μm,将纳米碳酸钙、聚苯胺与聚氨酯按质量分数1:2:4均匀混合后涂布于防刮覆盖层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夹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为1-8μm,由聚乙烯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层通过胶黏剂与印刷层相贴合,所述胶黏剂为F级胶水,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为2-7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印刷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贴合的防噪吸音层、防水抗油层、防刮覆盖层、抗静电夹层、抗氧化夹层、印刷层和保护膜层,防噪吸音层为将铝纤维与亚麻纤维按质量分数1:4并与荧光粉混合后涂布于聚氨酯纤维布表面制成的涂层,防水抗油层为将羧甲基纤维素与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按质量分数1:2混合后涂布于防水橡胶布表面制成的涂层,抗静电夹层为将纳米碳酸钙、聚苯胺和聚氨酯按质量分数1:2:4制成的涂层,抗氧化夹层由氮化铝材料制备而成,保护膜层为通过纳米PE聚乙烯切片制成的高透PE薄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印刷膜,兼具自发荧光、吸音降噪、防水防油污、防刮耐磨、抗静电、抗氧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制备过程简单,机械强度及实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噪吸音层;2-防水抗油层;3-防刮覆盖层;4-抗静电夹层5-抗氧化夹层;6-印刷层;7-保护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印刷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贴合的防噪吸音层1、防水抗油层2、防刮覆盖层3、抗静电夹层4、抗氧化夹层5、印刷层6和保护膜层7,防噪吸音层1的厚度为4-10μm,通过将铝纤维与亚麻纤维按质量分数1:4进行均匀混合后掺杂适量荧光粉并涂覆于聚氨酯纤维布表面制备而成,聚氨酯纤维布采用纤网格结构的无纺聚氨酯纤维布,质轻、拨水且具有较好的吸音降噪效果,可在夜间或光线较弱的环境中自发荧光,防噪吸音层1上表面通过胶黏剂贴合防水抗油层2,防水抗油层2的厚度为3-7μm,通过将羧甲基纤维素与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按照质量分数1:2混合均匀后涂布于防水橡胶布表面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15份大豆分离蛋白、2-7份甘油和1-5份双亲性聚氨酯,提高防水耐油特性,防刮覆盖层3采用钢化玻璃贴膜,抗静电夹层4的厚度为1-5μm,将纳米碳酸钙、聚苯胺与聚氨酯按质量分数1:2:4均匀混合后涂布于防刮覆盖层3表面,通过掺杂的纳米碳酸钙有助于提高抗静电特性、机械韧性及拉伸强度,抗氧化夹层5的厚度为1-5μm,由氮化铝材料制备而成,印刷层6的厚度为1-8μm,印刷层6的上表面用于印制图案或文字,印刷层6由聚乙烯材料制备而成,保护膜层7通过胶黏剂与印刷层6相贴合,保护膜层7的厚度为2-7μm,保护膜层7采用高透、高隔热纳米PE聚乙烯切片制备而成的高透明PE薄膜。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采用的涂布方式,可人工或通过涂布机进行涂布,操作灵活。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印刷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贴合的防噪吸音层1、防水抗油层2、防刮覆盖层3、抗静电夹层4、抗氧化夹层5、印刷层6和保护膜层7,防噪吸音层1的厚度为4μm,通过将铝纤维与亚麻纤维按质量分数1:4进行均匀混合后掺杂适量荧光粉并人工涂布于聚氨酯纤维布表面制备而成,聚氨酯纤维布采用纤网格结构的无纺聚氨酯纤维布,质轻、拨水且具有较好的吸音降噪效果,可在夜间或光线较弱的环境中自发荧光,防噪吸音层1上表面通过F级胶水与防水抗油层2贴合,防水抗油层2的厚度为3μm,通过将羧甲基纤维素与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按照质量分数1:2混合均匀后通过人工涂布于防水橡胶布表面制备而成,大豆分离蛋白防油剂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份大豆分离蛋白、2份甘油和1份双亲性聚氨酯,提高防水耐油特性,防刮覆盖层3与防水抗油层2上表面相贴合,防刮覆盖层3采用钢化玻璃贴膜,抗静电夹层4的厚度为1μm,将纳米碳酸钙、聚苯胺与聚氨酯按质量分数1:2:4均匀混合后人工涂布于防刮覆盖层3表面,通过掺杂的纳米碳酸钙有助于提高抗静电特性、机械韧性及拉伸强度,抗氧化夹层5的厚度为2μm,由氮化铝材料制备而成,印刷层6的厚度为1μm,印刷层6的上表面用于印制图案或文字,印刷层6由聚乙烯材料制备而成,保护膜层7通过F级胶水与印刷层6相贴合,保护膜层7的厚度为3μm,保护膜层7采用高透、高隔热纳米PE聚乙烯切片制备而成的高透明PE薄膜,纳米PE聚乙烯切片和其他原材料可直接通过市购获得,实用性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